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752|回复: 1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5首(文康,芦苇哲峰,梁平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3-31 07: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故作糊涂并推向极端
——文康《我还没见过大海》

我还没见过大海
                 ●文康

至今我都还没见过大海
也没坐过飞机
没见过大海
是因为我们那儿
没有大海
没坐过飞机
是因为我们那儿
没有飞机
我想我如果生活在
一个没有火车的地方
至今我也肯定没有坐过火车
以此类推下去
我如果生活在一个
没有路的地方
我是不是就连路也没走过呢
以上是我的一些想法
可能有点无聊


这是一首用逻辑推理取胜,既充满智慧,又充满趣味的诗。
这首诗表现出来的逻辑是:
我们那儿没有大海,所以,我没有见过大海;
我们那儿没有飞机,所以,我没有坐过飞机;
我们那儿有火车,所以我坐过火车。
这种逻辑既有它的趣味性,又有它的不合理性或荒唐性。
同时又让人看出作者那种故意装傻的劲头。
要推翻这种逻辑很简单:
你们那儿没有大海,你可以跑到有大海的地方去看大海;
你们那儿没有飞机,你可以到有飞机的地方去坐飞机。
其实诗人在使用这种逻辑时,就早已准备好让人推翻它的漏洞。
正是因为让人产生这种推翻的理由,使这首诗充满了趣味性。
最值得思考的是后面作者一个假设:
如果我们那儿没有路,自己是不是连路都没走过呢?
这种假设显然把前面所有的荒唐或糊涂推向了极端,在产生趣味性的同时,带给人足够多的思考。
这正是诗人良苦用心所在。



2013829   长沙




一个“暴徒”对一个女人的“武装袭击”
——性13《我的一个性梦》

我的一个性梦
●    性13

我常幻想
他是肌肉发达的土匪头子
对着我家窗户
啪啪啪放上三枪
把我在众人瞠目结舌中抢走

骑着高头大马
一路飞奔
路上他还回头捏我奶子
我们去的
是大草原上的蒙古包
月白风高
黄色的马灯
他把我往床上一扔
就开始日

他的手下
在蒙古包外巡逻
马在嘶叫
压过了我的叫声

我在他紧紧的怀抱里睡去
这夜
我又惊又愤又羞
却爱上了他

我不知道我是不是会为他生一打孩子
也不知他是会爱我至深还是会始乱终弃

然而他开始长在我的肉里
他开始侵占我的心灵

读完本诗的第一感觉:痛快!
这首诗本应出自男人之手(当然,角色要互换),结果是出自一个女人之手,很让人惊讶!
它的独到之处,在于充分刻画并表现了一个霸气加匪气的土匪头子在一个被他看上的女人面前的野蛮,粗鲁,大胆,勇猛。
一个肌肉发达的土匪头子,瞄上了一个让他动心,并且想占为己有的女人。
他选择一个月白风高的夜晚,来到让他动心的女人家,然后对着女人家的窗户连放三枪。
他这一招的目的在于用武力威慑并告诫众人:谁也休想阻拦!
这是匪气与霸气的表现,同时,也是他把瞄上的女人已经视为己有,当做他生命的一部分。
结果,他终于在众人的惊讶中将女人抢走,女人已经到手,他在马背上还有些等不急,直接对女人“袭胸”!
最后,他把女人用马驮到草原,他的蒙古包,把抢来的女人往床上一扔,直奔主题。
这个土匪头子把女人抢来就是为了这一点!
而这个女人是又惊又愤又羞!
惊的是,他放枪将她抢走;愤的是,他对她直奔主题;羞的是,她被他的野性征服!他的所作所为已经进入她的心灵!
好了,以上一切只不过是一个女人所做的性梦罢了!
艺术创作需要勇气,需要真诚!那些对内心世界和自己的日常生活羞羞答答,遮遮掩掩,在文字表达中装腔作势的人,永远写不出此类带有血肉的作品!


2013.9.6  长沙


天使伸过来的手
——芦哲峰《公车启动的瞬间》

公车启动的瞬间
●  芦哲峰

一个三四岁的孩子
把他的小手
伸进了我的手里
(他的另一只手
在他妈妈的手里)
我被这只突然
伸进来的小手
吓了一跳
低头看他的时候
他正抬头看着我

当我看完这首诗,全身的毛细孔与细胞都张开了。
一辆公车上,一个年轻的男子刚上车,站定,车门关上,即将启动,这时,他突然感觉一只小手伸到他的手里,他定睛一看,是一个三四岁的小男孩,同时,发现小男孩的另一只手在他妈妈手里。立刻,他心里明白了。他便不由自主地打量这个小男孩,同时,惊讶地发现,这个小男孩也正抬头将他打量……
诗人截取的就是这样一个生活场景,当这个场景被推到眼前,真是惊心动魂!
小男孩的举动,真是像天使!
他没有设防,完全凭直觉,把手伸进身旁陌生男子的手中,他这是寻找安全,为的是让这个让他感到亲切的陌生男子把他的手握着,就仿佛是他爸爸握着。
小男孩似乎并不是贸然把手伸进于他陌生的年轻男子手中,伸进去的当儿,他还抬头把他打量。他的这个抬头打量,其实是在审视,分析,判断,用他那儿童特有的眼光和心灵。
同时,本诗也从另一个侧面透露出儿童的纯洁无暇,冰清玉洁。
对这首诗,对这首诗所展现的生活情景,不是简单的使人叫好,而是让人的灵魂受到震动!
对于创作,罗丹好像说过,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2013.9.10  长沙


借“花”献“佛”
——懒懒《芒果的顺序》


芒果的顺序
             ●  懒懒

将芒果切出一个盖子,尽可能地厚。
让它躺在手里,让果肉部分朝上。
请先划竖线,一条一条,慢慢的
划下去。我说的是刀片对着手掌心细细划。
然后,划横线,划到尽头。
好了。吃下去。
去吃你手心的暗伤,井字形的。


这首诗充满了机智,既轻松,又沉重。它像一场战斗,几乎就是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在轻松的,不经意的,几乎是随意,随性的抒情中,达到揭示生命中极为沉重的话题。
完成这首诗,作者几乎就像一个魔术师玩了个让人惊讶的魔术。那就先看魔术师的准备工作:
先借用一个道具:芒果;
芒果的用途:食用;
然后把它切出一个盖子,让果肉部分朝上。
魔术的过程:
在果肉上,慢慢的,划一条一条的横线,然后划竖线。
这不就是井字形嘛?
因为果肉是朝上的,那么刀片在果肉上划,其实是在对着手掌心划。
果肉被划成井字,如同手心被划成了井字。
果肉的“伤”与手心的“暗伤”就这样巧妙重合。
而手心的“暗伤”,就与心中的“暗伤”,或生命中的“暗伤”,天衣无缝地重合。
一个沉重的生命话题就这样被揭示出来!这一招,如同借“花”献“佛”,将内心的伤痛借吃芒果的机会呈现出来。
我说作者聪明,即在于此。通过独特的视角,进入主题,是本诗的一大特色。

2013.9.24  长沙


大师的人间烟火
——梁平《大师》
大   师
         ●  梁平

大师成为大师以后
一座山从此有了灵性
大师有名有姓
百家姓里排第四
取单名是一
与大师相视而坐要讲缘分
大师不随便见人
大师和一些要员的照片
在大师的工作间里
格外醒目
大师从山上下来
选了处很现代的茶坊约见我
商量庙子的总体策划
大师抱拳:全仰仗你了
让我受宠若惊
我一直在大师面前
正襟危坐
规范了所有的言谈举止
忽然,大师的手机在腰间响起
我赶紧去了卫生间
回来重新坐下
彼此都显得格外松弛
——“无量寿福”

2001.4.5


梁平这首《大师》,由远而近,通过远观,描摹,描绘,再呈以一个具体的细节,通过先扬后抑,达到把大师拉到眼前的效果。
远观:大师让这坐山有了灵性。这种观察,其实一半是抬举,一半是夸张或调侃。
描摹:大师的姓在百家姓里排行第四,单名一个一字。那大师的名字就是李一。
这样介绍大师的名字,通过百家姓绕了个弯,显得幽默风趣,诙谐。
描绘:然后介绍大师的交际:一方面说大师不随便见人,能见面要讲究缘份。另一方面又谈起大师与要员的照片在工作间格外醒目。这两个方面就形成了反差或对立,等于构成一个自相矛盾的事实。
这是对大师的解构。这种解构,显得诙谐,俏皮。
细节:最后作者具体陈述与大师见面的情景:大师约见他,是在一个很现代的茶坊里,他在大师面前小心翼翼,唯恐自己的言行举止冲撞冒犯了大师。
但一个戏剧性的场面出现了:大师腰间的手机响了。作者于是去了趟卫生间(因为是在大师面前,可能憋了好一会),回来重新坐下后,两人都显得格外放松。
手机是人类用的,大师似乎与人类无关,现在手机确实在大师腰间,而且响了。这让作者感觉,高高在上的大师,此刻回到了人间。
这首诗,其实就是表现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由拘谨到放松。整个表现过程,笔调轻松,幽默,俏皮。





2013.10.5  长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4-3-31 17:42 | 只看该作者
欣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4-3-31 18:27 | 只看该作者
提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4-3-31 21:00 | 只看该作者
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4-3-31 21:43 | 只看该作者
已在博客读过,再来学习,问好经立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4-4-1 07:36 | 只看该作者
孙成龙 发表于 2014-3-31 21:43
已在博客读过,再来学习,问好经立兄。

成龙兄弟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4-4-1 08:35 | 只看该作者
认真读过,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4-4-1 10:34 | 只看该作者
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4-4-1 15:41 | 只看该作者
欣赏,解读和诗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4-4-1 17:47 | 只看该作者
悦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4-24 06:28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