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毛毛虫 于 2014-10-18 23:23 编辑
第一章(第三节)基础篇(3)从好声音到好焦点(a)
(◕(ェ)◕)改诗,耳朵是最好的老师
关键词:音节;节奏
刀小蜻
跟著耳朵走,就能找到最好的歌诗
有人拿了首「诗」问我:
我这篇算是「诗」?还是「散文」?
那篇优美文字,曾刊载於杂志上,且以「诗」 义发表。
我看完后认为,那篇算是「美文」,华美的散文。
或可称为「诗散文」,饶富诗意的散文。
而「散文诗」通常是1段哲思。充满辩证。
◆诗的形式,外观,其实很重要。
就像人的「外貌&内心」常纠结一起。
所以才有所谓「相由心生」的说法。
诗就像人。
有「外在美」的人,先天就占优势。
假如他也有「内在美」,马上就被发现,一并接受。
◆诗的形式,不只是分行。
还包括各种技法,传统的如:顶真,回文,叠字,叠词……
西洋进口的如:回行,欧化话法,逻辑跳跃,蒙太奇跳接……
一堆技法,交错使用,造就诗的美仑美奂,声韵流丽。
◆我个人经验,是力求句句有意象。
偶有一二句「过渡+铺垫」的,无法使用意象,
或很难使用意象。
这时,我就用「诗的句法」来补救。
◆什麼是「诗的句法」,就是扭曲正常的「口语」
造成特殊的音节,或韵律,让你读来不会太平顺
造成新的惊喜。
例如我写1首长诗《楚霸王-垓下之歌》
起首4句,如以正常口语,会很散文,了无诗意:
~~~~~~~~~~~~~~~~~~~~~~~~~~
我曾是赫赫有名的诸侯上将军
在我最风光的时候
谁见了我敢不低头
虞美人哪,
你说是不是?
~~~~~~~~~~~~~~~~~~~~~~~~~~
这是典型的散文句法,合乎文法,合乎口语习惯
因为太中规中矩了,所以很难给人惊喜
这首100多行长诗,
我以项羽自刎前那一刹那,逆溯反推他的一生,
这5行,是他自刎前,要对虞姬说的。
所以我必须把它放在首段。
可是这5行,会有人认为是诗吗?
没意象,没句法,只有分行像诗,其他一点都不像,
连普通的散文,都比不上。
那麼,这既不美,又平庸的4行散文
要如何「转化」「提炼」为诗呢?
我不是用「意象」来救,而是用「句法」来扭转乾坤。
~~~~~~~~~~~~~~~~~~~~~~~~~~
赫赫诸侯上将军曾是我
谁不低头?
虞美人哪,你说
他们是不是都矮了一截
在我最风光的时候
~~~~~~~~~~~~~~~~~~~~~~~~~~
我用了2个倒装句法,在1和5行。
某些字词一挪动位置,音节韵律就产生了
句尾的「我」「头」「说」「候」
韵脚互相呼应,音节明显美了许多。
你读的时候,就有「诗」的感觉。
◆第1行破题前2字「赫赫」,第5字「上」
连用3个仄声字,刻意营造「霸王气势」
。
到了末尾3字「曾是我」,平声字,由盛转衰
首行的音响效果,由句首的大声仄,转到句尾小声平
暗示项羽已大势已去,已到穷途末路…
第2行「谁不低头?」「头」字音上扬,
暗示他战意仍昂扬,想一决死战
写诗,每个诗人都有自己的「专属密码」
如今我破解自己的密码,来举例说明,
「诗的句法」有多麼重要。
字句的前后挪动,音响的平仄安排,
都会造成不同的「诗的句法」,呈现不同效果。
写诗,我基本是「意象派」,以意象经营优先
意象安排好之后,草稿初成,我就变成「格律派」
仔细推敲诗的声每个音节。
~~~~~✿(✪‿✪)。ノ~~~~~
与其争论「什麼是散文」「什麼是诗」
不如交给「耳朵」去评审。
自己的,别人的,耳朵。
台湾诗主流是「意象派」,他们不用耳朵
所以他们的诗,大都只能看,不能听
好比:洛夫。
这种诗,若写得好,也可以很强大
但它不在我今日探讨范围内
如果你读一篇文,「耳朵」听起来像「诗」
那一定是「诗歌」,或「歌词」。
然后你再用「眼睛」读,
读来优美的,就是「诗歌」
写坏了,写俗了,写油了…通常是「歌词」。
真正好的诗歌,
耳朵一听,眼睛一看,马上认可。
蜻◆一般读者欣赏诗,大都用「眼」不用「耳」
所以会搞不清「散文」和「诗歌」区别
◆诗的句法,我再举一例。
………………………………………
黄昏来了,天边彩霞华丽多姿多采
………………………………………
这是一般庸俗的散文,小学生都会写
是散文,很普通的散文。
同一句散文,到了诗人余光中手裏
你看人家怎麼化为「诗的句法」
(打开你的耳朵,用听的喔)
………………………………
黄昏之来,华丽而多彩
………………………………
同样是没使用「意象」,平述直描
这句文,读来感觉就像是「诗」。
因为他用「文言句法」破掉原本「白话散文」
硬是把散文「转化」成诗
~~~~~✿(✪‿✪)。ノ~~~~~
偶像剧「人间三月天」经典台词
…………………………
◆「许我一个未来」
…………………………
这读起来感觉就是「诗」。
若加个字,还原为「散文」:
…………………………
◆「许诺我一个未来」
…………………………
只是多个字,读来就很俗。
◆「樱桃肥了,芭蕉瘦了」
………………………………
这是正常口语,主词+动词。
没人会觉得这2句,像「诗」吧。
◆「肥了樱桃,瘦了芭蕉」
………………………………
以倒装法,破掉正常语法,
这2句读来,怎麼读就怎麼像「诗」。
~~~~~✿(✪‿✪)。ノ~~~~~
适度的「破解」日常口语,可以造成新意。
不同的字句排列,会带来新的惊喜。
好比绑马尾的女生,绑了十几年,自己都看腻了
偶而换个发型,自己,别人,都惊艳。
所谓「诗的句法」,就是让你诗行,看起来有新意
你的新意,如果读者喜欢,接受,那就是「新意」
如果读者讨厌拼弃,那就是「新实验」
实验,当然有可能失败,而且机率很高
不用怕失败,自己在家多实验
但别把实验品,草率公开,那会招惹反感
当你确信实验成功,po上网,大家都喜欢,
那就恭喜你,实验成功了。
~~~~~✿(✪‿✪)。ノ~~~~~
我是狮子座,写诗时热情奔放,狂野放塈
但改诗时,我就变成处女座,极端挑剔
我写完诗,自己一定念给自己听
至少要听100遍,
如果听到有哪个地方,音节不顺
耳朵感觉不舒服……那时不用迟疑
一定是你那个段落出了问题
◆我的个人经验:
……………………………………
◆「耳朵」是诗人最好的「读者」
◆「耳朵」是诗人最好的「评审」
……………………………………
当你写诗,陷入困境时,靠「眼睛」是没用的
靠「手」也没用,写不好就是写不好。
这时,天地之大,你唯一能依靠的
就只有你的「耳朵」。
当你改诗,耳朵就是你最好的老师
不用迷信任何大师,任何教科书
跟著耳朵走,就能找到最好的歌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