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16|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历代高僧放生诗略解(转载)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7-19 08: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万宽 于 2014-7-19 08:42 编辑

历代高僧放生诗略解  

戒杀放生思想是佛教的根本思想,也是佛教信徒培养慈悲心的根本途径之一。自佛教传入中国以来,历代有很多高僧大德都积极劝导世人戒杀放生,他们创作了大量关于戒杀放生的诗歌。这些诗歌分别从不同方面劝人戒杀放生、茹素护生、救拔异类,以此来培养慈悲心,护惜物命。

  一、慧道人《戒杀歌》

  慧道人是唐代著名高僧,他所创作的《戒杀歌》在佛门中广为流传,是劝人戒杀放生的著名诗歌。诗云:

  世人生儿如掌珍,心心常恐儿难育,

  不幸少时疾病亡,声声哭出亲儿肉。

  畜牲亦有母子情,犬多护儿牛舐犊,

  鸡为守雏身不离,鳝因爱子身常鞠。

  物杀我子恨如何,我害他儿不怨毒。

  世人夫妇愿齐眉,绸缪无限情交笃,

  有时恩爱不到头,最苦形单与影独。

  鸟有雌雄迭相呼,兽分牝牡群相逐,

  双鱼比目必同游,孤雁离群苦独宿。

  人贪滋味美喉咙,何苦折开他眷属。

  畜生苦痛尽如人,只差有泪不能哭,

  试把他身比自身,何待阎君判直曲。

  历代高僧放生诗略解慧道人在《戒杀歌》中,以人类爱护子女的心态作比,告诉人们:人类与牲畜一样,都具有着同样的母子情分——狗的天性就知道爱护幼犬,牛有舐犊深情,而母鸡为了护卫幼雏舍不得离开半步,黄鳝被投入锅中时为了保护腹中的鱼卵而将身体高高地躬起。慧道人以此种种劝告人类应当换位思考:当动物伤害我们的子女时,我们恨得咬牙切齿,可是,当我们来杀害动物的子女时,为什么就不想到它们的怨恨呢?其实,动物们的爱子之心丝毫不亚于人类。

  慧道人还以人类的夫妻之情作比。当情深意切的夫妻中有一人突然早逝,在世的那个配偶就会感到形单影只,孤苦无依。在对人类的眷属深情作论述之后,慧道人又告诉我们说,鸟兽具有同人类一样的配偶情分,当鸟兽的伴侣一旦中途而亡之后,另一只就会倍感孤独。有的鸟兽甚至还会为自己伴侣的逝去而绝食殉情。慧道人劝告人类应当以夫妻自身不愿分离之情来推己及人,要想到鸟兽也不愿伴侣被杀,令自己形影相吊。相信我们看过这首诗歌之后,一定会深有感触,从而不会为了口腹之需而残杀生灵。其实,在人情日益淡漠的今天,我们中有些人对待感情还不如禽兽忠贞呢,当他们面对令人动容的禽兽深情时,真的应当反思和愧疚啊,哪里还能再残害生灵呢?

  二、佛印禅师《放生诗》

  佛印禅师是宋代著名高僧,因与宋代文学家苏东坡有很多充满禅机的问对而经常被人提及。佛印禅师不仅是禅宗高僧,而且也是推崇戒杀放生的著名诗僧。他的《放生诗》云:

  贪他一脔脔还他,

  古今留言终不伪。

  戒杀念佛兼放生,

  决到西方上品会。

  佛印禅师在这首诗歌中,从六道轮回的角度告诉人们,人与牲畜之间会有轮回报应的,我们与众生之间有可能是多生多劫的六亲眷属。今生你杀了牲畜就有可能宰杀的是自己多生多劫的亲眷,不仅如此,当你杀食牲畜时,就会令牲畜生出嗔恨之心,当你因造作杀业投胎为畜生时,就会遭到你冤家的宰杀。由此会引起永无止境的冤冤相报。佛印禅师认为,我们现在因为贪图一点肉食的口福而宰杀生灵,将来还要以己身偿还,佛所说的这个道理确实真实不虚。佛印禅师告诉我们,在平常生活中,如果能够按照佛陀的教导,做到戒杀放生,再兼顾念佛,将来决定能够顺利往生西方,永远不会再受轮回之苦。

  三、慈受禅师《劝食素》

  慈受怀深禅师(1077—1132)是宋代云门宗高僧,俗姓夏,字慈受,世称慈受禅师。寿春府(今安徽)六安人。禅师出生之时祥光现舍,文殊坚禅师遥见,怀疑为失火。第二天早上,才得知是慈受禅师降生。坚禅师于是亲往探视。慈受见坚禅师即笑而不舍。慈受十四岁剃发出家,后参访净照禅师于嘉禾(浙江嘉兴)资圣寺。慈受禅师后来奉敕移居洛阳慧林寺。靖康之乱起,慈受禅师二度请辞,退居洞庭包山,直至终老。慈受禅师不仅是禅宗高僧,也是宋代最有名的诗僧。他一生创作了大量具有人生哲理和佛教内涵的诗歌作品。其中,反映戒杀放生思想是他诗歌作品的重要内容之一。他的《劝食素》即是其一。诗云:

  吃肉何如咬菜根,

  且图身口戒香薰。

  莫言死后无因果,

  八两须还他半斤。

  慈受禅师的这首诗歌劝告世人不能只为贪图肉食之美而食肉。因为从健康的角度来看,食肉还不如吃素菜对人的健康更有好处。作为佛教信徒,我们更应当从戒律的角度来奉行戒杀素食的佛家传统,切莫因为口腹之需,食用众生之肉,否则,将来会遭受因果报应,就得以己身之肉还众生。

  四、愿云禅师《戒杀放生诗》

  愿云禅师是宋代高僧,他的《戒杀放生》诗是佛门中最为流行的诗歌,千百年来一直为佛门弟子传诵不衰。诗云:

  千百年来碗里羹,怨深似海恨难平。

  欲知世上刀兵劫,但听屠门夜半声。

  愿云禅师认为,我们为了贪图肉食之味宰杀牲畜,在每一碗肉食之羹中都满含着被宰杀众生的怨恨。如果将来食肉之人因为杀业而往生到畜生道中时,就会遭到同样被宰杀的命运。为了警示世人不再食用众生之肉,不继续造作杀业,愿云禅师告诉我们应当多听一听屠夫门中牲畜惨烈的叫声,同情牲畜的痛苦,从而放弃杀业,就可以避免世上很多刀兵之劫,远离冤冤相报的恶性循环了。

  五、真歇禅师《持斋戒杀诗》

  真歇禅师是元代高僧,禅师经常劝人持诵净土念佛法门。在他的倡导下,跟从他从事念佛法门的弟子日渐增多,在当时形成了很大的影响。正是在真歇禅师的积极弘扬和推崇下,净土法门成为元代信众最多的法门。真歇禅师不仅推崇净土法门,而且他还是戒杀放生思想的倡导和实践者。他曾写有一首《持斋戒杀诗》,诗歌劝人在生日到来之际,不要宰杀物命,而应当吃斋念佛,戒杀放生,只有这样才是庆祝生日的最好方法。切不可因为庆贺生日而宰杀牲畜招待宾朋,否则就会因为造作杀业招致多病和短命的果报。诗云:

  人之生日到来,应当持斋戒杀,

  或是买命放生,或是诵经念佛。

  修桥砌路煮茶,随意奉行善事,

  报答生身父母,乳哺三年大德。

  真歇禅师告诉我们,生日最好的庆贺方式是买来生灵放生,因此功德将来可以得到健康长寿之果报。除了买物放生,诵经念佛,精进修行也可以消除业障,增长一个人的福慧。此外,经常做一些修桥补路,破柴煮茶等方便路人的善行,或者随缘奉行各种有益大众的善事,不仅可以报答多生多劫的父母,还可以培养自己的慈悲之心,大善之行。

  六、憨山大师《放生诗》

  憨山大师是明末清初四大高僧之一。大师是禅门高僧,曾修建多所寺院安僧度众,晚年常住曹溪南华寺弘扬禅宗法门,跟从受学的弟子不可胜数。禅师圆寂之后肉身不坏,至今其肉身塑像还供奉在南华寺六祖殿供广大信徒瞻仰礼拜。憨山大师不仅是一代禅师,而且也是一代诗僧,他所创作的诗词文等佛教题材作品,都收集在《憨山大师梦游集》中。在憨山大师的诗歌作品中,有一首《放生诗》云:

  人既爱其寿,生物爱其命,

  放生合天心,放生顺佛令。

  放生免三灾,放生离九横,

  放生寿命长,放生官禄盛。

  放生子孙昌,放生家门庆,

  放生无忧恼,放生少疾病。

  放生解冤结,放生罪垢净,

  放生观音慈,放生普贤行。

  放生与杀生,果报明如镜,

  放生又念佛,万修万人证。

  憨山大师在这首诗歌中,从人类都希望自己健康长寿这一思想出发,指出一切生灵都和人类一样珍爱自己的生命,希望自己平安幸福,健康长寿。然后,大师劝人要多行放生之事为自己积功累德。大师分别从不同方面讲述了放生对人的益处。如大师认为放生符合天心;放生是佛陀所制定的基本戒条,也是佛弟子必须奉行的善行;放生可以消除罪障,免除三灾及九种横死的苦报;放生还可以使人寿命延长,官运亨通,子孙兴旺,家门永安。放生不仅是观音菩萨的慈悲之心,也是普贤菩萨的大愿之行。憨山大师告诉我们,放生与杀生会有不同的善恶果报,大家对此应当心知肚明。放生念佛,万人修万人证,如果我们都能够做到,相信一定会以此功德往生西方净土。

  七、莲池大师《放生长处》

  莲池大师是明末四大高僧之一,净土宗的一代祖师。他生平倡导净土念佛法门,一时门风大盛,十方学徒慕名云集而至。莲池大师对推动净土法门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与憨山大师一样,莲池大师也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诗僧,他的诗词作品及法语都收录在《莲池大师全集》中。莲池大师曾作有一首《放生长处》的诗偈。诗偈云:

  上顺佛法,下度众生。消弭杀劫,减免灾厉。

  愈病延寿,逢凶化吉。解冤释结,广结善缘。

  善神拥护,恶鬼阔别。夜梦安稳,心生法喜。

  深植善根,厚培福德。不堕三途,当生极乐。

  在这首诗偈中,莲池大师分别从不同方面向我们讲述了放生的长处。大师认为,从佛教教规及因果轮回的角度来看,放生的行为对上能够顺从佛法,对下能够度化众生;放生不仅可以消除杀业,还可以减少个人的灾障;从健康的角度来说,放生可以祛病延年,还能够使人逢凶化吉,遇难呈祥;放生既可以化解众生之间的怨恨,还能够与人广结善缘。因为放生的功德,我们不仅能够得到善神的拥护,远离恶鬼,而且还能够睡梦安稳自在,心中经常法喜充满。大师认为,放生能为自己种下善根,还能够为自己培植福德因缘。由于我们的放生之举,我们不仅不会堕落三途中受苦,而且还能够在临命终之时蒙佛接引,往生西方极乐国土。

  八、寿光禅师《卫生集》

  清代高僧寿光禅师也是积极推崇放生的高僧之一。他作有一首《卫生集》诗,诗云:

  放生赎命事虽庸,无限阴功在此中。

  一岁积成千种福,十年培养万重功。

  已赴网罗遭困厄,将投汤火近惊冲。

  临刑遇赦恩无量,彼寿隆兮尔寿隆。

  寿光禅师认为,放生是为了挽救众生的生命,这种事情看起来平庸无奇,但是放生的功德却是不可估量的,当你放生的时候,你就会为自己积累不可限量的福德因缘。这种福报在短时间内你可能看不到,但当你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灾厄之时,你就会感受到由于自己放生所产生的意想不到的感应。由于你长期坚持放生,当你遭遇困厄灾难,或者掉进沸水,或者被火所烧,都能够灾难消除,化险为夷。因为你的放生,当你遭受牢狱之灾,即将绑赴刑场被杀,也能够在关键时刻被赦免,并能因此得到长寿无量的果报。

  九、弘一大师《放生诗》

  弘一大师是现代著名律宗高僧,南山律的弘扬者。他本是多才多艺的画家,音乐家、诗人、篆刻家。就是这位风流倜傥的才子,却出人意外的在39岁时辞去浙江一师的教席到杭州虎跑寺出家了。令人想不到的是,出家之后的弘一大师放弃了世间一切诗文、音乐等爱好,专门修持南山律。他持戒的精严,超乎所有人的想象。他不仅主张戒杀放生,而且自己还身体力行。他出家之后,抄写经文成了他修行生活中的一件重要的事情。一次,他在抄写《楞严经》时,在写到了刀、杀等字的时候,他感到心里很难过,便再也写不下去了。弘一大师还作有两首《放生诗》,第一首诗云:

  人在牢狱,终日愁欷。

  鸟在樊笼,终日悲啼。

  聆止哀音,凄入心脾。

  何如放舍,任彼高飞?

  弘一大师这首放生诗歌,表达了弘一大师对笼中鸟的无限悲悯之情。大师以人类作比指出,人在遭受牢狱之灾时,会感到十分痛苦,盼望着早日刑满释放。其实,鸟类也是一样,关在笼中的鸟不能振翅高飞,不能任性逍遥。鸟被关在笼中很不自由,所以会经常发出哀鸣之声,希望获得自由之身。当我们听到鸟类的哀鸣之声,能不为它们感到伤心难过吗?既然如此,何不将之放归大自然,让他们自由自在翱翔在蓝天上。

  第二首诗歌云:

  是亦众生,与我体同。

  应起悲心,怜彼昏蒙。

  普劝世人,放生戒杀。

  不食其肉,乃谓爱物。

  弘一大师的这首诗歌旨在劝人戒杀放生。大师认为,从六道轮回的观点来看,鸟兽是与人类同体的。从因果的角度来说,鸟兽是因为过去世的恶业所感才堕落为异类的,因此我们对鸟兽要生起大悲情之心,要怜悯并设法救拔这些鸟兽的痛苦。大师在这里劝告世人,应当戒杀放生,切不可食用众生之肉。如果食肉,就会造作恶业,将来或早或迟一定会受到苦报。只有实行素食,不食用那些生灵之肉,并能够施行戒杀放生,才称得上真正的爱惜物命。同时,自己也能够因为这样的行为而获得好的果报。

  综上所述,历代有很多高僧大德不仅自己戒杀放生,而且还在诗文中劝告世人免造杀业、戒杀放生。这些高僧有的从悲悯众生的角度劝人放生,有的从因果报应的角度劝人放生食素,有的从放生功德的层面劝人积极放生,惜物护命。通过对这些放生诗的解读,我们不仅会对众生产生悲悯爱护之心,也能够在众生遇到急难之时,尽己所能地救拔它们出离苦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7-19 08:2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万宽 于 2014-7-19 08:42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7-19 08:3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万宽 于 2014-7-19 08:42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12-29 09:54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