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83|回复: 5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当代还处于蒙昧时期,中国人民不需要文人诗,中国诗人一起来抵制文人诗!(转0...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5-27 12: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蓝煤 于 2014-5-27 12:29 编辑


中国当代还处于蒙昧时期,中国人民不需要文人诗,中国诗人一起来抵制文人诗!(转06年3篇好文)


反对“小文人写作”

作者:谷禾

   “小文人写作”视语言为唯一的宗教,视自己为上帝的通灵使者,他只用梦幻般的呓语和上帝对话,如果有可能,他希望最好回到卡夫卡的“地窖”或者博尔赫斯的“曲径分岔的花园里”去,把诗歌的最后一点血性抽净,让诗歌成为小圈子把玩儿的鼻烟壶内画或山水盆景,自己为自己喝彩,他们早已忘记了其膜拜对象之一布罗斯基的“语言的价值在于能够使智性感觉变得细腻而绵密,有时甚至可以揭示比构思多得多的东西,在更为幸运的情形下,语言与智性融为一体,对于语言的这一作用,所有有点经验的诗人都应该懂得在诗中删除多少或保留多少,这表明,诗歌在某种程度上疏离或者抵制着语言”的忠告。

   “小文人写作”唯西方大师为最强大的写作资源,唯技术至上,要求诗歌不断返回诗人“内心”去,以“物喜”为喜,因“己悲”而悲,隔着玻璃打量身外的世界,只对所谓的内心生活发言,他们把激情压抑到零度以下,永远保持着作为旁观者的冷静和冷漠。他们避而不谈这“时代的喧嚣”,坚拒读者“诗要对生活发言”的呼唤,因为缺少对生命本质的逼视,缺少对社会和现实世界承担,已经陷进了技术的漩涡而不能自拔。



    现在是反对“小文人写作”大行其道的时候了。反对把故弄玄虚当作探索和创新。诗歌不但需要重新接通和现实的联系,更需要不断走向现实的内部———去观察,去思想,去体验,去发现,去批判……

    我当然无意于要求他人去“写什么”或“怎么写”,去对抗诗歌写作的“百花齐放”。但我要说,在不断后退的诗歌标准下,当下的诗歌如果不能对我们已经麻木的事物有所发现和指出,对世界的日常存在有所照亮,就只能望着读者愈走愈远的身影而徒生伤悲。





“小文人诗歌”不是对某些诗人的嘲弄

作者:荣光启


   “小文人诗歌”作为一种无法言说变动社会的新的现实经验而在旧式题材、语言、修辞和形式上大做文章的诗歌现象,在今天再次遭到批评应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当代汉语诗歌的读者群落越来越小,诗歌越来越成为写诗者自身的事情,这无疑和许多诗人不能以心灵切入时代、诗作不能言说出复杂、变化的现实经验有关。对此提出批评的人一定是从个体生存的真实感受出发,痛切感受到我们的诗歌不能言说这个时代。他一定是在一种诗歌与时代的紧张关系中发出这样的呼喊的。

     历史惊人地相似,大约十年前,诗人西川就在一篇文章里以自身的痛楚隐喻整个时代诗人的问题,“当历史强行进入我的视野”,诗人深感上世纪90年代的社会文化的巨大转型,“使我意识到我从前的写作可能有不道德的成分”,“我不得不就近观看,我的象征主义、古典主义的文化立场面临着修正。无论从道德理想,还是从生活方式,还是从个人身份来说,我都陷入一种前所未有的尴尬状态。”(西川:《大意如此·自序》,长诗:湖南文艺出版社,1997年。)在对自我灵魂的反省和诗歌的抒情性上做得异常卓越的西川在一个转型的时代尚且怀疑自己的写作“有不道德的成分”、必须面临着修正。十年之后,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化转型更加令人始料不及更加令人震惊,面对这样一个急遽变化的混乱、复杂的时代,我们的诗人,也许更当反省当下的生存状况,修正自己的写作策略。我愿意将“小文人诗歌”仅仅当作一种深化现代汉诗的当下经验的言说的警示,而不是对某些诗人某些诗歌风格的嘲弄。这种批评与其说是对当代诗坛某些个体某种作风的不满,还不如说是激活诗歌的经验言说方式的一种有效机制。虽然诗歌不仅仅是感觉、经验层面的问题,但对时代的经验变化和新的言说方式的自觉寻求,往往能带来诗歌语言和体式方式的新的变化。





“小文人诗歌”过度强调“一统江湖”

作者:柳东妩


    近些年来,中国理论界和批评界对传统政治论诗学进行了持续的批判和否定,无论从历史的角度还是理论的角度看,这种批判和否定都是必要的和有价值的。但也必须看到,人们在批判传统政治论诗学模式时,也基本拒绝了所有诗学的政治维度,否定了从政治角度解释和评价诗歌现象的任何可能性和价值。尽管这在当时乃至现在的历史语境中,都是可以理解和有特殊原因的,但不必讳言也有偏激和片面之处。诗与政治、是非、道德的关系是我们无法割舍的,这些也都该是“现实关怀”的范畴。传统政治论诗学在今天已声名狼藉,但这并不意味着诗歌与政治就毫无关系。现在的诗歌界,对“诗就是诗”的本体论的重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随着“诗是社会生活的承载者”到“诗就是诗”的诗学观念的变移,一些诗人也跟着从一个误区进入了另一个误区。这些诗人一提到“现实关怀”就唯恐自己躲闪不及,或像躲避瘟疫一样,好像一沾上此物,就俗了,距离就太近了,就过于计较了。我对“诗就是诗”的理解,客观地说,它只不过是一种不掺杂政治、是非、道德等现实关怀内容的冥想与感觉罢了,是一种彻头彻尾的“小文人诗歌”。

    我不反对这类“小文人诗歌”的写作,但反对对其过度强调使其“一统江湖”。当今诗坛,“小文人诗歌”一直呈现着创作潮流的主要趋向,在专业诗歌刊物与文学期刊公开发表的诗作中占垄断优势。这对大多数中国读者而言是陌生的,它们永远是纸上的陷阱,这陷阱已被诗人们自己填满了。“小文人诗歌”的流行使精神的体温大幅度下降,它是对人类神圣情感与自由精神的强制性剥离,它风干了诗歌原初的生命气息。写作“小文人诗歌”的大小诗人们,在一步步走向自我、走向主体的同时也走出了他们赖以生存的人群。但中国社会正处于现代化的转型期,尚有大片的公共关怀的领域需要诗人担当起知识分子的职责,尤其是正普遍面临严峻生存危机的广大农民(农民工),正需要从他们之中走出的“能拿笔杆”的人为他们代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4-5-27 12:35 | 只看该作者
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4-5-27 12:3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卢俊 于 2014-5-27 12:42 编辑

“中国人民不需要文人诗,中国诗人一起来抵制文人诗!”此语虽过激就目前诗歌总体状况来看值得谅解。文短且实际,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4-5-27 12:39 | 只看该作者
提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4-5-27 12:47 | 只看该作者
对所谓小文人的定义有点强辞夺理之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4-5-27 12:48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小白姑娘来读并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4-5-27 12:52 | 只看该作者
卢俊 发表于 2014-5-27 12:37
“中国人民不需要文人诗,中国诗人一起来抵制文人诗!”此语虽过激就目前诗歌总体状况来看值得谅解。文短且 ...

谢谢卢兄。坚决反对此类伪诗大行其道,占居诗坛主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4-5-27 12:52 | 只看该作者

谢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4-5-27 12:5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提起欣赏!远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4-5-27 12:56 | 只看该作者
隆重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6-7 00:43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