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35|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姚振函:他笔下的诗性平原 每一寸土地都为他默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4-30 15:5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李明利 于 2015-4-30 15:54 编辑

姚振函:他笔下的诗性平原 每一寸土地都为他默哀



                  诗集《土地和阳光》书影
     据晶报2015-04-30讯  “这时你走在田间小道上/前边没人,后边也没人/你不由得就要吆喝一声……”曾凭《在平原吆喝一声很幸福》等诗歌奠定在中国诗坛地位的著名诗人姚振函因病于2015年4月28日去世,享年77岁。姚振函是河北诗歌的标志性诗人之一,被誉为“大地诗人”,其《感觉的平原》是新时期农村题材诗歌的经典之作。姚振函逝世的消息引起诗歌圈中不小的震动,格式、郁葱等几位诗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均表达了对姚振函的敬佩与哀思。

    “到晚年一如既往地锐利”

    记者致电几位与姚振函相熟的诗人采访时,发现这几位诗人正聚在一起,协助姚振函的家属料理后事。
    诗人格式在接到记者的电话采访时,尊称姚振函为“姚老师”。上世纪90年代,格式和姚振函在衡水召开的中国第一届现代乡土诗研讨会上认识。“姚老师是现代乡土诗的奠基人之一,原来的乡土诗比较传统,到了姚老师这儿才有了质的改变。传统的乡土诗写农事等事物,姚老师的乡土诗不涉及这些,他写的是感受、感觉。”格式说,姚振函为人很宽厚,比他年轻一代的诗人如韩文戈等,都曾得到他的指点。让格式最为佩服的一点是,姚振函是“永远的先锋”,直至晚年,姚振函的写作一如既往地锐利。“很多作家、诗人到了晚年写作都会衰退,但姚老师的写作越来越放得开,好像无所顾忌,而且他对新生事物的接纳能力在他的同辈作家中是比较罕见的。他到晚年写作更加扎实,一如既往地锐利。”
    诗人韩文戈则称:“无论从年龄还是从交情上,按说我都应该喊他‘姚老师'才对,但很多时候,他的那份朴素亲切让我情不自禁顺口喊出‘老姚'来,总之是一种父兄之情吧。我知道他不会为此怪罪于我。他是一个智慧、幽默又懂得如何与世界和解的老头。”
    诗人郁葱说:“认识振函这么多年,心目中总是那个睿智的兄长,每次在一起时,他的风趣幽默总能让气氛一下子轻松起来。振函大器晚成,他写诗的时候,年龄不小了,但一举成名。”

    捕捉和审视平原上的变化

    在河北省比较年长的诗人行列中,姚振函是颇为引人注目的一个。从在1979年3月号《诗刊》发表处女作《清明,献上我的祭诗》起,姚振函几十年来发表诗作千余首。他不是高产的诗人,但他的诗深沉凝重,内涵丰富;朴素无华却颇见功力,直抒胸臆却不失之浅露;读来发人深思,有一种沉甸甸的厚重感。
姚振函的创作大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从1979到1985年这几年间,姚振函主要是写政治抒情诗,对现实重大问题的思考和对历史的反思是他的政治抒情诗的主要内容。而从1985年之后,他的目光一下子对准了农村,确切地说,对准了平原。他以诗人的眼光捕捉着、审视着平原上的种种变化。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姚振函的“感觉诗”走向自觉并达到成熟,也有人称之为“纯诗”。

    真正融入土地的“大地诗人”

    郁葱评价说,姚振函是河北诗歌的标志性诗人之一,“我曾经称之为‘感觉派'‘平原派'。他的诗大气、灵透、智慧、广阔,一反那种对乡村、对乡土的浅表性描摹,真正给生存的土地注入一种细致的、精致的同时也是宏大的精神气场,使他的作品具有了独特的开创性价值。”
    郁葱认为,姚振函之所以被称为“大地诗人”,是因为他真正了解土地、融入土地,并且给土地注入一种精神气度和性格。“这样的诗人其实真的不多。振函从没有简单地记录、复制生活,没有像一般作品那样对生活作直接的‘剪影'。振函的诗看似细微、松弛其实深邃、辽远,这源于他的智慧和对诗歌的个性化的理解、感受和表达。一组《感觉的平原》成为乡村题材诗歌的经典之作,至今读起来仍然让人感慨。”
    晶报记者 姜梦诗

     在平原吆喝一声很幸福

        ○姚振函

    六月,青纱帐是一种诱惑
    这时你走在田间小道上
    前边没人,后边也没人
    你不由得就要吆喝一声
    吆喝完了的时候
    你才惊异能喊出这么大声音
    有生以来头一次
    有这样了不起的感觉
    那声音很长时间在
    玉米棵和高粱棵之间碰来碰去
    后来又围拢过来
    消逝
    这是青纱帐帮助了你
    若是赶上九月
    青纱帐割倒了
    土地翻过来了
    鳞状的土浪花反射着阳光
    你的喉咙又在跃跃欲试
    吆喝一声吧
    声音直达远处的村庄
    这是另一种幸福
    更加辽阔
    姚振函

    笔名阿涛、仄之。河北枣强人。1940年1月2日出生,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1967年参加工作,2000年退休,曾任衡水市文联副主席、衡水市作协名誉主席,专业作家。著有诗集《土地和阳光》、《我唱我的主题歌》、《迷恋》、《感觉的平原》、《时间擦痕》等。作品曾获河北省首届、第三届、第八届文艺振兴奖,散文集《自己的话》获河北省作协2004年优秀文学作品奖。

    晶报曾刊发他多篇随笔

    大部分年轻读者可能并不熟悉诗人姚振函和他“平原上的吆喝”,但有心的晶报读者应该对他印象深刻--蒙姚振函先生赐稿,晶报《人文正刊》曾刊发其随笔《我们共同的风雨阴晴》、《品读史铁生》和《宠物》等。从这些文章中,我们读到了诗人关注人类环境和未来的大情怀,也读到了他享受天伦的小情趣。遗憾的是,斯人已逝,我们再也没有机会读到他的新作。
2011年6月22日,晶报《人文正刊》刊发了姚振函先生的随笔《我们共同的风雨阴晴》,他从日常生活中的风雨阴晴谈起,表达了他对高科技时代人类的生存环境的关注。他写道:“人类发明了空调、电风扇、人工造雨、人工降雪、航天飞机、科学利用太阳能,人为地改变了天气、气候……使天气变化由无常变为有常,使风雨阴晴变为人类手中随意摆弄的玩偶。人类的未来到底是什么样子?我们的子孙后代到底过一种什么生活?”字里行间,流露出他对人类未来的担忧。
    作家史铁生逝世后不久,晶报刊发了姚振函先生的《品读史铁生》。他用奇特的比喻描绘自己品读史铁生的感受:“史铁生的文章像一个充气的塑料球,看似软软的,但用力一摁,摁不下去,顶手。因为它的填充物是思,既是诗,很结实,又极富弹性和张力。”
    他也书写自己作为普通人的生活。在《宠物》一文中,他写自己和外孙特特养宠物的生活片段。“小兔和鸡雏,是专为外孙特特买的,特特三岁多一点,正是喜欢小动物的年龄……七八个雏鸡怎么死的我忘了,只记得它们死后那直挺挺的僵硬的双腿和紧闭的眼睛,还有外孙特特那不依不饶的哭声。”
    晶报记者 王卓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5-5-2 04:51 | 只看该作者
有优秀的诗人,才有优秀的报道。为著名诗人姚振函默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5-5-2 15:20 | 只看该作者
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5-5-3 05:48 | 只看该作者
哀悼姚振函先生。
记得姚先生两首诗的意思,一个是割豆子时闻到了前面鲁生的香瓜味,就加快了速度;另一个是写女人穿裙子,说是“那目的不是很明显的吗”。但在那个时代写出这样生活情趣的诗已经是很不容易了。
汪诗人的诗是一句也没记得,搜肠刮肚也想不起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5-5-3 10:31 | 只看该作者
赵勇鹏 发表于 2015-5-2 04:51
有优秀的诗人,才有优秀的报道。为著名诗人姚振函默哀。

节日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5-5-3 10:33 | 只看该作者
梁树春 发表于 2015-5-3 05:48
哀悼姚振函先生。
记得姚先生两首诗的意思,一个是割豆子时闻到了前面鲁生的香瓜味,就加快了速度;另一个 ...

是啊,姚先生的诗读起来上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1-10 04:41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