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态介入,指在日常叙事中,隐含一个或多个批评意味的事象视角或特定切口。例如“生了儿子/再领结婚证”,留下了较大的社会文化联想空间。
三 楼
“呐
就是这家”
到三楼时
魏芬说:
“男人跟女人讲了
生了儿子
再领结婚证”
小 陈
“魏叔叔好”
我愣了一下
“你好 你好”
我赶紧说
我认出他了
是刘姐家的小陈
他穿着风衣
带着一副口罩
最近几天
湘潭的雾霾很重
重金属
杨编辑来了
我给他泡了杯茶
他看了看纯净水桶
问是什么牌子的
我说 还真没注意
他笑了 说
他家的食用水
都是开车去山里打的
纯净水靠不住
自来水 是湘江的水
就更不用说了
重金属超标
滤,都滤不掉
巡 逻
打着扑克牌
电棍和冲锋枪
放在打牌的石桌间
这是政府楼后的园林
三月的阳光
挺惬意的
我偷偷瞥了一眼
其中的某个人
一会儿
我转完了一圈
回到了原地
这时他们起了身
又全幅武装好
往政府大楼的方向
开始巡逻了
我问我妈毛主席好不好
我妈在看“我是歌手”
我躺在沙发上
读着诗人陈傻子的诗集《高压线》
看到《再请教诸位“毛粉”》一诗
说让“毛粉”回家问问长辈
在毛时代活得怎么样
我不是“毛粉”
但是因为有了感慨
就有意问问我妈:
“在毛主席的时候
你们过的好不好?”
我引着她说了一些那时的事
包括嘎嘎爹爹(外公)作为反动头头被批斗和坐牢的经历
还有搞集体时吃的那些苦
“那时候真是造业(方言:苦)……”
我妈说
“那毛主席好不好呢?”
我问
“当然好”
“过得那么造业怎么还说他好呢?”
我再问
我妈瞪了我一眼:
“你这娃儿
谁敢说毛主席一个不好呢……”
她还特意嘱咐我:
即使你心里有这样的想法
也可得注意
别说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