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65|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路亚的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2-26 02: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漂之雨 于 2015-2-26 02:46 编辑

【我庆幸——】

我们在一起度过了最好的时光。

马匹翻腾,流水喧哗,
初冬的寒风吹乱了我的身子。
想起你的覆盖,你的字迹。
你的眼神也被滤去了厌倦。

那是春天,一簇雏菊插在你单车的车把,
两朵玫瑰盛开在我的脸颊;
路旁,美人蕉的花蜜已经酿成,
油菜花旺盛的情欲向我们扑来……

时间真是一位技艺高超的美容师,
你比过去更完美。只是我总隐隐担心,
某一天你会突然出现在我眼前。

【于是我爱上——】

这无法挽救的海水

退潮的时候,沉默开始了
多少次,它一步步后退
直到退出我的视线

于是我不再惊讶。这一幕
“我早有准备。”这念头
令人脸红,但却是真理

海水总是这样:渐渐升温
又冷却,倦于汹涌
它不可能一直收留我

于是我转身,假装心若止水

【向情史累累的太阳致敬】

我伸出手掌触摸你
却不敢触摸花朵上的你
我躺在你的怀里
却不敢睁开眼睛看你
冬天来了,你更温情了
但夏日里为你而起的红晕已褪去
你赠我光明,也赠我阴影
你安抚我,也灼伤我
你爱我,也不多,也不少
和其他人一样

【鼻炎患者在工作中】

这些年,我逐渐失去了嗅觉
办公室里的香烟,脂粉气
苹果,石榴味,从食堂飘来的肉香
我自己泡的蔬菜汤,据说也有一股怪味
还有学生的乳臭,书本的油墨香
日复一日,我已经什么也闻不出了
包括一直存在于想象中的敌意、或爱情

【休止符】

秋风披靡,绿手指一一垂下
落花被埋进上一季流水
心碎的心碎,呜咽的呜咽
这又爱又恨的生活让人厌倦

不如将之关在门外
听一支曲子,却如此跌宕
教人惊愕,教人窒息:
一个休止符,永远的停顿

你的疼让其他音符来痛
时间如此老谋深算
也敌不过你的决绝,你赢了
终于靠诗歌度过了一生

一枝芦苇在舞蹈

当它在寒风中独自舞蹈
身后的草木抱成一团
它们默默注视,各怀心事
而它在喧哗的流水边
在夕阳里,在众目睽睽下忘情舞蹈
这世上的勇士,将冬日里最后一抹金黄
递给我,将守护独立的种子递给我
我眼中的暮霭渐渐散去
我脚下的步子加快了

我们在谈论爱的时候

天光就一直亮着
仿佛时光有影
仿佛从前,油菜花向我们扑来
原谅我又一次迷了眼
又一次将你抚摸了一遍

现在想起来
那是意外吗?也许是必然
接受是最好的行为
但是这话题太饱满了
我在中途退出,远远地
就看到那个小池塘,它依然在原地

我们的爱就埋在那里
它越来越安详,残荷满池

#一朵花的颓败为什么这么快?

你说要这阵风,狂野的吻
要有雨,一起怒放
还要有光:这眼神体贴,让你颤栗
你写下一封封小情书
有愁人的美
你是我的姐妹,我的爱
我抚自己的胸口就摸到你的心跳
时光之镜在锈蚀,在模糊
我在你面前站了太久,渐渐失语
当你一层层打开自己
开到最完美,最天真的模样
这人间最残酷的真相显现
在你我眼前:开得越旺,败得越快

#你是一只鱼

夜色晃荡
我看见鱼,在墙上晃荡
游动的水蔓延下来,在灯下,在车上 ,在我们身上
我听见鱼说:亲爱的,放下你护着双乳的手吧
无耻的水,一阵又一阵
我想饮尽它,它却汹涌而来
弹拨我,抚摸我,袭击我
它撕碎了我的衣裳,又缝补我的身子
太难以控制了,这惊慌,这致命的潮湿
昏迷之前,我在挣扎
但它并不停止运动。而黑夜
也在一旁袖手旁观。这短暂的自由
融化了我千年的忧伤
我睁开眼看时,才发现
是一只鱼,将我领进了水的世界

#一棵遭雷击的树

终于一件不剩,把自己脱光
裸露在众人面前

枝丫干枯,满身疤痕
是那次雷击留下的致命伤

在你渐渐死去,一无所有的过程中
几朵闲云常在你的头顶荡漾

想必你也曾感到羞辱
但如今,温暖的初冬已经来临

爱情猛烈地照耀你,你的赤裸
你的镇定,让经过你身旁的人惊心

#落叶

已经挂不住了
使命既已完成,舞姿便开始决绝

代言了一个季节之后
这满地黄金,以沉默诉说着秋的心事

要收集人间多少伤心故事
才会如此憔悴,又安详

她们是斑驳的,又是温顺的
其中一叶上,写满了你我的故事

如今,仿佛平静的日子就要到来
她们忙着卸妆,准备沉睡

但一阵风起,轻盈的翅膀轻轻舞动
她们随时待命,准备起飞

#小夜曲

你在喝,而我在醉
你试图以燃烧的方式照亮我
可岁月赠我动情,也赠我抑郁
我在醉里依然清醒

告诉你,相比速度,我更喜欢缓慢
缓慢地思想,缓慢地迎接
比如,我只有到深夜才能醒来
只有隔了时空才能想你

请让我保持沉默吧,除了这性感的沉默
我再没有什么可以失去
你看夜风如何抹去我脸上中年的红晕
灌以艾草的香气,让我沉沉入睡

#睡眠之歌

像一道激越的河流日夜唱响
几万只羊被你拦截
几万只羊堵不住你的眼神
你注视我,如同注视一只待宰的羊
今晚,睡神终于出手
他将所有的水一剑挑开
为我安置了一张空无一物的大床
我终于松懈下来,如同
紧张的士兵卸下了枪里的子弹

#纸核桃*分心木

掰开护着你们的硬壳
我看到时光破碎
看到满脸皱纹,无数的秘密

在你们中间,夹着一张薄薄的纸
一张将你们结合在一起的纸

拆开这伤感的纸,请小心
请尽量给一半与另一半完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3-5 00:54 | 只看该作者
《路亚诗歌印象》/陈依达

        诗人周伟驰在一篇文章中这样写道:人是时空合力的产物,经验性的诗人,尤其是时空的结晶。作为对这种表述的认可与延伸,我认为经验性的女诗人,不仅仅是结晶,还是结晶体之间交互辉映的流萤。笛卡儿认为这个世界上,观念、情绪、喜悦、痛苦等意识元素,没有空间属性,只是与物质共同具备时间性。读路亚的诗歌,我感受到一颗被激活的“松果体”,——这是大脑中央小豌豆形的脑组织,横跨左右半脑,笛卡尔认为物质和心智世界交会于此。

        路亚诗歌语言呈现出诗人生命体验中意识与身体性密切的融合,交织了大量对社会与自然的经验、记忆和想象。许多诗中,大自然物象和生活的精神意识缠绕在一起,生命的景象难以分割。在《苹果》一诗中,苹果的色泽,青涩或者红甜,对应着诗人内心的感受。《废墟》中当诗人因人生困惑求助他人,得来的帮助是石头开花,治愈的神花。而在诗歌《梅》中,梅花则成为一位勇敢、脱俗女性隐喻的载体,“除了你/谁敢提前着上春装/谁敢在一堆骨头上开花/谁敢站在这尘世的边缘”。

        路亚诗歌所描绘的场景,大多源自日常,贴近生活的气息。她擅长运用第二人称的指代,“你”作为人称代词在诗歌的推进和叙述中,使读者能产生身临其境的在场感,增加了诗歌直抵内里的力度。路亚的诗歌是感性的,诗歌主题涉及性、爱情和友情,生命作为时间秘密的容器,在时光流逝中内在细微而敏锐的触觉和作为生活态度的独特气质,其对时间的诗意的回馈。这种精神使得路亚相信:它们会从死里挺起身子。(引自《在秋天——》)

        我从路亚诗歌所宣泄的情感,看到一位既羞涩又性感,节制隐忍中亦敢爱敢恨,诚挚率真的女诗人,内心孤寂宁和,对生活怀有“无果的爱”都不能阻挡的长长的思念。在诗歌《马》中,路亚彰显了卓越的诗歌技艺,诗中“马”,“你一贫如洗的主人”,“骑手”和“我,我目光的主人”,这些人与动物的主体序列,赋予诗歌很耐人品味的意境和韵味。马当年的意气风发,很难令人不与骑手高超的驾驭技艺和风采相关联,而“我”曾深深迷恋那转瞬间即逝之美,并经历了自身的沸腾和盲目,这令读者感受刻骨铭心的爱。“记得你掠去我目光的主人”,读来有一种恍惚,仿佛此刻女诗人早已融入和化身为马,而目光的主人在此可理解为自身的理性。全诗充满对爱的仰慕与缅怀,在爱中:心与理智的纠结和困顿。一首短诗,将爱人的情感和自制力,冒险快感前的退却,以及我对这一切的内在感受,都描慕的十分生动、真切感人。我很欣赏此诗。

        路亚是我同城,而未曾谋面的女诗人,我被她独特的精神气质和醇熟的诗歌技艺打动内心,期待她更多的佳作,以及更多的读者喜欢她的诗歌。

2014—6—25草于上海

附:路亚诗歌《马》


《马》


迅疾的马蹄
撞开栅栏  惊散一群小鹿


你当年的影子蓦然闪现
不在路上  不在墙上
不在你温柔忧伤的眸子里
月凉如水  也浮不起你的身躯


但我记得你扬蹄时的意气风发
记得你转瞬即逝的美
记得你掠去我目光的主人
记得自己的沸腾  长久的盲目


当你再次出现
河流  山川  田野……永在的一切
和我一齐醒来
而你一贫如洗的主人


仓皇弃下你
如同弃下  一段未果的爱
这个驾驭你多年的骑手
他早已没有了冒险的快感


而你  在爱的角斗中学会了逃避
我来不及起身  蹄声已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5-3-5 00:55 | 只看该作者
河流的走向
作者 杜风

    七月的某个上午,上海宝山的一个小公园里,我坐在树荫下的长椅上。在公园的旁边有一条河流,每天都有来往的运沙船或者运石子的船只。开始几天,我几乎每天上午都安静地坐在那里,什么事情都不做。就坐在那里,注视着吃水很深的铁驳船向左边航行,然后拐弯就不见了。或者昂着头的船只向左边忙碌着奔向远方。于是那些东奔西突的驳船在我的脑子里画出了一个大的问号。接下来我就在在微博里艾特路亚,问她经过公园的那条河流叫什么?那条河流流向何处?
    其实与诗人路亚素昧蒙面,只是有时我去阅读她写的诗歌。大概是在2012年4月份在一个教育界诗人专栏里转载了我的诗《蝴蝶效应》,在同期的作品中我阅读了她的《乡村女教师》。从那个时候开始,我一直都在断断续续地阅读路亚的诗作。一个生活在上海大都市的诗人,笔下所展示的却是一个乡村女教师的形象,“末了,当黄昏升起,你突然惊醒/你刻意筛选的日子正向着料想不到的地方奔去/全部的人已走失/只剩下办公桌上的几本诗集”。那个乡村女教师到底是谁?也许是生活之中的自己,也许是诗中自己,或者是另一个自己。也可能另有其人。在文字中的人与生活之中的人,有时是统一的,有时是分离的,有时可能是貌合神离的。总之诗中所显示的,或许只是人物形象的冰山一角。但这有可能就是一条河流的上游,甚至是一条河流的源头。
    路亚的诗点破了一些生活中无法言说的秘密。也许这也是写作的秘密所在。“要吹开浮在表面的,我才能喝上龙井/要荡开河面漂浮的,我才能提干净的水/现在所发生的,总会追朔至童年/站在你面前的人,也许你过去的玩伴/不要经常从窗户里观察世界/那么做,比对照一本书做菜更加糟糕/还有更糟糕的事情,喝汤时/带下了鱼刺/如果有茶叶我会吐出来/如果有浮萍,可以随水一起泼掉/有些事情我不能担保/看不见藏在汤水里的丝刺/它不上不下,悬浮在生活的增生层/我一直侍弄文字,却没有适当的词语/解开我与时间对话的秘密/我只能不停地喝茶,去一条河里提水/那些你知道的话,我不会说”。已经记不清楚,什么时候我写下的这首诗,正好切合了我阅读路亚诗歌的感想。在她的的《苹果》中,我自言自语道,“我不能说”。不能说的到底是什么?现实生活中的河流,呈现在我们的面前。它的发源地在何处?它将流向何方?
    生活的秘密到底是什么?没有人能确切回答这个问题。诗人同普通人一样也有这样的疑惑。但是诗人一直没有停止思考。路亚同样存在这样的恍然。比如在《我的邻居》中,作者写道“几十年如一日,我越来越绝望/难道她的一生就是这样?就是这样?/我甚至盼望她早一点死/可是她一死,我就想扒开她的眼:/你为什么不早点醒过来”。这也是佩索阿的《不安之书》中反复询问的问题。“我的情感迷乱在一片忧伤的无序中……”。表面上作者写的是邻居,实际上她已经从邻居那里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或者说看到了人性的影子。“我是我所见到的尺码”。这句话到底是谁说的,已经不重要了。我们不妨再来读一读他的诗《我的邻居》,难道这就是写的邻居吗?怎么听着,听着,就好像是自己的内心独白呢!“如闪电,划过井沿的光,一口枯井便蓄满了水”。这些水来自哪里?肯定有它的源头。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身边没有大师,那就多向自然学习。我注意到路亚的诗作中有很多写到植物的。比如《苹果》、《草莓》、《夹竹桃》、《窗前的梅树》等等。但是写到最后,也腾挪成了生活之中的人了。夹竹桃疯笑着说,“别碰我”。回到乡下,来到我面前的时候,我只想喊你:小莓,小莓。这个叫小莓的好像就是自己的姐妹。告诫野雏菊,再不可轻易地使小性子,不要随随便便地谈生死,谈离别。而那个苹果似乎就是写的自己。这是一首不浓不淡,不远不近,不深不浅,不荤不素,若即若离的好诗,尺度把握得有张有弛。诗中的苹果,就好像一个积攒了足够力气准备出嫁的新娘。最近我听筷子兄弟的小苹果时,会不由自主地笑起来。但是那是小苹果。与诗人路亚的苹果不在一个档次上。有些词语我不会用,闭嘴不谈。有时我会装作幸福的样子,有时会因为你的注视而发出幸福的光芒。全诗从头至尾,始终写得克制,而不露声色。就是因为这种克制,给苹果这首诗积攒了爆发力,给苹果自身积攒了散发不完的香气。苹果的香气来自哪里,就像苹果来自哪里,诗歌来自哪里一样。
    苹果的香气。出现在《苹果》这首诗之中,非常有意思。我觉得这个词是含混的,歧义的,暧昧的。这个词所指显然是多向的。像闪电有着不同的走向。可能暗指身体的,品德的,或者暗指诗歌成就,事业成就等等,苹果的成熟暗合了人格的完美这一脉络。所以《苹果》一诗既可以看做写爱情的,也可以看做是写诗人成长经历的。就是说这是一首有着多个不同主题的诗。主题的多样性正是好诗的充分必要条件。固然作者的有时短诗有其单一的主题。比如写第三者插足的《夹竹桃》,题目非常有意思,夹在竹和桃之间的人。写做爱的小诗《真相》,冷峻,细腻,入木三分。再比如写失足者的《草莓》,虽然犀利直白,但是同样诗意盎然,意向丰富。在通常情况下,她的诗都有着不同的指向。我们再次阅读她的《一不小心》,就能充分体验作者一不小心,扯出萝卜带出了泥。一不小心就道出词语河流的走向。
    往往好的诗歌,进入我的视野,常常让我欲罢不能。多半是因其主题大气,结构奇特,语言陌生化等等优点。路亚的诗就具备这些长处。一些诗作读后让人觉得有辛波斯卡的气质。比如《我的身体》《一不小心》《所谓爱,无非远离》等。在《一不小心》这首诗里,作者一不小心就写出了人之孤独的本性。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时多么的艰难。我们每天见面的这些朋友,同样是带着面具生活的。即使是自己觉得比较知心的好友也是如此。当他蜷曲爬过自己仅用19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5-5-14 18:05 | 只看该作者
灵魂的状态
——读路亚《所谓爱,无非是远离》
辛泊平

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重复中,人们的神经变得麻木不堪。意外渐渐模糊,惊喜成了奢侈。每一天,我们走在街上,看到的都是倦怠而单一的面孔,冷漠而多疑,卑微而自恋。上班,回家,一日三菜,成了固定的内容。而生命最初面对陌生的紧张和对远方的想像,也一点点融进了柴米油盐的琐碎里,不起波澜。鹅黄的柳眼,灿烂的桃花,嗡嗡飞舞的蜜蜂,那些擦亮眼睛的事物,几乎仅限于遥远的诗篇。然而,在粘稠的生存之中,依然有一些绷紧的神经,一些警惕地打量世界的眼睛,在关注着世界的变化,在期待生命的律动。路亚的短诗《所谓爱,无非远离》传递的就是这样的信息。
“我还是喜欢/起风的夜晚。闹出很多动静,叫人魂不守舍/像在冬天赶来看我的爱人”诗人一上来就用了一个副词“还是”,没有前提,没有比较,这个词似乎显得突兀。然而,熟悉生活法则的读者会明白,诗人的选择,对应的就是我们熟悉的生活节奏。那种不温不火的速度和感受,便是诗人要逃离的状态。在这里,诗人选择的背景是集体的背景,是我们共享的“温暖”与安全。注意,是温暖,而不是激情,是安全,而不是冒险。而诗人,显然有自己的人生态度,和那些不变相比,她渴望的是变化,和那些心静如水相比,她需要的是“魂不守舍”,因为,这些可以带来触电一样的恋爱感受,可以让生命重新体验那种激情四射的眩晕。
“如闪电,划过井沿的光,一口枯井便蓄满了水”,这是一个隐喻,枯井是我们的生活写照,而那闪电则是已经被我们自觉不自觉放逐的理想和憧憬,只要它回归,枯井一样的人生便有了鲜活的涟漪和光芒。一口蓄满水的枯井,便是血管饱满的生命。此时,梦开始扰乱黑夜,人再次体验灵魂的躁动不安,如孩子一般,怀揣幻想,进入那刺激而又神奇的童话世界。
诗人当然知道,理想是闪电,它只会让个体生命瞬间绽放,之后,便是温吞如白开水一样的生活。这是人生的常态。然而,无论世界如何变化,内心总是自己的,只有心灵有过历险,灵魂有上路的渴望,那么,即使再次遭遇人群之中的孤独,也没有遗憾。因为,我会“悄悄倾听,怀想/爱上之前的记忆,之后的孤独”。记忆和孤独,都是人生经历的见证,是存在的痕迹。
当然,对于这首诗,你完全可以以题目“所谓爱,无非是远离”入手来读,顺着这歌思路,你会读出诗人对爱的理解,那就是:宁可要短暂但刻骨铭心的灵魂撞击,也不要没有感觉的长相厮守。对世人而言,即使是别离,也当轰轰烈烈,哪怕最后只剩下回忆和孤独,那也是人生的极致。可以这样说,这首诗简约但不简单,它描述了一种心灵生活,记录的是灵魂的状态,短短几行文字,呈现的却是庸常生命中“被遗忘的存在”。2012-11-2
附:路亚的诗歌《所谓爱,无非是远离》

我还是喜欢
起风的夜晚。闹出很多动静,叫人魂不守舍
像在冬天赶来看我的爱人
如闪电,划过井沿的光,一口枯井便蓄满了水
像我夜夜续做的梦。梦里隔世的风,吹来你绵绵的气息
我悄悄倾听,怀想
爱上之前的记忆,之后的孤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5-5-14 18:09 | 只看该作者
《论剥毛豆的艺术》(外一首)

                               路亚

如今我才耐下性子来剥毛豆
豆子因滚圆的身材撑出了
明显的轮廓而脸色发青
这让我刚剪过的指甲很不舒服
我刚告诉女儿一个秘密:
在烈日下引爆自己
是豆子传播自己的方式
一粒豆子就从我
拇指和食指间的豆荚里蹦了出来
如此之快,像一枚炮弹
瞬间完成了它的一生

《刀子》

一想到生活,刀子就出现了
风是刀,雨是刀,时间是刀,你的眼神是刀
纷飞的刀子,让日子倾斜得越来越快

有时,我给刀子读诗,使它们柔软
有时,刀光一闪,我来不及收藏
有时,刀子突然出鞘,这凶险的时刻
是流水喧哗的时刻,是一击就碎的蛋壳
这时,词语就是我的刀,我狠狠地掷出它们
但时间这把刀,一定在深夜被偷偷磨过
每早我睁开眼,就被亮瞎,被击伤

……说到底,我并不关心别人的刀子
只一心收藏着自己的刀,流泪的刀
活着,就是一把把刀子藏起来的过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5-5-17 03:27 | 只看该作者
海棠

玉帝的沉迷并不是你的本意
王母的行经也应该不在意料之外
或仅仅是一个诧异的眼神
打入凡间使情窦蒙上了月宫之冷

谁喜隔宿粉妆?谁知是断肠天崖?
从此,所有词里只有一个词属于你
被偷走的香,无人能解开的迷
但你从不说痛,只开得更艳

“你们说我情欲旺盛,我就开在骨头上”
是从骨子里拒绝一朵花的身份吗?
但人们依旧把你当花,他们喊你的时候
婴孩们纷纷坠落,而你不知去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6-7 12:49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