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26|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运用通透的物象阐释最动人的画面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 08: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十五岚 于 2014-11-1 08:25 编辑

——浅析《春天的深度》
  文/十五岚
  
  前几日主持《天下诗歌》论坛的“阳春三月诗赛活动”,收获到不少好作品,《春天的深度》就是其中的一首。诗赛活动结束后一直没时间给予及时的点评。今天,为此诗作一次浅显的分析,评得不好还请大家多多包涵。
  作者的思想定格在春天,诗歌的起句首先以眼睛来物照“色泽找到眼睛”。我们所认识的春天也许各异,可作者在这里将春天形容得多么好了,仿佛看见原野一群吃草的羊羔,被春光笼罩之中。将画面拉近看,那些羊羔的肚皮底下,青草茸茸,和风暖暖。推进画面,依然借用眼睛观察“向左向右/绿色,用舌头试探天空的深度”。作者在此节运用明喻手法,点活了春天的动态,营造出的意境比较明快活泼,徐徐打开布满春野的镜像,引领大家愉悦地进入。
  我们常常说过度句在文章是不可缺少的骨架,作用嫁接,粘和,转折等。在第二小节里,作者以“风是很有城府的老者”传上承下。“一只虫子,一群蚂蚁,一头野猪”来概括春天的事物,这些小具象最终是要落实到某个事物身上来,并进一步探明春天的内核所在。“假设,蚯蚓有叫声的话/趴在草丛下/抑制了黑夜的呼吸”不难想象这样的春天,夜晚多么安宁,月光是那样洗练。谁会在这样的时光独自时,聆听天籁?“一个人/自己踩疼自己的影子”,述说的是自己的孤独。
  作者在此处写运用先总后分的写作手法,意境上乘,突出来的画面让人不住联想,月光的春夜,那人也许散步,也许独自行走。他将对春天的感悟暗藏心底,不出声地着墨,不留一点悲伤或忧郁的色彩,但见他的孤独与怜惜下,春天是多么短暂。我姑且以这样的心理来理解了。
  “世界有了善意”,以此句再进一步诗歌的延续。该经过的总须经过,气节,融化的小溪,生长出的一撮撮草丛最是惹人亲切。它们是从寒冬来的怎么不叫人感怀,我们走过不尽的春野,停不住的脚步在崎岖的小路上探寻,大路上徜徉。走来的春天这样美妙,正是它吻合了自己灵魂的跋涉。再回归“善意”的字眼上,感悟这红尘的世间与时光是多么博广。作者在这节里采用了隐喻和排比的手法描述画面,从“脚步的动静令它呼吸急促”,衬托出“小溪蛇一样睡着”,看似简单的一笔带过,实则给人以无限的想象。
  第四小节,是作者重点打造的一个章节。作者首先以庄稼为序,引遁读者在他的阐述领悟春天的过程,“葱绿是一种疾病,像生命蔓延身体/痛苦、分娩、夭折都可能发生”。采用明喻说明春天的必然发生,道破光景里所能发生的奇迹。继续这样的布置“像打开纽扣的乳妇,人群里/幸福假装成羞涩”。春天啊春天!是这样美好与幸福。作者想解剖什么?时光里所暗藏的诸多现象,生与死,幸福与悲伤。即使深陷在样美好之中,一个“人群”的字眼不是覆盖所有目睹的最好的解释吗?作者在以此节里展示了思想与情感的吐纳。语气饱满而轻盈,情愫平和而安静。用实际的思想行为来解剖更深刻的思索,以春天的意象寄托了时光想说出的道理。
  “唇上的痛与蜜蜂无关紧要/保持湿润,这样的痛/来年再来”,爱情的话题与春天最合拍了。不管怎么说春天的爱意是温暖的,恰似明媚的光芒与之相提并论,吐露的思想归纳的多么融洽了。这样的亲切给多少生命的蓬勃带来真实的感受。作者以倒装的手法探索出花朵开放的意义所在,“花朵都从大地的骨头里渗出/生命再一次复制,夸张,迷茫”。而春天不可以没有花朵,尽管有的情感虚浮,迷茫。这都无法阻挡生命里程中呈现情感的真实性。花朵不可以没有大地,人生更不可以没有真情的支撑行走。年年如此,轮回如此。作者非同的思想正探询在春天的断面之上,引领大家思索与感悟。
  诗歌的结句“春天有多大深度,爱着”。不管怎么样的环境,不管若干年以后还有谁记得与否,这都不是真正的理由使我们不爱这春天,为春天而不深刻反省。即使困难重重的或者甜蜜无限,人生是多姿多彩的,我们只有爱着,才能找到自己真正的春天,并为之歌颂与赞美。
  《春天的深度》的作者是山村墨人,他也是一位实力诗人。看过他许多诗歌,比如《乡下两个母亲》以饱满而亲和的文字活脱脱地刻画出了两个女人的形象,一个是母亲,一个是妻子,并列生命的里程,成为最动人的风景,赋予了无限的深情。比如《丝路重镇》将边陲的沙漠世界打造得酣畅淋漓,但见烽火、狼烟、刀光剑影之下融合着诗人内心的梦想与对远古时代景色的憧憬。说到《春天的深度》还有点插曲,山村墨人是最后一个赶入赛场的,它出现在几个紧要的关头:一是那天诗赛活动宣布结束,二是那天由于玉树地震全国默哀,网站全部关闭。就在第二天的早晨,它出现了,并最后获奖!
  再回头看《春天的深度》,运用通透的物象阐释最动人的画面。不难想象它的美尽现眼前。诗歌的语言平和宜人,作者驾驭的文字轻盈空灵,塑造的画面清雅别致。手法采用动静结合,使用嫁接,借喻,转折等方法,使春天这样的场景更为盎然生机。此诗歌所展现不仅仅是春天这样的主题,更主要的是在诗歌的内心部位有种传达的阐释,以时光的过程而定格生命力的存在。这样将思想放在诗歌的本真上,更提升了它所表达的意义。所以,我们常常说诗歌是灵魂的产物,结果是出奇地好。
  下附:
  《春天的深度》
  作者:山村墨人
  
  色泽找到眼睛,蓝色誉为妖姬
  一群羔羊的皮呢
  被风声鼓舞,搁置田野
  向左向右
  绿色,用舌头探试天空的深度
  
  风是很有城府的老者
  一只虫子,一群蚂蚁,一头野猪
  全世界行走不一的灰尘
  或大或小,思想
  看看能落到多少食物
  假设,蚯蚓有叫声的话
  趴在草丛下
  抑制了黑夜的呼吸
  月色的缝隙里,一个人
  自己踩疼自己的影子
  
  世界有了善意
  雨水而后是惊蛰,二十四节气
  多么年轻
  小溪蛇一样睡着
  脚步的动静令它呼吸急促
  寻找草丛,肉贴着肉,温暖着骨骼
  像小路瞭望大路,放大自我
  
  这样想象,庄稼辽阔,低调的活着
  葱绿是一种疾病,像生命蔓延身体
  痛苦、分娩、夭折都可能发生
  死亡的姿势一向突发,表情冷静
  深度为山张开,小心呵护,无处不在
  像打开纽扣的乳妇,人群里
  幸福假装成羞涩
  
  没法拒绝温暖,拒绝温暖是可耻的
  光线,它弯它的腰
  够着与否
  唇上的痛与蜜蜂无关紧要
  保持湿润,这样的痛
  来年再来。再来
  花朵都从大地的骨头里渗出
  生命再一次复制,夸张,迷茫
  
  春天有多大深度,爱着
  一个人乐意掉进去,若干年
  也听不到呼救声
  
  
  2010-6-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 08:19 | 只看该作者
早起的鸟儿逮虫子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4-11-1 22:17 | 只看该作者
《春天的深度》的确够实力,十五岚解读也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4-11-1 23:08 | 只看该作者
问好!欣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 15:21 | 只看该作者
张无为 发表于 2014-11-1 22:17
《春天的深度》的确够实力,十五岚解读也细。

无为老师好!谢谢鼓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 15:22 | 只看该作者

风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4-11-2 20:27 | 只看该作者
还是有些朦胧 跳跃。一首诗,如果需要大篇幅的解读,何况解码往往与编码有误差,就只能留在所谓的小圈子里了。文艺刊物不倒闭才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4-11-4 11:5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十五岚 于 2014-11-4 12:31 编辑
原点初心 发表于 2014-11-2 20:27
还是有些朦胧 跳跃。一首诗,如果需要大篇幅的解读,何况解码往往与编码有误差,就只能留在所谓的小圈子里 ...


所谓一首诗,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相对于作者,读诗解诗都是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上。解读者就像裁缝师,作者拿来他自己的衣料,我们按照他的意图来裁剪,零零碎碎。也许在解读的过程有不同于符合作者本身的思想,为什么说解读出来要作者包涵,正是这个意思。另外,假如你是一位作者,自己的作品被人解读,你会抱着一种什么样的心情来看待:开心?不开心?解读错了?意思不到位?等等。予人玫瑰,手留余香。诗者把作品交出来,让人发现了美。回过头来,我们把这种美挖掘开来,这叫交流,也叫切磋,我想原点先生也应该懂得这个道理吧。美是广义上的,而非停留在什么所谓的小圈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2-7 17:56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