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0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诗歌的生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5 21: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诗歌的生态

                                                                                                 天露





       诗歌的历史根系本就来自民间,广大读者群才是正确的诗歌走向的策划者,他们有自己的阅读期许,如果说谁最有诗歌的发言权,应该是他们,只有植根于民间的诗才能反哺于生命的精神王国,才是靠近地气的,心中有太阳,外面下多大的雨也不怕没有雨伞,正如诗人梁小斌先生所说的,并不是只有政治事件才是大事件,手绢掉下去也是大事件,诗人来自不同的社会背景,社会阶层,他们对世界的认知深浅不一,触动神经的痛点也是千差万别,隐藏于其背后的写作动机自然也是千人千面,一首诗的诞生有其复杂的运动过程,营养的血液会关照到每个读者的胸怀,自然会产生共鸣的回音。
        笔者认为任何一首诗在短短的时间内冠以经典,都是对文化的一种伤害,在中国这样传统文化面临抛荒的背景下,有些文化则是根深蒂固的,比如个性文化的确立往往会引来众多口舌之争,衍伸到诗歌上来,任何一个组织或者群体都不具备这样的定论资格,其原因你不是这首诗的直接生产者,而且某个人的共鸣并不能代表所有人的意向,当然通过官方的造势作用引起的广泛影响那是例外,也只能是暂时的舆论效应,我们参照当代各种官方举办的奖项可以看出,其被认可的美誉度逐渐呈现下滑的趋势并非偶然,就鲁迅文学奖而言,其影响至深至广完全可以成为一个国际知名的品牌,但今年奖项一公布就呼声一片,谩骂声一片,负面影响必然会波及很远,国际上对汉语言文学会怎么看?文艺没有国界,他们会一边倒只听取官方的片面之词吗?况且语言作为精神载体产生的精神垃圾会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心中发霉,文化熏陶作用让人们对文艺的热情会日趋灰暗,除了学生为了应试的需要,试问,现在还有多少人能静下心来去品读我们优美的文字,毋庸讳言,这里面与当下人们过度追求物质享受的环境有一定关系,更重要的是,我们能拿出多少令人们振聋发聩的作品?实质上他们的心灵需要在物质逐渐丰盈的情况下,已上升至第一位,然而大量的通俗文学,时尚媒体铺天盖地而来,占领了绝对的时间和空间,让高端文学几乎失去了市场,在此状况下,诗歌作为汉语言文学的先锋没有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人们媚俗心理会更加成为主流,那高雅文学的曙光又会在哪里?只能是成片的麻雀成片地飞来又成片地飞走,人们避之唯恐不及,舒婷当年就发出写诗难的感叹,我们每一位写诗的,谁不深知其难?但对文本的要求过低,只能让诗人越来越难,诗歌越来越在死胡同里重复命运!
         话说回来,写诗不可以扬名立万,真正的诗写者也不会更不可能借此扬名立万,稍有历史常识的人都会知道,写诗只会带给他们艰深的处境,就我个人而言,进入诗歌圈纯属偶然,纯属心灵的某种逼迫,也是顿悟到文字之美的一种向往,因此他们写诗是纯粹热爱诗歌本身,这是语言在人类进化过程中积极的一面,并具有一定的扶世价值,远离了功利和喧嚣,特别对于当代文化水平的普及提高,汉语言文学(特别是新诗)貌似进入了空前繁荣的时期,笔耕不辍一般都能有几首诗见报,然而我们必须意识到,“问君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深层次的语言美学,思想和哲学才是决定文学能否纵深传承的根脉,才能积极能动地引导人们的精神向度,而我们通观诗坛,有几首具有自己独立的风格,很多诗如果仅从诗的角度来看,那是千人一面了,那么读者读谁的文字才是正确的选择?
          这里面就涉及到诗歌的筛选,如今那么多诗歌论坛充斥网络,给人们写诗发诗提供了快捷通道,还有很多官方媒体,机构,民间组织,社团创办各级各类报刊杂志,同时举办的各类大奖赛都为我们诗写者提供了广阔的发表空间,这无疑是诗歌的幸事,打破了垄断的一统化格局,也让读者能欣赏到不同风格的作品,确确实实是读者的福气,一些主流诗歌媒体已具备国际影响力,全球化趋势正日益形成,这是我们未来几十年所能看到的愿景,为新诗的未来气象拓展了各种可能,这是值得肯定的。但我们应该清醒地意识到,诗歌的圈子化也逐渐生成淤塞的泥塘,他们在自己崇尚的诗风里固步自封,从而选出大量复辟式的作品,没有新意,没有语言的惊艳和超凡脱俗,这会在诗人中形成一种意识,时间长了,他们会执著于研究那些圈子内刊物的诗风,这样的诗人一年内确实能发表大量作品,让旁人艳羡甚至眼红,尽管写出诗歌核心目的不是为了发表,但发表总是一种积极的鼓励,一种互动,让再创作成为可能,让诗人们更懂得,更热衷于挖掘生活中的诗意,成为一种习惯式创作,终究充其量只能成为写诗的机器,试想想,这些诗歌会有几首成为经典?它们只是昙花一现,读者也只能是走马观花,提不起阅读的任何兴趣,且印刷出来占用了大量空间,同时让很多有开创性的诗作长期埋没诗坛,甚至有些成熟的诗作置之死地而后也不生,有人说过,金子埋在泥土里它永远就是泥土,那该是一种多么残酷的结局,这里并非杞人忧天或骇人听闻,特别是民间大量优秀诗作得不到呈现已是有目共睹,有大量作品只有在作者死后才能蜚声文坛,试想海子如果没有自杀,他的作品能够引起那么轰动效应吗?我们常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在世界文化传承大路上,文学永远是独立的马车,载满时代的意愿和旨归,救赎那些空洞而又渴望的心灵。
         因此自新文化运动以来,须有其独立的表达路径,一切政治式的或体制式的干预都会造成文学的扭曲变形,最多只能是引导和扶持作用,当然需要在传统文化一脉相承的经验之上,适度借鉴西方文化,否则容易产出文艺的怪胎,诗歌当然也不例外。
          当今的诗坛圈子化越来越凸显,他们的理论标准显然带有闭门造车而导致的片面化结构,鉴于此,当代诗歌需要广征博引,泥沙俱下才能形成多元化审美格局,而且其审美格局都有自己内在的思想根基,如果把诗坛比作一个水塘的生态系统,则什么样的鱼儿都要有,更少不了细菌,水藻,逐渐就会强化自己的自净能力,我们不能武断认为鲫鱼就是美的,细菌就是丑的,它们的存在都是生物链的一部分,发挥它们神秘的一环。不过,有些圈子大了,就垄断了更多资源,而国内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是名人效应而造成无意识的跟风,最终还是圈子内的决策者掌控了一切主动权,作为文化传承和发展是极为不利的,聪明的圈主会放开他的所有权力,让各种风格的作品有机会轮番上场,还权力予作家,就是还权力予文艺,还美学鉴定予读者,那样文学才能真正走向优胜劣汰的道路。这种优胜劣汰式的继承总是会经过时间反复验证的,实质上所有文学作品结果都会成为成就艺术生态的一部分。

                                  2014年12月11日夜于天露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12-26 09:52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