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李明利 于 2015-7-16 10:56 编辑
海南诗人乐冰 创作完成中国第一部描写南海的长诗
据人民网海南视窗海口2015年 7月15日电 艾青在《我爱这土地》中写道:“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热泪,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诗人乐冰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热泪,因为我对这片南海爱得深沉。”
怀着强烈的责任意识、使命意识和爱国情怀,海南诗人乐冰历时两年创作完成10万余字长诗《祖宗海》。笔者了解到《祖宗海》不仅是一部爱国主义的诗篇,也是中国第一部描写南海的长诗。
乐冰,原籍安徽,现居海南,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进修于鲁迅文学院第19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近年来,在《诗刊》、《中国作家》、《北京文学》、《青年文摘》、《格言》等100余家报刊发表诗歌600余首、小说20余万字。作品入选数10种诗歌读本。已出版作品6部。多次获得全国诗歌奖。2014年,被海口市文联授予“德艺双馨优秀文艺家”称号。日前,笔者对乐冰进行了专访。
成名作《南海,我的祖宗海》
笔者上网点击关键词“祖宗海”,发现最早源于海南诗人乐冰2012年4月创作的诗歌《南海,我的祖宗海》。该诗在网络发表后,不到一个月就有数万人点击,后经人民网、新华网、新浪网、凤凰网等媒体转载,广为人知。2014年,中央电视台以“祖宗海”为名拍摄了大型电视片。
乐冰有一段时间,曾经在海南琼海市潭门港一个渔村体验过生活,认识不少渔民。渔民大多数时间在海上生活,很朴实、很豪爽。“自古行船半条命”,海南潭门港的渔民世代相传着这句话。海上的风浪、暗礁、海盗和冲突,对于大多数在陆地上生活的人来说只是新闻,对渔民却是生活的一部分。为了生活,不少渔民葬身大海。女人们守寡辛辛苦苦把孩子养大,又送回大海继续生活。他们一代又一代以大海为生。他们的后人想念祖先的时候,晚上就在海边点几炷香,烧几把纸钱,向大海倒几杯酒……一想到他们在海上的背影,乐冰就忍不住泪眼迷蒙。“我和渔民常在渔排上大碗喝海南本地产的地瓜酒,说着心里话。渐渐地有了创作长诗《祖宗海》的想法。”乐冰告诉我们。
向全世界传递中国诗人的声音
2013年6月,受三沙市人民政府邀请、海南省作协委派,乐冰深入到三沙市的岛礁、渔村、码头、军营采访,挖掘、酝酿创作长诗《祖宗海》。
乐冰给《祖宗海》定了创作要求 :一是民间立场,诗意表达。将传统、历史和主权,转换成诗歌语言,追求真情朴直,出言有据,平易近人,避免说教生硬。二是写实与抒情相结合。寓史于细节,寓理于事实,寓情于诗歌,艺术展现“南海是我们的祖宗海”。三是努力打造“中国第一部描写南海的长诗”,以文学的方式表明立场,南海自古就是中国渔民的“祖宗海”。
《祖宗海》创作历时两年。“我深知,诗歌是一门艺术,像绣花,急不得。需要深入生活,潜心创作,慢慢打磨作品。”乐冰说。
《祖宗海》全诗6000余行,分为“序曲”、“岛部”、“礁部”、“沙部”、“尾声”五个部分,以“捍卫主权,民间表达;尊重历史,艺术展现”为基本定位,以“南海,我们的祖宗海”为主题,向全世界传递中国诗人的声音。
诗书能摆脱人精神上的贫困
诗人乐冰没有种花养鸟的闲情,也没有钓鱼、下棋的嗜好,对打麻将、跳舞均一窍不通。平时,他除了健身、练习瑜伽之外,只有读书、写作占据了他的业余时间。“我不知道,如果没有诗书的熏陶,面对灯红酒绿的都市,我会变成什么样子?是诗书使我摆脱了精神上的贫困,知道人究竟靠什么才是立身之本!我觉得,无论如何,诗意的人生总要比庸俗的、充满功利色彩的人生要踏实一些。”
乐冰告诉笔者,他喜欢行走,喜欢思考。走着走着,就会走出灵感。他的不少作品就是这样走出来的。他的口袋里总是装着一个小本子,有了灵感马上记录下来。“灵感稍纵即逝,我不能辜负缪斯的美意。”乐冰说。
南海成为诗人乐冰的创作源泉
笔者细细地品读了《祖宗海》,这是一部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大众的作品。诗人与国家、与人民息息相通的血脉关系,促使他涌起深沉的忧患意识和庄严的历史使命感,南海是诗人乐冰的创作源泉。
诗人只有对南海怀着亲人般质朴的爱,他的作品才能激发每一位读者内心里最柔软的共鸣。瑞典思想家阿米尔曾说:“一片自然风景是一个心灵的境界。”那么,乐冰笔下的南海无疑是一个世界,一个外在现实和内心感受相契合的世界。
品读长诗《祖宗海》,笔者深深地感受到诗人是一个热爱生活,热爱南海、热爱这片土地上人民的人。他用诗歌唤起了人们对祖国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也许是这部诗歌的高妙之处。
海南是诗人一生的牵挂和眷恋
乐冰说:我不是在海边出生的,但我羡慕在海边出生的人。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乐冰辞掉内地的工作,独自一人来到了海南。“一晃,来海南已是20多年了,我也深深地爱上了这座热带岛屿。可以说,我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这座宝岛。伴随着海南的成长,我也在成长。”乐冰感慨地说,“海南有恩于我,它是我一生的牵挂和眷恋。我住在南海边,我有责任写写南海。”
他说,“现在,我的梦想就是写出自己满意的作品。”(余恒平、通讯员余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