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陈亮 于 2015-4-27 23:48 编辑
《鼠疫》:吾同树
一只小老鼠,在墙角竖起它灰色的耳朵
这是一只城里的老鼠还是乡下的?
我站在它的面前。它已无路可走
它的鼻子在颤抖,而后这种细微的恐惧
蔓延到了尾巴
它眼睛里贫寒的水,似乎泛起了波澜
一漾一漾地,把那种细微的恐惧
传染给了我
我们都是弱小的,在都市的角落
寻找一点面包屑,幻想一盏街灯可以取暖
生活的无奈和贫寒如同鼠疫般传染着我,社会底层的悲哀,无助。读着吾同树的《鼠疫》,我是一个字一个字深入其中。作为农民的自己,这首诗每个字都像一把锤子敲的心疼痛,酸楚。
“一只小老鼠,在墙角竖起它灰色的耳朵/这是一只城里的还是乡下的?”第一段就将一个弱小的形象呈现出来。请看“墙角,竖起”,而城里还是乡下的,在如今的社会下又有何区别呢?
第二段,“无路可走”,“它的鼻子在颤抖”,“细微的恐惧蔓延到了尾巴”。陷入无路可走,作为底层的群体,走到哪儿似乎都是一样。“细微”两个字勾勒出了人内心的迷茫纠结,继而转化为恐惧开始蔓延。
第三段,“眼睛里贫寒的水,似乎泛起了波澜”,“一漾一漾,传染给了我”。“贫寒的水”,心酸的泪水在眼中打转,在心底呼啸。作为底层的自己被感染,更是有着深切的体会。
结尾,“在都市的角落,寻找一点面包屑,幻想一盏街灯可以温暖自己”。在这里,诗人发出了疑问,声音悲凉,呐喊显得苍白无力。是啊,我们又能如何,命运如此不堪一击。而我们需要的只是一点点,甚至一盏街灯的要求,诗人心底深刻的迷茫不正是这个群体的真实写照吗?
而之后的百度搜索则更让人唏嘘,扼腕。诗人走了一条悲戚的自杀之路,这些年从海子,顾城,戈麦,陈超,许立志等等自杀的诗人来看。诗歌似乎形成了一个无法打破的怪圈,让人既爱又恨。我非常不认同人以这种方式结束生命,人必须敬畏生命,哪怕活得再低下再卑微,也要坚强的活下去。因为只有活下去,才能更有机会改变自己发现自己。诗并不是诗人的唯一,诗人却是诗壮大的载体。活着,卑微的幸福也是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