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32|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李世熊交游小考(初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2 12: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许晓鸣 于 2014-12-12 13:03 编辑

李世熊交游小考(初稿)

(一)
吾素来仰慕乡先贤李世熊先生,盖年少之时常闻乡人谈及李之轶事。知李为宁化一代文章大家,亦当时海内之方志名家。常期与先贤会晤,可聆听其教诲,惜已错失三百年光阴。仅三百载,其人其文亦多不可考。虽欲稽典穷经,犹憾资料缺乏,难以深究。仅知李道出名师黄道周,衣传名儒黎士弘而已。昔日李公世熊,隐居阳迟,筑檀河精舍,避世外之人。名其舍曰但月庵,读书著文,孜孜不倦。李世熊之事略,清史稿有传。李世熊“少负奇气,笃交游,喜读异书,博闻强记年八十,读书恒至夜分始休。六经、诸子百家靡不贯究,然独好韩非、屈原、韩愈之书。其为文,沉深峭刻,奥博离奇,悲愤之音,称其所遇。”(清史稿)
读李世熊的《武夷次漳浦夫子韵》可知,他尝于甲申年出山,与洪尊光,林守一、林君若,郑牧仲等游历武夷山。有数则诗文可证。然诸位友人之身份无从考据。从《赠林君若序》可知,世熊交游必为同道。然其文奥博,难以理喻,深恨学浅才疏,瞳昏目浊。李师从黄道周,黄之气节,深植于心,故甲申之变,李公截然隐匿而不出,竟不畏汀州镇将威胁裹挟。世熊复之曰:“死生有命,岂遂悬於要津之手?且某年四十八矣,诸葛瘁躬之日,仅少一年;文山尽节之辰,已多一岁。何能抑情违性,重取羞辱哉!”言之铮铮,不可逆变。
李好交游,然而多为有节之士。李世熊交结的一大批像曾异撰、董谦吉、陈燕翼、刘廷标、何楷、彭士望、魏禧、魏礼沈友龙 等,皆有识有节之士。清史稿中有传与之游的文人有魏禧、魏礼、彭士望诸子,另外,从其诗文中可见还有泉州曾异撰,汀州上杭刘鳌石等。其中最值得一提的乃上杭之刘鳌石。
刘鳌石(1658---1713)又名刘坊,原名刘琅,鳌石为号,客居宁化多年。著作有《天潮阁诗文集》、《三才指掌》》、《 八家翼》、《 前八家  》等。然而有关鳌石的生卒之年,世传不一。或曰其生卒年为(1654—1709),他一生不仕不娶、孤高傲世、崇尚忠义、劝政为民、怡情山水。刘鳌作品多已佚失,仅存《天潮阁集》7卷。李世熊去逝后,刘鳌石曾作《祭李元仲先生文》,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病逝于宁化泉上李元仲家,仲次子营墓葬于李元仲墓侧。题:“上杭诗人刘鳌石墓”。生为知交,死为邻友,相伴于九泉。
鳌石比世熊小五十六岁,为李金兰之契,忘年之交。盖秉性相投也。刘家道不幸,祖父父亲皆为明朝高官。而皆为国殉难。邱复为刘作传曰:當通判殉國日,上杭已入清,家屬留永昌不歸。永歷詔褒死事臣,先生父以恩蔭補趙州學正,累遷戶部主事。以永歷戊戌七月七日生先生於永昌。明年,平西入滇,永歷狩緬,戶部公復殉國,全家八十余口,同時灰燼。
刘鳌石侥幸得免,四海飘蓬,无处可寄。遍寻天下,终投身于世熊之处,乃冥冥之中,天道之成全也。
李世熊曾有诗赠之,命曰《赠刘季英》
天末幽忠四十年,每传遗迹辄潸然。
间关入梦连三揖,凄切书铭累百言。
万里归来惊少息,立谈倾倒尽珠璿。
世家风节云霄迥,偃蹇西华何足怜。

2014 12  1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4-12-12 12:55 | 只看该作者
知音难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4-12-12 14:39 | 只看该作者
欣赏,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4-12-12 15:39 | 只看该作者
内蕴、厚重!欣赏美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4-12-12 20:0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厚重!好文章!学习。周末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4-12-12 20:10 | 只看该作者
诗思,情思,才思,尽现字里行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2-11 16:04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