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 M+ @! M: r% F- c5 p( U1 _+ h3 ? 先生横眉耻随波,尘凡独立彰大我。1 H' M J) U$ w8 h0 F A
族习奴愚竞奸巧,刀锋锐利勇剖劾。
- A! D4 q2 ~' D2 @) Z* Q$ I8 w: I 吃人历史排宴席,警世文章发浩歌。
5 `/ L- t9 ~; F 华夏几称民族魂?灼见难抵仆爷多!
7 L) c- t }! y% d0 t( s' r 二* A! q* J# F% C! h& p' t
夜气如磐先生醒,铁屋呐喊盼回声。+ r$ M9 q8 N0 U5 Y2 g
荷戟彷徨迎乱矢,血祭轩辕笔啸风!
/ p$ {: V$ {0 S: |- J- V6 D2 Q 三+ g2 P, V# c) U% `( P! ]- q' o4 Q
民族脊梁佩迅翁,大树参天声若锺。
" T% B. y6 a- J7 E 切肤之痛析劣根,奴性附庸助顽城。
- g& Z4 a: E* Y% x2 L7 q 四
$ s+ x, M3 O- u8 S( q: w 专制奴性共壤生,先生执刃剖析深。
: b; l6 o. A/ B l, h 宪政之路殊不易,皇权老树节盘根!
. D J' p/ F( S& @0 r, a2 _& t, z 五( D* l% P a; n* g
皇权浸淫百代骨,国民精神误何如?; [1 J% S! \6 e9 f1 P' [
先生当年哀且怒,劣根至今顽作蛊!
0 E. \" U( k+ w7 V2 t7 n. f9 f注:鲁迅先生对我国封建专制历史的深刻剖析以及对国民劣根性的透彻揭示、批判,今天读来仍能感受到振聋发聩般的强烈震撼。由于历史的惰性和惯性,可以理解:我国新时期的革故鼎新每前进一步,是多么的艰难!
2 I( |$ c5 T) c! L# H2 n9 P 2006 9 302 Q# q' C) n$ v3 j: x+ V$ [
; [! C1 {! W) _- P: M+ ]6 X
$ i3 E0 X( `! ^) z* f
$ Y0 A" O# G0 _. H.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