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韩庆成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现》第19期:戏言《飞蛾》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15-6-19 23:10 | 只看该作者
浅谈飞蛾扑火——读戏言的【飞蛾】有感   文/江湖笑



飞蛾

戏言

火将熄
圆可以隐喻我,三角亦可隐喻我,
去迎合你的不规则。
你用弧线拽我的肩膀,
在我的脸上画窟窿,盖戳子。
你幌着身子,韬光隐晦的笑。
让我笑,等我把傻气笑尽了,就能看见,
我的母亲,母亲的母亲,母亲的母亲的母亲……
都在这里,都在灰烬里爬。
这是第几世了,根本记不清,
死过于仓促,谁都来不及道一声:珍重!

作者运用比喻,借喻,暗喻,象征,拟人的手法,以第一人称‘我’形象逼真的诉说,简单而平凡的一种昆虫引发出复杂的生死存亡,反衬出世间万象,执着追求,渴望美好,欲念与贪婪,失败与灭亡的事实的佐证。

火将熄
——火焰逐渐微弱,即将熄灭。

圆可以隐喻我,三角亦可隐喻我,去迎合你的不规则。
——作者生动灵活,抽象蕴藉,本体火光的形状,亦喻成圆形,亦或是三角形。圆象征着希望是圆满无缺的,三角形更能牢固把握万事万物的稳定性。圆形也好,三角形也罢,无论你出现任何形状不一,不规则的的光亮,我都会义无反顾的去追逐,去迎合。因为那跳动着一束束的光会给以太多的欲望与梦想,太多的美好蕴含其中。

你用弧线拽我的肩膀
——一个‘拽’字,多么形象而又贴切的动作,也是作者心灵的写照。虽是综上所诉为了美好的未来,执着,不顾一切的追逐,但是当火舌舔到它的身躯在感到疼痛的一瞬,虽很无奈已身不由己。

在我的脸上画窟窿,盖戳子。
——火中的它是怎样的情景,脸上的印痕不堪忍睹。

你幌着身子,韬光隐晦的笑。
——这时的它,看到摇晃着身子的火焰,收敛起自己的光芒,在嘲笑。莫大的讽刺。

让我笑,等我把傻气笑尽了,就能看见我的母亲,母亲的母亲,母亲的母亲的母亲……都在这里,都在灰烬里爬。
——我在笑自己的傻气,被那一份光亮而蒙蔽了双眼,葬送了自己。当它的笑结束了,即可看到它的前辈们,一具具灵魂的湮灭,无法挣脱亦同自己一样的单纯,可笑。可想那份光是多麽的诱惑。

这是第几世了,根本记不清,死过于仓促,谁都来不及道一声:珍重!
——不知道有多少代过去了,它们的灵魂依然都在这里,都在灰烬里挣扎。根本记不清是第几世了。 死得太过于仓促,由于自己的贪婪而失去了所有,还没来得及说一声珍重。短暂的生命就这样结束了。



此诗赋予深刻的内涵,作者借用飞蛾自述。生死的刹那,领悟着,其一,赞扬了飞蛾,或许也是作者内心的一种境界,为实现自身的价值不惜牺牲自己,飞蛾扑火的精神有时还是有可取之处,现在的人们在爱情观上就缺少此概念。其二,告诫人们一种诱惑在那浑浊漆黑的境界里盲从,不加以思考,无形中决定你的成功与失败,生死存亡。其三,贪婪就如同那无情的火焰,使你遍体鳞伤,在一念中万事皆空,是当今的贪官污吏佞臣的嘴脸,一个鲜明的写照,嘲讽。如不节制自身的欲望,迷恋人世间的功名利禄,亦如同飞蛾扑火的结局,自取灭亡。




              七律·飞蛾  新韵

万物栖身苦翅蓬,黑白诡衍暗求生。扑光影戏明眸亮,玩火风扇贱命匆。
舍己寻真方可耐,执心塑愿竟难成。子孙灰烬终其果,一念烟宵欲自空。



贵在参与,粗浅的看法还望方家批评指正!——江湖笑向读者致敬!问候韩老师端午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15-6-19 23:28 | 只看该作者
端午节快乐!!
持续关注中
虽然有点难
此时看人心
热捧去哪啦
啦啦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15-6-21 11:33 | 只看该作者
今天再读才有了感觉……就像我的某些经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15-6-21 14:5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老家梦泉 于 2015-7-3 13:39 编辑

于 2015-6-21 14:50 编辑

《我读飞蛾》
    老家梦泉

飞蛾
戏言

火将熄。
圆可隐喻我,三角亦可隐喻我
去迎合你的不规则。你用弧线拽我的肩膀
在我脸上画窟窿,盖戳子。你晃着身子
韬光养晦地笑。
让我笑。等我把傻气笑尽了,就能看见
我的母亲,我母亲的母亲,母亲的母亲的母亲
都在这里,都在
灰烬里爬。
这都是第几世了,根本记不清
死过于仓促,谁都来不及道一声,珍重。


一首诗的头一句,往往能决定整首诗的节奏《飞蛾》这首就是。你看第一句:火将熄。三个字,简短有力,透露出一种紧迫感。中心意象火,也第一时间登场,你可以对火做各种解读,总之,它是诱惑人们的一种图腾。飞蛾及我们都是有型的,或曲或直,以有型之躯,去追求一种无型的,无规则的虚幻之火,难免不被它灼伤,即被画窟窿。关键这还是我们自愿的,我们对反复迷惑我们的,且机会稍纵即逝的诱惑,往往失去自制力,或意气,或贪婪的扑上去。火,韬光养晦的笑着,摇晃着身子,乐等着猎物们自投罗网……一场游戏一场梦,飞蛾及我们就这样傻笑着,还没有梦醒,还来不及道一声珍重,就灰飞烟灭,熔化进和我们一样傻,一样愚昧的前辈,及先辈那里去了……令人悲切的是,这样一出游戏,还在上演,还在所谓自愿,公开,经过协议盖戳的上演着……

2015.6.2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15-7-2 16:13 | 只看该作者
《飞蛾扑火》


敌不住那团红跳动的诱惑。纵身一跃
瞬间完美的弧线,眼睛把翅膀欺骗
火在肆意大笑,装作什么也没有看见
青烟里的幽怨求来了一场雨
潮湿的灰烬。被烧焦的心愿
复燃。烈焰,又在风的煽动下招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15-7-2 23:14 | 只看该作者

还是喜欢你的些!诗意:活泼,调皮,温暖    久见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15-7-3 13:4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石矶西畔 于 2015-7-3 13:45 编辑

这是一个飞蛾扑火的故事吧。

飞蛾为什么扑火,因为火有光,有热。而飞蛾有体寒。它于其中独舞的那虚无而寒冷的夜,如此盛大,压低它的翅膀,令它几乎不能飞翔。这时它窥见了人世的窗户和烛火。它不由得靠近,越靠近越觉得温暖,越靠近越觉得明亮。但却永远不够,不够亮,不够暖,因为还不够近,因为还不能抵达。

所以故事开始了,这一只飞蛾,在月黑风高之夜看见了这份烛火。它凝神注目这份烛火也许很久了,因为火甚至已将熄(“火将熄”)。飞蛾无法预见会有什么结局,但它向着烛火靠近。它期望事情有着圆满完美的结局,这种圆满的情结似乎与生俱来,不可割离,以致它用圆来隐喻自己。它靠近了烛火,绕着火心以完美的圆轨迹飞行着。但事情发生了一些曲折,它意识到烛火也可能是危险的,它意识到了一个它预料不到的来自外界的因素:风。风吹动着烛火摇摆,它的飞行离烛火如此之近,面对风对烛火的干预,飞蛾的轨迹被迫作出改变,变得有些零乱,变得不规则。飞蛾并不怪罪烛火的不规则跳动,它只怪罪来自外界的不规则干预,所以它会心甘情愿地去迎合着烛火。但事情马上变得更糟,对烛火的贴近的需求和风吹动下的烛火的不确定性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升级。炽热的烛焰碰着了它,“用弧线拽我的肩膀”,“在我脸上画窟窿,盖戳子”。可是即便这样,飞蛾仍然挚爱着这种光和热,在它眼中,即便自己遍体鳞伤,也不能否认这份光和热的美好的那一面。它用“弧线”、“盖戳子”来形容这种遍体鳞伤,而渐渐显得微弱的烛火也只是一时的“韬光养晦”。所以事情发展到了结局:它躺倒在了灰烬里,奄奄一息,只有爬动的力气。这时它看到了倒在灰烬里的更多的飞蛾,事实上真的有那么多飞蛾吗?也许并没有,也许只有它自己这一只飞蛾,孤独的躺倒在烛台上。但是它为什么会看见这么多飞蛾呢?因为它在飞行过程中,在数不清的伤疼之后,在一次次绝望和追寻之后,它的心部分已经死了,这死了的部分掉落下来,在灰烬里爬,又有部分死了,又死了的这部分又掉下来,又在灰烬里爬,这些都是它的部分,它的母亲,它的前世。直至最后的这一只飞蛾,那是静坐在烛台前写下这首诗时的作者,在灰烬里写下这首诗。是啊,短暂的追寻,仓促的结束,结局是开始料想不到的。

但是故事并没有结束,在灰烬里喘着气的飞蛾,在最后那一霎那震动着翅膀翩翩飞了起来。它莫名地相信着仍有一份烛火,一份光和热,即便它投身其中,也会和它安然相处。它飞出了窗口,飞入了夜色,这时停憩在屋檐上的另一只飞蛾忽地振翅一挥,叫道:来了!这两只飞蛾飞入夜空,在圆月下翩翩起舞,你看,月色多么美!月亮是和它们安然相处的烛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15-7-3 18:17 | 只看该作者
飞蛾

戏言


火将熄。
圆可隐喻我,三角亦可隐喻我
去迎合你的不规则。你用弧线拽我的肩膀
在我脸上画窟窿,盖戳子。你晃着身子
韬光养晦地笑。
让我笑。等我把傻气笑尽了,就能看见
我的母亲,我母亲的母亲,母亲的母亲的母亲
都在这里,都在
灰烬里爬。
这都是第几世了,根本记不清
死过于仓促,谁都来不及道一声,珍重。



火是一种隐喻,它可以是生活,可以是政治,也可以是生命。像一种我们无法抗拒的诱惑。直通往死亡,很残酷,也很无奈。诗人技巧地借用了火和飞蛾的物像,作为揭示我们沉重命运的桥梁,有四两拨千斤之势。诗句层层推进,“我的母亲,我母亲的母亲,母亲的母亲的母亲/都在这里,都在/灰烬里爬。”渐渐达到高潮之处,又不忘峰回路转,卸掉一部分力,“死过于仓促,谁也来不及道一声,珍重”,由此转入感叹生命之夏花般短暂。也是很好地做了轻与重的铺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15-7-4 01:23 | 只看该作者
半山妖 发表于 2015-6-4 14:50
我想这是一首暗喻祖国不够挺拔的诗。怒气不争,面对外辱一次次“韬光养晦”,低下头颅,负了几代人为你流出 ...

哎,我看不懂。看你的评论,好像是那么回事,好评好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15-7-4 01:24 | 只看该作者
杨士鹏 发表于 2015-6-4 15:47
诗的真正隐喻只有作者自己知道。或许作者本身也有多重意向。

这是公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1-15 02:36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