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有烟无火 于 2015-4-16 10:07 编辑 / @4 x4 I7 N) ~# ^
' Q# t& N; X. s5 q
烟火评诗(006):《诗与诗人》(论叙)1 C# c9 [* F0 [% C: i
# D8 C" v5 `/ r6 i2 o- {& i
文/烟火
+ i; c7 \1 X' `1 U% g! y& a
6 j% p. u/ ^( L 到底是有了诗才有诗人,还是有了诗人才有诗。什么样的诗才是好诗。写诗的人都是诗人吗。这些个问题我思量了很久而不得其解。
, n H/ F. P! H2 u# B) S4 Y% {: K3 U% T8 b2 y! f
今天无意间在“美诗中国网”与一痴友讨论这些话题:
( m: h+ u/ {: l. [" J& A4 T
% C1 m* q8 o& k: Z! s4 ^) a痴友:会写诗的人叫诗人吗。我对诗人的印象越来越模糊了。
7 C; o, h; F5 j+ u' V2 K. C5 ]我答:会写诗不一定就是诗人。
. r% y0 \$ \6 R( C/ ~& [5 }3 W, f1 s
痴友:为什么! L: ^; A3 N, g0 L# K" p
我答:这个问题必须先弄清什么叫诗,诗的存在,它是一种什么样的形态出现,比如说,一个杯子,通常人为的理解就是一种可以盛水的容器,而且盛的是人可以喝的水。如果我用杯子盛了油漆、农药之类,这只杯子就坏了,只能丢了。: ]+ a/ Q" P2 A( w. u( d* r
3 g9 h# r K8 r0 O3 n$ r0 k4 ^痴友:那你认为诗是一种什么样的形态?. J l8 o. C6 J) K' L
我答:它是无形的,多变的,你不要去想诗该是什么样子。
+ m2 J$ s; N( Y* }0 V) _1 v
4 b" | m4 G" A3 P7 L; r痴友:不接触文学的时候,觉得诗很神圣,觉得诗人是很高尚的一个位置。接触之后,模糊了,没原来那么真切了。
+ `7 a2 t' [, p' z& U/ ]我答:呵呵,正常。这是你真正悟诗的开始。
$ J' M1 J: G- V8 l! a0 U
( R# S2 s% ` x2 N- e, _6 ?/ N痴友:主要是伪诗人太多!
+ `' j9 ~" N, L我答:这也正常。
, ]6 b5 L+ Y" ^( U9 |# l& u' V$ J; ]* A$ m7 k8 P
痴友:现在都愚钝了,别人给我一首诗,让我看,原来我会直接把感觉说出来。现在感觉也模糊了。! K# C7 d ~: p- r% s8 o' `
我答:哈哈,一个很好的对诗的认知过程,说明你真的在思考什么叫诗了。
# X$ ? x# U% V" X2 h$ l5 _
; h4 I4 [6 _/ c2 W# O2 p, j痴友:你笑什么?我现在还是不知道什么是诗。
`1 [5 F0 \( b! u- a& Q2 b b0 q我答:不笑什么。这个问题,我也说不好。我只能说你写诗的时候不要太多的在意诗写好后的好与坏,你只在意题材。
4 Y& r* t) m5 I. K' g. W4 [
' O- ?; r. ]0 @4 W! X& b* u痴友:什么样的题材是好题材?具体参照物有那些。有过时候我真的感觉写不出一个字。
1 b# V: ]7 x3 \, p我答:什么都是好题材,这多了去了。关键要有诗兴,怎样培养自己的诗兴,比方,就拿开始的杯子来说,静态的它就只是一个杯子,玻璃的,木头的…,动态的它可以盛水也可以盛米以及其它,意态的那就要超强的想像,玻璃的可以打碎,木头的可以劈开,还有借意对与杯子可以关联的水、米等,那就是有了无尽的想像空间了。另一个关键你的目的要表达什么。那就是你的功力了。1 R. t2 W9 E! @
0 G$ h1 j+ B N% m4 c2 f痴友:我还是喜欢纯净的感觉,什么都不看透。像个孩子一样,充满好奇。
7 b6 s! I$ e; ~' j. ]我答:嗯。人的修炼到功了,一定境界就是返朴归真。诗,它应该就是一个孩子,饿了就哭,乐了就笑,好奇了就问,我是这样想的。还有烦了、恼了就骂。哈哈,一个比方。
. \9 a) |9 f& W2 F0 R5 U. r, P$ i
痴友:我明白了,伪诗人,可能是另一个问题。也是别人叫的嘛!你对诗歌流派有什么看法?
9 s" F, j& s+ H0 L2 D! d我答:我从不关心这些,我觉得关心这个的是真“诗人”吧。我不是诗人,修炼还没到那个层面。哈哈,我可分辨不了。
# d2 K7 ?3 Q4 D) d* f0 E7 c$ A
F9 Z; S8 s3 ]& V& r痴友:我最不喜欢那种朦胧诗。你是怎么去看的。
8 r X' n3 [( J6 o# j% r我答:我说了我不关心什么流派。我看诗自己能理解的就多看几次,不喜欢看的,我懒得看,那费脑的厉害。
; X2 w# w% E- \5 o7 [
, X5 A9 K- Z' d* w* S6 @痴友:哈哈,你倒实在。不过那些哲理短诗还是有意思。比如汪国真的诗。/ v" Y5 |: {9 \* G6 u* p: N1 H0 b
我答:嗯。我也看过。哲理诗如果写的上到天堂,下到地狱,通篇长论,总感觉是在用文字的八卦让人在走迷宫,我不太看。有过时候真觉得他们才是当之无愧的才子诗人。哈哈。$ ^' x: a1 X/ T! ]* W% _' e$ b/ W
, C9 _0 J6 s, \& r# E痴友:哈哈,谢谢。学了不少。有时间继续讨论,晚安。3 }4 ]3 S8 F; H1 B
我答:乐意奉陪,晚安! g J3 Z& A7 O7 R9 b8 N
0 W, S. E& p% x1 S, O2 g
这些不成思路的问与答,我反复看了几次,似有似无的理念在我心里形成。我试着整理出来,也算自己的一种体会吧。只能是自己的体会。; }; u6 [ ?( P3 e7 `% v& R" {" T
, p p/ T* k0 k- T6 b. u一、什么是诗/ p0 C, r* w2 c/ O
我认为诗应该是作者瞬间对某事、物、念产生一种对人的一种共性感知的体会与表达。诗的大统一不要有界定。因为每个人的学识、情感、社会背景,生活遭遇都大不同。诗可以是无形的,诗的高等量境界就是象孩子一样,可以随心的哭,随心的笑,也可以随心的骂(但是骂后要有建议)。也可以把诗看成有形的,最终能体现出自己什么样的风格,那就是功力深浅的考证。
/ X% K8 U! D: d5 R) ^0 i* t- g/ i8 @8 Q, V3 A
二、什么是诗人$ W3 ?0 L) m" K
不要在意去理会对方是不是诗人,那怕他诗人的帽子是上帝指认的,他的诗我不喜欢,我就不叫他诗人。也不违心的恭维、奉承。不喜欢就是不喜欢。可以称得上诗人的,必须具备两点品质,一是德,有大爱,心宽,热情,和谐。我最反对“极端才是诗人的孕育之地”的歪门邪说。二是才,什么叫有才,那不用说了。但是要区别才与材。在百度有这样一篇《闲话诗才》的文章,我截一段过来:1 }, m6 ~6 m' \/ s
. ~6 m- s% [+ p( _& e
大凡诗才过人的,其性也必有与人相左之处,往往造成“材”与“用”的矛盾。李白自认天生我材必有用,然而终不能成“庙廊器”,只能借酒“与尔同销万古愁”。柳永的“奉旨填词”,不过是终身混迹青楼。天纵奇才的李贺,更是屡遭攻讦,“阖扇未开逢猰犬,那知坚都相草草”,二十七岁早夭。真正“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诗才、文才、仕才、人际都好的,可能也只有欧阳修等寥寥极少数。太多的“大材”,或“对案不能食”,或“高处不胜寒”。这种“才不成材”的症结,应该是材与用两方面人的天性使然。
0 x. w) b* R9 q2 A: ?4 F$ a! y% A4 c/ G, h; }8 z9 x: h
这段有点形而上学了,可用之材非得“庙廊器”?不过,对“才”与“材”的解析来区别写诗与写好诗,倒是可以借用。3 z- N# L9 p: T+ Q& c- C2 Y& J
; Z; p" {+ {! f+ D
三,什么是好诗
2 X: e2 V5 m+ A/ o5 @ 好诗与不好诗的划分,也不好判断。大千世界里,什么样的诗能够被当成一种可以传承、可以朗诵下去的这就是好诗。不过,我个人认为,真正的好诗应该是积极向上的,而不是偏狭、极端的。诗的最完美处就是真、善、美。除非你够偏狭、够极端。流芳百世是史载,遗臭万年也是史载。
# j5 w2 U5 o, D' @: ~7 ~3 l
; n9 y$ P `" g$ k5 e2014.5.24初稿
& Z: z5 ]+ I& \2015.4.14二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