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01|回复: 2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红尘浅问---谁情最深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5-14 19: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红尘浅问---谁情最深


南有离人渡,北有守望者,谁的孤魂寂魄在缓缓苦吟千年词韵?幽幽岁月老,红颜改江山...............

有些女子,从娘胎出来就注定了是化魂为词的,有些爱,从一开始就注定了是倾城之恋。

曾经,谁以江山换一笑?幽王烽火戏诸侯。这个千金难买一笑的故事,说的正是西周的末代天子周幽王为了了博得皇后妩媚开颜一笑,输尽天下又输城。
在这里,我们尚且不去评论周幽王是怎样的醉心于女色,又是怎样的不理朝政,吃喝玩乐,断送江山。单是看他为了心仪的女人,不管不顾一切,也是令很多女人稀嘘不己,偷偷在心里羡慕无数次那个名字叫褒姒的冷艳皇后,有君此生爱我,不枉人间白走。

褒妃一笑倾周,想必幽王也是情甘心愿的,不然就不会有后来的“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唐明皇也是溺爱杨贵妃的,不惜让他的将士们挥汗如雨下,苦苦不堪言,
日夜高速奔驰,卷起“红尘”,送来荔枝。也只是为了搏得到新鲜荔枝的贵妃,嫣然一笑,乐不可支。他们那时只是想到--他们和普通的男人没什么两样,应该尽一切能力让自己心爱的女人开心,就这么简单。他们忘记了他们是一国之君,肩负四方。他们为了了心仪的女人,沦陷情海,不能自拔。

无数人嘲笑他们爱美人不爱江山,又有谁去问,情错?情对?叹只叹英雄儿女情长。

司马相如在《凤求凰》里写,有一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把喜爱一个人的爱慕之情表达的淋漓尽致,竟然到了一日不见她,心中的牵念得像是要发狂一般境地。

君知否,爱之深,情之浓,思之难,念之切。幽王和唐明王作为权倾天下的男人,无非是爱一个女人,爱到极致罢了。

最美好的祝愿是,他们最好是不见,但是他们见了,而且见的惊天动地。他们见到----轻把江山换一笑,他们见到“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他们见到--眼睁睁看着落鱼沉雁闭月羞花的容颜散尽。

他们是凄美且悲凉的,因为他们没法泅渡那份爱,贵妃最后竟以一条丝巾悬住了爱的的沉重。

苍茫白雪湮,无归期,离殇西风阵阵没,穿心透肺,时光搁浅了生命,政治沉浮了爱情。

历史辗转,英雄远去,海没枯,石没烂,他们的山盟海誓封化成一首又一首的千古绝唱,情重?情轻?一生无悔亦无怨,黄泉路上再相痴。

如果他们未曾相遇,他在他的长生殿饮他的千樽寂寞酒,你在你的珠帘下吟一阕思念词。天上的比翼鸟和地下的连理枝会不会静坐红尘,岁月安好?

如果他们未曾相识,是否往事如初,是否经年依旧?莫怪独吟思君苦,月下自笑醉客多。

如果他们未曾相知,是否再无人聆听爱情花语?是否再无人诗写春色芳心?是否--人间爱恋绝尘空,世上无笔落花愁?

如果他们未曾相痴,是否寂寞了霞裳,是否伶仃了君心?踏遍沧伤唱流年,醉尽韶华心寂落。

红尘浅问---谁情最深?   (短文周刊第7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5-5-14 19:21 | 只看该作者
首读,欣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5-5-14 19:22 | 只看该作者

谢谢老师   问好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5-5-14 19:25 | 只看该作者
君知否,爱之深,情之浓,思之难,念之切。幽王和唐明王作为权倾天下的男人,无非是爱一个女人,爱到极致罢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5-5-14 19:26 | 只看该作者
筷子 发表于 2015-5-14 19:25
君知否,爱之深,情之浓,思之难,念之切。幽王和唐明王作为权倾天下的男人,无非是爱一个女人,爱到极致罢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5-5-14 20:57 | 只看该作者
赏读!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5-5-14 21:25 | 只看该作者
欣赏学习,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5-5-14 22:43 | 只看该作者

新写的文章  没有修改好  拿些旧作来交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5-5-14 22:43 | 只看该作者
翔鹰 发表于 2015-5-14 21:25
欣赏学习,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5-5-15 06:24 | 只看该作者
早读问好
欣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5-1 13:14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