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流派网新帖荐读
#流派网诗歌#
星空下,一片烟火……(外四首)
行者小芹
《星空下,一片烟火……》
抱住黑,抱住我,抱住黑暗中光亮
光亮是温暖,是存在,是希望
是星空下一道无言的浪漫
风吹黑,风吹我,风吹着烟火,在舞蹈
亦或风在火里舞蹈
亦或我在风里舞蹈
故乡是左边的云朵,异乡是右边的云朵
我在星空下
我在烟火里,歌唱,舞蹈,舞蹈,歌唱
《爱至荼蘼》
无法猜测你此刻的心情
一场雨让你鲜艳欲滴,又让你从枝头落地
迎风招展的你,到失落萎靡的你
有多长距离,就有多少刻骨的记忆
把爱和余香都留在枝头
给依然璀璨的姐妹,此刻大地上的你
有露珠晶莹,不是清泪
匍匐的姿势,那么悲壮,但绝不伤悲
《爱的节气》
春风吹拂,无法捕捉你的位置
我知道那道闪电,是你在夏夜潜入的身影
秋分
我依旧彷徨,在银河彼岸观望
大雪到了,是该出场的时候
无需再猜测你的态度,用积攒四季的柴薪
点燃白
终究我们在大寒里相拥
《灵魂转角处,遇见》
一次次跋涉后才能证实,一次次反思后
才能到达
相遇看似巧合,人生有多少个拐点猝不及防
是灵魂的碰撞
是岁月的磨砺,是风雨欲来风满楼的沧桑
用诗意的断行构架骨血
灵魂在行与行之间自如行走,或优美的去舞
在别样的律动中独享
这突然降临的神谕,是体悟,是感动
原来在转角处等你
《卸下时光只剩你》
来无影去无踪,通透的,流水般的
无法琢磨和抓住的
势不可挡的
抛弃的是光鲜,是权力,是利益的追逐
在片段与片段之间游离
剥离了疲惫,用记忆置换出释然的恬静
以过客的身份,去观望,去享受
那份通向终点的自信
http://www.zgsglp.com/forum.php? ... 0&fromuid=53871
#流派网诗歌#
春天,阳光是一帖草药(组诗)
刘炜
在阳光的鼓励下
黄芽菜裹紧身子
扎着茅草的腰带
再冷的风也夺不走内心的温暖
雪地上,觅食的麻雀
蹦来跳去的双脚
使着木匠的刻刀,春天
一张雕花的婚床
风吹着,刀下的木屑
在群乐村
泥土里的种子
运着气, 只要稍一使劲
就能掀开积雪与冻土
像一群孩子在老师的命令下
同时把书翻到了
春天这一页,踢着绿色的小脚丫
把去年根系里的布谷声
一下子就踹到了穗顶
翻到立春这一天
一下子把日历
翻到立春这一天
雪地上的新娘
只偷偷地看了一眼
手一松,日子又回到了的原处
一个急性子的人
提前知道了明天的情节
突然变得比时光
还要安静。农历上的积雪
被阳光越扫越薄
春天,也似少女一般
半坐着,在年轮里挑着绿的
红的衣裳
与小南风,唱着小调儿的流水约会
那些一下子被翻过的日子
其实就像是电影院里的恋人
隔着几张害羞的椅子
只需稍稍一挪。春天就又把冬天
搂进了怀中
怎么听,柳丝的缠绵里
都像有燕子呢喃
桃山的雪
在桃山,我被一条小溪吸引
虽然那清澈与透明
并不会因为我的驻足和惊奇
而改变。也不会因小兴安岭的高远
而动摇我对一滴清水的热爱
我沿着山路走到山顶
学生正在放学
山上的雪,在印上足迹后
已脱离了想象中的白
在阳光下,它甚至在不断地产生
生活,泥泞的暗流
但这丝毫不影响桃山的
青山绿水,不影响
它是小兴安岭的一部分
当我离开桃山,离开这个
盛在山坳的小镇,黄昏的风
还是透出了初春的寒意
火车的汽笛声拉起的一股热气
就像是我大口大口
留在东北的呼吸。再次回望桃山
它山顶的雪
还是我最初见过的白
灯芯草
这个冬天,出奇的冷
我早早地结束营生
打烊回家。多年以来
在我贫瘠的睡意里
真的,很少有梦
今夜,要早早地躺下
点亮灯芯草的阳光
让中年,这一盏灯
不再被黑暗压伤
走过,岁月寂寥的草原
再不怕风
吹灭
春天,阳光是一帖草药
阳光下,穿着露脐装的少女
盛开,遍地的野花
大地抹去季节的倦怠
借草尖上的露水
洗了一把脸
春天,乡村包围城市
麦苗的新绿,前赴后继
蚕豆花儿轻声的呢喃
透过悦耳的鸟鸣
被蝌蚪,写成了水上的致辞
诱来隐隐的春雷
事实上,在群乐村
再厚的云彩,都阻止不了
一场。最小的春雨
春天,阳光是一帖草药
五千年的祖传
采蜜的蜂,只是药引
当麦子,被风鼓动成绿色的被面
掀起大海的波浪
全村人,久治不愈的感冒
竟一下子,好了
鱼塘边的向日葵
在海边 我遇见的向日葵
他们三三两两
散落在鱼塘四周
戴着花边草帽
像芦柴稞里,钓鱼的人
风起时,跟着太阳转动
笑脸, 撒网打鱼
他们喝下那么多的水
却不会出汗。每一片叶子
都可以捕捉阳光
捕捉风雨,这一群
面向生活,微微低头的人
他们不是梵高
只是我走散在滩涂上的亲人
我朝他们点点头
他们朝太阳,点点头
就安度了一生
http://www.zgsglp.com/forum.php? ... 6&fromuid=53871
#流派网诗歌#
中秋过后(四首)
文:江玉中
放弃
放弃先人
用鲜血和生命
换来的这片土地
今天看来
也不是不可以
因为,它在我的手里
已经变得
越来越贫瘠
越来越势利
刈过的稻田
秋天来了
成熟的稻谷粒粒归仓
只留下一颗硕大的夕阳
和一群
无枝可栖的小鸟
看着这片
刚刚被刈过的稻田
正在被夜色
一点一点吞噬
粮食
听说粮食歉收
我并不放在心上
即使是一个丰收年
于我
也没有太多的意义
一千斤稻谷
换不来一瓶茅台
一百亩良田
抵不上一首流行歌曲
中秋过后
从现在开始
我决定收起忧伤
起码在短时间内
不敢再有乡愁
因为我知道
现在我还没有资格
我必须要赶在
大雪来临之前
挣够回乡的盘缠
http://www.zgsglp.com/forum.php? ... 9&fromuid=53871
#流派评论#
诗的肉瓣像玫瑰上的露水(读王丽颖,草帽)
倾红尘
从我个人来说,诗必然承载一定的情感信息,所以才有“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的孤处和失落,也才有“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的萧瑟和沧桑。
王丽颖的《阿满哥稀罕看月亮》自然具备这种品格,在诗的起伏和回旋之中,细腻的情感流露,纤柔的情思传递,无一处不体量出写诗人注重于表达效果的率直和隐忍,但是恰好,构成诗歌的内在的真,跳出语言的故事性,归位在无我的叙述上。
这种诗歌,尤其体现出“彤管有炜”的期盼和“桃之夭夭”的诗经味,它不着笔墨的内隙正好是不由自主的敞开,而它腼腆言语的叙述又成为含蓄示意的和值。
在中国古典文学的森林中,无论是唐诗的枝桠和宋词的花草,与生俱来充满和善的玉德,也许因为这种特别的美学养育,中国诗人的烂漫一直无法分割古人抚琴和流殇之余的那种优雅,特别是女诗人自生的善感,更是本性的。
“月亮”因而成为亘古不变的美的意象,它充满了诸多的内涵,并且不分地域,如“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读来令人生发渺渺间的归属感,而在普希金的《月亮》里,月亮又是孤独,凄怆的。王丽颖的“月亮”,或多或少有如此这般的意味,因为她的受体是一个叫做“阿满哥”的人。
都说“月是故乡明”,在墨尔本一端,那个阿满哥是否更能体会出,思念和被思念都有桂树的影子源于一个诗人无法脱离的诗的呼唤和忆及,异乡或者故乡,本身无法区别因是因非,但诗意的贯穿和感应,必然需要被注入,被氤氲。
乃至于“不置可否”有深深的愁感,有无能言语的苍白和空旷,乃至于“葡萄架上的紫葡萄的幸福”充满魔幻的假想效果。
如果只是因为“月亮”,那倒不如说,因为只有“月亮代表我的心”,而“月亮”之往复,年年如是日,它抵达内心独有的那一片空虚,那照明,令人恍惚发现自我不设防的情感,它肇于它的“中秋”时令,固然是它人为化的寄托,可不是人赋予了被寄托的意义吗?
阿满哥于是时而可爱,时而顽皮,他变换他的身份,或是“酒吧”里“惹眼”的大叔,或是“爱爬树的男孩子”,甚至想要到“丹尼山”上捡山核桃。这等等,这云云,只在于表现他的“多变”,这“多变”又只在表现他的“可变”,前者是被动的,后者是诗意的,沿转这不能明言又不能休的,诗人嫁接诗歌,像一只蝴蝶在雨中惆怅地飞行。
仅仅是这样,诗歌还不足以无极。
在我此时的耳麦中,音乐占据着天地之一孔,透射深处的青苔和暗斑。
所以草帽的《寒山中的秋夜》无疑成为《阿满哥稀罕看月亮》最匹配的和声,正如“好声音”四强的对唱,音乐介入诗歌,也介入诗歌的演绎,这样一来,《阿满哥稀罕看月亮》的“稀罕”二字,更加深了女性心灵里的一种善于感知的魅力,一种“去获得”而“定义”的温柔。
在《寒山中的秋夜》里,任何一句诗句都可以找到阿满哥浸透月华的心声,无关墨尔本,也无关寒山寺,只关“月亮”。
那一句“碧海青天夜夜心”曾几何时打动我,并且曾几何时,我用另外一句诗句去训示,在苍苍天穹之间,是否真有嫦娥和灵药,真有爱情的深深如巷子的深深,深几许?那就是安妮的:当一个女子仰望天空的时候,她并不是在寻找什么,她只是寂寞。
很显然,《寒山中的秋夜》并不体现女子仰望天空的寂寞,但是对应《阿满哥稀罕看月亮》,一个女子的寂寞,俨然高悬为一轮皎洁的月亮。
这让我回想到骑士在黎明离开,贵妇尚且熟睡,那叮咛那辗转那梦呓,都彰显了诗里的性灵,而萨福的痴情和奥维德的放逐,曾经必然也经历过月亮的洗礼。
也许吧,《寒山中的秋夜》是第一人假借第三人的回应。
也许吧,《阿满哥稀罕看月亮》正需要被《寒山中的秋夜》回答。
读诗读到这里,才引发了我内心的极大震动,像一场久违的复苏,也像一次遥远的送别。
《寒山中的秋夜》从“我”切身地写起,在场景和时间的周转,变化之中,一份清澈的情感涓涓流泻出来,作为“和声”,或者如那古老的“琴歌”的“合唱”,诗人像一个高明的装裱师傅,在一张纸和一枚螺丝钉的罅隙中,制造了丹青。
这自我肖像的丹青,经由诗人自我的组装,在秋天的“病靥”里,月亮正好照着寂寂的秋叶,但是倏忽是风“让月亮变成了声音,从那山上飞走了。”——它遗弃了天空。
充满决绝和伤痛,充满撕裂感,无眠的眺望,恒久的独立,在中秋,月亮无法用它清和的光照抚平人间的离殇。
如果说王丽颖的《阿满哥稀罕看月亮》是一首极具少女浪漫的情感的诗作,那么草帽的《寒山中的秋夜》便是离荡了生年的诗人对烟波辽阔的人生作一次情感的诗性轻唤,如果说《阿满哥稀罕看月亮》还有一些童话的美的魔幻,那么《寒山中的秋夜》一定是童话的美的破灭。
事实上,两首诗歌都没有脱开伤痛的触及,无论前者略有甜蜜的试探,还是后者不留余地的告白,两首诗歌都漂浮了莫名的鸿影,似乎彼此隔着耸立的岛屿,而彼此又拥有夜阑珊的梦。
泰戈尔有一句:生如春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让我在这两首诗歌里的沉沉,一定是这种穿透了时空,穿透了距离的灵犀,穿透了所有无法企及的梦想,以诗为帆布,以诗为帘幕,月亮照下,自有一个影子,生生地投在心里“它唯一”的位置。
附原作:
《阿满哥稀罕看月亮》
作者:王丽颖
阿满哥,墨尔本的月亮上是不是也有桂花树
八月十五的晚上,也有小兔子抱着月饼跳下来?
对于这些,你不置可否,你说现在那里是冬天
而此时,你在寒山寺外看月亮,写诗,有葡萄架上
紫葡萄样的小幸福
像一只燕子在草帽的季节里迁徙,在汉语里变魔术
你把诗歌变成月亮里的桂花树
你把桂花树变成月亮般的女子
你可能还会一种穿越术
一会是酒吧里惹眼的大叔
一会是爱爬树的男孩子
你说要去丹尼农山上捡山核桃
可是,秋天深了
淡蓝色的门铃声却一直没有响起
《寒山中秋夜》
作者:草帽
我在赏月,是的,像从抽屉里拿出老照片,像做梦的孩子翻山越岭
寻找神奇的盘子
秋天病得厉害,它遗忘了搁在姑苏的小雨,我是说蒙蒙的、凉凉的
那种细雨。白露的披巾搭在断桥,借来路人的笑,飘舞一阵阵李白之风
天空有香
是诗的。月亮变成声音,从那山之上飞走了
它遗弃了天空
这个夜,才有纯净的乡音,才有在寒山寺外流浪的我
掸去身上的灰,摘掉一根忽然的白发,岁月的小牙咬着我
麻麻地,麻麻地......
你的九月挂在我胸前
天未老
http://www.zgsglp.com/forum.php? ... 1&fromuid=53871
#以诗为证#246【罗亮《8.31》/2010】 http://blog.sina.com.cn/s/blog_8c43ff4e0102v3pd.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