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徜徉 于 2014-7-8 14:34 编辑
同意71楼的看法。明显带着目的而来。《母亲是推动季节的火车》点评:这首诗一看标题就让人觉得可笑。纯系一般诗作者的非常规语言路数,处在这个层面的诗作者往往把不自然看做诗性,诗也常常写得惊人的离谱。母亲是火车,比喻离奇;推动季节的火车,力气真大,母亲是超人么?或者列车司机?情境也不对路,拿母亲比火车是单纯的比喻,不是情境中的取喻(可与母亲是牛这个比喻对照),所以就不自然。也许只有习惯于这种诗的业余诗作者感到亲切。习以为常,不以为病。且这个标题还有内在的矛盾,母亲勤劳持家,父亲又置于何地,是坐火车的么。标题也与诗体脱节,成为标题党,下面诗中还出现了“母亲像一头母牛”,意象体系中的象乱了。诗中很多是带有比喻的评价性句子,更像一篇参进了比喻的议论文。
------我就不懂,母亲不能是火车?只能是牛?居然说“比喻离奇“-----这种指责才真离奇。”“推动季节的火车,力气真大,母亲是超人么?”----这口吻也太小孩气了。按这个逻辑,所有现代诗中的比喻和意象都是不成立的。------我只能说,作者是冲着人来的,不是冲着诗。对其他几首的评价不过是掩护。对标题的责难更是站不住脚的,属于横加指责,无理取闹。从诗性诗理从语言逻辑到语法,这标题哪有半点错误?你不喜欢可以,但指责找好借口好不好?”,母亲勤劳持家,父亲又置于何地,是坐火车的么。“----天啦,这是什么样的语无伦次?!---- 我强烈感觉写这个评语的与后面的完全不是一个人。两个马甲?太搞笑了。想贬低别人,至少要让自己的话说得像一个能正常思维的人说的吧,马甲先生? (笑死我了。肚子笑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