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宗小白 于 2014-6-20 14:27 编辑
诗人为何写诗?刘勰《文心雕龙•明诗篇》说:“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是因诗人内心对外界先有了一份感触,然后观风雨,览江山,常觉风雨江山之外有万不得已者在,此万不得已者,非得写出来不可,遂用诗来表达出这种感触。而一个好的诗人,不是说把感触写出来就算,好的诗人,会想尽办法把这份感触传递到每一个读者心中。读呆呆的这首《少年与平原》,你瞬间就能被击中,并被一些诡谲、连续不断而又跳脱的意象一把拽入之后,立刻进入到诗人的思考,继之展开自己的思考。
先来看全诗:
《少年和平原》
不能和石块做朋友
你是不会变成它们的
不能和草木做朋友,你靠近树的时候
那些躲在里面的灵魂
会呼吸急促
不能和荒屋做朋友,在它们那里,你亮一下就熄灭了
它们喜欢黑暗,流萤和草丛里走来的女鬼
它们没有你跑得快。你在河边奔跑,快过流水,也快过渔船上的孤灯
但是还能再快一些的
比方说城市,巨幅广告,鲜艳的女郎从唇瓣吐出来一串泡沫
也有静止不动的,比方说落着的雨,篱笆上的蔷薇,从地主那里偷来的一卷聊斋,上面说:
晚饭后去村子西边的井旁,当月亮落在里面,就会给你送来美人和官服
我们说,末法时代,充满矛盾,最大的一个矛盾就是人与自然、生态如何和谐共存的矛盾。随着工业文明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问题日益彰显,比如城乡发展的矛盾、比如传统文化在现代文明中的日益消解,等等。当人们在长时间的冒进与折腾后回归正常,日益需要人与自然、生态的和谐发展。
作为一个有责任担当的诗人,你无法绕过这一点,你无法回避你所处的时代。而对上述问题的揭示,如果处理不好,很容易简化为标语,失去诗的丰富性、复杂性和力度,因此诗人采取一种跳跃式的非线性的诗歌表达方式,将个人感触通过幻象放大,为积极的改变带来希望。在处理情思与意象的关系上,这首诗的特色是以理性为提纲组织一些非理性的意象,比如:
“不能和荒屋做朋友,在它们那里,你亮一下就熄灭了
它们喜欢黑暗,流萤和草丛里走来的女鬼”
比如:
“但是还能再快一些的
比方说城市,巨幅广告,鲜艳的女郎从唇瓣吐出来一串泡沫
也有静止不动的,比方说落着的雨,篱笆上的蔷薇,从地主那里偷来的一卷聊斋,上面说:
晚饭后去村子西边的井旁,当月亮落在里面,就会给你送来美人和官服”
传统文化遗留给我们的痕迹与现代文明的印迹在一串串长句中穿越、跳脱。表面上看,诗似乎已经脱离了一般理性的约束,完全成为自己的一种情感奇特的创造和组合。不过,这种由感性所组成的非现实所有的幻象,却有极强大的感染力,使读者可以确感到诗人的观点:
现代文明快速奔跑,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东西:城市、巨幅广告、鲜艳的女郎从唇瓣吐出来一串泡沫……但同时,也使我们遗落了一些东西,比如那些躲在石块、草木、树里面的灵魂,比如留给荒屋、流萤、草丛、流水,渔船孤灯上的那些空间和时间。但也许,对民族血脉中传统文化的继承,才是对现代文明快速发展所产生的一些暗疾:平原的垦伐后,带给人们心灵上的孤独、迷失、无力等开出的一剂医治良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