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微博编辑部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流派网微博每日荐读:2014(4月份)每日有更新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4-4-11 21:08 | 只看该作者
4月11日流派网新帖荐读

#流派网诗歌#

【古猿帝国(第一部)】文/黄明祥

历经许久,我才在半梦半醒中记起
毫毛遂即粗壮,蜕化的部分重新长出
从脚趾到头顶满身皆是
颧骨高高凸起,鼓出的眼球向内洼陷
羞耻感不着一缕,荡然无存

光洁的躯体瞬间像一个火种
悲哀却接踵而至,我无法消除
充斥已久的轶闻野史,在万古不复中
无法回到不需装载梦想的
脑容量不足的小时代,只能
在顽渍的覆盖下依靠残余的基因,本能地
白描远古的纯粹——过去,成为理想
我闲躺在一把椅子上,试图联系
远远蹲坐在洞穴口仰望天空的古猿
通过某种仪式探讨无解之谜

澎湃的海浮起陆地,陆地满覆森林
林梢飘过云彩,猛禽在空中滑翔
兽类在四野漫步,鱼在水中游弋
井然有序,万物各得其所
新陈代谢物存储为矿,没有显赫的霸主
没有国号没有国旗没有国歌
没有货币没有指标没有令人恐惧的线
甚至没有国界,后无来者

古猿没留下任何不朽的物质
与标榜的痕迹,帝国尚不知如何记载
任何英雄的古猿姓名,更没将其中
某某以塑像林立进行颂扬
所有的古猿以兽自况,自得其乐

作为一脉单传
理所当然地世袭了王位
心安理得继承了遗产,并希望
愚蠢的祖先真的已经彻底消失
当掌握了毁灭的力量
也不再忌惮任何对权威的质疑与挑战
很久以来,我们以人自居

我们为发扬光大提供了充足理由
炮制了丰富的理论,琢磨了千方百计
制造了精工良器,在狭缝中塞填了
安眠药一样的艺术
我们对帝国实行所有制
将帝国与帝国没发现的所有陆地
进行了划分,勘定版图
让不同的名目看上去恰如其分
对尚未分封的地盘,比如天空与海底
我们争先恐后予以探索
常为收到远方的消息,兴奋不已
我们大大改善了食物结构
大大增进与丰富了胃的功能
让消化接近于消灭
我们彻底改善了居住条件,将很多山林
夷为平地,建立城市
承接天生的雨露,满足依水而居
前所未有地扩大了群居的规模
总之,我们的表现务求超越以往
加速营造通向终极之所的捷径
并对穷途末路极富远见

我们唯一紧张的是
所有词语,建立在虚拟的领空
对用法仍然难以掌握,说起古猿
我们的混乱将不可避免,比如
“个”是尴尬的,通常被广泛运用于水果等
具象的物件与主意等抽象的形态
同时用于表述人数,但说到古猿
立即就有拟人的修辞效果,矫情的“人”味
浓俨过诗歌,又比如泛指低级动物的“头”
一“头”古猿的表述会引来反对
那样等于将祖先等同于“狮虎牛羊”
对此类并无本质区别微小的事物津津计较
我们是为了回避带来辱没的风险
也没谁愿意脱下乔装,突出自己的兽性
事实上,称一“头”人更加精准
古猿肯定想不到无法在后代的
第一、二、三人称中找到合适的位置

我们对帝国的崩溃依然进行了研究
当穷极无聊的祖先因为某种欲望
开始抬头,进而抑制自己
腹部的饥饿感让性别意识觉醒
迈出公与母两个主持的脚印
而雄性的荷尔蒙一经成为领导者
即将漫长的岁月拉入半神半猿的轨道
成人之前成神,在猿智慧中
成神的难度远小于成人,由半神半猿到半神半人
难度仅二分之一,也就获得了
从此改变一切的加速度

因此,历史教科书一般从神话开始
半神半人的首领又在群体中挑选了优异者
创造了大神,发明了宗教
因此我们同时相信神创造说
神在我们的祖先序列位居第二
因其为神,所以幸免于古猿灭绝之殇
高高在上永远活着,所以我们敬神
我们敬神,神完成我们只能想象
却无法完成的事,受我们支配
过着非猿、非人的生活
我们不允许神死去,也不乐意他们真的降临人间
更拒绝神指责我们取得的美好生活
在线形的时光里
古猿的子孙为不灭之神与脆弱之人
以牺牲一半的自由沦落为神
一部分神继续牺牲古猿遗传的一半自由
沦落为人,而人会变成负数中的魔鬼
开启万物沦落的多米诺骨牌,乃至物性泯灭
却同时兼具兽性、神性、人性、魔性
我们现在管各种堕落叫进化
并赋予至高理想的名义
为此创造了至高无上的琳琅满目的荣誉

发表于 2014-4-10 15:28
http://www.zgsglp.com/thread-260354-1-1.html

#流派评论#

经立读诗三首(金柯,唐突,羽微微)

对古代英雄豪杰的向往
——金轲《我想有一锭银子》

我想有一锭银子
●  金轲

我想有一锭银子
白花花的
在街上遇一知己
抱拳之后
迈入一家酒馆
在楼上挑选一张
临窗的桌子
啪的一声把银子
跺在上面
“小二!有啥好的
尽管上来
动作要快!”
今天你可
怠慢不得

2003.1.9

古代英雄豪杰的故事总是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后人,特别是对男子而言,尤为严重。
作为一名丈八须眉,谁不想具有楚霸王项羽“力拨山兮气盖世”的英雄气概!谁不想具有景阳岗打虎好汉武二郎的威猛!谁不想具有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张翼德般的英勇!
自古英雄识英雄,好汉惜好汉,英雄愿与英雄为伍,好汉愿与好汉为帮!
金轲的这首《我想有一锭银子》就是渴望接交英雄或好汉的真情流露。
水浒英雄在街上相遇,一个向另一个一抱拳,然后迈向酒楼,把银子啪的往桌上一放,冲店小二大叫一声:
店小二,好酒好肉尽管上来,动作要快!
短时间内,店小二则利索地给两位好汉送上酒肉,两位相互爱慕的汉子,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吃得痛快,喝得痛快!
但,时下,不称为好汉,也不称为英雄,改称为知己。
知己与知己相遇,一个请另一个在一起吃顿饭,聊得痛快。然后分手,情谊就这么保持着,友情就这么联系着。
此诗表达的就是作者渴望的那种豪爽的知已间的交往,以及倾慕之情!它带有古代英雄豪杰相识相交的烙印。也表达出对古代英雄豪杰相识相交方式的羡慕!


2013.10.26        长沙



通过猫的眼睛透视猫的世界
——唐突《被安慰的屋顶的猫》


被安慰的屋顶的猫
●     唐突

屋顶的猫
它在暮色里  远望
它的眼睛  明亮

我也朝着它
远望的方向远望
一朵乌云

像一只巨大的老鼠

2013.7.19

漂浮在天上的云有各种形状,有的像马,有的像羊,有的像鸡……
但是,当一只动物打量天上的云朵,它的内心世界会是怎样?或者,天上云朵的形状,会给这只动物带来什么样的感受?
唐突这首《被安慰的屋顶的猫》捕捉到的正是这样一个时刻,一只猫打量天上的一朵云,那朵云的形状像老鼠。
而且,发现天上的那朵云像老鼠,并不是作者最先看到的,而是顺着蹲在屋顶上的那只猫仰望天空的眼睛而注意到的。
也就是,是猫让作者发现并注意到天上一朵云像老鼠。
这正是本诗的视角独特之处。
而猫是捕捉老鼠的,以老鼠为食。
当这只猫看到天上的那朵云像一只老鼠时,这只猫心里会怎么想的呢?
显然,在猫的世界里,没有“云朵”这个概念,但是,那朵云的形状像老鼠,在猫看来,那并不是云朵的形状,它就是一只“老鼠”,面对如此大的一只“老鼠”,猫的心头涌起的是一番怎样的滋味?
这正是本诗给阅读者带来的思考。
猫蹲在屋顶上,也许是因为饥饿,正在等待时机。猫也许在想:怎么会有那么大一只老鼠?它怎么跑到那么远,那么高的地方?这可怎么逮住它?能逮住它吗?……
在作者看来,那朵形状像老鼠的乌云,也许给这只猫起了画饼充饥的作用。
本诗有大气象,而且不同凡响。


2013.10.30  长沙



死了都要记住爱
——羽微微《墓志铭》


墓志铭
        ● 羽微微

这是我的最后简介,我希望更简短一些,洁白的
大理石碑上,除了名字、性别、时间
还应该有一句什么?
如果你没有其他的想法
我建议就写上:
她曾深深爱过及被深深爱着
    
其中的“深深”
不要省略

墓志铭,本由别人写,而非自己动手,当然,也有生前为自己写墓志铭的。而且墓志铭的重点在于介绍埋藏在地下的那位生平事迹。
既然是事迹,一定是荣耀的,辉煌的,让世人瞩目的。
但这首《墓志铭》却显得有点与众不同。
主人希望自己的简介简单一些,只要姓名,性别,时间。
然后作者虚晃一枪,针对写墓志铭的那个人,作若有所思状,建议写上一句:
她曾深深爱过及被深深爱着。
由此发现,主人要的墓志铭重点在这里。
而且很为这个陶醉!
因为,主人,特意把一场恋爱的程度“深深”二字揪出来,不能省略。
看来,这首《墓志铭》重在强调一场恋爱。
只有当一个人深深爱过另一个人,同时也被那个人深深爱过,才会刻骨铭心,才会由此而想到将来墓志铭上都要重点强调这场爱情。
在作者看来,这就是生命的滋味,生命的意义。
实质上这也透露出作者尘世的一段情感经历。作者借墓志铭来强调一场爱情。
这首诗,刚开始句子极长,然后逐渐变成短句,即由长变短,外观上看起来就像一个直角三角形。
表达的是一个感情由浓到淡的倾诉过程,最后在“深深”二字上嘎然二止。
诗的结尾对“深深”二字单独抽出,有巨大的感情容量,胜过了千言万语对一场“深深爱过与被深深爱着”的事件倾诉,达到了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同时,也给人带来了足够的回味空间。

2014.1.10  长沙

发表于 2014-4-11 14:34

http://www.zgsglp.com/thread-260654-1-1.html
#天下诗刊# 《诗选刊》2014年第4期目录http://t.cn/8sC2zjF
#天下诗刊#《鸭绿江》2014年第4期目录http://t.cn/8sCAkQd
#民刊博览#《审视》总第7期出刊时间:2012年。 创办地:北京。 主编:人与、郎启波。 已出期数:8期。 刊期:年刊。 印刷方式:胶印。http://t.cn/8sCAu1h本网征集民刊和诗集:http://t.cn/zHiPeam
#诗集会展#《湍流》主编:野梵、黑丰 出版社:花城出版社-广州。 版次:2011年12月第1版第1次印刷。 CIP: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1)第235533号。http://t.cn/8sCAH2y本网征集民刊和诗集:http://t.cn/zHiPeam
【中国诗歌流派网新浪微博地址:http://e.weibo.com/zgsglp,欢迎关注、转发、评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4-4-12 23:04 | 只看该作者
4月12日流派网新帖荐读

#流派网诗歌#

黑光的诗歌 两首

《春风辞》

我们上山去,她在家中沐浴
我们登顶后,她刚好描绘了日升

我们抬高眼睛的时候
她微启的嘴唇又翕动了一下

我们是被一阵风吹送去的
那风绵软,悠长,出自她的口中

《清明之伞》
——赏卧龙寺白牡丹

寺是古城一景,花是寺中一禅
白牡丹撑开清明之伞,佯伴花丛一魁

细雨中,香客和众僧紧随方丈
列成逶迤之阵:一圈圈行走
一遍遍念诵“南无阿弥陀佛”

吾心觅香,焚香,拜香,披着雨水
反复斟酌着地藏殿前的白牡丹……

发表于 2014-4-12 02:10
http://www.zgsglp.com/thread-260825-1-1.html

#流派评论#

【在微小处学习观察(读青灯了尘《虫子之死》)】

                                        文/陈克

虫子之死

          青灯了尘


水池里,我看到了尸体
误以为你在乘凉
过了许久,水慢慢淹没了你的身躯
仍旧没有动弹
我无法去触摸你的呼吸
经过推断,你已经死去

尸体一直漂浮在水中
同伴并没有为他收拾

陆地上站着几只蚂蚁
交头接耳,然后离去
无奈水中的尸体
并不能充当他们的食物

(选自中国诗歌流派网论坛原创诗歌栏目)
     
        这首诗,首先引起我注意是它的微小,一种并不具名的小虫子死亡的景象,这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极其寻常,寻常到我们几乎视而不见。连名字也不肯定的某种小虫子,想必也不具有引起我们美感的形貌,如果是蝴蝶,蜻蜓,甚至蝌蚪呀,这种有美丽外表又灵动多姿的小动物,不但给了我们直接的美感,由此还可以持续诱发我们关于春天、鲜花,草木,爱情,童年等等的美丽联想,因而,一个直观的结局是,美丽之物更容易入诗(尽管可能是陈词滥调)。同样是微小之物,其际遇是大为不同的。作为人类,我们并不缺少对微小和微弱之物的关怀,但似乎缺少更深入细致的观注与悲悯。在大千世界,我们常常持有的是一种宏观视觉,我们朝向微小的视线,也往往止步于徒具美丽外表的蝴蝶之类。
        不难判断《虫子之死》是一首悲悯之诗。但它的悲悯在语境里是极度控制或节制的。它的构成和持续,仅仅建立在作者深入持久的观察上。从误判小虫子在水池里乘凉,到小虫子慢慢被水淹没,确定虫子已死(成了尸体),观察拖动语境缓慢前行,观察者的悲悯在暗处悄悄发酵,闪现但不显露。确认小虫子已死,作者(观察者)没有抽身离去,而是停在原处继续观察,进而有了后面的景象出现。小虫子的尸体长时间飘浮在水面(注意是飘在水面,意味着它的同类可以直观发现)却没有同伴前来收拾(谐音收尸,意含同伴的关怀缺失)的凄凉境地。如果,观察到此,诗写到此,我觉得此诗的悲悯之境已基本构成,诗也可达完篇。但,这首诗更光辉的指向,就是它并没有就此打住,而是继续前行,因此它获得了堪称完美的最后一节。始终在场的观察者不露声色继续观察,陆地上几只蚂蚁出现了。蚂蚁很便捷看见了水面上小虫子的尸体,它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蚂蚁是要充当小虫子缺失的同伴,并商量着要给小虫子收拾吗?唉,显见不是呀,蚂蚁只是寻找食物而来,它们在此停步,只是认为小虫子的尸体可充当它们的食物,但是这食物远远飘在水池里。它们为此讨论了一番, 得出的结论是,这食物隔着太远,飘在水里, 去取既无可能也很危险,实在取不到,无奈,懊恼, 只好离去。小虫子与蚂蚁,同属微小之列,然而,一者莫名而死,另一者非但无丝毫悲怜之心,反而将约等同于同类的悲死之身当作可餐之食,无以取之,便漠然离去。这是全诗极重的一笔,悲凉之情深入骨髓。至此,全诗完篇,全诗隐性的悲悯达到高潮, 一份长时间细致的观察报告建构成一份优秀的诗歌文本。
      有效的细致的观察,是这首诗给我的启发。面对世界,我们总是遭遇困惑。学习观察与倾听,也是我们缓解困惑时一种可能的诗性表达。
  2014-4-9 15:13

http://www.zgsglp.com/thread-259989-1-1.html         
#诗歌报道#4月12日,第15届国际诗人笔会在昆明市东川区泰隆大酒店开幕。来自中国、美国、澳洲、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新加坡等国家及港澳台地区100多名海内外著名诗人、诗评家共同参加这一诗歌盛会。http://t.cn/8sNwAuU
#以诗为证#160【昌政《传真》/2012】http://blog.sina.com.cn/s/blog_8c43ff4e0101iy1o.html
【中国诗歌流派网新浪微博地址:http://e.weibo.com/zgsglp,欢迎关注、转发、评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14-4-13 21:06 | 只看该作者
4月13日流派网新帖荐读

#流派网诗歌#

90后诗人 蝶小妖 诗两首

《镜头》

冰冷的高跟鞋,有八公分
轨交三号线上
一个少女
一脚踩穿了某人内心的把戏

摇晃的色彩一触即碎
呼啸而过的影像
散发旧时光的味道
有几个音阶,从手机里传出来
纵横交错的城市森林里

有人,游刃有余
有人,举步维艰

《窒息》

欲望
夹在二十岁的漂泊中,很不安分

它觊觎我年轻的血型
以惊人的力量,狂奔

奔向无路可逃的地方
奔向时间这把钝刀子
奔向传说中一张千年的药方

最后以一条鱼的身份
等,一根笔直的鱼钩

发表于 2014-3-13 21:34

http://www.zgsglp.com/thread-251258-1-1.html

林黎的诗歌 三首

《戒掉》

把烟戒掉
把酒戒掉
把咽喉炎,把脚气
把咸鱼一样的臭袜子
戒掉。
到蓝天下去,伸开双手
我们的呼吸轻盈,如羽毛
把胸膛,把肋骨
把往事
把生在左手上的,第六根手指头
把这与生俱来的冤孽
戒掉!

《风很好》

今晚,风很好
月亮很好
音乐很好
广场舞很好
公园里有很多人
都很好
这里,一个坏人也没有
我发现,
除了酒后的   那棵梧桐
将紫色,
开得一片朦胧

《还有的风》

是穿过来的,
穿过木质部
穿过年轮,我不过
是块木头。

穿过薄薄的衣裳
穿过腰际
穿过,
我泉水一般,鲜艳的心。

发表于 2014-4-12 19:06

http://www.zgsglp.com/thread-261033-1-1.html

#流派网诗歌#

【浅读高作苦的《晨雾》】霜扣儿

《晨 雾》

翠鸟的清晨离水面很近
在水中 我留不住它们
你可曾记得推窗望月
再也不见清秀的群山

没有什么能吞吐天上的白云
地上粉红的狐狸
往往被猎人推入黑夜
说出真相的人比刀子要薄

谁能拯救大雾中的隐者
春天的飘带高过山岗
玻璃破碎的水底
人们彼此相拥相泣

树叶打开 那些幽闭的
用梦继续睡眠
雾中冲出透明的老马
我们靠不近那个地方


霜扣儿:

我喜欢画面感强烈的诗歌,使我阅读感受更直观一些。我也喜欢在文字摆放上具有蒙太奇意味的诗歌,使我的视线在快速切换之中,聆听到文本之外更多的风雨声或诗人走动于内心或尘土上的声音。我也喜欢抽刀断水一样,有着某种表层的斩切,实则内质的气息仍旧源源不断的诗歌,使我的思维在几近停滞的现实空间中,得到诗意的跳跃,从而到达一个或清楚或明晰,或通达或曲折的空间——文字创造的空间,在这个空间中,我是自由的,诗写者也是自由的,一些零碎的,发散的光芒,生长出凌驾于诗歌本身的别种韵味,完成一首诗的存在意义,或者使命。

在高作苦的这首《晨雾》里,有以上三种我所说的“喜欢”。

我试着将自己置身于这首诗的题目里,首先看到了凉薄的清晨,亦或是与这样的清晨有着等同味道的人生任意一段光阴。我的面前是寂静而孤独的,我听到我的声音只是一只翠鸟,清而远的鸣叫之后,远远地离开了。“在水中,我留不住它们。你可曾记得推窗望月,再也不见清秀的群山”这显得有些突兀的句式链接,犹如一个正在行走的人,不期踩空了一脚,险险的一个趔趄之后,复又站稳了——这正是诗歌意境独特魅力所在,它刚还在平川,一个转身,已掠过了海面。在这三行中,我转回一个清晨的构架中,归回一只翠鸟的身体里,就明了一声感叹正在诗歌中发生:可能是陈年人,可能是眼前事,皆如风过水,波纹一过,逝影难收。

接下来的“没有什么能吞吐天上的白云,地上粉红的狐狸,往往被猎人推入黑夜,说出真相的人比刀子要薄”可谓是第一段的一个小结。即有感叹,有失落,诗人会怎样应付,如何解答呢?这一段开始的“没有什么”到最后的“说出真相的人比刀子要薄”透露了理性的探析之后,所看到的有些悲观,但也切实的结果。真相这二个字本身也是一把小刀,只要出现,必带剥下伪饰后的疼痛与释然。 在这里,“真相”并不特提某一件事,某一个人,它蕴含了更多的流年之上的意思,有可能只是一缕风的来去,一曲弦音的起末,一个诗歌意境的空满,无论哪样,在诗歌中生存的,都是具有灵性的“生”与“灭”。

“谁能拯救大雾中的隐者,春天的飘带高过山岗,玻璃破碎的水底,人们彼此相拥相泣”
“树叶打开 那些幽闭的,用梦继续睡眠,雾中冲出透明的老马,我们靠不近那个地方”。
从这两段,可以直观地看出高作苦写诗,丝毫没有常规意义上的描述与铺陈,也没有暖意的承接与融合。他像一个面色冷峻的旅者,把“隐者”、“飘带“、“山岗”、“玻璃“、“水底”、“树叶”、“透明的老马”一一排列开来,抵达了诗歌意境跳跃性的极限,这些读起来,看起来都相距遥远,甚至不在同一个阅读框架的意象接连呈现时,我又看到他是一个擅长摄影的诗人,运用了聚焦虚化拉近又推远的技法,把思想及文字安排成镜像,凸凹有致,拼列出一幅有着浅蓝色调子的非主流图片。在这个图片中,所有的意象都只为最后一个标注服务,即“我们靠不近那个地方”。片片落叶般掉进诗歌的词句,稍硬性地围绕了一个冷静而又忧伤的主题。

当我把诗歌回归于题目《晨雾》时,我再次听到一声孤独的鸟鸣,倏然一声,尖利而急促地划过诗歌的身体,陨落于世态深处。而它所带来的尖剌,与沉思永存。在整个诗歌中,我深深惊讶于“一匹透明的老马”——是多么遥迢的奔赴,使得强劲有力的出发,最终成为无形有意的一个念想?这一问,我即听到一阵达达的马蹄,激扬入世,始于哗然,复又随游丝而寂。

我承认,我之解读必是掺加了我个人的此时此地心的因素,我但愿这略有些主观的判断使得这首诗歌有了一番不尽的观想与回音般的余音,而这,也正是我所喜欢的诗歌特性之一。

发表于 2014-4-7 20:59

http://www.zgsglp.com/thread-259419-1-1.html
#诗集会展#《2010自便诗年选》主编:华秋。 现居地:不详。 版次:2010年。http://t.cn/8sNBKbA本网征集民刊和诗集:http://t.cn/zHiPeam
#民刊博览#《跋涉》25周年纪念特刊出刊时间:2013年。 创办地: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主编:周子健、严霁雯。 已出期数:38。 刊期:不详。 印刷方式:胶印。http://t.cn/8sNBiTm本网征集民刊和诗集:http://t.cn/zHiPeam
#诗歌报道#关于举办“新世纪文艺评论研讨评鉴会” 暨会议主题论文征集启事http://t.cn/8sN18bz

【中国诗歌流派网新浪微博地址:http://e.weibo.com/zgsglp,欢迎关注、转发、评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14-4-14 20:35 | 只看该作者
4月14日流派网新帖荐读

#流派网诗歌#

白象小鱼的诗歌 两首

能仁寺

能仁寺的钟声,间杂着白鸽扑腾的翅膀
风很轻,深怕吹醒大镬里盛满的
陈旧光阴,北宋以来的温饱
几多艰辛,几多苍凉。青苔留给
碎石路,炊烟留给天空
只有满山的杜鹃依旧吐着芬芳
无法读破佛语 ,大殿内佛像端坐
静寂,肃穆。敬香,向小尼
稽首,小师父们二八年纪,慧根早结
院落里,钟楼、鼓楼峙立
在每一个用旧了的清晨、黄昏
钟声鼓声窃窃私语
如起落的鸽子,无法独善其身
寺门外,燕尾瀑口若悬河
诵唱的佛经,深不可测
红尘像是一条护城河
门内诵经,门外吆喝,我跨在桥上
迟迟不敢举步

永乐古道

我们就像一群懵懂的鸽子
扑楞楞地飞落在青石道上,顿时
陷入草香和虫语中,空寂
渗入指缝,手指微凉。史志渲染的
红尘往事,和路面的碎青石相互纠缠
结成厚厚的青苔,掩入草丛中
前朝的旱烟味、吆喝声、讨价声汽泡般冒出
贩夫走卒来来往往,古驿站边
蒸虾蛟、清明饼、葱煎饼
各式摊点冒着热气。抬望眼
前方。永嘉书院,四书五经渐次发黄
忽见一莽撞书生,背负竹箧,塞满衣服、书籍
正匆忙赶路。荡气回肠中
这群寻觅春天鸟语花香的鸽子
啄破尘封的往事,惊起一路目光
不禁忘记了拍动飞翔的翅膀

发表于 2014-4-14 17:04

http://www.zgsglp.com/thread-261637-1-1.html

#流派评论#
唐晓渡:诗歌流派是自我安慰的大泡泡
——北京大学新诗研究所研究员唐晓渡专访


  □羊城晚报记者 何晶  实习生 李嘉楠 何彦禧

  尽管诗歌在当下的地位已不能和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辉煌时期相提并论,但仍有众多的诗人在坚持写作,甚至各立山头门派,举办各种诗歌活动,十分热闹。
  近日,中国诗歌流派网、国际汉语诗歌协会、《星星》诗刊社、《诗潮》杂志社、《诗林》杂志社共同发起举办“21世纪中国现代诗群流派评选暨作品大展”活动,已经从500多家诗歌群组中初选了115家,最终将产生“十二大重要现代诗群流派”、“十二大影响力现代诗群流派”、“十二大新活力现代诗群流派”。
  数百个诗歌流派,这是诗歌创作的繁荣还是病态的自娱自乐?“垃圾派”、“脑残派”、“不解诗歌”……这种抓眼球的诗歌“流派”,是一种科学命名或无聊炒作?能够得到文学读者和学术界的承认吗?


有自信的诗人不在意诗派

 
  羊城晚报:在中国新诗史上,诗歌流派非常多,您怎么看待这种现象,这对诗歌创作有何影响?

  唐晓渡:一般来说,创作个性特别强的诗人,并不会特别在意流派。诗歌史上,所谓诗歌流派也往往是后置的,是后来的评论家、文学史家所追认的。比如文学史上提到的“七月诗派”、“九叶派”,我和牛汉先生聊过,也和郑敏先生聊过,他们俩分别都不承认“七月派”和“九叶派”,也就是说,当时并不是这些诗人有意地要创造某个流派,而是当时他们一些创作倾向比较相近的作品,被刊登在诗歌杂志上。当然,这两个诗歌流派中,也可能会有诗人承认自己是“七月派”或“九叶派”的,但重视个体风格的诗人不太在意。
  记得韩东说过一句话,大概意思是狮子老虎都是独自行走的,只有羊群们才拥挤在一起。当然,这只是一个比喻。由于中国的情况比较复杂,诗歌的某些层面是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的,从诗歌本身来说,诗派对诗歌价值的影响,并不太大。

  羊城晚报:既然诗人本身不承认,那么学界应当怎么看待这种后设的诗歌流派呢?这种追问的意义在哪?

  唐晓渡:比如白洋淀诗派,也是一个后设概念。但在1970年代初,“非诗”横行,真正的诗歌在“地下”,还处于萌芽和成长的状态。这种后设的意义在于,它指称着那个年代,在知青当中,有一批诗人,他们在那时就开始进行现代诗的探索。虽然,芒克、根子、多多,他们都不承认有什么白洋淀诗派。往往是比较有分量和自信的诗人,不在意这些,因为它本身有着个性强烈的作品。反而是比较弱的诗人,需要借助群体的力量,为自己赢得自己生存的可能。
  再比如《今天》和“朦胧诗”,在《今天》这个平台上,大家在寻找新的诗歌可能性这一点上,大家彼此认同,但相互间的风格也绝对不是朦胧诗这个词就能够简单概括的。这都是含糊的,粗疏的诗歌概念划分。如果有人以自己是“今天派”而认为自己的作品自动获得了某种诗歌价值,那是比较可怜的自我感觉。只有不断精进的诗人,不断写出有分量作品的诗人,才能让他历史上的某些叙述得以成立,否则,最后也不过是一个自我安慰的大泡泡。


最终还是要看作品


  羊城晚报:1980年代,尤其是“朦胧诗”退潮之后,各种诗派层出不穷,比如“大学生诗派”、“非非主义”、“莽汉主义”等等。

  唐晓渡:对,80年代确实出现了非常多的诗派,一批诗人,有刊登诗歌的杂志,有明确的诗歌主张、诗学倡导、哲学依据,这和文学史后设的追问不一样,他们是自觉的、明确标旗立杆的。但是,无论是哪个诗派,最终还是要看诗歌作品。如果是强有力的诗人联合在一起,能够把诗歌的某种可能性发挥得比较充分,这对诗歌发展也是有益的。

  羊城晚报:有些诗歌流派甚至就只有一个人。

  唐晓渡:1986年现代诗群体大展,西川一个人宣称自己是新古典派。在我看来,他这么做是带有某种讽刺意味的,或者说,他以“一个人就是一派”来表明他看重的是个性,而不是扎堆,相互取暖。再说,就算是一个人宣称一个流派,也分很多不同的情况,有的人是临时起意,认为这是某种自我展示的机会。很难说,出现这么多诗歌流派,是好事还是病态,一切都要看作品。

  羊城晚报:中国当代新诗发展的短短几十年,就出现了这么多诗歌流派,这和当时新诗发展的历史背景有怎样的关联?

  唐晓渡:作为诗歌社会学现象,这种扎堆取暖,在中国特定的语境下,有它积极的意义。尤其在1980年代,包括早期的朦胧诗,“文革”期间的“地下诗歌”,后来被称为“民间诗歌”,相对于主流诗歌而言,它们的生态是非常糟糕的,没有自己的平台,官方杂志也不发表他们的作品。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聚集起来,自己创造平台和生存空间,油印诗集,从诗歌社会学上来说,这非常有意义,是对诗歌“自由”的某种彰显,也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表现。但是,不管怎样,诗派的概念或命名,是不能取代诗歌作品的。抱团取暖,成立某个诗派,以及从诗歌自身角度去评判是否构成流派,这是两回事儿,不能轻易把两者之间画上等号。


“抓眼球”与诗歌本质无关


  羊城晚报:今天的情况似乎又有所改变,据说21世纪现代诗群流派大展初评就收到了两百多家诗群流派的资料。为什么诗歌流派越来越多,似乎都在争相命名。

  唐晓渡:诗群和流派,首先是两个概念。就诗歌流派来说,现在的情况也有所改变,很多宣称某某流派的,更多的是心有不甘。现在的诗歌创作环境早已不同于当年,整个诗歌生态、诗歌的内部空间,都已经大大拓展和改善了。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对诗歌作品质量、诗歌流派、诗歌群体,应该有重新的认识。我们有理由把尺度变得更严谨一些。如何实现诗歌主张,最终是通过诗歌作品,而不是诗派宣言。80年代,诗人们是要坚决发出自己的声音。现在变了,有些人是坚决要抓住别人的眼球。但如果是为了抓眼球,这和诗歌本质并没有什么真正的关系。

  羊城晚报:现在甚至还有“垃圾派”“脑残派”,您怎么看?

  唐晓渡:无论是“垃圾派”还是“脑残派”,只要你认为是诗歌流派,就应该严格按照诗歌的尺度去做。哪怕你是“垃圾派”,如果确实有非常优秀的诗歌作品,也未尝不可。诗歌的价值并不在于名称,它在于诗歌本身。但如果认为都已经标榜是“垃圾”了,因而诗歌已经没有了任何标准,没有任何底线,那就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诗歌,也不能进入真正诗歌流派的视野。比如说“下半身”写作,它是有针对性的,有历史语境的,有特定上下文的,也是严肃的诗歌流派。
  从诗歌的角度说,炒作事件是不良嗜好,对新一代诗歌的发展会产生非常不良的影响。不仅诗歌,美术界其实也很多,很多属于闹事儿、抓眼球,搏名声,我认为这和艺术本身没什么关系的事。

  羊城晚报:在您看来,21世纪以来,是否出现了非常有影响力的诗歌流派?

  唐晓渡:就我个人来说,21世纪以来这十几年,并没有什么特别值得关注的诗歌流派,但我看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强有力的诗人。

  (来源 07:57:39
宫白云 2014-4-14 07:57:39

: 羊城晚报)
发表于 2014-4-14 00:41
http://www.zgsglp.com/thread-261427-1-1.html
#诗歌报道#《羊城晚报》2014年4月13日"人文周刊"专版,唐晓渡,谭五昌等热议“21世纪中国现代诗群流派评选暨作品大展”。http://t.cn/8sp8kmZ

#以诗为证#161【卢辉《抽屉里的母亲》/2012】http://blog.sina.com.cn/s/blog_8c43ff4e0101iz7o.html

【中国诗歌流派网新浪微博地址:http://e.weibo.com/zgsglp,欢迎关注、转发、评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14-4-15 22:31 | 只看该作者
4月15日流派网新帖荐读

#流派网诗歌#

90后诗人诗歌一首

《狗》文/林曦

噢,狗腿
提着爪子狂奔啊!
噢,狗嘴
咧着黄牙谄媚啊!
噢,狗尾
跟着风声摇摆啊!
我这里没有肉骨头
没有你喜欢的皮球
没有散发香味的屎
我不是你的主人
我没有义务填饱你的胃
但我可以打断你的狗腿
撕烂你的狗嘴
剪断你的狗尾
让你明白
狗就是狗
不能与人作对!

3月17 于绵阳。凌晨奋而失眠做。坦然睡之。其实我最喜欢狗。

发表于 2014-4-14 23:07

http://www.zgsglp.com/thread-261725-1-1.html

    西渴马隧道
       文/曾正贤


那些在石头里行走的人,从容地深入泰山
以先锋的姿态、角度和表现手法,自岩石内部
攀登一座举世瞩目的高峰

他们目睹了岩层的黑暗、相互倾轧和慌乱
如错误的史书。西渴马村,是这座高铁隧道的起点吗
远远望过去,另一端,黑色鸦片正冒出滚滚浓烟
一台老式蒸汽机车,牙关紧咬,气喘吁吁
拖着一列五千年的车皮,一路颠簸着,走进百年风雨

披坚执锐的热血男儿,是真正的中华穿山甲
典型的特化物种,肝胆填满炸药,胃口有锋利的锯齿
每一根骨头都是高强度的螺纹钢,浑身长满了钻头、刀片
从一个狭窄的导洞潜进时光深处,找准最佳节点
然后猛地转过身来,在历史和未来之间撕开一个突破口
瓦斯、溶洞、暗河、塌方,似精心导演的恐怖大片
一旦捅破某些敏感部位,污泥浊水就会全部泼向头顶
质疑、讥笑、妒嫉、谣言、谩骂,都得按程序
一一粉碎,与水泥、砂石料一同送进宽宏大量的拌合站

那些在石头里行走的人,总是自信满满
他们说,收集一些唾沫作添加剂,可保衬砌百年不朽
并确信,东方这座漫长、充满苦难和悲情的隧道
一定会驶出一列风驰电掣、跑在世界前列的中国动车

(2014.4.12.)

发表于 2014-4-14 08:21

http://www.zgsglp.com/thread-261472-1-1.html

#流派评论#
  当代新诗的“百家”争鸣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当代新诗研究中心主任谭五昌专访
 
  羊城晚报记者  何晶  实习生  李嘉楠  何彦禧
  诗歌慢慢升温圈外冷圈内热
  羊城晚报:举办“21世纪现代诗群流派大展”的源起是什么?
  谭五昌:21世纪以来,整个中国社会的文化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出现了多元化的文化格局。中国新诗的写作某种程度上也参与和促进了多元化。可以说,当下是国家主流文化、知识分子精英文化、大众文化这三种文化三足鼎立的文化格局,这种多元的文化格局其实对诗人的创作也有很大影响。如果你关注中国21世纪当代新诗的话,你会发现,如果你有知识分子情怀,恐怕要读读王家新的作品、欧阳江河的作品,这些诗人的趣味偏向知识分子的文化立场;假如你想读一些大众文化的作品,那就读读伊沙、沈浩波、赵丽华他们的作品;如果你想读官方的作品,想了解官方的文化立场,恐怕要读一读王久辛的作品。也就是说,在诗歌文化美学的趣味上,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
  中国诗歌流派网的主编是著名诗歌评论家徐敬亚,他在1986年策划了“1986中国现代诗群体大展”,第一次让诗歌群体流派以团体方式集体亮相,走上前台,从而冲决了当时朦胧诗与主旋律诗歌一统天下的诗坛格局,促成了第三代诗人以艺术新锐姿态集体登上诗歌舞台的历史机遇。时隔28年后,我觉得时机也成熟了,应该让中国诗歌以集体亮相的方式来生长,让中国诗人以群体的方式展示他们与众不同的、各有特色的诗歌美学、艺术风貌。这就是我和中国诗歌流派网执行主编韩庆成发起举办这个大展的初衷。
  
  羊城晚报:近些年,诗歌的活动特别多。
  
  谭五昌:从大众社会的层面来看,诗歌确实是边缘化的。但21世纪以来,诗歌在慢慢的升温,这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诗人多,各种诗会也特别多,包括国际性的诗歌节。简单总结的话,21世纪诗歌界的新状况是,圈外冷圈内热。在全球化的语境中,诗人们也都意识到,要写有特色的诗歌,部分诗人强调本土经验、本土特色。比如说甘肃诗人,他们写具有本土特色的作品,形成了甘肃的诗歌群体,风格上也有相同性。再比如北京有学院背景的诗人,他们在诗歌的风格和理念上接近,可能也有个小圈子。应该说,现在圈子化写作的现象非常明显,这就客观形成了诗歌写作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性互动的局面。
  
  羊城晚报:网上贴出来的大展启事里提到这次评选的层级设置,分三个层级:十大重要现代诗群流派,十大影响力现代诗群流派,十大新活力现代诗群流派。为什么要这样分三个层级?重要和影响力之间会有交叉之处吧?
  
  谭五昌:全国参加这次大展的诗歌流派数几百家,这里面肯定有层次差别。排在第一的是“重要”诗歌流派群体,重点考虑它对文学史的影响,他们的艺术主张在21世纪中国当代诗歌届有重要影响,所以排在首位。“影响力”仅次于重要,位置稍微轻一些,但也是比较重要的,但没有“重要”的程度那么深。“新活力”是指存在时间不是很长,有一定活力的诗歌群体流派,他们很有潜力,能给新世纪的中国诗坛带来空前的活力,大多数的诗人是新锐的,其中有些诗人出道比较早,但他们的诗歌艺术仍然需要进一步释放,重要性还需要时间进一步印证。最终进入大展的将是36家诗歌群体流派。
  
  羊城晚报:不是30家?
  
  谭五昌:需要更正一下。因为参展的诗歌流派实在太多了,为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我们和联合举办的诗歌刊物沟通,他们也都同意,每个层级扩展到12家。
  (主办单位注:谭五昌先生接受电话采访时说到新增入展层级,但未出现在《羊城晚报》报道中)
  
  
  诗群诗派模糊并列个别为参展而命名
  
  羊城晚报:为什么这次是诗群流派大展?诗群流派和诗歌流派这两个概念并不一样。
  
  谭五昌:这个观察很敏锐,这两个词有时分得不太清楚,但还是有内在微妙的区别。诗群是一个松散的诗歌联盟,是诗歌团体的概念,有相互性,圈子化使他们走得很近,艺术上他们的追求也有某种相似性。比如江南诗群,他们有共同的地域环境背景,但并不意味着江南地区的诗人写作风格和思想观点完全一样,他们作为一个群体的存在,命名为江南诗群而非江南诗派。
  
  相对而言,诗派是更严谨的文学概念或批评概念,首先,它要有严谨的凝聚的艺术主张;其次,要有阵地,比如说有某个刊物作为阵地;最后,还需要批评家适当的认可,要有广泛的认可度。
  
  羊城晚报:但是在初选入围的115家诗群流派的公示名单里,既有某某诗群,也有某某诗派,评选的范围和标准又是什么呢?
  
  谭五昌:虽然刚刚说到了诗群和诗派的区别,但两者的界限有时并不那么明确,有些诗群也具备了比较严谨的流派特点,他们的思想观念、审美趣味和艺术主张是有很多一样的,所以我们在评选时,采取模糊化处理,诗群和流派都放在一起。
  
  羊城晚报:有没有一些诗群流派是临时造出概念来参评的?
  
  谭五昌:事实上,很多流派是批评家或文学史家后来的命名,比如说湖畔派诗人、阿克梅派,等等;也有自己打出旗号的,比如说1986年非非主义,是自觉的流派群体建构。现在也有相似性,大部分诗群流派是在2014年之前就有命名的,也有少数诗歌群体与流派,因为想参加这个大展而进行命名,但他们的命名也有一定合理性,并不是瞎胡闹的,他要考虑到命名和他们诗群的创作风格是不是相对称。比如新楚骚诗派,主张以楚文化为基础的写作风格,也有一定合理性,这是新出现的情况,当然这种情况比较少。
 http://www.zgsglp.com/thread-261426-1-1.html
【中国诗歌流派网新浪微博地址:http://e.weibo.com/zgsglp,欢迎关注、转发、评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14-4-16 20:59 | 只看该作者
4月16日流派网新帖荐读

#流派网诗歌#

霜扣儿诗歌 两首

《观音山之一》

何为净土。在观音山我信奉了你似笑非笑的眼神
何为醍醐,在观音山我礼敬了一阵穿林而过的清风
心愿可落地生根,可挫骨扬灰
恩仇化人,可入土,可贴于骨肉
一处仙宫岭,一波感恩湖,佛道融融,施守融融,宽严融融
只要途经,便证清明

我无需拈花,写泉,我只观于缓缓
甚至我可以席地而坐        
听听哪声人语替下了句点,标注了古今渔樵?
我无谓故土异乡,无谓生灭炎凉
“我”只是一个概念

次递
相与浮屠


《观音山之二》

必要找一个无雨之日,不许天哭
退下千山万水
相信红衫白衫都是无用之姿
——你脚下的人,站着,也是匍匐

你端坐光天化日
我已孑然。我必孑然。大森林哗哗回响
“揭帝,揭帝,波罗揭帝,波罗僧揭帝,菩提萨婆诃”
合声轰隆,众生相拥
绵绵
众生百相是我的彼岸

难免我瘦如柳条,剔下了泡影繁华与那
一场场起于莲花殁于莲花的歌哭
不强于任意风土,只是一种简
冷的白,在你趾下黯摆身段
百次叩首,挥发了百次悲喜与虚无

我不说飘渺了,我接不到前世书
我的辽望跨越了六道
死生无断,牵连出空相,而天外,还有山

观音,你巍巍俯看
几条烟痕,升起禅音
——我在那,忍不住有,也忍不住无

发表于 2014-4-16 15:45

http://www.zgsglp.com/thread-262316-1-1.html

#流派评论#

乱象和驳杂,对诗歌的磨损
作者  浅眉秋水凉




       2013年的《诗刊》,给我印象最深的不仅是优秀的诗歌作品,还有诗歌评论的两个方式。一个是正方,一个是反方。正方,是褒奖的。反方,是批评的。
       曾记得,一位诗歌评论家说过:给劣质作品做评论,比谈论好作品更有难度。确实如此,好诗歌给读者呈现的是诗性的愉悦或震撼,是洞穿心灵的闪电之光,乃至是神的密语或昭示。好诗歌,总能给人切入心灵的启悟,像一把精巧的钥匙,打开一扇了望旷达的门窗。而劣质诗文,却是让人读后莫名生堵,或使人不知所云。
       近日在中国诗歌流派网2014年度006期诗赛作品展上,我偶然读到了该网站编辑郑智得写的诗歌《进城的麦子》。毫不忌讳地说,这首《进城的麦子》,存在好几个明显缺陷。主要有:意象紊乱,指事驳杂,诗歌的呈现局囿浅表。
       具有一定阅读能力的读者,都应该感觉到,这首《进城的麦子》的作者,在意象的设置、使用、递进上,是不到位的,并且存在乱象的问题。从诗歌艺术范畴说,意象是诗歌张力和感染力的马达,是显现作者诗歌把握能力的一个核心指数,也是诗歌不同于其他文本写法的一个关键区。郑智得写的这首进入006期决赛的诗歌,主要意象构成有:麦子—鸡蛋---荒芜的旷野—天空—云鹤—雷鸣—闪电---城市—酒水---房间---草垛---蚂蚁---土地—乡音---发髻---月亮---泥土---瓷片---墓志铭---农村妇女等。短短的18行句子,运用了20个意象,阵容不小,气势不小。虽然意象是诗歌艺术表现手法的核心要素,但有点经验的诗歌写手应该都知道,任何意象的设置必须为所在的诗歌文本服务,好比一件衣服上的扣子,数量再多,形状再大再奇异,都必须为这件衣服的美观添色添彩,否则就是损害。
       意象使用,最根本的一个因素是,应该前后呼应、和谐衔接、一脉相承。意象,是抽象的心像。在一首诗中,意象最终的目的是为诗作者的心像完成从抽象抵达具像,同时具相与抽象互为契合互为演变的过程。也就是诗歌写作中,我们经常听到的“虚实结合”。以上简单地说了诗歌的意象,现在我们回到郑智得写的《进城的麦子》。请注意文本开头出现的“她”和文本的标题。先说标题《进城的麦子》,此“麦子”,读者可以有两种理解,一个是植物的名字,一个是人的名字。但是,我读完这首文字时,明显觉得此“麦子”是一个人,一个农村妇女。那么,就按写人的方式理解,这个妇女从农村去城市,在城市的边缘行走。此文本既然给读者传递的是这样一种人生时态,那么读者在完成阅读以后会思考:作者通过这个女子,想表达什么?或者,这个女子为什么离开农村去城市,尤其是为什么要行走在城市的边缘?为此,我反复读了三遍,并逐一分析作者设置的每个意象的意图,努力从中寻找解答。但是我发现我所有的努力都是徒劳的,我没能力把那些纷杂意象的呈现归拢到预想的线索上去。请看如下一节------

她不去想人间荒芜,旷野无边
提一篮子土鸡蛋,掏出几声鸟鸣
不去想天空明朗,野鹤闲云
舀一大瓶家酿酒,自醉绵长小路
无论雷鸣,还是闪电
都无法阻挡她进城的决心
     
       这六行句子,大抵写的是一个农村女子一时的生活状态,白描式的写法之中,并没有隐藏了可能的诗性空间,作者所给出的意象因为紊乱而驳杂,从而其所渲染的意境,也不是清晰的,指事也是模糊的,让读者不知道作者要表达的是什么。
接下来,我们再看中间的句子----------


她不去想闲置的房间,被蚂蚁绊倒的草垛
和无人耕种的土地
不去想渐失的乡音,被风吹乱的发髻
和无人搀扶的麦子
所有一切,月亮都看在眼里
她走在城市的边缘,越长越矮
微灯下,她在精心拿捏一杯泥土
  
      关于这一节,其他的缺陷我暂且忽略,只说说作者的意图和表现手法。我们可以这样猜测,作者试图通过这一节场景的描写,而表现一个农村妇女离开家乡去往城市讨生活的细节。但是,问题同样,作者继续的白描,意在说明什么?该妇女离家的背景元素至此,依然空白,这就很让读者费力了,糊涂了,原因在铺垫功夫没做足。同样的,这一节的意象依然继续存在着前一部分中存在的问题,乱而驳杂。
       再说说,这一节几个句子的基本艺术处理不当的地方。“被蚂蚁绊倒的草垛”。这一句使用的夸张手法,太过了,而且有悖日常逻辑。夸张,必须要在情理的基础上进行,不能抛开日常生活逻辑而任意制造。句子的陌生化,要陌生得合理合情。“不去想渐失的乡音”。此一句,也是有违背文本呈现时态的逻辑的。读了此诗的读者,不难理解作者写到这里的意思,作者意在表现这个农村妇女离家的一个侧面。但是从文本前面的交代,这个农村妇女应该是刚刚离开家乡,所以“渐失的乡音”的出现,是突兀的,前后矛盾的。再看这一节的后两句“她走在城市的边缘,越长越矮/微灯下,她在精心拿捏一杯泥土”。 她走在城市的边缘,越长越矮。这样的写法,看起来是陌生化手法,作者的意图是想在此把人与麦子有机糅合地写,但是这种写法是不成立的,不仅突兀,而且失败得很。后半句的:微灯下,她在精心拿捏一杯泥土。同样也是突兀而败笔。

我的内心开始炙热,在瓷片上为她
题写墓志铭
一个农村妇女不可名状的形象
霎时跃然纸上
她要说的话始终没有说出

       最后这一节的句子,问题依然如前,突兀,乱象,驳杂。“我的内心开始炙热”,为什么内心突然开始炙热?作者没交代出。“在瓷片上为她题写墓志铭”。一个女子,正行走在城市的边缘,好好的为什么要墓志铭了呢?作者写得莫名其妙,读者读得一头雾水。尤其是,前三行刚刚写到“在瓷片上为她写墓志铭”,而结尾第二句却突然出现“霎时跃然纸上”。如果作者力图转换,那么这转换未免太突兀,太荒缪了。
      曾经听过一些有成就的诗人谈及诗歌写作,听到最多的一句是:好诗歌,需要用心打磨;但打磨不当,就是对诗歌的磨损。郑智得写的这首《进城的麦子》,由于以上问题,致使诗歌文本磨损严重,甚至接近诗歌元素的严重缺失。

                                       2014年4月13日子夜草就

附:郑智得原作

《进城的麦子》

她不去想人间荒芜,旷野无边
提一篮子土鸡蛋,掏出几声鸟鸣
不去想天空明朗,野鹤闲云
舀一大瓶家酿酒,自醉绵长小路
无论雷鸣,还是闪电
都无法阻挡她进城的决心
她不去想闲置的房间,被蚂蚁绊倒的草垛
和无人耕种的土地
不去想渐失的乡音,被风吹乱的发髻
和无人搀扶的麦子
所有一切,月亮都看在眼里
她走在城市的边缘,越长越矮
微灯下,她在精心拿捏一杯泥土
我的内心开始炙热,在瓷片上为她
题写墓志铭
一个农村妇女不可名状的形象
霎时跃然纸上
她要说的话始终没有说出

发表于 2014-4-15 01:10
http://www.zgsglp.com/thread-261756-1-1.html
#以诗为证#162【哑者无言《春殇》/2014】http://blog.sina.com.cn/s/blog_8c43ff4e0101j0lq.html
【中国诗歌流派网新浪微博地址:http://e.weibo.com/zgsglp,欢迎关注、转发、评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14-4-18 22:06 | 只看该作者
4月18日流派网新帖荐读

#流派网诗歌#

宫白云《重生之路》一组


像蓓蕾周转不息
    
  春天又来了,像蓓蕾周转不息。
  在清明的风吹来父亲的时刻,你又嗅到他墓碑旁野山菊的味道。
  有多久,母亲也去了那里。
  每年四月,你恳求他们别再老去……
  2014-4-3
  

  虚空是吞噬者
  
  
   春天暖融融,却随时找到冰冷。
  午夜的胃肠渴望一碗热汤,物质的填充物在火的作用下沸腾。
  小心,小心,一团热气的身体
  还在等,血在喉部迷路。缄默不适合你,
  你需要呐喊,那才是你,
  漩涡般强烈。而虚空是吞噬者……
  你触摸黑夜,它没有任何形状。
  2014-4-11

  
  戏剧性
  
  
  
  桃花开了,粉红悬在半空,看不见树,
  它去了哪里?桃木船上,头戴花冠的少女哼着木头的歌。
  这唯一的歌,清晨海水的啼叫……
  
  那个骑巨鲸的少年,你等不到,你等到你自己。
  你和嘀哒的钟声在一起,沿着顺时针的方向,踏进
  摩肩接踵的街头。那瞬间
  
  红绿灯呼哨。天气突变。
  在你所有没有雨具的日子,淋你从头到脚。
  天空的太阳,在你脚下远处的山顶
  
  夏天一般。每一次照耀都攥出血,
  这猛兽的火热,在隔世的喉咙,在消逝的呼吸,
  在骨骼的灰烬。
  2014-4-16

  
  重生之路
  
  
  
  胸膛上一小片山坡,晒着太阳。
  长眠的人,一年又一年起身,站在紫荆树下
  眺望。一双双沉甸甸的鞋子
  落在弯曲的小路。
  
  第一道身影,从山脚下升起。
  四月,满树的粉红。
  噢,心中的伤悲,仍在那里挂着……
  什么都没有改变
  
  青石碑和一片寂静
  拖着黑色影子,上面的名字如昨。
  活着的人触摸着,以每一种方式,
  而死去的魂灵,瞧着
  
  一声不响。一群蚂蚁爬上坟墓
  它们在那里蓬勃地呼吸。
  它们在啃死亡的骨头。世界因这样的鲜活
  而变得无涯。
  
  落日已尽,生与死都已变老。
  相互苦等的人,向重生的道路猛扑。
  遥远的天堂顶到心脏。接踵而来的黑夜
  乌鸦般的尖叫。
  2014-4-18

发表于 2014-4-18 14:37
http://www.zgsglp.com/thread-263016-1-1.html

#流派评论#

【“贱”走偏锋 “荡漾”之美——浅析大卫诗歌《荡漾》】

文/冈居木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园。自古以来,中国人就特别讲究中规中矩,特别是在男女之间的情爱问题上,从来都是敏感而常被争论的话题。从旧时代的“男女授受不亲”到今天开放时代的“开房”事件,似乎总是非左即右,一旦“干柴”遇上“烈火”,这一碗水很难端平,难免出现“荡漾”,甚至热浪翻滚,溢出碗外。我认为,大卫的《荡漾》就是一首此语境下的男女出“规”的情爱之诗,但是这男女主角“荡漾”尺度适当,“贱”而不溢。如果要求一个量化,本诗给出的正确答案是“一个小时”,是诗歌对美学“最后一公里”原理的恰当应用。我认为,《荡漾》“贱”走偏锋,新鲜亮丽,很像我国申办奥运时“八分钟”宣传片展示,其传统与开放元素的混搭产生的特质之美,让你留恋并充满期待。

现实生活中,许多事情都有“逆反”现象,越是遮遮掩掩的东西,人们越是产生好奇,摒除生理因素,出“规”(出轨)正是这种心理的体现,只是有人把这种心理活动变成了现实,有人只是作为一种念想搁置在了心里。假如给出“规”找一个合适的词义替身,我认为“贱”是最合适不过了。中国的汉字很有意思,许多字在象形上一正一反恰恰代表了彼此的反义,如“上”和“下”,而“贱”在字形上很像是对“规”的反叛,在笔画上多出来的那一点,你可以看做是那颗不安分的“心”。如果你认为我拐弯抹角地意图是将这首诗盖棺为“贱”诗,那你就错了。虽然,诗人已经供出了“一个小时的贱”的案底,但我认为,普义上经常出入脏口的“贱”投身到大卫的诗意熔炉,已是“南橘北栀”、脱胎换骨,在这里表现出的是其特质的“荡漾”之美。

本诗以激情化的语言和叙事加抒情的方式,表达真切,洋溢着男女情爱的激情之美,这种激情来自“我”对“你”仰慕已久的渴望:“从额头到指尖,暂时还没有/比你更美好的事物/三千青丝,每一根都是我的/和大海比荡漾,你显然更胜一筹”,诗一开篇直接入水,激起浪花万朵,表达了“我”壁立万仞、豪情万丈的“英雄”情怀,这种很独特的带有“三”、“一”、“一”难度系数意味的“起跳”动作,成为“小剂量的毒”,使你的阅读瞬间上瘾。其中的“亲”字应用得很自然,贴合“我”此在心情,也很现代、很生活。第二自然段倒叙了“命中注定的相遇”的过程,很明显带有一种喜悦的幸福回味。诗人从“暮色里”那个毫无生机的村庄,“只会摇着波浪鼓的小小货郎”走街串巷坐立不安的孤独,到相遇后的兴奋,感觉自己就像一个突然吃到了“眼神比天鹅更诱人”的天鹅肉的癞蛤蟆,一步登天做梦一般不知所云。从诗中的“这喜悦的早晨”、“这狂欢的黄昏”直白的几近乱象的表达中,现形了诗人已找不出更好的词来形容当时激动的心境。第二段的铺垫可以说不漏痕迹,使第三段“你”由“天鹅”上升到“神”的赞美,一步步推进到“我”为“你”“积攒了多少年的高贵”顶端,功到自然,“仿佛就是为了这一个小时的贱作准备/你是我的女人,更像我的仇人/不通过落日,我照样完成了一次辉煌的蹂躏”这梦呓般的语言,因贵至贱、由恨达爱、明贬实褒的富有自嘲式幽默风趣的个性表达,冲浪般从浪尖骤至谷底翻飞,契合了“不通过落日,我照样完成”的急不可耐之情状,“情人相见,分外眼红”的恣意之情如火山喷发不可阻挡,此时此刻“我”唯一要做的就是将另一个“我”置之度外,冲破底线、撕开“贱”的外衣,将一波再折的“荡漾”推向高潮,“醉”后真言一吐为快,欢快之情溢于言表。可以说该诗语言精美,色随情至,美而不艳,诗情盎然。情节描写不显山露水,但激情澎湃。虽然诗中“暂时”、“相遇”、“一小时的贱”等迹象透漏了一次邂逅或一夜晴的蛛丝马迹,但这已不重要,因为整首诗贯穿的“我爱你腹部的十万亩玫瑰/也爱你舌尖上小剂量的毒”决绝之爱,的确令人动情。

《荡漾》之美,美的别致。首先是诗中的数字和量词运用独到,“三千青丝”、“十万亩玫瑰”、“小剂量的毒”、“一个小时的贱”等,蹦极跌宕,开合有度,而又不失工笔技法,点穴针骨,表现了“我”对“你”的痴迷达到了“刻舟求剑”般的忘情,甚至愉悦至不识其数、难得糊涂的太虚幻境之地。同时,这种将“情”和“爱”具体量化可感可触,也可以看作是诗人给出“荡漾”的理性尺度,以避免有人一看到“贱”字便陷入无极限的想入非非的境地,不能自拔。可以说,此诗中数字的亮点呈现,既起到了“限制级”作用,又收放自如、水到渠成地凸显了两情相悦时的“秋千”式“荡漾”效果。其次,《荡漾》对情爱的描写稳、准、狠,一“贱”中的。事实上真正的爱,未尝不追求一时冲动的极致快意,进一步说,任何一场称得上伟大的爱情,无不如此这般轰轰烈烈、惊世核俗!面对如此“荡漾”形成的漩涡,你无法不被卷入其中。《荡漾》一诗,更像一幕精彩的话剧,既有大海、玫瑰、百合、早晨、黄昏、落日等这样色彩鲜明的视觉冲击,又有蒙太奇的移步换景和夸张的抬高八度的语言张力,具有极强艺术感染力。从语言结构上看,诗中对客观和主观的文学表现,综合了戏剧艺术的叙事和抒情因素,符合黑格尔美学范畴,也赋予了情爱诗歌极具个性化的美学诠释。

读到这里,我个人仿佛被大卫的《荡漾》来了个反“荡漾”,心被《荡漾》之“贱”策反,意欲冲“规”对号入座。此时,我突然明白,大卫在诗中故意让“贱”字现身其实是别有用心的,他是不惜甘愿献身于“一次辉煌的蹂躏”,也要揭示出人性中的本真。但是你若把情色当色情,妄想抓住《荡漾》之“贱”大做“黄”字文章,它会让你无处下手,这不能不佩服大卫对诗意引领的“潜伏”功力,正所谓情到深处皆为诗。

《荡漾》对情爱诗意的把握实际上是在挑战你的想象力。当我第一次读完这首诗的时候,我眼前突然出现了这样的画面:一场时装发布会,美丽动人的模特身穿“玫瑰”与“百合”花色旗袍依次走上T型舞台,那扭动的腰身自然比日常生活中女人走路的动作幅度要大,那旗袍的摆动不时打破常“规”,但谁都不会感觉过分。如果我把大卫《荡漾》一诗比作一件华美的旗袍,那个“贱”字就是旗袍的开衩,不可或缺。不论你从这“旗袍”的指缝间生发出怎样无限的翩翩遐想,这皆是人之常情。但不管怎样,我相信此时一定是作为主流的“荡漾”之美在鼓荡着你的心。衡量这种美的方法很简单:她让你“荡漾”,而不是“呕吐”。这时候,我说每个人都有出“规”的“贱”念,倘若你死不承认,我也没办法。

2014/4/11


附:

《荡漾》

大卫

从额头到指尖,暂时还没有
比你更美好的事物
三千青丝,每一根都是我的
和大海比荡漾,你显然更胜一筹
亲,我爱你腹部的十万亩玫瑰
也爱你舌尖上小剂量的毒

百合不在的时辰
我就是暮色里的那个村庄
而孤独,不过是个只会摇着
波浪鼓的小小货郎
我喜欢这命中注定的相遇
你的眼神比天鹅更诱人
这喜悦的早晨
这狂欢的黄昏

没有比你再美丽的神
积攒了多少年的高贵
仿佛就是为了这一个小时的贱作准备
你是我的女人,更像我的仇人
不通过落日,我照样完成了一次辉煌的蹂躏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511a3f60101dnm9.html

发表于 2014-4-16 23:31

http://www.zgsglp.com/thread-262504-1-1.html

 #以诗为证#163【金黄的老虎《从学校归来》/2001】 http://blog.sina.com.cn/s/blog_8c43ff4e0101j3pr.html
【中国诗歌流派网新浪微博地址:http://e.weibo.com/zgsglp,欢迎关注、转发、评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14-4-19 20:59 | 只看该作者
 4月19日流派网新帖荐读
  
  #流派网诗歌#
  
  今天脑子不上班
  
  文/木棉古丽
  
  五官之间的较量
  毫无疑问,那只能定性为内部矛盾
  法律与脑的博弈,那才叫命悬一线
  而今,眼下的现状有点那个啥
  鼠走猫步,虎在噩梦中醒来
  最想练就一身爬山虎的脚
  好家伙,柔中带刚的北风哗哗地吹
  紧张的庶民欢喜得都想拥脚笑了
  
  所以给紧张过头的脑子
  制定一套最新方案:表情最好幼稚一些
  影子的支架,最好抖落一些铁锈
  呼吸系统一律加班,迟到早退一律不行
  总而言之,分散无聊,集中呆滞
  去没有门票的景点转转
  也可以去没有霾的真空进行一下桑拿
  这个主意一出炉,我逗得几乎笑不出声来
  
  发表于2014-4-1715:55
  
  http://www.zgsglp.com/thread-262695-1-1.html
  
  
  《》自己填吧
  
  文/影子鸟
  
  他取下一根骨头,扔向黑夜
  换得“哐当”的快感
  试验是有效的
  “想什么来什么”
  他继续,而往后的每一根
  必须扔得更远
  像游戏里的目标,击倒消失
  他不断取下骨头,扔
  出去,扔出去,出去
  骗局!无力为继时
  他整个身体都瘫软在地
  让人想到摊薄的蛋饼
  
  “死,也如此艰难”
  说完,他就滑进了一条
  脏黑的下水道
  这次不再是“哐当”
  而是“噼啪”
  
  发表于2014-4-1916:09
  
  http://www.zgsglp.com/thread-263379-1-1.html
  
  
  #流派评论#
  
  宫白云【读诗】:13首
  
  结绳记事
  
  马启代
  
  ——“秋夏交接,有咔嚓咔嚓的声音,你听到了吗?”此时,天空正在高处弯身
  我精神的悬崖上有闪电蹲着,被风绊倒的中年也保持着缄默。“你再听听”
  车轮滚滚,我五吨以上的灵魂在疯跑。千百万汉字于旅途中相互推醒
  “天下需要檄文!”我体内的冰层需要搬到秋天里放风,大地开始结霜
  他们依然招摇。我备好的猎枪已经找到,草原也在渴望驰骋的马蹄
  “有这些养料足够我复活”,兄弟们,看啊,母性的阳光里活跃着牛鬼蛇神
  
  ……我一整天都在翻书,拍拍这个,摸摸那个。“它们真得好多年没见我了”
  积尘里,抖落出一段啸吟,几许浅唱,还有雨打芭蕉中的怒发冲冠
  
  
  读诗:
  
  马启代的诗有许多的灵魂感悟,我们都知道感悟是有层次和高度的,而马启代的诗往往不经意间就爬上了那高顶。我想,这主要来自于他丰富的人生经验与生命体验和长久的思考。思想本身是很复杂的过程,要体现出深刻、厚重和精神的境界,过于简单就会不成熟,而真正的诗应该是很成熟的东西,它与灵魂的自由度及各方面的素养有关。而这方面马启代显然已很充分。他的这首《结绳记事》就很具代表性。这首诗依然体现出马启代的诗歌策略和句法特征:长行铺排,引文精心穿插,节奏强烈,布局表面松弛,内在紧张。题目直接来自典故,所谓“结绳记事”是上古时期,文字发明前,人们所使用的一种记事方法,即在一条绳子上打结,用以记事传播信息。到了今日,已没有人再用这种方法来记事。诗人以此为题,不外乎用此种方式来记录自己的灵魂轨迹,以他独有的精神符码,表达他积蓄了太久的对社会现实的焦虑甚至愤怒,由此,才会有“我五吨以上的灵魂在疯跑。千百万汉字于旅途中相互推醒”;“我体内的冰层需要搬到秋天里放风”这样震憾的言词,同时深刻的隐喻既有诗人对现实的无情揭露,如“母性的阳光里活跃着牛鬼蛇神”;又有惊心的激荡,如“我备好的猎枪已经找到,草原也在渴望驰骋的马蹄”,“积尘里,抖落出一段啸吟,几许浅唱,还有雨打芭蕉中的怒发冲冠”;特别是这句“我精神的悬崖上有闪电蹲着”,当是这首诗的高潮所在。它代表着诗人特别强悍的精神状况,这是一种思想上的强大修辞,以其强烈的闪光惊扰着我们的感受力。虽然看起来很抽象,但实际上异常地形象,他映射出的精神内质,让我们仿佛看到一个灵魂在呼号、在奔走、在搏击,然后化为诗人精神上的亲密者或知情者,超越着诗人的意志与思想,传递着某种神奇的力量。
  
  春景
  
  宇轩
  
  等到春风斩获墙头。
  有人驱牛驾犁翻动坂田,为即将到来的春耕生活
  腾出场地。
  纵使去年梨树与梨
  有恩泽,有辜负。已然梨花带雨,又是一年。
  桃红柳绿。
  草窝里孵出小鸡半月余,黄绒绒。
  喂它白米粒,清水碟。
  
  读诗:
  
  印象中,诗人宇轩低调、不事炫耀,像个谦谦君子。他的诗从来没有什么阴谋,灵性,明亮,大多节奏较慢,语调舒缓,每个词,每个句子,每一行都清澈、从容,秉承了古典与现代审美形态,语言出色,视域宽阔,想象空间阔大。自然的丰盈,人性的良善,生命的温热,在他的诗中始终所见。如他的这首《春景》,既有自然场域的浸润——“春风斩获墙头”、“驱牛驾犁翻动坂田”;又有人性的豁亮——“纵使去年梨树与梨/有恩泽,有辜负。已然梨花带雨,又是一年。”;更有生命的柔软与温热——“草窝里孵出小鸡半月余,黄绒绒。/喂它白米粒,清水碟。”总体构成了诗人生命境界的通达和对人间烟火的热爱。特别机智的是以形而下的“梨树与梨”进行形而上的转换,以其谐音喻指生命中的那些遇合与分离,“有恩泽,有辜负”六字道尽人生的甘苦,无论怎样,诗人说“已然梨花带雨”,都是美好过程,不必纠结、介怀,春风一度,又是一年,这种人性的良善,饱满、豁然,开敞、明亮。绝妙的是最后一节,草窝里孵出的半月余的小鸡让作者与读者共同感念了生命的温热,那“黄绒绒”的柔软,“白米粒,清水碟”的安宁,不知不觉浸润我们共同的生命。
  
  风,是唯一的证人
  
  黄曙辉
  
  那时,天高云淡
  我和你在秋水里互相交换魂魄
  一尘不染的过程
  手续简单
  
  风,是唯一的证人
  它看见我将灵魂的透明交给你
  将火焰交给你
  将只有你能读懂的契约交给你
  
  从此,你我只在森林一样茂密
  的文字间出入,摘红叶,采松果
  捡山菌,挖野参,让诗句营养丰富
  你我静默,对视,看水看云
  
  读诗:
  
  这首诗的构思、意象、手法都很别致,具有异常纯净的气息和浪漫的情调。想象力与爱的融合,让自然与情感获得统一。诗人首先给予我们眼中一幅面画:“那时,天高云淡/我和你在秋水里互相交换魂魄”。这里的“那时”与“秋水”都是特定的时间呈现,“秋水”当喻指某个明朗的秋天,“天高云淡”是色彩的陪衬,“交换魂魄”是灵与肉正在进行时本身的形态。这些画面和色彩的背后,暗示出一场美好的爱情,诗人说“一尘不染的过程/手续简单”,这种没有任何附加的纯粹之爱,超越于一切世俗,形成“简单爱”的完美之境。而以富有灵性的风作为爱的见证,可谓别出心裁,如此诗人便可以大胆地在神性的风面前裸露自己:“它看见我将灵魂的透明交给你/将火焰交给你/将只有你能读懂的契约交给你”;这种共同的接纳与呼吸充分展示了诗人驭万物为己用的自如。最后一节最能暗示诗人的生命境界与审美追求。那些意象组合起来的形象与诗人心中的爱巧妙映射,特别最后一句:“你我静默,对视,看水看云”,其隽美深致的意境让抽象的感情成为生命中爱之经典。
  
  青灯
  
  卢辉
  
  
  想起雨天,我想起一个人穿着蓑衣
  戴上斗笠
  一盏
  象形的灯
  
  雨天的灯很迷茫,雨天的人
  独一无二
  瓦楞是雨里的船,小巷是雨里的碑
  向西,向西
  青灯,豆芽一样的长
  
  好象还有佩剑
  雨天的人到了悬崖
  一条闪电一棵树
  瓢泼大雨都是下肚的好酒
  一条闪电在故国
  青灯也辽阔
  
  
  读诗:
  
  看到青灯这个词,大都会想到“独卧青灯古佛旁”,“青灯黄卷伴更长”等一些古境,它基本上代表遁入空门的修行者孤寂的生活与空静脱俗的心境。而卢辉这首《青灯》完全不同的面目,诗人以与众不同的思维与语境整合了一个绝然不同的“青灯”。他首先以视觉的想象:“想起雨天,我想起一个人穿着蓑衣/戴上斗笠”,延伸至意识的真实:“瓦楞是雨里的船,小巷是雨里的碑/向西,向西/青灯,豆芽一样的长”;这种个我的能动意识引申出诗人对“青灯”的另解。诗人打破了传统的对“青灯”的思维模式,赋予“青灯”“雨天的人”形象,于是这样“一盏/象形的灯”便获取了生命之躯和“独一无二”的变形力,它既是“青灯”本体,也是个体生命意识。它可以是古人,佩长剑,到悬崖,可以是一条闪电,一棵树,饮瓢泼大雨如好酒,回到故国。如此的随物赋形,迅速地为此诗营造了一种氛围,并以超越生命的形态安顿了诗人深长的神性“意味”和侠士情怀,用精神意识打开辽阔的“青灯”,在超现实主义境界中将生命导入幽深、神秘的境地,让心灵找到了与“青灯”相互感应的“气场”。
  
  
  
  葬坟
  中年阿舟
  
  几个负责葬坟的人
  忙活了整整一天
  父亲的坟墓
  终于隆了起来
  
  远远望去
  隆起的坟墓
  好像一名待产的妇人
  静静地躺在那里
  夕阳在额头
  抹上一层羞涩的红晕
  
  道士提着道具
  不紧不慢地走过来
  如一个沉着的助产士
  
  读诗:
  
  这首诗行文天然,巧妙智慧,它妙在结构上自然的生命关联。用“隆起的坟墓/好像一名待产的妇人”来暗示死亡将获得的重生,此时的死亡在诗人这里充满了生机“夕阳在额头/抹上一层羞涩的红晕”,而“道士”的出现表明了一种信仰的存在,他代表了诗人对生命轮回的信念。表面看这首诗不过是写了“葬坟”的过程,似乎与生命的轮回毫不相关,但诗人的过人之处正在于此,他只用了两个比喻“待产的妇人”、“沉着的助产士”就把死亡的主题引申到重生的主题——这是隐喻的魔法。用最朴素、简约的语言表达了对“父亲”深厚的情感,把渴望生命的重生写得不动声色,这种静水流深的功力非浅薄的功夫所能抵达。
  
  
  刀和鱼
  张忠军
  
  拎着从市场上买的一条刀鱼
  走在街上,像拎着一把出鞘的刀
  
  像多年前的一位铁匠:炫着霜刃
  像监控镜头里的一个持刀歹徒:失去方向
  
  菜板上,刀鱼,彻底脱离比喻,把刀还给我
  留下鱼自己,躺在血丝里
  
  刀,及其之类的,如刀柄
  直接握在人的手里——把鱼或什么分开
  
  读诗:
  
  显然这是一首独特的诗,刀鱼是一种鱼的名称,但在刀和鱼之间加了个和,意味就颇为深长起来,刀与鱼的对立立刻也就尖锐起来,刀成为宰割的工具,鱼成为被宰割的对象,而握着工具的手成为主宰。该诗特别巧妙地描绘出了这一残酷的景象,诗人连续用了三个比喻句把“刀鱼”幻化成了“刀”,接着,只用了三个字“菜板上”,不经意间就把“刀鱼”还原成被宰割的状态,“刀鱼,彻底脱离比喻,把刀还给我/留下鱼自己,躺在血丝里”,这是这首诗最妙不可言的运思,那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味道挑逗着你的阅读神经,在拍案叫好后发出会心的一笑,而尾句的深思熟虑更是让你眼前一亮,你突然发现原来那把握着刀和鱼的一双手就在你的面前,在惊诧的同时,你的手好象也多了一把刀或一捧汗。许多时候,我们自己也是那把刀或那条鱼。此诗的精彩之处也正在于此。
  
  
  最后一件翠衣
  湮雨朦朦
  
  这是一只越狱的瓜,在伊索预言的街道
  放下一枚春天,这春因了半升草莓
  因了生不逢时的雨水,因了一腔澎湃的烈焰
  喋血。
  这是一只做梦的瓜,有个罕见的姓
  却不知沐浴土地的阳光与它背道而驰,
  它的祖先曾闭月羞花,沉鱼落雁
  走过春秋,只遗落一件翠衣。
  这是一粒光滑的籽,襁褓是五斤笑容
  它的母亲是一截枯枝,乳汁全散在七月的骄阳里
  没落的家族,几只犬的眼睛
  生生剥离。
  这是最后的翠衣,蜻蜓们是表弟
  它们从水草里飞起,它们与莲重建一个夏季
  它们沉默,像鹰一样朝着闪电
  搏击
  
  读诗:
  
  这首诗的隐喻性与开放性堪称典范,“最后一件翠衣”显然具有严重的警示性作用。诗人采用的是隐喻与象征的手法,一开始就把“瓜”与现实并置,强调“这是一只越狱的瓜”,“越狱”两字的现实性与开放性很是意味深长,它是对残酷现实的抗拒,而“伊索预言”的引入更让其获得了警示的象征意义,这只“越狱的瓜”让春天充满了“喋血”的味道。而接下来“做梦的瓜”的进一步引申,让祖祖辈辈土地的梦想到了现实面前“只遗落一件翠衣”,它的“背道而驰”,只能使“母亲”枯萎,“家族”没落。诗人所选的修辞,布满了本源性的含义,“几只犬”显然是事件的制造者,正是他们把“母体”生生的剥离,让国家机器丧失公信力。而结尾的“蜻蜓”象征则意味着以弱小搏击强大的无力感,但重建完整可靠的社会秩序依然是诗人强烈的渴望。全诗从“瓜”说起,层层递进,层层暗示,深入隐喻的内部,挖掘现实的喻指,用一个现实的恶性存在暗示了整个社会的没落以及恶劣人性的不可逆转。给予在生存线上挣扎的底层小人物以深切的同情和对现状的深度忧患。
  
  
  
  生日快乐
  芦苇岸
  
  
  二十八号、七点,包子,孩子,三号楼会场
  民生,民族宗教,城镇化,养老,环境整治
  重点课题:一号、二号、三号、四号
  发言,文化,困惑,调研,提案,建议
  通报,短话,实效,十点半,散会
  社保局,咨询处,父母身份证,储蓄,柜台
  取钱,密码,输入,锁死,挂失
  医院,父亲,证明,公章,电话
  上海,物业,劳动合同,老旧小区
  农民,无业,农业银行:一,二,三
  排队,取款,复印,派出所,户籍警
  街道,失业所,往返:一、二、三、四
  照片,身份证,参保费,社保局
  签单,材料,审批,劳动局,材料
  电梯,五楼,养老处,原单位,投靠
  儿子,父亲,关系,公章,担保人,求证
  人事局,报社,新闻标题,稿费单
  东门邮政,南门邮政,派出所,社区
  清水,面条,午饭,一点半,户口本
  社保局,劳动局,太平洋,民生银行
  取号,等待,现金交付,六万,收据
  报社,版面,校对,清样:一、二、三
  夜幕,如厕,关灯,锁门,风刀子
  中山路,南溪路,环城路,东升路,建国路
  气象路,花园路,城南路,昌盛路,北京路
  兴国路,广场路,中环路,玉兰路,幸福路
  小家,晚饭,青菜,胡萝卜,辣酱,肉末
  儿子,作业,作文,兴趣班,十点
  父母、电话,2014年,最低生活保障费
  骨肉,担当,早晚:晨光,晚霞,长夜
  消停,阅读,写作,手机短信:生日快乐
  
  读诗:
  
  写诗,其实也是在写生活。芦苇岸的诗大多都与生活息息相关,可谓一种有根的写作,可贵的是他的诗无论怎么去写,都散发出一种强大的精神气场,诗人强烈的主体性意识始终在场。他的这首《生日快乐》就是如此,整首诗都是用单独的词语灵动组合而成,在睿智、机巧的排列中,尽呈全部的人生。有人说“养语言就是养心力和养境界”,芦苇岸所“养”的这些语言,每一个都是现实与生活的本来面貌,但经过诗人心力的浸透,词语后面的意味就具有了深长的能量,那些“看不见的东西”撞击着心灵——责任、辛酸、痛楚、无奈、挣扎、希望。这种纯词语建立起的结构,在诗人的奇妙化合下,非但不显突兀、生硬,读起来竟产生行云流水般的效果。此样的零度写作手法十分新鲜,让我们看到一种新的诗歌形式,它的全部微妙就建立在诗人机巧的排序中,人生的困扰,现实的纠葛,人事的纷繁,起伏的心绪从词语词根内部关联的同一性自然涌现出来,从已见之词的微末透视未见之物的真相,特别结句:“消停,阅读,写作,手机短信:生日快乐”,折射出的是人生匆忙,仍不懈追求生命内在的价值和对生活充满的美好希冀,如此的深层意蕴才是这首《生日快乐》的真正所在。
  
  一只衰老的羊
  寂寞的候鸟
  
  我走过去,葱绿环绕这里
  更多的沉睡下
  盘桓于主人酝酿中的计划和设想
  一只羊无视这一切
  它安卧草丛边
  栖居一根绳子下的疲惫
  慵懒,等待。沉溺旧日的衰老
  或许还有草地上
  曾经奔跑着的别恋?
  卷曲的绒毛告别了
  往日的鲜亮
  很显然,它的血已远离激情,青春和幻想
  失去了燃烧和温度
  屈从于欲望的安排
  这只待宰的羔羊,什么也不知道
  它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
  更不懂得复仇
  
  读诗:
  
  这首诗流淌着一种凄凉的晚景与哀伤的基调,读来令人心痛。诗人以“衰老的羊”为缩影,通过“我”的主观意识与一只待宰羊的命运两条线并进的手法,让现实的无情与残酷尽收眼底。整首诗中的“我”始终处在悲悯的情绪里,而那只“衰老的羊”始终在被动地等待待宰的命运,它的无辜形成的悲戚与“主人”的欲望形成的残酷构筑起一种痛楚。同时,诗人在“羊”的命运中又锲进了人走向衰老的命运,那些曾经的“鲜亮”,“激情,青春和幻想”一去不回。人呈现出的“衰老”就像那只“衰老的羊”一样,同样无力与无奈,诗人在对生命的反观中,哀叹岁月的磨损,一只无辜的羊与人的命运的彼此介入与渗透,折射出一种深层的意味,其中潜伏着诗人对那些无法掌控自己命运的生命的深切同情。这种同情不是冷眼旁观,而是融入其内的悲悯与焦虑。试想一下当下城市与农村一些沉默着等待死亡的孤独的老人,很多人熟视无睹甚至丧失了痛痒。诗人以“一只衰老的羊”的待宰命运形成了令人触目惊心的效果。所选取的视角具有共性的经验。其悲凉的背后揭示出社会与人性的恶劣。这种揭示带来的提醒,应是这首诗的意义所在。
  
  水
  迪夫
  
  
  水,可以被解释
  包括她的流动,以蛇状,或坠岩般
  以及突然消失于田野的姿态
  
  它的静是永恒的。如果没有鸟儿传来风声
  就无所谓浪头和洪波
  
  但水注定被风云变幻
  面对河流和大海
  她多了诡异与不测
  
  我把一杯水盛入玻璃杯。她陪伴我
  一个下午了
  我喝下她
  变作我的血液
  
  
  读诗:
  
  有人说“诗是最好的字眼在最好的秩序里”,我从迪夫这首《水》找到了这句话对应的注解。这首诗的题目为《水》,显然是与生命有关,水是生命之源,水是博大的,那么,诗人这首诗里的“水”传导出的是怎样的命脉?首先,诗人说:“水,可以被解释”,那么,诗人是如何“解释”他的“水”?他只用了一个字“她”便给了他的“水”一个形象与答案,这个女字旁的“她”,毫无疑问,是诗人情爱的主体,情爱才是他的生命之泉,爱之水。他的“她”真是“姿态”万千,“流动”写尽女人如水的柔状;“蛇状”淋漓地描出了女人的媚态;而“坠岩”最是情爱中惊心动魄的极致。“突然消失于田野的姿态”诗人说“它的静是永恒的”,这里的“静”当是静水流深的意思,唯有深厚的情感才可以“永恒”。“消失”是爱的别离,别离带来了思念,而“鸟儿”为其传递,唯有思念才可以让心中一波又一波的“浪头和洪波”奔涌。爱的本相正如水的本相,“注定被风云变幻”,面对广阔的“河流和大海”,“她多了诡异与不测”。但无论“水”怎样的“风云变幻”,此时的诗人撇开了他的担忧,把“她”喝入体内,让爱成为他生命的血液,成为此刻(一个下午)的拥有。整首诗自始至终都是以“她”来贯通,引导读者进入想象的空间,最终把“她”落到实处,于不动声色中把一场情事写得深情款款、风生水起。特别一提的是这首诗语言歧义的魅力为此诗提供多重解读的可能性。字眼的敏感点深含不尽之意,显示出诗人掌控语言的深厚功力。
  
  
  西藏笔记十六:天葬赋
  
  百川
  
  这些漫空飞来,赋形为苍鹰的空行母你要赞美
  为了让你不再执著于身体,她们组成会飞的行刑队
  
  身手矫健的天葬师用刀子在你的山水间掘出转经声
  竭尽全力地一脱,你终于脱出一个自由的形骸
  
  现在你看到羊卓雍措还是山下那片湛蓝的湖水
  狐狸在山坡遇见羊群,你感觉似乎狐狸多一些神性
  2013年8月26日于上海
  
  读诗:
  
  诗人百川的诗是我必读的,读百川的诗你会惊讶于原来大地上还有这么多“美和神秘”的事物,你在阅读的同时获得了一种精神与视觉的双重享受。他仿佛掌握了一种神秘与美的“招魂术”,所有神秘与美的词语都受他的颐指,他支配着它们,开拓着一个又一个全新的空间。他的诗无论形态上怎样变异,都抛不开“神秘与美”的主题。生命的形式归于美,生命的内涵属于美。他是真正与神为邻的人,当他无限地接近于美与神秘也就无限地接近着神性。他的这首《天葬赋》就是致力于这种神性的揭示。起首的一句:“这些漫空飞来,赋形为苍鹰的空行母你要赞美”;一句“你要赞美”仿佛一个神启,让你立刻置身于苍茫玄远的灵境中。这些“身手矫健的天葬师”,它们是使者,是精灵,通过它们,死者开始脱胎换骨,“不再执著于身体”。当山水间响起“转经声”,湛蓝的圣湖——羊卓雍措、狐狸、羊群,仿佛那里的一草一木都有了神性。诗人以其神奇的语言建起一座令人叹为观止的天空坟场,然而它却令人感到生命的无穷,神性的无限。一句“你终于脱出一个自由的形骸”道出了所有生命轮回的奥秘。
  一首诗最紧要处莫过于可以从中提纯出领悟,百川这首诗给我的启示是:当生命归于生命,“天葬”理应成为一种福祉。
  
  
  在秋天——
  路亚
  
  给我一截寂静,一截虚空
  别靠近我
  
  让我倾空,身轻如燕
  让我在身体之外,远远地想你
  
  我是秋风中水洗多次的麻
  是即将重见天日的煤
  是别人眼里的柔软无骨,心灰意冷
  
  让我在升起的寒意里保持沉默
  让我接受草木牺牲的事实
  让我相信,它们会从死里挺起身子
  
  读诗:
  
  我对路亚始终怀有敬意,还有她的诗。且不说她的低调与高格,单就读她的诗足以让我沉入。近期读到她的这首《在秋天——》,让我感受到一颗彻骨之心的炎热与寒凉。一句“别靠近我”道出了多少生命的冷寂与不可言说。“让我倾空”,“让我在身体之外,远远地想你”,如此的修辞立诚,如果不是爱之深切,爱之痛彻,爱之深重,那又是什么?倾空肉体,只让灵魂保持爱恋,这是爱的奇境,也是生命的奇境。我时常在想,那些刻骨铭心、感人肺腑的情感与生命时刻可否用诗歌的语言来传递?而路亚的这首《在秋天——》给了我肯定的答案,诗歌完全可以承担起对心灵的“救赎”。从这些个体的经验来看,诗歌的拯救力量似乎是一部分诗人孜孜不倦地创造诗歌的根本动力,起码我就是其中的一个。回到这首诗歌,从这首诗的整体意境来看,我觉得路亚是深谙诗的设境之道的,她仿佛信手拈来似的,随物赋形,以意象的磁铁撞击心的磁场,让它们相互感应:“我是秋风中水洗多次的麻/是即将重见天日的煤/是别人眼里的柔软无骨,心灰意冷”,特别巧妙地把深厚的情感从深层中解放出来,让自己的叹息和感伤微妙地从“别人眼里”出现。读着,有一种特有的感觉。
  我总觉得一个拥有深情厚意的人,必然是“向死而生”的人。而路亚无疑是深具这样情感质素的人。记得荷尔德林曾说过这样一段话,大概意思是:人被赋予语言,那最危险的财富……人借语言见证其本质。而路亚这首诗的语言正是“那最危险的财富……”,我们借着她的语言见证着她生命之爱的本质。当她说:“让我在升起的寒意里保持沉默/让我接受草木牺牲的事实/让我相信,它们会从死里挺起身子”时,我仿佛看到有震悚的花朵在绽开;在这里,路亚连续用三个“让”一下子把“我”从“生”的境界提升到一种不可思议的“死”的境界,她让我们看到的是无处不在的“向死而生”。“它们会从死里挺起身子”,多么令人震悚的语言,其实个体来看都是很普通的词,但经过诗人奇妙的组合后,竟产生了意想不到的神奇效果,让“向死而生”的境界到达极致,这是这首诗最为奇妙与独特之处。
  
  黑暗中的事物
  王霆章
  
  
  即使在最黑暗的夜里
  我们也会抬起头仰望星空
  
  另一片星空,收敛于石头内部
  点亮了,石头便通体亮了
  
  我知道你时常举起手掌迎接风
  迎接风中隐匿的讯息
  
  我绝不向他们出卖自己的声音
  保持沉默,背转过身去
  
  愈是黑暗的地方
  愈是需要戴着面具
  
  彼此看不到内心
  大家都安全
  
  这是古老的丛林法则,然而
  总有少数植物在溪水中悄然生长
  
  总有少数植物在溪水中野蛮地生长
  总有少数植物在溪水中引领着溪水的方向
  
  
  读诗:
  
  霆章诗人的诗是值得反复阅读的。他的诗都极其的意味深长,对诗境及意象涵义的提炼于不动声色之中,其诗性魅力表现在诗人联想空间完全不受限于固有的思维和传统的桎梏,高超的不知不觉的过渡技巧让他的诗歌恰如天成。他的这首《黑暗中的事物》最能体现这些质素。这首诗我读过多遍,感觉它是一首流淌着睿识与卓见的诗,它的内在的生命就潜藏在那一字一句中,它不仅是对自身的一种提醒与鞭策,同时也是黑暗中的一种洁身自好。它是在千方百计地在与“黑暗中的事物”背离——理解了这一点就会理解了他的三个“总有”:“总有少数植物在溪水中悄然生长/总有少数植物在溪水中野蛮地生长/总有少数植物在溪水中引领着溪水的方向”。
  霆章诗人是一位成功的商界人士,对商界优胜劣汰、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的自然与社会属性都了然在胸。“愈是黑暗的地方/愈是需要戴着面具”;“彼此看不到内心/大家都安全”,在“古老的丛林法则”面前,霆章诗人却愿意做那“少数植物”,这是最难能可贵之处。在当下的现实大环境中,特别是商界要想在“丛林法则”之外保持自己的独立,是多么的艰难。但诗人对自己始终有内在的信任,因此,他才会一开始便把自己置身于希望之中:“即使在最黑暗的夜里/我们也会抬起头仰望星空”。在希望中,他将人生中诸多的“迫不得已”演绎为生命之美——“另一片星空,收敛于石头内部/点亮了,石头便通体亮了”,这是被生命之手触摸过的另一番景致,是真正的生命之光。在黑暗中,诗人坚守着自己的光亮,“举起手掌迎接风/迎接风中隐匿的讯息”,“绝不向他们出卖自己的声音/保持沉默,背转过身去”。这是霆章诗人在向我们裸裎他的内心。所有的黑暗都挡不住“溪水”的生长,一旦将光亮纳入心中,明澈将是唯一的方向。
  
  发表于2014-4-1109:22
  
 http://www.zgsglp.com/thread-260556-1-1.html

#诗歌报道#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首届敬亭山诗会4月19日在安徽宣城隆重启幕。著名诗人舒婷、翟永明、欧阳江河、李少君、李笠、车前子,著名批评家陈仲义、谭五昌等全国50多位诗歌界知名人士专程来宣参加诗会。http://t.cn/8sjGyO2

#以诗为证#164【十五岚《井》/2013】  http://blog.sina.com.cn/s/blog_8c43ff4e0101j4oy.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14-4-20 19:46 | 只看该作者
4月20日流派网新帖荐读

#流派网诗歌#

王征珂干预主义诗六首

《对比:同一种结局》

物以类聚 人以群分
父老们早已告诫我们
麦子在禾场摊开
木锨高举
我们走到一起
日子疲倦又困顿
而少爷们玩弄着同样的光阴
房门紧闭 少女的生理内容
已经背得烂熟
他们狂热 身体的亢奋
到达峰顶 又迅速退潮
像一头困乏的猪
或一摊烂泥


《诗歌第45首》

我记得有过那种时刻
胸脯的花朵被突然看见
当你正是妙龄
诱惑的芬芳阵阵
足以构成丰满
而当冬日拉长
也有足够的时间
违背手臂的愿望:身体里
流水穿过失防的堤岸
男性如走马灯
我痛恨那种时刻 昨日黄花
枯萎于淫荡的世上


《交谈》

就是这样,当我们
倾心交谈,一夜无眠

你掩埋高尚的尸骨,指示
一座座坟墓
五月啊,夜短更值千金
我的谛听是秘密的

我们激烈的一刻,时断时续
面对了真实的内心

“哪里有鲜花铺满大地啊
哪里有阳光照彻了河流”
我只看见,只看见
人们盯着自己的脚尖行路


《结局或开始》

反省之歌的开始:城市
有缘的哀伤 再次来临
一个词将我嘲讽——
肩上堆满石头 这种鸟
叫着“失败”
明显的原因是行动
看似温柔 实质暴烈
盲目地播种 而相关事物
怀着冻土的心情
甚至我的哭声失去听众
方式拙劣 头颅
不再保持仰望的姿态


《方式:自由选择》

我们逛了一下午的马路
歇脚于旅馆
猜测公园 不愿归去的人
在花丛中隐匿
谁曾在荒凉的地方呆过
谁就会知道 激动的情景
可能出现 连喜悦的过错
都值得原谅
或者把美丽的想象推翻
郁郁寡欢
都是一种方式
一支一支香烟点燃 又抛出
凶狠地报复骨头


《黑女子》

那肤色黝黑的女子 不是
来自阿非利加 而长在
中国 世代居住的山村
这里的居民 未曾把她
当作种子;而发生
高温事件:
门帘放下 成双的喜字
将另外的女孩子围住
在欢庆锣鼓中受孕 儿女成群
也一直和她无缘
隔离的某种残酷 一双双冷眼
从她身上烧过
我来了 我收割
这块黑色 处女地的肥沃
野性的马儿 骨骼
小巧又结实
听一听锁了多年的声音

发表于 2014-4-18 20:03

http://www.zgsglp.com/thread-263101-1-1.html

#流派评论#



【我们需要诗歌荡涤时代的微光——浅读温经天诗作《回旋踢》】

文/柏相



  《哈佛商业评论》执行主编古拉斯·卡尔认为:“网络时代在丢掉了《战争与和平》,丢掉了羊皮圣经,丢掉了报纸杂志,丢掉了托尔斯泰心灵的同时,人类丢掉的是大脑。”
  这句话也许过分或武断了,但它的确指出了网络在参与重新构建新的阅读方式或时代交会方式的同时,也在无形中培育着相当一部分人的盲目从众或“盲目从媒”的心理。
  这种盲目从众或“盲目从媒”的心理,虽然源于官媒曾经的一枝独秀所造成的媒体势能,但它似乎无法抵挡,已经从网络时代的各个领域逐渐渗透进现代汉语诗歌了,尽管各自打得旗号不同。
  信息时代也好,网络时代、微时代也罢,我们都和已往甚至将来是一样的:我们必须拥有双重生活,那就是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我们生存的这个当下时代无论被怎样的人怎样地命名,包括将来的时代无论怎么发展,我们肯定需要一些能够喂饱我们精神或灵性的东西。
  在诗歌还没有完全被时光舞台的主持人清场的时候,现代汉语诗歌肯定有自己应该担当的时代使命。
  现代汉语诗歌的时代使命是什么,我不太明晰,但有一点我绝对是可以肯定的:我们需要诗歌;我们需要诗歌纯净爱的表达,烹茗美的享受;我们需要诗歌开掘人生的意义,明晰命运的走向;我们需要诗歌来提升小我、清扫大我、甚至是荡涤时代的微光。
  有人说:诗歌就是诗歌,没有其他;真正的诗歌不需要承担责任或担当道义。于是,在盲目从众心理或其他怪念的指引或诱惑下,现代汉语诗歌不是变成了片面追求世界性、先锋性、专业性的贵族游戏,就是变成了下半身、新红颜或以自甘沉沦为荣的有勇力的无知者角逐名利的时髦工具。可惜,没有民族性就没有世界性、没有责任性就没有存在性、没有正义和良知,就没有诗歌的这些常情常理,似乎已经被一些欲图掌控“天下之公器”的人或所谓“机构”囚禁或流放了。于是,现代汉语诗歌界一片喧嚣,现代汉语诗歌被有些自以为是民族精英的人强行解除了时代或本身的使命。
  但是,当黑夜来临的时候,白昼已经出发;当有人只懂得打理肚皮或沉湎于生理快感的时候,精神性的胚芽或微光也在被唤醒。无论世界混乱到怎样的程度,并不是所有人都在极尽所能地侮辱现代汉语诗歌或者曾经为现代汉语诗歌做出过贡献的人。有一些人,他们其实早已经在手工制作纯棉的时代手帕,准备为诗歌或者用诗歌为这个异彩纷呈的时代拭去绝望或被凌辱之泪。
  温经天或许还不足以是这样的一个人,但他最近创作的一首题为《回旋踢》的诗歌,确实却有这种时代责任或时代担当。
  这首《回旋踢》,在我读来,犹如一场酣畅淋漓至始至终保持大胜的足球赛;也如一曲高昂慷慨从头到尾震撼人心的战场浩歌;更如一粒穿透颓废击碎迷茫令人振奋的时代子弹。
  这首《回旋踢》给我们着力诗性塑造了一个“过气青年”的典型形象。
  这个“过气青年”,他口叼一支“烂醉”的香烟,发型“颓废”,闯进了时代的“篱笆墙”,也差一点惊动了“拉布拉多狗”。他“痛宰葡萄庄园紫红色的愤怒,陆续踢倒了果篮,果皮箱和北斗”;但是,“时代”仍然“不晓”,“万籁肃静”。“他左看右看,没有什么人,于是,他屏息飞腾在半空。”于是,他“踢踢踢踢踢!踢倒了旗杆、哨所、城楼!他回旋踢!踢踢踢踢!踢翻了石狮、金融交易所和雕塑!他不停!他踢!他踢残了界碑、围墙和天宫!他踢得痛快,腮帮鼓鼓!他踢得大叫,叫醒了日头!”
  他似乎踢了一个整夜,他似乎踢的很兴奋也很过瘾,他似乎也“驱散了迷雾”,他似乎也踢来了“新的一天”。
  可是,真的是这样吗?
  “他”炫耀着一副“嬉皮士”的打扮,“闯进篱笆墙”,虽然“差一点惊动了拉布拉多狗”,虽然他的“闯”透露着怯意,也鎏金着“希望被注意”,但是最终的结果是:无人理会!
  于是“他”“痛宰葡萄庄园紫红色的愤怒,陆续踢倒了果篮,果皮箱和北斗。”——同样,无人理会!!
  最后,“他屏息飞腾在半空,踢踢踢踢踢!踢倒了旗杆、哨所、城楼!他回旋踢!踢踢踢踢!踢翻了石狮、金融交易所和雕塑!他不停!他踢!他踢残了界碑、围墙和天宫!他踢得痛快,腮帮鼓鼓!他踢得大叫,叫醒了日头!”虽然踢了一个整夜,也似乎踢得很解气,但是,结果还是一样:照样无人理会!!!
  那个“过气的青年”真得“驱散了迷雾”,“踢”“来了”“新的一天”了吗?
  在我读来,没有!
  “他”只是踢了一个整夜,虽然“他”“大叫着”,也似乎“叫醒了日头”,但只是他路过的自然界的天,亮了而已。
  那种“过气”,那种“愤怒”,那种“回旋踢”,包括那种“痛快”、那种“驱散”,也许只是另一种更可怕的压抑或郁闷的开始。
  所以,温经天在其浪漫超现实主义新作《回旋踢》里,给我们塑造的只是一个拼命或盲目发泄的“过气青年”而已;那种“踢踢踢踢踢”,那种“回旋踢”,也许只是一个无处发泄的标识,也许只是一种郁闷时代的图腾,也也许只是一种无法正常排泄情绪的载体性动作而已。
  要真正理解这首诗的含义:必须在理解“过气”、“颓废”、“愤怒”,甚至是“踢踢踢踢踢”、“腮帮鼓鼓”、“痛快”等这些显性情绪的同时,也要理解“篱笆墙”、“拉布拉多狗”、“葡萄庄园紫红色”、“果篮、果皮箱和北斗”、“旗杆、哨所、城楼”、“石狮、金融交易所和雕塑”、“界碑、围墙和天宫”等这些隐喻词汇的能指和所指。
  温经天这首诗的隐喻系统无疑是恢弘的。在这首诗里,“过气青年”为什么“过气”?为什么那副打扮?为什么被广泛地使用为警卫犬及导盲犬、同时也是优秀的水陆两用猎犬的“拉布拉多狗”那么迟钝?为什么“他”要“回旋踢”?为什么“踢”倒了那么多东西?为什么“踢”倒了那么多东西还没事一样……这些都值得我们思考。
  在我读来,“他”不“痛快”,“他”踢翻了那么多东西,“他”越踢胆子越大,“他”越踢越肆无忌惮,“他”的“大闹天宫式”的“回旋踢”,也似乎没有“踢”醒这个时代或这个时代的黑夜。
  这个时代,有多少个像“他”这样的青年、少年、老年,有多少个像“他”这样的男人、女人,有多少个像“他”这样的“草根”或“食肉者”……
  这些因“过气”而“回旋踢”的人,有的踢翻的是应该被踢翻的,有的踢翻的也许是我们即便是经过几代人也很难再正面建构或恢复的。有人“踢体制”,有人“踢名利”,有人“踢心跳”,有人“踢露脸几率”或“人气指数”……
  这种“踢”的蔓延,表现在现代汉语诗歌创作领域即是:有人“踢女性身份”,有人“踢人名或名人”,有人“踢传统”,有人“踢西方经典”,有人则“踢下半身”或“自称垃圾中的垃圾”……
  时代也许经由“网络时代”而进入了一个“过气时代”!也许也经由“微时代”而进入了一个“踢时代”!!
  人们似乎都很“过气”,人们似乎都想“踢”,人们似乎都在“踢”,而且人们似乎个个都“踢”得很过瘾。这些,只是温经天这首诗带给我的思考和意义,也许距离温经天创作这首诗的本意,相差很远。
  但是,就是这首诗,让我沐浴了时代的微光,让我意会了时代的生机,也让我慰藉了前行的疲惫。这首诗,也许就是那种能承担时代责任和担当时代道义的诗;这首诗,也许就是在给我们点亮时代的微光或者清扫横亘在时代大道上的垃圾。
  时代呼唤责任和担当之作,偶然或必然陷入时代泥潭的现代汉语诗歌,也许必将在不远的将来,能为我们再一次证明汉语母语能承载某种文明的真实能力或真正身份!
  “踢时代”,“闯进篱笆墙”,蔑视“拉布拉多狗”,“回旋踢”,“踢踢踢”!
  但愿现代汉语诗界人人“踢踢踢”,“踢出”一个全新的现代汉语诗歌新面孔!但愿亚洲东部全民“踢踢踢踢踢”,“踢翻北斗”,“踢残界碑、围墙和天宫”,“踢”来黎明,“踢”来新秩序,“踢”出一个亮亮堂堂的新生活和新时代!


                                         



◆附:


《回旋踢》

  文/温经天


一团烂醉的烟雾
闯进篱笆墙,差一点惊动了拉布拉多狗
湖水为镜。照见颓废的发型

一个过气的青年
痛宰葡萄庄园紫红色的愤怒
陆续踢倒了果篮,果皮箱和北斗

时代不晓,万籁肃静
他左看右看,没有什么人
于是,他屏息飞腾在半空

踢踢踢踢踢!
踢倒了旗杆、哨所、城楼!
他回旋踢!踢踢踢踢!踢翻了石狮、金融交易所和雕塑!
他不停!他踢!他踢残了界碑、围墙和天宫!
他踢得痛快,腮帮鼓鼓!
他踢得大叫,叫醒了日头!

一个过气的青年驱散了迷雾
新的一天,来了 
  
 
发表于 2014-4-10 15:59

http://www.zgsglp.com/thread-260360-1-2.html

【中国诗歌流派网新浪微博地址:http://e.weibo.com/zgsglp,欢迎关注、转发、评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2014-4-21 22:32 | 只看该作者
4月21日流派网新帖荐读

#流派网诗歌#

90后诗歌一首

《原谅》文/卢游

我来到这,看见落日将逝,
万物另一种美,得以在黑暗中呈现
多少年了,山川的斑斓,云朵的轻
柔,被我一再忽略。
那平静的流水,转身,便不再回头
那急促的流年,逝去,递给我悲伤的理由
旷野苍茫啊,秋风起身,在耳边再次
悄悄为亡灵演奏,凋零的挽歌
多少年了,请原谅我,不曾捧起这
珍珠般的水滴
请原谅我,不曾向一株卑微的花朵
低下高傲的头颅。
尘世喧嚣,如果生命的过程就是
衰老,请原谅我,来到这
无言以对,这大地的静默——

发表于 2014-4-20 09:46

http://www.zgsglp.com/thread-263554-1-1.html

《会唱歌的叶子》文/木斧

一棵树,在清晨
是扇形的
我是说它打开的叶子
或者,启开的心扉

它不掩饰什么
忧伤是陈腐的朝霞
但它没有忧伤
它的快乐从它投入我的视线开始
就像涨潮,一浪高过一浪

一浪高过一浪的叫卖声
在学校的门前
我注意很多天了
一个穿白色袜子的女孩似乎从那一天的黄昏
电波一样的消逝了

一辆泥头车发了疯的把学校的围墙
撞倒了,冲进了一位女老师的喉咙
血泊般的夕阳如一面倒挂的旗
哽咽的风再也没有歇止过

那位女老师在上课时依然点女孩的名
但是,我只看到这一棵树了
看到一枚枚会唱歌的叶子
如月亮船

发表于 2014-4-21 19:15

http://www.zgsglp.com/thread-264023-1-1.html

#流派评论#


             正义在胸  使命在肩
            ——简评招小波新诗集《我用牙齿耕种铁的时代》

                                                                   王  法
  

       一个诗人应该以时代为己任,客观、真实的呈现所在时代的语境,并揭示、告知其存在的真相,肩负起强烈的使命感,替人民代言,而不仅仅只是抒发一己的心境和梦呓。香港诗人招小波的新诗集《我用牙齿耕种铁的时代》正是这样一部具有高尚、浓郁的爱国爱民的激情,忧国忧民的情愫和无情批判、鞭挞社会黑暗、丑恶现实的诗集。这本诗集笔触冷凝俊逸,游刃自如,时而刚烈如火,时而柔情似水,充分展示了诗人张弛有度,轻重得体,与明澈、简朴的词语中饱蕴内涵的诗写功力。

       当今世界,现实纷乱,时事荒诞不经,黑暗与丑陋并存,假恶丑泛滥,意识形态杂陈,民族纷争,贫富悬殊,和谐失措,动荡不宁。大多数人无不为生存和生计而疲于奔命。诗人招小波却他以巨大的“思想潜力,忧患意识与担当精神把笔触伸向了各种时事与社会现象,以及各种不同阶层、各种不同的人物命运之中,以诗歌来折映它们,体现了一个优秀诗人应有的良知、正义、悲悯以及担当。”(《批判与担当》——宫白云)并树立和熔铸了他鲜明的干预和批判的诗写风格。
  
       强烈的爱国主义是诗人招小波坚持批判价值取向的坚实基础。诗人爱国主义的生发和由来是有其深厚的血脉和历史渊源的。其父青年时代满怀一腔热血,响应时代的感招,投身救国、救民的革命洪流,毕业于延安抗大二期。其母早年投身抗日后与其父一起参加了周恩来领导下的八路军驻桂林办事处工作。幼年的诗人耳濡目染,在幼小的心灵里,早早就种下了爱国、爱民和抗击外辱的种子。

       招小波的诗歌处处体现和彰显出强烈的爱国激情。身居港地,心系祖国,对一些卖国求荣,向洋人摇尾乞食、献媚邀宠的无耻之徒,他多以满含激愤的诗歌予以痛斥。

              洋奴

  长着中国人的黄皮肤,
  却是华人的侏儒。
  一张有奶便是娘的嘴脸,
  一副不能站立的腰骨。

  英国的芝士和奶粉,
  豢养了这班洋奴。
  当香港回归祖国,
  他们如丧考妣痛洒泪珠。

  。。。。。。。

  香港啊,
  你有太多的洋奴,
  处处为日落之国张目。
  试问你何时才能洗净,
  这沉积百年的泥污?


        美女蛇

  一名女大学生
  在香港街头
  用双手举着狮子旗
  闹市一条街
  被她搅得乌烟瘴气

  她面目姣好
  却舌如蛇信
  在世界面前
  把自己的祖国攻击

  我不知道
  她何时丢失了祖传的孝
  被反华妖孽
  附上她的身体

  对于那些妄图强霸祖国领土的外敌,他也以自己的诗句表达出强烈的愤懑和抗击外辱的决心。

                    拴

  一千艘渔船向钓鱼岛进发,
  一千条缆绳拴在钓鱼岛上;

  钓鱼岛的缆绳啊,
  拴在中国延伸的大陆架上;

  大陆架的缆绳啊,
  拴在天一样高的喜马拉雅山上;

  喜马拉雅山的缆绳啊,
  拴在十三亿中国人的骨头上;

  中国的钓鱼岛啊,
  试问谁能夺得走?

  试看下面这首《我登上导弹驱逐舰》,相信任何心怀鬼胎觊觎我国神圣领土的强盗,看了都会心惊胆战。

        我登上导弹驱逐舰
     
            ——明天起航时,
              将有一条海豚,
              追着你的军舰飞奔!

    护航归来的海口舰,
    停泊在香港的海滨。

    望着这一百五十米的长剑,
    终有机会抚摸你的锋刃。

    蜂窝般的导弹发射井沉吟至今,
    何时才会发出愤怒的井喷?

    翘首蓝天的前主炮啊,
    何时用你的炮口宣读檄文?

    我赞叹这把锋利的屠龙剑,
    请问可有敢于举剑的战神?

    敢问谁有豪气把南天捅破?
    为被侵占的岛礁恢复名份?

    当我与视死如归的水兵握手,
    胸中滚过西沙海战、南沙风云......

    这世界鄙视软弱,更没有怜悯,
    唯有靠坚硬的牙齿咬碎困顿。

    我坚信:宝剑只有在屠龙之后,
    才会化作定海神针!

       没有痛感的诗人,不是真正的诗人。好诗要揭示生命的痛感,要指向人类的创口。要对社会的黑暗和丑恶进行无情的批判。诗人招小波嫉恶如仇,他不容许,也看不得祖国母亲的躯体上沾染任何污点,他目光如炬,时刻关注和洞察现实社会的种种丑恶,一旦发现即刻用诗歌给予无情的鞭挞和批判。

       他以诗歌为檄文,向不堪的现实和种种丑恶擂响进军的战鼓,吹响冲锋的号角。

    假如泰山站起中国的但丁
      
       ——和龙超《“诗人”》

    仙风道骨的但丁
    写的是真正的先锋之诗
    他用一部《神曲》
    荡涤了一个时代的垃圾

    他因责任站成法官
    用诗歌作判词
    把恶人打进了地狱
    重新诠释了诗人的道义

    假如泰山之巅
    站起了中国的但丁
    天穹一定会被顶得高高
    诗歌的剑气
    会从最高的那层天开始
    一层一层
    向下荡涤浊水污泥
    直抵十八层地狱......

       招小波诗歌批判的锋芒,毫无遮掩,力透纸背,箭如啸镝,无论明疾暗患,皆无处躲藏。以诗歌之利器昭然天下,向现世中一切污泥浊水宣战。

    写在箭杆上的诗

    我的箭壶
    装了一腔悲怆

    身上有几根肋骨
    壶上有几杆投枪

    我的檄文
    习惯写在箭杆上

    还刻上自己的名字
    好让小人邀功请赏

    我不寄厚望
    这微弱的道德力量

    我每次挽弓
    只因寸断肝肠

    那郁积的愤怒
    像雷霆向静默释放

    一枚骨之箭哨
    欲把失语的正义叫响


  关注生命的尊严、平等亦是招小波诗歌批判人文取向的重要主题。

  大海,应让所有生命共享

  大海
  应让所有生命共享
  不管抹香鲸还是大白鲨
  是沙甸鱼还是鳞虾
  每个生灵都是尊严的王

  大地
  应让所有生命共享
  无论猛虎还是蟾蜍
是向日葵或是红高粱
  每个生命都举着一座庙宇
  燃着远祖的烛光

  天空
  应让所有生命共享
  无论它是仙鹤还是蝙蝠
  是乌鸦还是凤凰
  每张翅膀都驮着一座天堂

  中国
  应让所有生命共享
  无论他崇拜何种信仰
  无论他是高大还是矮小
  它是懦弱还是刚强
  每条生命
  都是一座神圣的山岗


    思想的厚度,思考的深度,对现实的关注度,是衡量一首好诗的首要标准。招小波的诗,多以思想内涵深厚,思考深度超众,密切关注现实见长。古今中外,大小巨细,概莫能外。


  一生为佣(组诗)

         剑气

  龙年
  我从初一写到除夕
  一年仿佛只过了一天

  龙年
  我在一年的创作中
  仿佛只写了一首诗

  这一年
  我把一株寒兰
  锻成了一把剑

            堵

  用堤坝来堵
  把黄河堵成地上河
  在村庄的头顶高悬

  用网坝来堵
  把民声堵成天上湖
  在神州头顶高悬


      一生为佣

  父母对党一生为佣
  我对政府一生为佣
  我们从未当过主人

          美钞

  它是宇宙通用的银票
  正面写满正义
  背面写满背叛


           脸

  一个过气名人
  把以往的职务
  印满他的名片
  仿佛那张才是他的脸


  他以一个诗人特有的敏锐目光,和如芒的诗笔,随时对那些败坏社会道德的丑陋行为,给以无情的痛斥和批判。


     天鹅湖没有天鹅
      
——有感于海南某小学校长
      与六名女生在宾馆开房

    天鹅肉被癞蛤蟆吃了
    天鹅湖没有天鹅

    他头戴一顶王冠
    是一只丑陋的癞蛤蟆

    他是一所小学的校长
    是披着圣袍的恶魔

    在天鹅湖里
    他猎取了六只小天鹅

    他吃了小天鹅肉
    打着荒诞的饱嗝

    他超越了酒池肉林的帝王
    颠覆了无伦的的兽欲与人格

    中国还有多少只癞蛤蟆
    在偷吃着小天鹅?


     诗人招小波亦是一个诗的忠诚者、敬畏者和勇敢的卫道士。面对当今诗坛的乱象,他痛心疾首,寝食难安,多以诗笔抒发心头的郁结。让我们以下面这几首诗做这篇简评的结尾。我们相信和期待诗人招小波诗路之上,必有新的辉煌。

   
      诗林,你不再是我的绿林
      
                       ——赠衣影

         
         诗,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软弱,
         这样无力。它早已不再战斗,
         不再号召,不再聚众演说,
         不再高声叫卖......
                                   ——徐敬亚
         
         
      诗林
      你不再是我的绿林
      你虽然亮出先锋的名字
      虽然你的服饰新潮亮丽
      但你的幡竿
      却挂起了信仰的白旗

      诗林
      你不再是我的绿林
      你是柔波里的水草
      缠住了诗人的羽翼
      令一飞冲天的豪气
      在温柔中窒息

      诗林
      你不再是我的绿林
      你是条不能站立的章鱼
      你缺少了一根脊椎
      不能像金枪鱼那样战死
      只能用一生算计逃离

      诗林
      你不再是我的绿林
      你已沦为灵魂的海市
      表面上光怪陆离
      但你没有重量
      只有很轻很轻的空气

      诗林
      你不再是我的绿林
      我是心灵自由的匪类
      喜欢尽情的生
      尽兴的死
      而你却活成了蜥蜴
      醉心变色的游戏


            2013.1.16


         后记——
         我要给每个汉字刻上龙的纹身
         我要给每位知音献上一首诗


      诗坛,我不会向冠冕拜跪

      
      我只想拜读作品
      你却用名衔排阵
      这些凤钗龙冠
      可有破铜烂铁的成份

      出版社已沦为时装店
      金钱可以包装作品
      让丑妇变成美人

      这群来自乐团的号手
      只因喇叭吹得响
      就做了诗人的知音

      这朵孤芳自赏的牡丹
      永远不愿和绿叶攀亲
      成了孤寡的国君

      这首诗的畸形儿
      脑袋只有巴掌大
      却戴着王者之冠

      这首诗的萤火虫
      鄙视微光的自身
      不惜道德自焚
      为自己亮灯

      这只夜郎国的蛙儿
      一生用蛙声耕种
      井底的呻吟

      这只没有内核的水母
      外表光怪陆离
      身体轻得只剩一条裙

      这首结巴的自由体
      传染着可怕的咳嗽
      令你的心灵抽筋

      这首马拉松的长句
      令人累倒在它的邀约
      困倦在它催眠的默韵

      谁都要抵受人间冰雪
      与其用虚名作寒衣
      还不如焚诗煮茶取暖

       2012.12.21冬至暨“末日”


        让诗歌浸润大地

      ——寄语合肥卡夫卡独立书店

      香港的文化沙漠
      没有诗歌的土壤
      我是株刻满诗句的胡杨
      在干涸中坚守着理想

      有一眼青春之泉
      染绿了我的诗章
      它是合肥的卡夫卡
      一间诗歌的殿堂

      它挺立于孤高的青山
      把诗歌的集结号吹响
      我的诗站在它的书架上
      一同举着诗的穹苍

      它用纤夫的肩膀
      牵引着诗的帆樯
      它给无灵的荒漠
      携来流韵的汨罗江

      青春之泉
      水比酒香
      这般缪斯的琼浆
      将浸润四面八方

           2012.10.5


         诗与坦克

      
      一名外国诗人说
      一首诗,永远不能
      阻挡一辆坦克

      我要说:一辆坦克
      永远不能打倒
      一首诗。


      2013-7-27
       2014-4-19
(于吉林。长春)

发表于 2014-4-19 18:47

http://www.zgsglp.com/thread-263420-1-1.html
#以诗为证#165【翟营文《一定有什么在黄昏栖落了》/2014】http://blog.sina.com.cn/s/blog_8c43ff4e0101j5j0.html
【中国诗歌流派网新浪微博地址:http://e.weibo.com/zgsglp,欢迎关注、转发、评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1-8 17:16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