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与心灵的双重触及
——周世通诗歌解读
◆宫白云
在浩瀚的诗海,周世通的诗让人一眼就能认出,这是很难的境界。这归功于他敏慧的艺术修养以及对汉字的遣词能力以外,还与一个人切入生活的方式和态度,决定了他诗歌的内在品质与外在形式和别人的差别。他对“汉”字的独特解读,令人称奇;而诗歌从题目到句式的铺排也独树一帜。他的诗精确地显示出个人化的风格,像指纹一样专属于个人。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的组诗《回望2011:汉字中国自选诗12首》,深厚敏感的主题被他自如地渗透到绵密的长句中,智慧地传达出忧患的复杂情绪,巧妙地根据诗脉与语速来断句与换行,从“汉”字中捕捉隐意,挖掘诗歌题旨的深度或厚度。读他的诗歌感觉似乎他就坐在对面,像下棋似的,一边思考一边不疾不徐地落下每一个棋子。他驾驭着他的汉字在现实主义的大海里鼓荡,与那些吞噬良知、良善的丑恶浊流博击。
近期,又读到周世通的一组诗歌《迎面而来的隐喻》。这些诗歌,始终关注历史与现实、自然与风物、宗教与美学、生命与体验,因而他的诗歌视野开阔,宏大鲜明,其中呈现的寓言性和隐含的象征意义对我们有很深的启发。毫无疑问,他已经找到了一种只属于自己的语言表达方式,并在某种特性上,自主地驾驭汉字以及让自己的思想和诗意交融。他的诗歌冲击人们的视觉与心灵,触及灵魂。
(一)担当与批判精神
一个优秀的诗人,使命感与责任心是其必有的素质和品格,而周世通就是具有这样良好素质和品格的优秀诗人。他的诗歌智性而清醒,保持着生命的激情、悲悯的胸怀,让担当与批判成为自觉的意识。这在他的许多诗中都有呈现。而最打动人心的便是《雪地,守望小店的小女孩》,这首诗不仅能让人读出泪水、同情和黯然,更能读出一种痛楚和痛心。它不但是诗,更是爱,悲天悯人的大爱。代表了诗人悲天悯人的大胸怀和对苦难的勇于揭示与担当。
第一句“看上去匪夷所思,雪赶集似的成了熟客天天光顾”,直接就把一种持久的冷酷的寒意渲染出来;在这种寒意之下,守店的“小女孩”根本没有温暖之所的庇护,她“躲不过的是那期盼的寂寞”,这样的画面让人生出深深同情,这弱小的心灵过早地承载了不属于她的重负;“这寂寞的白,比黑夜还长”,读到这诗句,心不由得激灵: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寂寞”,会比“黑夜还长”?
而“一群崇尚黑色的彝人身披黑衣几乎不出声地低语”,从白到黑,由阴冷转向阴暗,黑色笼罩下“小女孩玩着别人遗弃的玩具佯装快乐/这掩饰的快乐/哆哆嗦嗦”,这里的“哆哆嗦嗦”四个字用得绝妙,传递出巨大的寒意,它不仅是一种痛彻心扉,更是一种莫名的绝望。在这种寒意下,诗人悲愤地追问:“那些风尘仆仆的人去了哪儿?”“风尘仆仆”暗示一种远离,它让一种留守更加寂寞无比,因而更加心酸,不由得请求,“请光顾这乡下小店”,这是在呼唤,呼唤慈爱的抵达,给“哆哆嗦嗦”、“雪地,守望小店的小女孩”真正的温暖和快乐,然而“瑟瑟作答”的只是“寒风”、“屋檐”与“草”。这让我们的心陡然间荒凉,一种怆然与绝望伴着心中的痛楚。
“卖火柴的小女孩早已走进了童话。雪,越来越大
此时,守店小女孩无法平息打颤的牙齿
这牙齿只好啃着冷风,取暖”
这最后一节最揪人心,那小女孩“打颤的牙齿/只好啃着冷风,取暖”终于拽下一直强忍的泪水,颤抖的心生出痛觉,这是人性细微处的感动。诗人用真切的画面和深挚的情感给出了“雪地,守望小店的小女孩”的形象,这个形象让人百感交集。对于正在发生的苦难来说,能够救赎的是什么?它不仅是一个善心的问题,更是一个根源的问题,需要的是全社会的关注与关爱,诗人这首诗的意义正在于此。
环顾当今诗歌,能有几首诗让人感动?或者保有一个诗人作为民族触角对社会及人性的先锋性和永不妥协的批判?诗歌的意义很重要,它代表了精神的高度和深度,一首好的诗歌,正是来源于深刻的揭示。让诗与社会的丑恶对质一直是周世通诗歌一部分潜在的主题。如他的诗《寒,或十三的死亡之约》,诗人使用了非常奇异的语言“寒,或十三的死亡之约”来做题目,是这首诗最成功之处。
诗人用意想不到的视角切入,用张艺谋的电影《金陵十三钗》中的情节来铺陈,富有感染力表现了强烈的死亡气息。词语的反差,情节的转换,高潮的铺垫,语感的控制以及暗藏的玄机表达得都那么的恰如其分。第一句“此时,天寒地冻。”营造的寒意让人有透不过气来的感觉,在这样的气氛中,“寒,或十三的死亡之约”会是什么样的模样?一种强烈的好奇驱使着我们去置疑或探寻。
在诗歌的开始部分,诗人用“十三滴淡墨”暗喻“金陵十三钗”并根据主观想象让错觉发生:“一些人奔风月而去,兴奋。结果,悲泪”;诗人三言两语就搭好了布景,接着进入情节,洋洋大片被诗人用极精炼的诗句高度概括,而且抓住了本质的东西:“那刻在脸上的妓,蜕变为血性的侠”,这是最耐人寻味的。紧接着诗人在最后一节笔锋一转,异军突起:“死亡之约:十三,铲车,动车,校车,2012末日/小寒刚过,大寒来临。”结尾的这段揭示是这首诗最精彩的地方也是全诗的高潮,表现出来的沉痛和批判有一种极致的撕裂感。诗人出色地道破了“十三,铲车,动车,校车,2012末日”这些“死亡之约”背后隐藏的具有时代烙印的真相,它潜在的批判正是诗人的责任与良知所在。
而弥足珍贵的是,诗人最后让死亡保留了一种姿态:“当捱过最冷的寒/春花就会次第绽放。天堂,或人间”。这奋力说出的“绽放”是生生不息的生命的象征,意义深重高远。显示了生命顽强的活力,这是诗歌力量的彰显。
(二)反讽与隐喻的力量
德国诗人戈特弗里德·贝恩曾经写道:“谁写诗,谁就会反对整个世界。反对并不等于仇视。诗人的四周,只有一种深沉而无声的气氛。”我在这里引用这段话是想说周世通的诗歌正是“有一种深沉而无声的气氛”,这是从他诗歌里的反讽与隐喻的味道散发出来的。他的《清明,那些长逝不返的典故》这首诗歌,便是最好的例证。
诗人在题目上仅用了两个字“清明”,就构造了全诗的骨架,而整首诗从头至尾再没有出现“清明”二字,但“清明”“深沉而无声的气氛”无处不在。在“清明”这个特殊的时间里,诗人想起“那些长逝不返的典故”,而这些“典故”寓示什么?诗人起笔写道:“一条路通向天堂,一条路通向坟场”,硬朗的句子拉开了诗歌的张力,光明与美好的“天堂”与腐朽黑暗的“坟场”从来不会在同一条路上;“没有什么,是我们所能挽留的/就如那遍地白烟,缭绕”,光明也好,腐朽也好,我们都“挽留”不住,像那每年清明祭奠的“白烟”终将散去。而“墓前,一些断魂/一些哭声,越来越陌生”;这一句仔细琢磨最有滋味,特别“陌生”这个词的运用,如神来之笔,引起无限联想。试想,什么样的哭声会让亡魂感到“陌生”呢?这不仅让我们想到当下,为招魂,而请人代哭。连哭声都可以虚假,这个世界还有什么可以值得信任,难怪连亡魂都感到“陌生”,这是多么深刻的反讽。“没有雨纷纷,只有阴霾与白花/医治着这个春天的疾病”;诗句中透出冷嗖嗖的凉意直达骨髓。接着诗人说:
“在天堂与坟场之间,春不仅仅是春
我想起一些智者,那些长逝
不返的典故,让我敬畏
那些从唐宋、明清,到民,到今
一些面孔,被谣诼而孤单”
在光明与黑暗之间,春天在哪里?那些历史中的智者、忠臣、改革者,被蒙蔽、被谣诼,甚至被砍头,成为历史的尘埃,就如“那些长逝不返的典故”。而“接踵而至的春天与又一个春天/终将无法抑制的春铺向天边”。这首诗是我读到的周世通最有启发性的诗,它历史的纵横感以及伴随着反讽与思索带来的深切的痛苦还有神秘的气息、色彩的处理、忧郁的音调,都让人震撼、惊叹!而他的另一首《长江边,会飞的鱼》也同样具有这样的诗歌力量。
《长江边,会飞的鱼》这首诗,最迷人的地方是诗人高超的遣词手法和鲜活敏感的语言背后的隐喻效果,如“傍晚的渝,霜正在酝酿。挥手的是踌躇的秋/在重庆长江边一抛锚的船上,一些鱼/早已被生擒。上岸。等我/水涨,淹地,那是三峡给逼的。因了水电/人们纷纷离家。去了别处安身/那些鱼,密谋,越狱”;仿佛每一个字的运用都有深意。诗人不露声色地把敏感的现实与暗喻的主题神奇地融合在一起。语言产生的张力让蕴含的寓意充满深意。诗人选择的意象非常地巧妙,以小喻大,这是一种内在的功力,让我们产生丰富的联想,诸如:“淹没在那沸腾的锅里,烫着”是否暗示生态平衡失去的残酷?“奔东,跑西,跳跃”;“雁阵,飞走了”又是否喻指百万民众的迁移?诗人的高明之处就是用这种看似毫不关联的意象把我们引到那暗示中来。这样的感觉思维产生的是自然界被破坏的巨大的寒意,传达的是一种强烈的直面遭遇感。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全部的同情和忧患。在这首诗里诗人已尝试着作了最富危险性的暗示:“水涨,淹地,那是三峡给逼的”。“长江边,会飞的鱼”不是一个超现实的幻象,它是一个“隐喻”,不用我多说,聪明的读者自会在字里行间寻觅。
(三)气氛与音调的化合力
周世通的诗里有一种宏大的气场,庄重廖阔,音调总带有神秘的气息和光线的闪烁,这在他的诗《藏地,风中呢喃的精灵》体现的最妙,这首诗让你直接沐浴一种宗教体验。不管我们之前对宗教是否崇拜与虔诚,在这首诗里,诗人已经为我们建造了崇拜与虔诚,他让我们直接抵达神明与博大,这一时刻,它倾泻而出……
第一句诗人就准确地调出了宗教的气氛,“迎面扑来,是那万千呢喃如潮水般的诵经之声”带来的强大视觉与听觉的冲击,不仅是一种神明的力量,更是灵魂的一种隐喻。所有的“坐着答,站着问/击掌,辩经的僧众”与“那扑棱着千万翅膀的经幡”归根结底都是爱和悲悯的化身。
奇妙的“翅膀相遇”,扑面而来的牧人与鞭子,让人想象一个美丽的故事。“站在这里”,灵魂一瞬豁然贯通,“心里有种子,萌发”。如此的气氛带来的是影像般的立体感觉,那“小曲”、那“鞭子”与“我”相互交织,凸现出的神秘,是通往神与人的至境。
纵观这首诗的整体效果,主要是宗教气氛与音调的恰如其分,这是一种化合力,具有巨大的渗透性。我们在诗人所营造的充沛自然的气氛中,饱受“神明”的洗礼,感应的是藏地的浩大无边,体验的是神圣与光明的力量。宗教的情怀是非个人的,显然,周世通是个有大视野的诗人,这就决定了他诗歌的开阔与博大。就如这首诗,可贵之处并不只是对藏地的描述,而是对藏地本身的深入。诗人并非站在神灵之外,他也是“风中呢喃的精灵”中的一分子。没有什么会比这种沉浸更重要了,它是一种神秘的存在,藏地,就像“风中飞扬的精灵”美妙神奇。
而他的另一首诗《大足,那些铁长出的刀》,在气氛与音调的处理上也让人一见难忘。诗人首先用大足的“足”这个词,带出关于“铁”的想象,“铁长出的刀”让你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是诗人利用汉字进入诗歌的独有方法,这在他其他诗歌也有完美体现。诗人在接下来的笔下重写大足的佛教气氛,我们都知道大足的石刻佛像闻名世界。“行走在北山与宝顶的万尊佛像之间”,观看“发丝飘逸栩栩如生的石刻群像”;倾听“那万家灯火万家明的叮当声”,诗人会想到什么呢?是“唐末,昌州大足龙岗山兵屯数万/兵器大多熔于铁,作了石刻之器/弃甲不倒戈,潜心造佛,大足大幸也”;我们边看边猜谜似地想着诗人这段话要引出什么样的用意?果然高潮出现:“而当下,那些铁长出的利器、落入佛门之外,暗藏杀机”,读到这里禁不住打了个冷战,进而喝彩。历史“那些铁长出的刀”被用于“潜心造佛”,而今却“落入佛门之外,暗藏杀机”,这是强烈的反讽,没有什么能比这样的语言所包含的意味更锐利的了。
最后一节,味道更浓,“现在,那铁长出的刀在我的枕下修行/可入梦,一世。可防身,一时”,这里诗人用了“修行”二字,可以想象诗人对“那些铁长出的刀”布满的探寻,诗人的视角总能让人惊艳。我们知道可一世入梦的东西,必是挚爱;随铁长出的刀修行,进而修身的是否是诗人一生的追求?而“防身”隐含了诗人对这个世界的警觉,尽管那是“一时”。这首诗让我们对“那铁长出的刀”有一种刻骨铭心地顿悟,这就是周世通诗歌的巨大魅力。
(四)视像与色彩的营造
周世通对视像、造型和色彩,也有比较强烈的感觉。这大概与他摄影家的眼光有关,句式铺排的对比关系,都被他安置得恰到好处。他看起来轻描淡写地运用着那些经他手组合的奇异句子,像魔术师,在自己的诗行里变幻出一个又一个奇境——他并不操心这些奇境是否匪夷所思,仿佛一切水到渠成,对此,他持有充足的信心。如他的诗《毕棚沟,邂逅初冬的晨》:
一只在高处的乌鸦,有预谋地从镜头前划空而去
受惊的黎明,新添一道长长的伤痕
昨夜的霜雾,继续横淌在那不断收紧的仙湖之上
暗流涌动的是那紧贴大地,等待回春的水
身披婚纱的雪山,在远处,望我
清晨,山风如鸟鸣,一声比一声急促,行甚迅疾
那些一夜白了头的枝,纷纷拍掌,迎我
此时,两鬓濡湿的我,触摸到泪痕
仿佛有谁伏在肩上,哭过
读这样的诗,不得不说是视觉与心灵的双重享受。诗人给予这首诗的语调带有初冬早晨清新的气息和情人般温情的闪烁。题目直接点明地点与时间及它们与诗人的关联——“邂逅”,这样时间地点的“邂逅”自然是不同寻常,开始的一节,诗人以“一只在高处的乌鸦,有预谋地从镜头前划空而去”营造出空旷神秘的气氛,接着一句“受惊的黎明,新添一道长长的伤痕”,感觉就像是一幅画被拉了一道口子,陡添一种伤感情怀。
第二节通过对“仙湖”与“雪山”的遥想,艺术地创造了绝美:“身披婚纱的雪山,在远处,望我”。“婚纱”与“望我”所显示的奇境,让隐蔽的心灵怦然心动的同时也引爆出激情。紧接着,由远及近,渐入佳境:“山风如鸟鸣,一声比一声急促,行甚迅疾/那些一夜白了头的枝,纷纷拍掌,迎我”。这是一种清纯的美感,惹人久久回味。诗人搭好了场景,为的是引出最后的一句“两鬓濡湿的我,触摸到泪痕/仿佛有谁伏在肩上,哭过”。这是一个经典难忘的镜头,那么动人心弦。置身于这样一幅感人至深的图景,怎能不生出对美好生命的渴求?
这首诗的魅力就在于,它让我们体验到了一种生命中莫名的忧伤和欢乐。与其说“毕棚沟,邂逅初冬的晨”,不如说邂逅心灵的图景。这一切,都是时间之于生命的演绎。
周世通诗歌的博大深沉一时难以言尽。他的诗歌常常冲击着读者的视觉与心灵,触及灵魂。我们有理由相信,周世通对诗歌所怀有的敬畏与虔诚,必将引导他的诗歌创作进入一个新的、更高的境界。生命不息,诗歌不老,对于诗人和诗歌的读者,精彩就是下一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