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551|回复: 1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90后诗歌沙龙【第二期】王磊的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6-29 13: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90后诗歌沙龙 于 2014-6-29 20:36 编辑

本期(第二期)讨论王磊的《那个修鞋的女人》,他的诗取材生活,读起来倍感亲切。在90后写作者中,王磊的诗歌富有个人特色。他不追求个体意识,而是将自己定格在生活现场,注重诗歌意象的考量和营造。王磊寄给90后诗歌沙龙的3首口语诗,都呈现出一种诗歌创作的节点,用自己的“小口吻”,组成了诗歌的独立单位。
——林国鹏


那个修鞋的女人

王磊

那个十年如一日早出晚归的人
那个一锤一锤把自己钉在菜市场门口的人
那个整整一天只会和锤子和钉子聊天的人
那个因病瞎掉一只眼睛的哑女人
那个五十岁还没有做妻子的修鞋女人
我只是感慨
她的一生修补好那么多只断了后跟的高跟鞋
可唯独垫不起自己命里短下去的一小截


王磊:陕西府谷县人。诗歌散见于《延河》《诗歌月刊》《中国诗歌》《延安文学》《深圳特区报》等近百家刊物。曾获第二届陕西校园十佳诗人,著有诗集《鸟日子与诗生活》《多余的悲伤》。

创作谈:写诗已经三年有余,随着我对诗歌的不断认识和理解,我的创作观变了又变,我的写作风格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可以说是由传统写作转为口语写作,由意识写作转为现实写作,由唯美写作转为朴素写作,我要杜绝诗歌的空架子和假把式,也要杜绝那些让人难以琢磨的意向和华而不实的辞藻。现在的我很反感那些不痛不痒的诗句,它们就是书本上的行尸走肉。我也一直在努力让自己的诗歌更接近本原,让自己的诗歌更贴近生活,让自己的诗歌更加有血有肉,这样的诗句也能像子弹一样直穿人心,我写得痛快,读者读着也痛快。我倒不奢求自己能写出多么与众不同的作品,只是希望能写出更接近自己内心的文字就好


蝶小妖:
《那个修鞋的女人》这首诗,我读后,确实给我很大的震撼,我感叹90后诗人的笔触已经深入生活的深处,诗人切入了生活中一个很可能被忽略的镜头,这样的勾勒,让诗歌显得凝重。诗中递进式的铺陈也让诗歌极其有血有肉。这首诗的生动之处,还在于袒露了一个修鞋女人的生活状态,诗人很巧妙的运用修鞋女人手中的锤子和钉子来穿越心灵,抵达生活。海涅曾说:“假如胸中没有一颗真心,就不能为广大群众写作。”那么这首《那个修鞋的女人》无疑是诗人带给我们触动心弦的诗歌之一。结尾让整个意境升华,这转的功力,同时让文字从平面上站了起来!总体来说,这首诗站在了一个与众不同的角度,让原本时空见惯的镜头有了吸引力。个人认为如果能更深入挖掘,阅读的立体感更会强。

许立志:
那些平平淡淡的字词
那些白描式的叙述
那些常人习以为常的场景
那些短短的毫无诗意的句子
我只是感慨
一位90后诗人竟能在如此“平常的现实”里
体会到如此深刻的来自社会底层的疼痛
并写成一首在同类题材中如此与众不同的好诗

时光空壳:
王磊的诗歌是我接触最早的九零后口语诗,他的诗都基本来自生活,一句话一个人一件事情的思考,比如这首《那个修鞋的女人》用简短的句子,描述了一个女人的生活,形象,以及对生活的思考和叹惋。文中两个字用的很好前部分的“钉”,将一种生活的无奈简单有力的刻画。而这种“钉”不止钉着那个女人,生活中的每个人,都会被某些有形无形的钉着,无奈,心酸,承受。结尾的“垫”字用的也是神来之笔,垫是一个被动的词,这命里少的一截,很小,但是却怎么也垫不到, 生活啊,为什么如此不公?揭示和反思是王磊诗歌里常用的。而这正是一种责任,一种在诗歌里该有的灵魂。

素黛:
《那个修鞋的女人》读后感:第一句是作者感慨,“十年如一日”和“早出晚归”,突显人物,执着和勤劳的品行。第二句:作者感慨,加重“钉”字,一个字,增加了空间和画面感。让人想象菜市场门口,没有挪动位置的身影,低头修鞋。第三句,作者的又一声感慨,感慨人物的普通和平凡。第四句,无奈的感慨,“瞎掉一只眼睛的哑女人”,让读者浮想人物命运的跌宕起伏。第五句,作者总结人物的命运“五十岁还没有做妻子的女人”。最后几句:对人物命运的感慨,升华!“可唯独垫不起自己命运短下去的一节小截”很回味!

梁永周:
诗歌的视角倾向本就有些泄漏主题,表达内核就显而易见;虽具有通透性但是降低了咀嚼度。那这样就对诗歌文本的艺术性有更高的要求,诗歌中用了“钉”这个动词并没有新颖度,整体的述也略显平淡,并且诗歌最后的一句概括性与总结性过强了。对于此类的诗作更提倡白描的手法,至于内核是需要读者去感悟剖析的,而不是诗者言语出来的,“画”要比“说”更具有力度。

宇剑:
“顺天命者,悲。逆天命者,死”。也许这就是生活的悲剧,而诗中的主人公显然是个悲剧,且刻画地很到位。一连串的动作,包括“因病瞎掉一只眼、哑女人、五十岁还没有做妻子”仿佛就在眼前。关注民生,关注最下层的生活着的人是写诗人的责任,我认为。这首诗里,诗人做到了,“她的一生修补好那么多只断了后跟的高跟鞋。可唯独垫不起自己命里短下去的一小截”结尾很出彩,留白空间和力量也都显露出来。对此表示是好诗,支持。

向晚:
刚接到这首诗,向晚总觉得很熟悉,想了一会忽然想到莫卧儿之前有些过一首《一个终生以自己为敌的人》,因为向晚看过所以多少有些印象。王磊这首诗里充斥着一种悲悯的气质,在之前,就有读过王磊的作品,大多和我们当下的生活有关,他以自己的阅历,不管是文字阅历还是生活阅历,向晚认为都有些这方面的原因, 而这首诗里提到的那个“人”,无疑不是我们当下生活中最被忽略的,笔触缓慢而有那么触目惊心。耀旭认为,诗歌要摒弃一切多余空的的东西并给人以心灵的疼痛感,而向晚认为,王磊这首做到了,他完成的抒情,更多是我们读者所迫切需要关注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4-6-29 13:5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宝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4-6-29 13:52 | 只看该作者
好诗好评,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4-6-29 13:54 | 只看该作者
文字是带有表情的,只有用心的人,才能看到它的喜怒哀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4-6-29 14:17 | 只看该作者
国鹏好。闲了我也去客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4-6-29 15:15 | 只看该作者
仕零 发表于 2014-6-29 14:17
国鹏好。闲了我也去客座


热烈欢迎各位同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4-6-29 15:33 | 只看该作者
继续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4-6-29 23:15 | 只看该作者
提起,学习……童鞋们辛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4-6-29 23:26 | 只看该作者
再来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4-6-30 21:06 | 只看该作者
来读,并学习,各位辛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2-15 23:30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