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方敏婕 于 2015-2-27 13:57 编辑
今天我要告诉大家的这个女人名叫马大女,马大女何许人也?她是琴的媒人,也是琴的奶奶,是我们的太奶奶。
每当放寒暑假,太奶奶都要托人带话,叫琴把3个孩子带回家,住上一阵子。每当过年时,四代同堂,吃过团圆饭,后辈们就围坐在她老人家身旁,报告自己过去一年的成绩,她老人家就特别开心,孩子们盼过年是为了压岁钱,新衣服,老人们盼过年是为了团圆,虽然很累,但心里很甜。
她是九十岁仙逝的,她是值得我们思念和尊敬的老人,她一个典型的徽州女人,个子不高,梳着粑粑头,带着发髻,穿着便衣,缠着白色裹脚布,踱着三寸金莲。她和方老太爷夫妻同心合力,用勤劳和智慧为后代做了徽派建筑,思政堂,约一百多年历史,至今仍伫立在渔梁街上,成为歙县旅游的一道独特风景。
方政章(方老太爷)有三房太太,第一任太太纯,生了2男1女后就病死了,其中一个就是我爷爷煦,第二任太太霞,未生养,红颜薄命,第三任太太,马大女,虽生养了2个孩子,都夭折了,老太爷在杭州做生意,徽州女人马大女在家勤俭持家,省吃俭用,用省下的钱,做了歙县渔梁的徽派老宅子,取名思政堂,有牌匾为证,她也是后妈,但她对老太爷的3个孩子,视同己出,照顾有加,她老人家健在时,每天早上天蒙蒙亮就起床了,堂前总是被清扫的干干净净,一尘不染,做好早饭,烧好热水,等待大家起床洗涑、用早餐,收拾完毕,没多久,她就准备中餐,虽然只有南瓜、豆腐、茄子等家常菜,只要是经过她的手做的菜,味道就特别鲜美,中午,她最喜欢去隔壁李大姐家聊天,下午,她还要挑肥去附近菜地施肥,在她的巧手之下,晚饭很快就好了,淘气的我,还在河边玩耍,舍不得回家,她老人家就托人,喊我回家吃晚饭,我根本不理会,老太太就用柳条做的皮鞭,来请我回家,我识趣地承认了自己的错误,避免了一场挨打,但我心里还是不肯原谅她,一直躲着她。现在回想,她老人家是为了我的安全,时隔多年,我终于读懂了她的苦心。阁楼上总响起她三寸金莲,咚咚的急促脚步声,又到了南方梅雨季节,她要不停的去翻晒物品,操劳使她在八十岁时,因高血压导致偏瘫十年,半身不遂。
琴请最好的医生为太奶奶看病,请针灸医生来家里为她针灸、按摩,经常去看太奶奶,买营养品给太奶奶,给太奶奶钱用,太奶奶总是说,琴,你自己生活苦,孩子多,你更需要用钱,这钱我不能收,琴此时就眼眶湿润,背过身去拭泪,就在这一刹那,我感觉她们之间的感情胜似母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