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重木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现代诗歌】四首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4-7-12 17:2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4-7-12 17:4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小易大人 于 2014-7-12 17:48 编辑

因为读过阿多尼斯我的孤独是一座花园和辛波斯卡的在一颗小星星底下,读你这几个简直一点味也没有。你搬出阿多尼斯是砸自己的招牌,除非你和他有很深的共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4-7-12 17:47 | 只看该作者
在一颗小星星底下

辛波丝卡  (波兰)

我为称之为必然向巧合致歉。
倘若有任何误谬之处,我向必然致歉。
但愿快乐不会因我视其为己有而生气。
但愿死者耐心包容我逐渐衰退的记忆。
我为自己分分秒秒疏漏万物向时间致歉。
我为将新欢视为初恋向旧爱致歉。
远方的战争啊,原谅我带花回家。
裂开的伤口啊,原谅我扎到手指。
我为我的小步舞曲唱片向在深渊吶喊的人致歉。
我为清晨五点仍熟睡向在火车站候车的人致歉。
被追猎的希望啊,原谅我不时大笑。
沙漠啊,原谅我未及时送上一匙水。
而你,这些年来未曾改变,始终在同一笼中,
目不转睛盯望着空中同一定点的猎鹰啊,
原谅我,虽然你已成为标本。
我为桌子的四只脚向被砍下的树木致歉。
我为简短的回答向庞大的问题致歉。
真理啊,不要太留意我。
尊严啊,请对我宽大为怀。
存在的奥秘啊,请包容我扯落了你衣裾的缝线。
灵魂啊,别谴责我偶尔才保有你。
我为自己不能无所不在向万物致歉。
我为自己无法成为每个男人和女人向所有的人致歉。
我知道在有生之年我无法找到任何理由替自己辩解,
因为我自己即是我自己的阻碍。
噢,言语,别怪我借用了沉重的字眼,
又劳心费神地使它们看似轻松。

陈黎 张芬龄 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14-7-12 18:07 | 只看该作者
小易大人 发表于 2014-7-12 17:46
因为读过阿多尼斯我的孤独是一座花园和辛波斯卡的在一颗小星星底下,读你这几个简直一点味也没有。你搬出阿 ...

    首先,我觉得你应该百度下“阿多尼斯”。诗人阿多尼斯的这个笔名是来自这个传说里的阿多尼斯,再者我的那一首并非根据诗人阿多尼斯缩写,而是雪莱写给济慈的《阿多尼斯》。
    关于辛波斯卡,我喜欢她的诗,但是那一首和她的《在一颗小星星底下》一点关系都没有。如果你想炫耀自己对此的了解,那是你的事,但你那不受控制和自以为是的联想估计只能失望而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14-7-12 18:0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重木 于 2014-7-12 18:21 编辑
小易大人 发表于 2014-7-12 17:47
在一颗小星星底下

辛波丝卡  (波兰)


我读过辛波斯卡在中国出版的两本诗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4-7-12 18:55 | 只看该作者
重木 发表于 2014-7-12 18:07
首先,我觉得你应该百度下“阿多尼斯”。诗人阿多尼斯的这个笔名是来自这个传说里的阿多尼斯,再者我 ...

只是说说感觉我有什么了解呢,哎哎哎既然扯到了神话我没什么好说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14-7-12 19:07 | 只看该作者
小易大人 发表于 2014-7-12 18:55
只是说说感觉我有什么了解呢,哎哎哎既然扯到了神话我没什么好说的

    阿多尼斯本来就是希腊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叙利亚诗人的笔名“阿多尼斯”正是来源于此。我所写的《阿多尼斯的葬礼》既是因为最近在看莎士比亚写的爱情长诗(其中主要是维纳斯热恋上阿多尼斯这个美少年);第二个来源是雪莱写给济慈的悼念诗《阿多尼斯》。
    既然你能扯出叙利亚诗人阿多尼斯,又不知道阿多尼斯真正的来源,那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4-7-12 19:44 | 只看该作者
重木 发表于 2014-7-12 19:07
阿多尼斯本来就是希腊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叙利亚诗人的笔名“阿多尼斯”正是来源于此。我所写的《阿多 ...

不想争这个,我想到也好没想到也好,这些厚重的背景知识只能增加对诗歌文本的理解,不能改变阅读的感受,我的意思是我在读过前人的作品之后来读后来者的疑似的作品(我不是说模仿)时,感官完全朝向了前者,也就是说浅层感受完全被深层感受笼罩,这是我说读不出味的原因,请原谅我的阅读恶趣味,我的联想确实伤害了阅新文本时的那种初始的触感,我表达时候可能有失偏颇,但一个作者向读者灌输背景知识,这对读者也是一种伤害,不管读出什么,理解到什么程度,这是读者的理解力和经验问题,他有自己的乐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14-7-12 20:03 | 只看该作者
小易大人 发表于 2014-7-12 19:44
不想争这个,我想到也好没想到也好,这些厚重的背景知识只能增加对诗歌文本的理解,不能改变阅读的感受, ...

我赞成不干扰读者,但需要我提醒的是,是你先提出这些的,但和我当时所想的并不一样,所以我也就说出我自己的动机。
如果一个读者因为自己有失偏颇和局限的理解去评论别人作品的时候,难道当事人没有辩论的权利吗?要想成为一个好读者和好的批评者,说出自己的感受和理解是必然的,但这并不表示写作者就需要安然的接受这些,何况是错误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4-7-12 20:19 | 只看该作者
重木 发表于 2014-7-12 20:03
我赞成不干扰读者,但需要我提醒的是,是你先提出这些的,但和我当时所想的并不一样,所以我也就说出我自 ...

当然思想需要碰撞,在交流中读者能够知道自己的阅读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层次,作者也能够反思自己表达是否精确全面,是否说出自己内心所想。我觉得准确的表达是不存在的,我们写作只能力求精确,所以在阅读时候会对读者产生歧义的干扰,一个完美的读者也是不存在的,一首诗可以有无数种解读但可能没有一种是符合作者的期望的。回到你这几个文本,读的时候的感觉已经说过了,现在说说表达技巧,因为你选取的情景和事物都不是我们身边的,所以更容易造成误读,这里你最好引入一些我们熟悉的意象或者情绪来消除这种疏离感,增加你诗歌的密度和质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2-13 04:20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