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诗界QQ群组第二十四期同题】《失血过重的孤独》 
 
文/戴永成 
 
一位辽宁省阜新市韩家店西瓦村的67岁农民康连喜,14次参加高考,成为“爷爷考生”。 
一个失血过重的梦,不能自醒。一颗追赶智慧的心,不能自拔。惟有孤独的命运守着那张准考证,或许将孤独一生地守着,静静地守着,直至与那张准考证一起死去。 
                                                       ——题记 
 
1   允许一滴草色的血,自豪地调侃自己是“优质生源”。 
那张准考证,第14张了。一尘不染的准考证,不该被冷落,不该被世俗的风吹落。 
一株草,信仰智慧,就像种子信仰泥土一样执着。 
草色的血,梦在哪里?一次次高考落榜,不是草的错。草,并不愚昧。谁掐断了草的梦? 
 
2   一面墙。一面“励志墙”。 
那面墙上写着“水最珍贵”、“惜水”、“爱水”、“节水”与“节电”“四不点”的原则。 
那间小屋太暗了,那盏灯的光芒太弱了。而那滴水太沉重了,是草在纸上行走的泪滴,还是能把生存的日子攥出血? 
 
3   允许目光偷偷地走进学校教室的走廊。宁静地倾听从教室里传出的朗朗读书声。 
孤独,驼背成一个单词的姿势。 
行走,艰辛成一种生存的姿势。 
偷听,美丽成一种智慧的姿势。 
 
4   人生竞技,有很多方式。 
一个饭盒,装着酸甜苦辣的日子。一瓶凉水,喝着日出日落的时光。 
那些彩色的笔:自己攒钱买来的,别人用过剩下的,他人丢掉捡来的。从不冷落笔与纸。 
梦里的汉字,被笔写得很美。梦醒的单词,被二次用纸收藏。 
 
5   小屋里堆满乱七八糟的包裹。只有那些喜爱的书刊,被有条不紊地排列着,翻阅着,追逐着。一颗孤独的心,被布包裹是包袱,被知识包裹就是海阔天空一路蓝之梦。 
在“爷爷考生”眼里:那些书就是自己追梦的路标,就像高过田埂的禾苗是庄稼院人希望的祈盼。 
 
6   农民,用草与捡来的煤核撰写火炉。用火炉暖暖胸膛。 
“爷爷考生”,用目光穿透书本,用灵魂撰写智慧树。 
一种失血过重的孤独,撑不起饥饿的肚子,能撑得起纸上行走的头颅么? 
一张枯黄的纸,负担很重。纸,抱着如火如荼的柴米油盐,火烤胸前暖,风吹日子寒。 
 
7   走进一所大学,看见新生军训。“爷爷考生”说:“大学真好!” 
一棵单薄的草,一株枯老的树。在黄昏逼近的岁月,依然选择高考。最高分303分,最低分呢?无需寻找细节。我想,一枚夕阳高考一定必有深深的用意。 
中国,是农民大国。农民的孩子,会不会重演“爷爷考生”的悲剧?或许这才是主题? 
 
8   一只老茧的手,攥着一支两头削了尖的铅笔。 
    那只手是草色的手,是村庄的手,是土地的手,能攥出泥土里的血,却攥不醒灵魂里的梦。原谅“爷爷考生”的孤独与痛疼吧,但不能原谅村庄的贫穷。原谅“爷爷考生”的失落与梦碎吧,但不能原谅不尊重草的尊严。“爷爷考生”的梦,不容世俗践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