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謝謝拜天兄的整理^^辛苦了^^ 
其中關於樵野兄的提問,我又做了些補充如下: 
 
自当年周梦蝶以禅入诗以来,就开始了,杨牧和我也写过一些, 
但要到洛夫写「金龙禅寺」(这该已是八十年代罢,详细日期也许南北兄比我更清楚^^), 
才又一次引起话题;但限于诗人各自的气质,「现代禅诗」虽时有人写,但并未能像近年 
大陆这般形成气候。 
 
     为此,我很高兴大陆能重视这个题材。除了意味宗教信仰方面的开放与多元接触, 
对躁郁气氛下的诗人也是有助修行的。 
     禅与诗自古来便有许多诗人融合两者,既提升了自我身心,也更上层楼,开辟新境的 
 写出许多耳熟能详的传世作品,我们若能臻此境界,自有相乘效果,不是一般题材可以 
 比拟的。 
     当然凡事都有两面,过去我认识的一位诗友因太重视宗教信仰,反而远离了诗与亲友, 
 想来实在可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