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紫灵儿 于 2015-6-20 10:15 编辑
现今,各种诗歌体裁层出不穷,尤其是古诗词,格律诗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许多热衷于格律诗创作的诗人们争先恐后,各大报刊杂志也热闹非凡,大有平分天下的趋势。对于格律诗的创作,我一点不感兴趣,因为它们虽然音色优美,却太浪费时间,创作一首,会耗费很多精力。我这样说,不是否定格律诗,因为我不是专业的诗歌评论家,只是一名实实在在的诗歌爱好者,还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诗人。
我今天想要说的是,为什么许多诗人和报刊杂志只认格律诗,而抛弃了同样称之为诗歌的【古体诗】!这就像人类一样,不把【残疾人】当成人!
我是一名幼儿教师,对音律,美术天生敏感度极高,如果在这些方面严格要求幼儿,没有一名幼儿会成才,因为一开始就会把幼儿吓跑。所以,在教育幼儿时,我会不拘一格,只要是幼儿感兴趣的,我全部赞同。比如,两名幼儿同时画一幅画,一名画的好,一名画的不好,我都会认为好,因为对它们好与坏的评判,只是我个人的观点,不代表所有人。这个比喻让我想起了瑞典的诺贝尔文学奖,难道它就代表了全世界?确切地说,它是将中国排除在外的,就像中国的电影《卧虎藏龙》,只有中国人才能看得懂,美国的电影《花木兰》,颠覆了中国的优良传统!
一首好的诗歌,是应该被几代人传承的,否则它就失去了创作的意义。比如儿歌,不知道什么时候被排除到了诗歌之外,多么令人惋惜。难道它就不是诗歌吗?它是成人的童话,会洗涤成人被污染的灵魂,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诗歌要想拥有悠久的历史,绝对不能抛弃儿歌!
评价一首诗歌,首先应该看它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其次是文字的凝练,最后才是音律。如果单纯为了押韵而忽略了其他,我认为实不可取。
说了这么多,我特别希望诗歌界能够重视古体诗的创作,因为它不但浅显易懂,而且意境悠远,不像格律诗那样规规矩矩,束缚多多。
我们不是古人,也不是什么名家,要想超越李白,杜甫等唐宋八大家,难上加难!所以,我们应该脚踏实地,实事求是,不要再卖弄什么创作格律诗的文采了。否则,中国诗歌界的辉煌历史,真的要断送在我们的手里了。
也许,不久的将来,中国诗歌界会出现一种特别的流派---无韵派!
来自群组: 【纯诗印象诗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