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413|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创作手记】微散文诗初探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27 20: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创作手记】
& Q1 V* G' B+ r5 n微散文诗初探
$ A% ^; n" `, r

$ T2 `- {; q$ o          微散文诗,即短小的散文诗。( s, k# n: w8 v" _- B* {
      亦即微型诗的散文诗化,散文诗的微型化。! ^9 z. C' O; S; @, W. P& T
      本文想以自己的实践为例,探讨一下微散文诗的一些特点与创作规律。% [4 v+ [! V' O4 c5 V
6 b* b0 v: a4 @+ w. q
      一、微散文诗在体式上的特点,是一个“微”字。4 `# ~( Q$ {. [+ v( w1 w# R# P' t3 Y
      “微”的表现之一,是篇幅短小。2 r4 A0 D7 i1 u, m8 g! B
      要短到什么程度?似乎没有一致的规定。不过按我自己的掌握,一般为 3段以内,100字左右。
5 S( `* d: [0 |+ S1 I      《露珠》
" Z* n  r2 [5 H. X      早晨,草尖上挑着一颗颗露珠。
5 F% L) b% F& c$ R1 N  \      悲伤者问:这可是暗夜留下的泪珠?
  l* _4 m2 [9 q2 l6 ~) u      登攀者答:不,这是创造光明的汗珠。
9 o. l2 X5 E9 `; q" S      (1979)
( b' L8 i4 P$ g《李树之歌——给一位科学家》% P3 O% b8 |/ Q: g
你把全部心血都用来酿造果实了,怪不得开出的花是如此苍白!
( U- o8 U1 J0 \4 f. W3 ^有人因此指责你只白不红。你依然忍辱负重,默默地酿造着。! u8 [7 S$ u; Z3 I8 |& V/ w
待到献出果实时,再让大家看吧:有的是鲜红的果实,和一颗赤子之心!
7 F# E9 M. Z% G0 `(1980)
( t" `/ {* ~2 X8 x* E《石凳》: z: M+ `* Z7 G. F
      外表似乎挺冷,坐久就暖了。   
+ U! T3 F) ^. v$ j6 f8 B9 `! U1 }! a      ——恋人们都这样说。
/ H  z# D" G/ Y: h      (1980)    E' z" N* A  |: F
      这些是我早年的作品。它显示了微散文诗篇幅短小的特点。在那个年代,我的这类习作大多具有寓言的特色,也就是微型寓言散文诗。
- q' R+ B5 T- z4 p1 S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世界信息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生活节奏的加快," p+ W) \) f; C% `0 ?
人们需要在短、频、快的信息中,获得瞬间的精神愉悦。为此,微型小说、微诗等文学形式广为流行,微散文诗也同样得到迅速的发展。于是我也继续进行了微散文诗的练习。
3 ^! W# S$ q, C: j- e# S      : p9 A& L, w+ U6 ^( E
“微”的表现之二,是语言精练。
$ W1 v' _: e& P      短小的篇幅要表达丰富的内容,它的文字一定要简洁、精悍。8 d8 t# @" `3 A; i- H9 _8 ~1 t) ~
《无腿之歌》
* N7 P. J5 ~  |+ }3 _5 f) ]无腿的歌者在天桥上与生活对唱。
  e% T& `9 P% d8 m& [$ s欢乐的歌儿,离地面太远了。% e+ t- u: i: J+ k6 C
用一些硬币,才拉得回来。
7 }- l4 F/ V. s5 S(2014)
- a& X. d' i. V7 u8 `文字很少,地点、场景、人物、事件,交代得很清楚。悲惨的命运与欢乐的歌声在“对唱”,此中的距离只能靠一些硬币来拉近。无对话的短剧,不发声的抒情,就在简洁的叙述中得到表达。/ L+ B1 l/ e4 a, O

0 o# h9 r- O, Y: c: ]8 ?' v$ N《态度》: Z# M& t% t  M3 R  L7 T
有几人能像郁达夫那样,把钞票压在鞋垫下?1 X* G+ Z* j7 l( H
并不是怕扒手光顾。
/ r" k5 p2 U9 w/ ?2 f9 w: \“这东西压迫我太久了,现在我也要压迫它!”
+ i. N: s" K* R3 O, l      (2014), Q& K0 |7 F6 f8 F4 F3 {
      这里有故事,有人物,有结果,有原因,有行动,有言论。内容丰富而复杂,但写成微散文诗,只需三句不到50个字。
1 m# z8 Z( I7 p      微散文诗虽然篇幅小、字数少,但同样可以用来塑造人物。这是写兵哥的两首。( J  ^( S* }( S! U# D, ?' \
《边关哨兵》
9 W5 U) W" L, V* t% {# z! [6 d3 I正是为了迎来这满天云锦,你屹立在黎明前的黑暗。
2 R. m6 s$ C- P0 g4 ^' {. r昨夜,故乡的亲人们仰望星空的时候,都说见到你了。$ B2 g' q% `. j
——那两颗最亮的星星,便是你警惕的眼睛。9 P- F1 m% r1 Y8 V  S" c
(1988)
7 D$ K; _5 g( c% b, h  p" v《战士画中行》
. `  m7 M' p4 J" i% X绿水映青山,春风梳杨柳。边境的山水,画一样美。; o+ _& e& L% d4 V8 @  W
匆匆赶路的边防军,却没有停留,没有在这神姿仙态和诗情画意中停留。
& u2 {. J0 K) c! O1 u匆匆而过。正因为胸中,装着这如画的山水……; S. g  e8 k% e2 f3 F* Y' @3 o
(1988)
0 u' D' g: q( e" W. \" B. t/ Y3 y6 J1 O6 [, U
      二、微散文诗在表达上的特点,是一个“缩”字。
+ g! I) l  V. J8 O& h& H      1、内容浓缩。) O6 v0 @' O/ U, K, j  a
      微散文诗也可以叙事。但由于篇幅所限,逼得它返璞归真,吹糠见米,水落石出。它不能平铺直叙,有头有尾,来龙去脉,完美结局。它只能删繁就简,砍掉枝枝蔓蔓,只留下主干。
3 Q9 C: n: j# @& q! [      微散文诗也是诗,抒情是其主要职能。这就更需把事件的主干作为抒情的依据或线索,无须展开复杂的分岔。
/ _" h" R' P8 i2 o《街角》* u% _# |( S& C8 K3 f
盲人音乐家拉响生活的颤音。
# j, t' ]7 t: q9 A# P; \; f( c# B/ F一位乞丐从破衣袋掏出一枚硬币。
/ T. V0 ~1 R2 ?  d; z几个旁观的人,袖着手偷笑。
7 s' {6 d: I. P5 w+ {% f      (2014)
# z9 X+ \. y3 K# Y0 Q+ B      这是一幅社会的缩影。一个故事,几个人物。场面很简单,故事不复杂。但不同人物的表现甚至嘴脸,都很简明清晰。作者不需强烈的抒情,但他的爱憎、褒贬,已在这幅社会众生相中显露无遗。
* P- M9 `$ @/ l" G+ y; m6 Z《环境与人》- z. y8 \( B  K+ z9 e+ l: ^' P
桂林米粉来到海口,便是海南味道了。  _. y6 u% k: O+ U) I, U
虽说我在广西也呆过18年。不过现在——8 b  X4 h4 Q8 ^6 d5 T  L! C5 r/ y1 a4 F
一张嘴便是椰风海韵。# B8 L8 _* h" ?2 C; B' ]( m" i
      (2014)* H6 w# }+ g/ U4 T) D7 J$ e( }
      诗中说的是环境可以改变人。一个小小的例子,可以用来解释一些社会现象。5 f9 F7 C  c- r7 w7 u* f

' O- V( _$ I* P5 ]      2、文字压缩
$ a) Y: C& v9 ^8 [( G  k
      为了简短,精练,微散文诗不得不放弃描写,还必须扔掉华丽的词藻,少用形容词,而更重视动词的功能。
$ s" ~* P: f3 w  W) }      《致果实累累的树》& ]: g7 j# A3 p. ~5 A
      面对暗里飞来的石子,不要光有愤慨。
+ x$ \: q2 X( b9 n' }4 x      它让你认识了自我的价值啊!——那些不结果的树,绝没有石子去光顾。  _8 N) e+ q4 Z  Y* u* H
      结更多的果!——愿你这样回答。
  S0 M2 ?$ H$ i      (1987)/ H( z1 b( \: ]' ?
      有时,它的语言甚至高度概括,以极少的文字概括丰富的内容。" f0 p! m* v* N
《槟榔》
1 L  n0 V2 S7 o' g2 o海南人种。
# t4 U0 K! ^" H& o2 \* O湖南人吃。3 L7 ~% E% W: Y3 {* U& N
全国人唱。
, _- r; r1 O1 F6 c+ h6 O( n) t      它表达的是这么一个事实:槟榔树在中国只在海南种植,但海南人却大多不吃(有少数人嚼鲜果);湖南人喜欢吃槟榔,却没有种植槟榔树;全国大多数人不知槟榔与槟榔树为何物,但一曲民歌“高高的树上结槟榔”却在全国流行。这些内容要说清楚得用这么多文字,但在微散文诗中,却只需连标点15个字,也大体说明白了。# h' C: V. `3 k/ |7 y

1 A8 @: f+ H, s9 M. l6 I$ f% t       三、微散文诗在内涵上的追求,是一个“深”字。- Z/ T9 y) C: a0 V
        微散文诗虽然篇幅短小,但在内涵上并不甘于“小”。而正因其小,如果言之无物、一览无余、平淡乏味,就更没有存在的价值了。相反,它要小中见大,短中求深,力求思想深刻,能给人启迪、哲思和发现的喜悦。- p) z% ]3 y. s2 d
《蜘蛛自白书》: N$ L4 _. G$ @8 Y1 a
        蜘蛛把网拉在阴暗角落,可是却把话说在明处:
7 _8 {( U+ u! L- b% B4 E$ F/ Z        我拉关系的目的,就是要网住 猎物。
$ Z1 E* F* d) z5 ?/ V1 c        (1987)$ H4 T2 ^  a, S4 `# k* c! t! g% D
       《赠笑》: a8 k0 J/ k/ H' I$ h9 U+ B  [
       我把我的微笑,赠给了柜台里面那个姑娘。. q* q. N# R: ^* p7 g; o: ^7 [2 ?
       她当然比我更需要它。
0 `0 a, p' f' t: d2 o- z      ——因为她冰冷的面孔显示着,她属于那些不能给予微笑的人。
0 J* p7 N9 I8 }& t6 D3 u* C- D      (1991)
8 H4 f* h0 s# B2 i1 f/ H& M9 F4 @( z      《醉酒之分》3 n! b# ?. `3 G* l/ l) n" y8 H) p
      判断酒醉与否,有什么简便的办法么?* N: D' M$ `0 ?6 r9 {! U
      声称已醉谢绝添酒者,属清醒。
6 M" O# O, c& C3 E, a) ~& l      大喊大叫声称没醉的,是醉汉。4 P, Y  w2 k- Q1 O; \$ z1 ~  Q( _& v
      (1991)& O) S" D% Q0 H! F$ ~+ O
《风,雨,人》" ?8 F$ b; u) i  U; j
风在风着,雨在雨着。8 X: P, R+ Q0 p+ S$ a% b
那个把乞讨者赶出酒店门口的人,
5 s& `9 X( ?8 s; D- f并没有人着。
& y2 v- c5 s2 j$ |, ]' l      (2014)
; s) H( d( t; K" S+ T! R! g* @        这一首《风,雨,人》的深刻性是在对比中显现的。“风着”“雨着”与“没有人着”,并列出自然与社会的恶劣一面,一些人的品质在这里得到曝光与批判。“风着”,“雨着”,名词作动词用,简练而生动。“没有人着”,似乎句子不通,但与前面的“风着”“雨着”连到一起,不但能让人读懂,而且把“不是人”的意思表达得更为灵活而有力。7 b% W- I6 V# K3 @5 n) R

' c# F# Z" o* H2 _9 M0 @9 y, j      四、微散文诗在意境上讲究的,是一个“余”字。
& y5 l3 G0 X% d      即留有余地,留有余味。
" V& X0 R- e! T  g6 h+ R3 n/ N      这是由它的“微”所决定的。一方面,由于短小,它只能在一粒米中雕刻世界,无法把所有意思全都说出来。这是它的难处。另一方面,这样又逼得它长话短说,“犹抱琵琶半遮脸”,反而促使它言有尽而意无穷,令它做到了意境深远,意味隽永深长。$ Z6 w6 J0 T. L: Q
      《戒烟小结》  o/ _$ [+ Z7 X) ^
      戒烟是需要决心的。但并不在乎决心的次数。
( y+ ^$ v0 U; D% W( U" _      戒烟的决心下得最多的人,往往至今仍是乐此不疲的烟民。
1 V8 I! e7 J6 D) s      越容易下的决心,也就越不容易做到。
5 V4 b6 c  \# T+ d0 ?      (1991)8 m# N9 G/ @" o3 [/ v; E3 L, ?
      这是在说戒烟吗?是,又不止是。读者可以由此联想到许多人生的经历与社会的现象。微散文诗同国画的“留白”一样,喜欢留下一些空白,让读者用想象与联想来填补与延伸。
: Y$ T& ~+ R, B- O《不问出处》
+ T9 A  `5 ^8 M* b
全国十粒白胡椒中,四粒来自海南琼山大坡。' z( w- P% c% `2 ~9 g; N7 o+ ^+ Q
都爱上芳香辛辣,谁知道它从哪里来?
9 X" |# J+ S4 h, X8 k$ H" r: ]4 o唱歌的人,也不问作者的名字。% _& w' s# \0 x* \7 z1 B( ^
       (2014)
% j/ m, n$ s8 Z( I       这里说到白胡椒有出处,又说到歌曲有出处,其实它引导着读者去思索更多有关事情的“出处”。还会让人去想,“不问出处”到底对不对?好不好?“英雄不问出处”是好的,但不管出处、“过河拆桥”又是应受指责的。问题很复杂呀,不可一概而论。因此而耐人咀嚼,令人回味。
1 a6 E6 v) Q6 V( b6 K" ^. N; K        再回头说到早年的《露珠》,多年来一直有人跟我提起它。一个“冷”字,一个“暖”字,中间连着一个“久”字,不同的人读出不同的感受。有人读出了“习惯成自然”,有人读出了“日久见人心”,有人读出了“量变到质变”,还可以读出其它意思。应该说都对,留有空白的诗,可以让人作出多义的解读。- K9 u( \/ |" q8 o
        微散文诗虽“微”,却折射着诗人灵魂的颤动,是他内心世界微妙的感情与感悟的艺术展现。微散文诗虽小,却小中有大,寄寓着人生哲理与美的情思。$ O6 s- o! ^2 R  k' r$ n
        因此也可以说,微散文诗不微,它同样可以大有可为,有大作为。
% [4 b) _, i0 Q1 H: I7 e        (2014年1月20日,珠海)
. e4 ~6 v1 M9 ^- ~2 r1 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5-1-28 09:31 | 只看该作者
微散文诗写作指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5-1-28 13:13 | 只看该作者
黄锡锋 发表于 2015-1-28 09:31
4 _" C2 ~. p( l2 Y' P1 ~& }. \微散文诗写作指南!
* R# L7 Q5 ?8 i& g7 h
谢谢盖章肯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5-1-28 14:39 | 只看该作者
蔡旭 发表于 2015-1-28 13:13
" j# c9 G; W% O8 l) c* w谢谢盖章肯定。

! I, R! o, x1 W2 u- A1 u- `, M1 v问好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5-2-15 10:39 | 只看该作者
黄锡锋 发表于 2015-1-28 14:39
& z3 Y6 a0 h4 v9 u问好老师!

% }5 B4 Z5 @1 t回赠新春的祝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9-1 00:33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