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老远 于 2014-5-7 11:57 编辑
故乡的故事
一座高坡上。一棵古树下。一个深秋临冬的日子。
一弯被夕阳辞退回家的晚年。一双如同电影放射镜的目光。
一床四方土地空白的幕布上,一幕一幕故乡的故事浮现眼前:
“兵慌马乱”一词刻满大好河山的岁月。爷爷的爷爷带着家什,
挑着两箩筐啼哭的种籽,冒着风雨、雷电、霜雪来到偏僻山区搭起了生活舞台。
一头耕牛,一套农具,一片土地,一颗恒心,他凭勤劳拉开了家庭的序幕,
凭力气唱出了村庄的内容。枪口、炮口不时吐出红牙齿的惊吓,
他从未离开过父亲一样的土地,他从未离开过儿子一样的庄稼。
爷爷的爷爷站起了一座村庄。倒下了一座旺子旺孙的墓碑。
爷爷接过土地、种籽、牛绳、扁担,接过续写村庄朴实篇章的犁铧铁笔。
用脚丫拔响山路、木桥的歌谣。用手指捻动太阳、月亮的齿轮。
用汗水冲洗五谷杂粮的笑容。用脊梁驼走一个又一个沉重的日子。
贫穷、落后、饥俄、批斗等,一群张牙舞爪的词语围攻劳动光荣一个词语。
爷爷挺起了腰杆挺起了一面旗帜,爷爷将这面旗帜交给了父亲又交给了我。
那年半途中,一阵大风吹来,我和儿孙们都当了逃兵逃之夭夭了,
故乡从此孤独无援,养育了世世代代的土地从此失守。。。。。。
从故乡的故事里走出来,我的眼圈里挂满了泪珠。
泪珠串成三句结束语:打仗的年代故乡有故事,
打人的年代故乡有故事,打工的年代故乡为什么没有故事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