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梅蒲柳 于 2015-5-18 23:15 编辑
附上一首早期写在博客的诗歌,谢谢阅读。
《客家风俗樟木箱嫁妆》
是谁在妆楼凝望?
客家十八姑娘俏阿娇
门前樟树餐风露宿,摇曳十八秋寒霜
砍刀,斧头齐齐向香樟,心疼俏阿娇
刨木花,钉木箱,漆红漆,上铜锁,亲爹忙嫁妆
烛光下,娘亲纳着小脚千层底,红肚兜,莲理枕……
针针线线叠箱红,贴窗花
扭蛮腰,掂手帕的媒婆
送来金猪,送来夫君传家宝:龙凤玉镯
长长锁呐响云霄
女哭嫁,娘断肠,多少姐妹把话商?
跨火盆,进新家,孝双亲,敬夫君
有多少是女儿薄肩,所承载……
父母恩,如育苗
种子破,埋芽床
沐星月,勤浇灌
唱是哭,哭亦唱
枕一世书香,书传世家史
樟木箱藏着沉甸甸的爱,百虫不噬
直至86秋的阿娇,口含一枚铜钱
微笑着驾鹤西去!
百年后,锁呐犹响,烛影斧声伊人现
樟木箱漆红依旧,如十八俏婆娘
诗里阿娇是奶奶的原身,小时候最喜欢依在奶奶怀里听董永和七仙女,灯笼,蛇精等故事,榕树下,流萤纷飞,蒲扇轻摇,一声声连讲带唱的低语……
红红樟木箱依旧在,不知奶奶现如今可好?曾以此诗惦念已仙逝的奶奶。希望先人的爱与眷恋,能代代延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