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捉住鸟声啾啾的寂静
------《杨平诗集「空出灵雨」随想》
张 默
《空山灵雨》初版于一九八七年初夏,收录杨平一九七四
至一九八六年间的诗作、"十首"复于一九九0年一月
由北京人民文学出版,增列大陆诗评家谢冕的序分,
作者意犹未尽,最近再事删修与增补,变成六十八首,
列入﹁诗之华﹂丛书,将于一九九一年岁末精印出版,
此集也可视为《空山灵雨》的定本。
根据笔者多年读诗的经验,我以为杨平的诗是属于
相当传统的纯粹抒情的一型,作者满储意象的雨水,
经常不自觉地以淡淡的遐想,轻轻的步姿,缓缓的节奏,
错落有致的层迭,以及亦密亦疏的笔触,让人感知他的作品
既是﹁设计﹂的,更是﹁布局﹂的,同时也是充满﹁机心﹂的。
在作者十分闲适、饱满的情状下,把一尊尊面貌相若而又
不同的艺术品从容地完成。
杨平的创作力是相当强旺的,写诗迄今十余载,已完成
长短诗作千余首,业已付梓刊行的不过是其中的一部分。
就这部诗集而言,杨平的创作方法,大致是从﹁景、情、境﹂
三者次第着手。简言之,如果一首诗先从﹁景一出发,
作者开始点出的也许是淡淡几笔,或者﹁红门﹂,或者
茅舍, 或者霁光, 或者羊齿植物, 或者白鹭, 或者钟声, 或者扁舟
或者﹁红帽钓者﹂……,这些人事、山川、风物,不过是
他作品中的引子,接着他会适度地把自我的感情契入,
使其在诗中化合滋生扩大,最后达至作者所期望的﹁连绵、
浩渺、悠深、古朴﹂的境界。不信,以下且以牠的诗作为证------
红门轻掩;墙头新枝
已有了薄薄绿意
空气 冷,周遭 静
路自来处消隐于一排扶桑
----花之邂逅 (第一节)
等到夕阳,随着一身的疲惫消失
面对这片无限辽阔的绿野
我悠悠躺下:伴着夜色
和大地溶成了一体
——短歌
不知何时……
天地间已静得十分禅、十分诡秘|.
你才自落落的的步出大门
一扭头,风声沙沙四起
殿中金身菩萨喋嘿大笑
------寺中︵第二节︶
即以上列三个诗例来说,显然,﹁花之邂逅﹂是作者所安置的小小的﹁景﹂,它们纯然是静
态的描绘,不带有任何批判意识,只让读者轻巧地进入,不论红门轻掩也好,墙头新枝刚发也好
,甚至来自一排扶桑也好||读诗的人当时所感受到的就是这些景物,它们远离尘嚣,脱去繁华
,但自有一份宁静情逸的美。
而﹁短歌﹂不仅是﹁景﹂的呈露,作者也把小我的情感深深地植入,试问当一个大伏天,白
昼溽暑逼人,好不容易等到黄昏来临,热潮渐失,面对那一片无限生意的沃野,作者情不自禁地
感喟﹐他要伴着夜色与大地一起躺下,请问这不是情的怒放是什么?
至于﹁寺中﹂,作者已从几笔简约或缤纷的﹁景﹂,如丝如缕难以释然的﹁情﹂中步出.而
朝向作着所铺设的另一空寂、幽邈的境界进发,而这也是创作者所欲达成的最终目的。
请问,一个人大老远的来到这座雅静、凄清、荒僻的古寺,也许是要寻求一剎那的解脱,但
他毕竟只是过客,无法久留,虽可一时在精神上获得短暂的安适,而他还是会回到滚滚红尘里去
,当他落落地步山寺外,忽闻殿中金身菩萨大笑,这岂不是莫大的讽刺,而作者的﹁造境﹂也就
在那一声不寻常的嘿嘿声中表露无遗。
杨平同时也是一位大自然的讴歌者,他的诗植根于现实的土壤,往往所表现的面貌却是空灵的
的。收入在本集中的六卷诗作,几乎部是围绕着﹁远山、云雨、乡居、江南、古寺、时序、花事
、怀人……﹂等等的主题,笔者发现他在语言的撷取上,也是颇费苦心,别具一格。
1仰而生烟,俯而释怀
一句句飘摇的钟韵犹自皿未了
----忘言
2水声盈盈,清瘦的面容
侧耳作势的泛起,一抹
逐渐光洁的笑意……
----行到水穷处
3随曲曲的涧水漫步寻幽
长啸松下
----道情
4是日有雨 数歇。午后始停。霁光微露的
林谷:湿 蒙、空、渺…
----一日无事
5望空挥袖:我发觉自已是最风月的浪子
----浪子
6家有新诗一束,好茶一壶,鲜果一盘
青青的修竹一丛
----邀请
7古剎自竹丛后出现
——途中
8一条黄泥的风林道上
老人耕田而去 孩子喧笑而来
——古城
9不觉间
夕阳度西岭
林木渐冷
炮火在远地明灭
——松下问童子
10大千如寄
﹁我当如何的自处?﹂
大千如幻
﹁你当如何自处?﹂
——云无心以出岫
作者深谙语言对仗的技巧。例如1﹁仰而生烟,俯而释怀﹂之句,颇为切合题旨,达到﹁上
穷碧落下黄泉﹂的境界。
在例2中,作者以﹁光洁﹂一字来突显笑意,也是一种很新鲜的写法。
且看例3,以﹁曲曲的涧水﹂对仗﹁长啸松下﹂,该是何等壮澜的情怀。
至于例4,作者只为景,如﹁雨歇、霁光、林谷﹂,复衬以﹁湿、蒙、空、渺﹂,使人频生
错落、谐趣,甚至击节的感觉。
而例6中的两句,所谓﹁新诗一束,好茶一壶、鲜果一盘、修竹一丛﹂,写的都是身边景物
,它们不假修饰,立即切入读者的眼帘,此也是作者﹁单刀直入﹂的表现方法之一。
例7中,﹁黄澄澄的飞檐挑着白云﹂,实属神来一笔。﹁挑着﹂二字,尤具画龙点睛之妙。
再说例8黄泥的风林道上,老人、小孩来来往往,全然是一帧台湾农村恬淡乡趣的画面,温
馨而亲挚。
下面第9例,作者以跳接方式,从夕阳林木,而想及远方的炮火……他不直接加以主观的批
判,只安排某些场景,让读者试着以自己的触觉,感觉去造访。
最后第10例,不管大千世界如寄如幻,你我都是无心出岫的彩云, 还谈什么自处或他处之道呢?
他处之道呢?吾人还是随缘好了。
悉心检视《空山灵雨》,笔者业已发现杨平创作的轨迹,大体包括以内在的﹁根﹂(植根于
生活的土壤︶,来表现外在的﹁情﹂︵例如山水、故土、人物、风情等︶,复以徐缓、淡雅、浪
漫的调子︵节奏︶,来酿制他如水的﹁形﹂,更以真挚、亲切、虔诚的态度,来创作他收入在本
集中的每一首诗。
其实,诗人的想象︵感觉一世界是极其繁富的,敏锐的,多彩多姿而又千变万化的:他可以
是一个﹁独坐幽篁裹﹂的世界,也可以是一个﹁大漠孤烟直﹂的世界:他可以是一个﹁桃花满肌
骨﹂的世界,也可以是一个﹁千山鸟飞绝﹂的世界;他可以是一个﹁俯察品类之盛﹂的世界,也
可以是一个﹁放浪形骸之外﹂的世界:他可以是一个﹁访风景于崇阿﹂的世界,也可以是一个﹁
识盈虚之有数﹂的世界:他可以是一个﹁不尽长江滚滚来﹂的世界,也可以是一个﹁珠帘暮卷西
山雨﹂的世界:他可以是一个﹁夜深静卧百虫绝﹂的世界,也可以是一个﹁水碧沙明两岸苔﹂的
的世界;他可以是一个﹁羌笛何须怨杨柳﹂的世界,也可以是一个﹁长河渐落晓星沈﹂的世界,
他更可以是一把﹁大寂之剑﹂,一阙﹁如歌的行板﹂,一副﹁阿富罗底之死,﹂,一篇﹁参考数据﹂,
一个美丽的错误, 一棵暴裂肚脏的树,一张安静的书桌,一种甜蜜的复仇,
一只﹁蓝蝴蝶﹂,一束﹁乡愁事件﹂,一曲﹁滂沱之歌﹂,一尊﹁没有名字的碑石﹂,一座星
球之心﹂,以及一通十分恹恹的﹁遥远的催眠﹂及其他……,如是等等。因此诗人面对五花八门
的现代社会,他必需寻觅最适宜于自已表现的范畴,不论是写实或超写实,不论是抒情或说理.
不论是咏物或怀人,不论是现代或后现代……他必需确其才能,把他所要表现的使其尽量臻于成
熟的顶点。尤其一个诗作者不宜举棋不定,贪恋太多,什么都要插一脚,结果所得到的不过是一
点点皮毛。显然,杨平是有自知之明的。是故他一直作连绵不绝的抒情之吟咏,热烈拥抱深不可
测的传统,他恒常旋转在他自已所铺设的亦真亦幻的氛围里。
美国诗人卡尔.桑德堡︵CarlSandbUrg1878|1967︶曾经有言:﹁诗是一扇门的一开一合
,让那些看视的人于此一瞬间所见者为何?﹂我不敢断言杨平的诗悉数都看见了,悉数都是十分
奥秘的,明澄的,犀利的,以及耐人寻味的;但爱诗者如欲更深一层去探究,作者的特异之点在
那里,千万不可假借他人之手,否则就会弄巧成拙。
当然,杨平的诗并非全是无懈可击,譬如他也不会不经意的﹁重复﹂,不经意的泄示轻微的
﹁叙述性﹂,不经意均在﹁断﹂与﹁连﹂的转折上,还未完全达到天衣无缝的地步,以及诗后过
多的说明文字,可能会减低读诗人的兴味,而这些均有待作者一一克服与化解。
总之,杨平正值盛年,愿他悠游于﹁感性﹂之余,再来勤于某些﹁知性﹂思考的创作,从而
展开他另一波创作的高潮︵譬如他最近在创世纪发表的电话档案一辑,业已暗暗加重
了不少的知性成分在内,令不少有心人士为之鼓掌。︶
然则作者真能﹁捉住鸟声揪揪的寂静﹂吗?以及全力攀越﹁繁华落尽的峰顶﹂吗?我深深期待着。
一九九0年八月中旬于内湖无尘居
.张默——一九三一年出生于安徽无为。一九五四年与洛夫、哑弦创办﹁创世纪 ﹂诗刊社。
着有诗集﹁紫的边 陲﹂、﹁上升的风景﹂、﹁无调之歌﹂、﹁张默自选集﹂、﹁陋室赋﹂、﹁爱诗﹂
、﹁飞腾的象征﹂、﹁无尘的镜子﹂、﹁光阴.梯子﹂,编有﹁六十年代诗选﹂、 ﹁感月吟风多少事﹂、
﹁剪成碧玉叶层层﹂、﹁七十七年诗选﹂、﹁中华现代文学 大系。诗卷﹂等十余种。
是对当代诗坛最有贡献的著名诗人之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