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665|回复: 4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重读经典》第45期:《斯人》评论小结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7-19 19:4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品
《斯人》

作者
昌耀

创作时间
2007年

推介词
《斯人》在2012年由江苏省作家协会主办的纪念“新诗百年”活动中被评为“新诗十九首”之一。
1998—1999年度中国诗人奖时授奖词:昌耀是不可替代的,如青铜般凝重而朴拙的生命化石,如神话般高邈而深邃的天空,我们深深感谢他留给诗坛一个博大而神奇的认知天空。
                    
寒山石:其一,天人合一造就的悲壮美。其二,一波三折造就的跌宕美。其三,时空转换造就的空灵美。其四,动静交错造就的壮阔美。
                                      
杨林:《斯人》所揭示的,首先是他在面对宏大的世界,看到了伟大性、整体性与永恒性,也通过这宏大世界的具体细微事物,看到了与人相同的渺小与卑微。其次,他通过这细小的事物让眼光更犀利、冷静和独特,从一个截面、一个角度窥见了整个宇宙的存在。第三,他将客观与主观、宏大与渺小进行了转换,只有当人认识到灾难与悲剧只是整个事物的核心存在,而不只是外在的命运与内心的活动。第四,他通过自省、自醒与自觉的方式,去承载这万物给予的一切,不再以任何形式上的反抗与内心纠结,以一种释然的静默为承受。

                                       
小结
本期“重读”评论有11篇,原诗很短,蕴含却丰富。多位会员在阐释中能够展开,触摸到深层。在重读中以赞赏、褒奖为主,也有质疑的文章并且有理有据,争议属正常,争鸣诚可贵。重读本诗难度大,原因是该诗超短而且时空跨度宏大。许多评论也找到了新的视角,亦新的思考。
各个作者见仁见智,当然或难免有局限,大可进一步澄清。


重读
1、红海滩:诗人的大孤独
2、窃火者:对一个诗文本的误读
3、柳鹤鸣:斯人已去,唯念昌耀
4、 采凤:对历史事件的融合也是对人性的完善
5、片碱:冰与火
6、燕庄生铁:斯人昌耀
7、吴谨:《斯人》赏析
8、冯计生:生命极至的体验
9、皿成千:有我与无我之境共建孤绝


推介时间
2015年9月9日




斯人


       昌耀

       静极——谁的叹嘘?
       密西西比河此刻风雨,在那边攀援而走。
  地球这壁,一人无语独坐。

                   1985


1、诗人的大孤独
——读昌耀诗歌《斯人》

             红海滩


  三行微诗《斯人》加标点标题与作者名字才42个字,但此诗严丝合缝,凝重庄谨。所传递出的信息容量宽广孤壮,它与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自身经历,生命体验,对世界的直观感觉紧密相关,而且也是了解老诗人昌耀的一把入门之匙。
  青藏高原的地理位置与其特性其实可以看成孤绝的象征,在广博阔朗的高原,既会产生天高地远的无限豪情,也会生出茫茫世间渺小无依之感。而诗人昌耀因为命运的安排,屈从于在高原生活劳作,除了诗歌也就是这同样孤寂无语的高原陪伴他了。此诗用几个对比来表现这种与骨肉思想粘连在一起的孤独感:              
  一、密西西比河的喧嚣与地球这壁青藏高原的寂静,从世界两个相反的大环境氛围的对比来体现孤独的根源,使诗歌有了立体感与纵深感。
  二、密西西比河稠密的风雨与诗人发出的一声轻轻的叹嘘,这声叹嘘与诗人多舛的命运,孤独的思想紧紧相依。在风雨声的反衬下,是如此的微弱空旷,沧桑悲怆。
  三、“风雨攀援而走”与“无语独坐”两种行为状态的对比。对风雨运用了拟人隐喻的写法,忙碌的风雨充塞着地球那端的每一个角落,而诗人面对令他受难的现实,只能无语独坐。
  四、静极与独坐深刻的表达了孤独的深度与广度,首尾呼应。
  标题“斯人”有受难者的意味,同时,也意指自身的小,它还隐含着不存在之意,与诗人孤寂的心理暗符。诗歌中的孤独并不是小孤独,而是一种专属于诗人的大孤独,它并不狭隘,更不等同于寂寞。它造成诗人思想上的寂寥,给予诗人审视世界的高度,也正因为此,才促成昌耀诗歌上的成就,因为诗歌正是孤独的。
 
  一首诗歌无论长短,它在经历岁月大浪的磨洗后依然发光,依然在诗海中闪烁着其独特的内质光芒。那么,毋庸置疑,它是一首真正的好诗。

       (发表于 中国诗歌流派-论坛-诗歌评论,2015-8-7 20:19)


2、对一个诗文本的误读
—— 窃火者评昌耀《斯人》诗

         窃火者



【对一个诗文本的误读 —— 窃火者评昌耀《斯人》诗】20150808补充
       昌耀《斯人》是首平常稀松的感怀诗(注解1)。
       窃火者认为:任何一位写诗的人,都有他的“第一诗人”,也有助他一臂之力的“第一伯乐”的推手者,有此两者,才能成就一位大众诗人挤身众多诗人之舆论之巅,否则只能像“十个海子”孤独的献身诗歌。
       昌耀是“大诗歌”诗观的主张和实行者,诗以长句见长,大诗者势必造成诗文本惯用长句来达到宏大的气势。一首优秀的长句诗,语言要保持精简无可删减的骨感,那种为了大诗而写长句的诗,往往将诗推向非诗的绝境。散文诗与诗歌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写作方式与精神状态。比如257页《一天》长句“记起复苏力大无穷,回味一种渊博豁达大度”词意近似,245页《圣桑〈天鹅〉》长句“但你已转身折向更其高远的一处水上台阶”语意不精,229页《冰湖坼裂•圣山•圣火——给S•Y》长句“他感到一种火的颤栗,一种酒的苏醒,一种踢踏舞步,一种飘然放大的笑容,一种拥抱”词语泛滥……昌耀的绝大多数长句诗,只有三行的《斯人》诗,其简短混杂在那些长句诗,尤为突兀:

静极 ——  谁的叹嘘?
密西西比河此刻风雨,在那边攀缘而走。
地球这壁,一人无语独坐。
1985.5.31《斯人》

       《斯人》这首诗并不能体现昌耀诗艺上的成绩,但是,可以代表他对诗有何功用的理解。昌耀是位感时诗人,与他的人生境遇有关,他在诗中那个澎湃的语言少有自哀之辞,处处体现坚强与刚毅的一面,其性深受军旅严治政治教育之气的人所应有的情怀,那种向“大”向“上”向“大叫”的语言,读多这样的诗反觉虚情而乏味,甚为无语。
       整首诗以《斯人》贯名。斯人,语出《论语•雍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即有,这个人,这件事的意思。昌耀《斯人》写的是对某事的感发,感发到连“叹嘘”都不知道了是谁,你看看,这有多悲伤啊。
       “极静”是诗人的真实状态,即有对现实体会向外的“静”,亦有向内的“静”精神上的感受,而非“叹嘘”的虚写。昌耀在诗中多次提到独坐斗室笔耕,如禅打坐的写作状态。276页《人:千篇一律》“寂静一人伏案书写”,175页《悲怆》“在我伏案作业的此刻”……不管诗人还是作家,终其是:写手。写文字的人能做什么呢?为追求一切虚浮于心的价值,唯写着证明自己的存在。所谓“价值”都是屁话,没实践意义和可操作,即不能为粮谋亦不能满金屋,不过是一群凄凄孤独人作自欺呤。
       《斯人》诗第二行:“密西西比河此刻风雨,在那边攀缘而走”道出“极静”感受的起因。416页,昌耀自述:“我从创作伊始就是一个怀有‘政治情结’的人。”。也许,1985年昌耀正看到一则新闻,密西西比河发洪水,或是其他什么事件,这种状态,如同,当代中国诗人看马航失事就来写诗,听美国校园枪击事件也会来写诗,唯一缺乏畏惧对本土灾难性事件的深究与发问的力量,其对外对内一热一冷伪情怀非外人能知。密西西比河是美国最大的河流,通常以发源于美国西部落基山脉的密苏里河支流位于蒙大拿州的红石溪为河源,全长为6021km,居世界河流第4位,流域面积322万km2,占美国本土面积的4l%,覆盖了东部和中部广大地区。1985年,老布什时代,中美关系还是很美好的,双方经贸关系迅速发展,合作领域不断扩大互利共赢,政治氛围宽松,作为那个时代里的小人物,曾深受打击迫害的诗人昌耀,为其友好国写写示好诗,倒也顺应时代潮流,正统的教育模式,这叫:主流文化。
       《斯人》诗第三行,“地球的壁”这个“壁”根据窃火者查寻数种“古汉语”工具书(注解2)综合《斯人》全诗认为两种解释适合其诗意:
       第一种解释方位:边。“地球的壁”用“边”解读,几乎将整首诗的意境全给破坏了,地球只有一个,方位“边”相对于“另一边”,如中间横亘着一堵墙,你站那边,我站这边,即相望也对峙,达不到诗人要的姿态:悲悯。
       第二种解释引申:营垒。窃火者偏向此解释。诗人昌耀曾做这样理解吗?营垒:本指军营四周的防御建筑,后泛指阵营。“壁”引申“营垒”,给人以人群众多又团结的固如磐石的意象,贴切曾有军旅生活昌耀的亲身所看所想的经历。
       诗人说,自己处在人多又团结的地球,仍感到“一人无语独坐”。诗行中的符号“地球”当然不是纯粹指地球,如同你说:“我吃过鱼了”,这句话“鱼”并不代表全世界2万多种鱼你都吃过,这里“鱼”的意思,对于你告知的那个对象,是你知我知,吃了哪种鱼的。“地球”这词在《斯人》一诗是个“模糊词”如同“鱼”的概念,很宽范。诗人是指自己身处这种人多又团结的环境,指部队这样的环境吗?仍感到全世界只剩下自己一个人,相望着“密西西比河”,痛苦的说不出话,甚有“哀默大于心死”。诗人是被什么堵塞了丧失言语的力量呢?这里没有政治手腕,没有强权压迫,只有人性,出于人的人性对全人类,受之苦难之人的悲悯。
       《斯人》诗第二行,明白如是,“密西西比河此刻风雨,在那边攀缘而走”。这行诗的方位词“那边”,为了应和,我们可将下一行的“地球的壁”解读成:地球这边。“壁”在此诗中是个“模糊词”。“壁”本身并不模糊,放在《斯人》这首诗中,“壁”这个字意,就有着模梭两可的意象。
       对诗歌的理解,昌耀说:“无论以何种诗的形式写作,我还是渴望激情,永不衰竭的激情”,他把这说成“了悟”或“世事洞明”,可以洞察其身在军营其心向神学。在他的诗中多有体现,甚至直接用做诗题的《慈航》、《僧人》、《给约伯》。
        《斯人》诗,“地球这壁,一人无语独坐”,到有几许禅味,“壁”与“无语”,将人引向禅学之“面壁九年”的历史,说的是,菩提达摩别梁武帝一苇渡江到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终日不语,以《楞伽经》为基础,主要方法是“理入”和“行入”,“理入”便是“壁观”,以求:“舍伪归真,凝住壁观,无自无他,凡圣第一,坚持不一,不随它教”,达到涅槃境界。
       窃火者认为,“地球这壁,一人无语独坐”,互文此公案之嫌。
       “面壁”与“无语”向有密切的关联。《五元灯会》第一卷载,达摩回印度前,他对众门人说:时候到了,你们怎么不各言所得?
       道副说:如我所见,不执文字,不离文字,而为道用。
       达摩说:你只得我的皮。
       尼总持说:我今所解,如阿难见阿閦佛国,一见更不再见。
       达摩说:你只得我的肉。
      道育说:四大本空,五蕴非不,而我见处,无一法可得。
      达摩说:你得我的骨。
      最后慧可礼拜达摩,依位而立。
      达摩说:你得了我的髓。
      因此,达摩将法衣及四卷《楞枷经》传与慧可,偈曰:“吾本来兹土,传法度迷情,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自此,中国有了不立文字的宗门禅。达摩作《血脉论》说:“一切众生,尽是迷人,因此作业,堕生死河,欲出还没,只为不见性。(注解3)”,那是不认识自我。真如禅之“不立文字”,一切“无语”我们通过文字般若达到自我精神的超凡境界,那是“一个人”的事,谁意会你的精神呢?我们之“无语”非禅之“无语”那般脱俗,我们的“无语”实仍是“迷人”之“无语”。
      窃火者读《斯人》是从诗的狭义上对其解读,而非,“看到了伟大性,整体性与永恒性”,“时空转换造就的空灵美”,“如神话般高邈而深邃的天空”广义上的甚至连自己都不知所谓的评鉴。昌耀因其所持诗观而向“大气”,比如,诗中的“巨灵”、“荒原”、“圣洁”……浏览昌耀的诗,他的诗中也承载着对“性欲望”的直露描写和对暧昧情愫的朦胧向往,关于这个可日后另启一篇。
      窃火者认为《斯人》不是昌耀写的最优秀的一首诗。窃火者读诗评诗,仅读诗评诗毫无帮闲者说悦耳话,或是搞地方主义行圈子主义,对一位已逝诗人,说的话过于刻薄反觉于心不忍,可是这就是我的真实读感,尤其是对于军旅出身写诗的人,向来厌之观读。昌耀的诗却与其他假大空写套话的人又有所不同,窃火者愿意翻读《人•花与黑陶砂壶》、《头像》、《戈壁纪事》此类优秀作品。
       昌耀诗风似承袭郭沫若郭小川风格,昌耀的诗给人以非理性易激动易幻想易高调的效果。昌耀写诗依窃火者观读都可找到其大致套路,一般有两种模式:1、诗的启行高调。启行高调的诗,只能一高到底;2、诗的启行实写,接着虚写,最后实写以做呼应。有兴趣的诗友,可系统的多读读昌耀的诗,《斯人》诗,启行实写,后虚写,最后实写,符合这套路。总体言之昌耀的诗仅停留在适合朗读的承度,我对这样的诗不敢恭维。那些胜赞某诗人者,不知他们有无系统阅读过诗人的大部分诗作?对一位诗人的倾心,受众者很少出自对其诗作的欣赏,因为鉴赏并非谁都可以,受众者更多的是出于对诗人人生经历的同情与向往,比如贵族病逝的成德,比如殉葬诗歌的海子,比如激流杀妻的顾城……当然,还有不公待遇二十余年的昌耀……所以,那么多诗人为其身世渲染,或少时耳聋,或发小口才绝顶,或梦中写诗得诗……翻看历代初建王朝者哪个没有离奇传说异象诏示天授正统的流氓样儿呢?诗界何尝不这样?

[引注]
注解1:
窃火者《对一个诗文本的误读 —— 窃火者评昌耀〈斯人〉诗》一文,兼引文自,1998年12月1版1次《昌耀的诗》。昌耀写了众多的诗,2000年青海人民出版《昌耀诗文总集》后又由作家出版社2010年出版《昌耀诗文总集》。

注解2:
关于“壁”五种工具书的解释。
1、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年8月1版2010年8月1次,《辞海•上册》237页。①墙壁。②营垒。③陡峭的山崖。④一边,一面。⑤星官名。
2、中国青年出版社,2008年4月1版2011年4月3版2011年4月2次,《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3版•学生实用》21页。①名词,墙壁。②名词,军垒。③动词,坚守营垒。④形容词,陡峭高峻耸立如壁。⑤名词,星宿名。
3、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年7月1版2014年2月3版2014年2月5次,《古汉语字词典•第3版》60页。①名词,墙壁。②名词,军垒。③动词,坚守营垒,驻守。④形容词,陡峭高峻耸立如壁。⑤名词,星宿名。
4、长春出版社,2014年6月2版2014年6月1次,《古汉语常用字词典》28页。①名词,墙壁。②引申名词,陡峭的山崖。③引申名词,营垒。④边。⑤动词,驻扎。
5、长春出版社,2014年6月8版2014年6月1次,《古汉语常用字字典》22页。①名词,墙壁,石壁。②营垒,军营。③边。动词,驻扎。

注解3: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达摩著《禅的源头达摩大师〈血脉论〉讲论》朴憨法师,91页。
       (发表于 中国诗歌流派-论坛-诗歌评论,2015-8-8 19:33)


3、斯人已去,唯念昌耀
——浅析昌耀《斯人》

                      柳鹤鸣


       文学作品,但凡经典之作,必然具备两个因素,其一,历史的自我还原,其二,自我的历史解构。这在昌耀的斯人中,我似乎看见了什么,但又不那么确切。故而当我将其解散出来的时候,或许并非昌耀所想所念所喻,又或许仅是我一时的揣摩推测,但至少我心中的斯人,已非一人孤独的无语静坐。
       之所以说经典之作须有历史的自我还原因素,也是因为这一文学作品的潜规则意义,即隐喻,讽刺,抗争,悲壮。再通俗的说,时下不少人对中国现状予以批评,反思反省的却占据了绝少数的一部分人,尤其是抵达那部分——黑暗与 光明交替的敏感地带的时候。我想昌耀的反思是深刻的,是具有思想的,是可以在精神上给人以焕然一新的。但时代就是时代,不是昌耀一个人的,也不是敢于批评的少数人的。
       这是一个人的无奈,昌耀的悲哀。他对自己所处历史的环节看得透彻,也必然会意识到这样的时代不能长久。唯有斯人之痛,斯人之殇,可聊以慰藉诗人的孤独的内心与精神的自救。对昌耀以斯人为题而写下这首微型诗作而言,它的意义是不需任何后来者扣以华丽桂冠的。甚至我大胆的以为,昌耀也是反对的。
       自我的历史解构这一层因素对昌耀来说,或许意义更为巨大。上一秒过去,即为历史,下一秒到来,即为现在。对自我的历史认知,昌耀的独特经历会让这一切更加的真实、贴切。昌耀当过兵,打过仗,负过伤,作为一名军人来说,铮铮铁骨是可以用来形容这位饱受沧桑的诗人的。
       昌耀不是中国传统的文人,也不是新时代颇具前瞻意识的诗者,但他有自己的傲骨。像郭沫若那种诗歌奴才之相,我想并非昌耀之所能忍受的。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他被划为右派,其中辛酸,怕是已无人能够体会。颠沛流离直西部高原,让他的创作无形中得到了一种另类的滋养。
       他说:“生命(或者说人类生活)给予我的感受总是偏于沉重,而生命(或者说人类生活)又总是愈挫愈奋。我希望自己的作品呈示的是人类的这种高贵的抗争与悲壮的美感”。这让我想起了被誉为“西部歌王”的王洛宾先生,作为一个音乐家,王洛宾与昌耀类似的经历不知不觉中也造就了那座属于他们自己的丰碑。
     写这篇文字之前,我也以为在85年前后会有什么特殊事件发生,以至于昌耀有这样的写法。继而又寻觅一番大西洋彼岸又有什么事件发生,或者是有什么特殊的纪念意义。查了一些资料并且再次较为完善的了解昌耀的人生经历之后,突然觉得,并不是什么特殊事件将这首《斯人》置于昌耀的代表作之列,也没有所谓的特殊环境导致昌耀萌生这样的写作。特殊的外部环境似乎并没有太多的苛刻要求,反而是昌耀特殊的年纪,人到中年,五十不惑,已过半百之年的他,似乎应该有一个较为隐晦的表达来体现自己这半生的世事沉浮。
       我想,之所以我会以为这首诗有特殊之举,反映的应该是我自己内心深处对这种特殊意义的特殊情感。对那个年代的有骨气的诗人,我自己潜意识里能够表现出更为深沉的敬意和亲切。昌耀便是其中之一,虽然我接触并不多也不深。
       如果说昌耀在写这首斯人之时,是在小悲之中隐喻出自己的大情怀,那斯人成为经典的意义就更大了。
       “静极——谁的叹嘘?”静极?谁?叹嘘?
       静到极致的一种诗意表现,究竟隐含着怎样的跌宕起伏?这种发挥到极致的静态意义,是不是也在哀叹某些人的沉默与顺从?这个“谁”,是我自己,还是斯人?这一声叹嘘又是为谁而叹嘘?
       对此,我更愿意相信,这是一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之感。这种“静”既是看客们的不作为,又是独裁者的胡作非为,极致的静,往往都预示着极致的动的产生。这一声叹嘘,不会是别人的,是昌耀的,我也愿意是我的。哀叹是无奈,嘘声又何尝不是?
       “密西西比河此刻风雨,在那边攀援而走。”诗人要在悬崖峭壁上寻求一丝生机?这“密西西比河”是不是中国的“密西西比河”?风雨来得如此之快,以至于要攀缘而走?可“在那边”又何尝不是在这边?
       濒临绝望之际的求生欲望是惊人的,这样的昌耀亦是惊人的。这是无声的呐喊,这是无奈的斗争,这是生活的偶然加必然。我不能妄加揣摩昌耀的用意,但我希望,这不会是一首绝唱。
       “地球这壁,一人无语独坐。”这得是多大的孤独与静寂才能一人无语独坐。此时的昌耀,是孤独的?是静寂的?是略显哀愁的?我不知道,但对昌耀而言,这一刻或许才是最值得叹嘘,甚至是无语独坐的。
       这首微型诗的信息量相对不大,更多的是需要读者自己发掘昌耀在这诗意的构造下面隐含着的意义。我想,这既是我们重读的意义,也是我们对昌耀重新定义的一次义举。
       重读昌耀,远非斯人。作为新诗史上的一座青铜大器,他的质地与品格,在今天来看,似乎更有必要学习,甚至是发扬、传承。我不知道作为昌耀本人来说,会被冠以多少亮瞎人眼球的名号,但我知道,中国从来不缺马屁精,中国独独是诗坛缺了昌耀这一强心剂。
       昌耀的离去,说是诗坛的憾事,亦属斯人的幸事。毕竟他实实在在的给中国诗人们留下了一份可贵的历史教材。不需任何人来审核修订,如今看来,这才是最纯粹的昌耀史。

                                      2015.8.7     于济南

(发表于 中国诗歌流派-论坛-诗歌评论,2015-8-7 16:42)


4、对历史事件的融合也是对人性的完善
  ——读《斯人》

                 采凤

  

    采风读诗:如果仅仅从以上三句来看,确实不好评判此诗,好在读过诗人简介和相关经历,比该诗多得多的文字,对其人有了了解,遂对此诗有了最初的好感。由此得知,我们评判一首诗往往从诗人开始,从他的诗品,人品入手往往比从他的文字入手来得快捷。

   昌耀,这个名字被诗人领用本无所谓,很多名字叫“昌耀”的,他们写不写诗都安然度过人生,也许幸不幸福不能仅用最后的纵身一跳作评判,但至少这样的人生是有缺憾的。何况《斯人》这首诗承载的思想分量何其壮观,真的以身践行了“天将大难 苦其心志”,这样的人生和结局是我不愿看到的,但它毕竟发生了,而且有将继续泛滥不止的意味;这些痛的往事逼迫自己从思想寻根,如何从自我做起,走出这份悲壮情结的思念和局促。

   “ 静极——谁的叹嘘?”这句本身没问题,“叹嘘”是指被命运捉弄的不公还是其他,不得而知。

   “密西西比河此刻风雨,在那边攀援而走。”此句情境停留在地球另一边,显然诗人是有浪漫情怀的,思维已经不局限于当下的时空节点,这本身也没问题,思维的跳跃没有错。

   “地球这壁,一人无语独坐。”为何诗人思维在地球那壁很活跃,一旦落在地球这壁,就无语且独坐呢?这暴露了问题的症结和诗人命运紧密联系。由于文化氛围,历史过渡等诸多原因,在不同的地域里面,个体融入全体的方式和结局是有差异的;举个例子说,中国很长时间关注的是“王”的文化,各种思维与“治国理念”都在这里分别展现,唯“我”独“尊”这样的程序一直在上演(个见),而地球其他地方个体智慧参与整体(历史)事件的方式不同,对参与个体的压力(锻造)也不像这边来得如此激烈,直接比较就是“磨难”程度大大减少;所以说,到这里来的(生命)是来融合的,至于抱着其他目的,“木秀于林”“出头的椽子”类似结局比比皆是,也造成思想精英不断陨落,至于怎样融合,这个度还真不好把握,暂且判定为对自身更加完善,更加包容吧(采风戏言,后叙)。

    ——谨以此文纪念:昌耀《斯人》

(发表于 中国诗歌流派-论坛-诗歌评论,2015-7-27 23:20)



5、冰与火
   ——昌耀.斯人
                       片碱



       读到斯人,我首先想起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同样是写寂寞,两首诗都达到了可观的高度。陈子昂信笔一挥,幽州台天下闻名;昌耀信笔一挥,1985年刻入诗史。一首够当量的诗就是一个事件,一个坐标,就像文豪托尔斯泰逝去的小站,因为托尔斯泰而永垂不朽;就像嘉兴南湖上的画舫。
       昌耀的语言具有青铜的质感,这评价是中肯的。说来奇怪,在老干部体成风的年代出来的诗人里面居然会有不同凡响如昌耀。这反过来证明了诗人人格的独立,没有附和而淹没于洪流,在追求上独树一帜。
       昌耀语言的特点就是粗线条,遒劲、有力、可握,仿佛钢丝。现代诗人的语言偏细,擅长描摹生活,勾勒细节,——刻画时代,细如发丝的语言是无能的。过细的语言反应了现代人思想的琐碎,被琳琅满目的商品击溃,现代人只能思想小的,诸如家庭、爱情;不会思想大的,譬如国家、人类。
       粗线条的语言其实是思想语言,掌握这种语言的诗人他拥有写史诗的潜质。能够细致入微的描写生活,以普通人熟知的打动普通人心,细线条的写作同样值得肯定。优秀诗人需要掌握两种语言,对应两种写作,冰与火。一种是生活的描白、铺陈;一种是总结,思想和生活的提炼、观照。前一种细线条,后一种粗线条,粗细两种,比较而言,粗线条的获得更难,因为粗线条对应了世界观,是世界观的呈现,没有世界观粗线条的写作是不可想象的。必须对世界有一套见解,而前提是凡事问个为什么。
       诗歌区别于其它最直观的就是语言,我一直很奇怪像戈麦像海子,他们富有质感的语言从何而来?孙悟空横空出世?无父无母?还有北岛,我也存疑问。就像猿猴进化到人,哪里总少了一环。昌耀给了我答案。其实若穷究究竟,鲁迅的“野草”也许更早。对生命绵绵不绝的追问,对苦难绵绵不绝的叩问,认真导致的文字总带有作者的体温,而这体温也总比平常人热些。只有对生命饱蘸关怀的诗人才会写出带有体温的文字,昌耀是其中一位。
       鲁迅也是诗人,“野草”(野草成型于鲁迅的早期,那时思想和类似思想体没有形成,所以也是细线条写作,和昌耀相通是其中的关怀。)是华语最早也是最好的散文诗集,每一篇都犹如凤凰般闪耀,但鲁迅希求的改造世界,是良知写作,也是实用写作,越到后来越突出思想性,而文学性减少。鲁迅的文学本体是杂文,盛载、安放鲁迅思想的是杂文。诗歌不一样,诗歌是非常独特的体裁。诗歌是一切文学的本体,在文学里面唯诗歌像剑锋利,直抵深渊,直抵核心,当它求真的时候;而当诗歌求美的时候,她又分明是少妇,温婉、温柔。最优秀的诗人是文学奥林匹斯山上的宙斯,譬如歌德,而诗歌又是最容易进入的写作,混入的平庸作者最多。当时代弥漫着平庸之气,谁能够别开生命?昌耀做了很好的范例。
       鲁迅推崇的哲学家是尼采,尼采的渊源是叔本华,叔本华终其一生在抗争苦闷,琢磨意志,叔本华的悲观言论和佛家思想契合,佛家的虚无思想在叔本华这里得到了回应。于是你看:释迦牟尼——叔本华——尼采——鲁迅——昌耀——海子、北岛、(早期)杨炼、戈麦、顾城、舒婷……,一条隐约的细线串联起诸多人,诸多曾经和苦闷撕扯过或还继续撕扯着的人们。不屈的永远不屈,哪怕在另一个世界。他们前赴后继,为了“自由”。唯自由让人付出一切,追求自由的都是贵族,精神的贵族。说到贵族,昌耀和拜伦都有相通的地方,他们的诗,他们的气质。
       这些人,这些诗人、哲人、思想家,本质上都是诗人,他们敏感,尤其能感受别人的苦楚。因为脆弱,诗人能写出好诗;因为能感同身受别人的痛,所以高尚;因为同情,让自己受比别人更多的苦;因为不甘自弃,所以忍受;因为无法忍受,所以死亡。
       诗人时而像战士,时而脱下战袍,化身耕夫,个人最喜欢昌耀的诗还有这首:一片芳草。昌耀是火属性的诗人,这首诗可视作他的冰属性写作。

我们商定不触痛往事,
只作寒暄。只赏芳草。
因此其余都是遗迹。
时光不再变作花粉。
飞蛾不必点燃烛泪。
无需阳光寻度。
尚有饿马摇铃。
属于即刻
唯是一片芳草无穷碧。
其余都是故道。
其余都是乡井。

       写出慈航的昌耀,写出斯人的昌耀,叩问是贯穿始终的。来自灵魂深处的起伏激荡着诗人,催促诗人交出一首首诗。人的生命是短促的,诗人尤其。越优秀的生命越感受到时间的紧迫,生命的流逝,越有使命感。仿佛带着天命而来,带来真理,带着火种,启蒙人类,教化人类,在他们面前是一片混沌未开的世界,所以屈子说:众人皆醉我独醒。这是骄傲,也是寂寞。寂寞是潜伏于路上的毒蛇,时不时骚扰诗人。
       人若有良知,面对不公势必说出慷慨激昂的话,这就是诗,就是诗人。哲学家是理智的化身,诗人是激情的化身,诗人也有理智,哲学家也有激情,像尼采。当诗人失去理智的时候就非常可怕,像顾城。当哲学家失去激情,写得干涩,吸引不到人。
       若公允的评价昌耀的写作成就,虽然有诸如慈航,在同时代的一众诗人之上,仍不免——在最顶级如歌德之下,这和中国文学在世界文学里面的地位是相符的。
       关怀、语言的质感和鲜活保证了昌耀的诗能够一代代传下去,只要汉语还在。

            (发表于 中国诗歌流派-论坛-诗歌评论,2015-7-25 00:33)

                 

6、斯人昌耀
——昌耀短诗《斯人》简读  

燕庄生铁


    其实我更愿意在100年后,无来由地走进一处墓地,看见一座坟头,那墓碑上有文字,细看是一首诗。就是上面这首仅仅三行的汉语现代诗。这种情况下看到这首诗,其实不用谁来阐释,我就能懂。尤其是,如果我是一个文化人,会对几行文字格外感兴趣。首先映入眼帘的当然是:斯人昌耀。这是这首短诗的诗题与作者合在一起的四个字。但昌耀先生在桃源县三阳镇的红岩档的墓地,确实没有墓志铭。昌耀的真正归宿在他的诗集里,墓志铭也在他的诗集里。

    斯人。100年后这词还活着。检索记忆或查找资料,“斯人”最早出现在先秦,诸子百家以降,各种文体均有使用,甚至出现在翻译的佛经中。就连尼采的自传《看啊,这个人》也有斯人的意味。在古汉语所有的用法中,斯人,并非实指,都是虚指。一旦实指之后,再称谓为斯人,也是跳出了实指。并且在很多用法上,有叹喂的意味。昌耀以斯人作为诗题,这个斯人是一个怎样的存在呢?斯人昌耀。署名也在诗歌文本里。

    昌耀是谁?他最后没有与讲话订立契约,也没有和所谓的人民站在一起。因为所谓的人民就是契约规范所指定的文学作品主题表达的方向。但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屹立在契约之外的第三级的。这需要际遇练就。1957年5月伟人认为事情正在变化,同年昌耀级被打成右派。那一年的几天前程主任还将昌耀的《林中试笛》(二首)放在了《青海湖》第10期庆祝国庆8周年特大号上的诗歌板块头题发出,几天后还是那个程主任就跳出了《林中试笛》的毛病。是形势变了。按当时的形式,我判断,这两首诗确实有问题。政府与知识分子确实“打起了血架”。程主任为了规避自己的风险,将风险转移到昌耀头上。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昌耀对政治不甚敏感。厄运从此降临:1957——1979,20年右派流放生涯。这个动作,将昌耀推向悬崖,此后的昌耀就像一颗崖柏。

    静极——谁的叹嘘?

    叹嘘是过去时。谁的叹嘘?谁该叹嘘?叹嘘何用?如果说叹嘘有过,那么此刻静下来了。问号是疑问还是质疑?在有答案和没有答案之间。有答案是因为御风而飞洞悉了苦难的因果,没有答案是因为还在上下求索。基调冷峻,没功夫抒情。闲情逸致已被雨打风吹去。剩下来的是骨感。

    诗人昌耀一生经历了巨大的落空。又诗为证:【《雄辩》1有雄辩之欲望。有亟亟于报国用世之心,/有切切于求贤问聘之思,】。经历了20年的流放,平反后依然无法从悬崖上走下来。或者说遭遇了另一种悬空。落款1985的创作时间,距平反已经6年时间。此刻,静极。时间足够你入定。

    密西西比河此刻风雨,在那边攀援而走。
    地球这壁,一人无语独坐。

                      1985

    对比:静极——叹嘘;那边——这壁,风雨——无语,攀援——独坐。密西西比河,只是地理名词,从文本本身看,不宜做额外的、过分的解读,没有任何庸俗的政治隐喻。昌耀遭遇了政治运动,却并不以诗歌介入政治,而是以诗体验生命。
    上面列举的对应的词汇完全相悖。现实与理想的相悖,人生与时代的相悖。“密西西比河此刻风雨”的最佳解释是《一百头雄牛》。那是一场地球背面的壮丽人生,与自己无缘。语气上,这首诗是诗人自己写给自己的,诗与人的境遇严丝合缝。当才华被集中捣毁,最后瘦骨嶙峋、屹立不倒的那个,就是人格。
    斯人。斯人昌耀。内心的风暴已经转化为钙。一生的极简的总结透出卓拔,独立,落空,渴望,旷达。独独没有悲愤,悲愤是过去时。第一段与第二段的关系是设问与答案的关系,也是成佛与面壁的关系。面对苦难为何如此旷达,或许《慈航》能给出答案:【1 爱与死  是的,在善恶的角力中/爱的繁衍与生殖比死亡的戕残更古老、/更勇武百倍。】。

    一个人生得意的人,是不会写出这种诗文本与境遇严丝合缝的诗歌作品的。如果写了,也没有凭据。这就是白居易与杜甫的距离,也是卖炭翁与三吏的距离。斯人昌耀本身就是证据。

    现在是2015年,我们渐渐发现,就文化价值而言,那种讲话契约下诞生的文学作品逐渐沙漠化。在当时主流诗坛与讲话订立契约的时候,昌耀放慢了脚步,或者说被迫剔除,因此保持了那个群体合唱之外的独立的喉音。崖柏的形状是岩缝与风塑造的,正如我们感知到的诗人昌耀,没有选择。我们的形状与他不一样,是因为我们没有被放置在他那样临近深渊的峭壁。

    我会告诉100年后的人们,这首及其简略的三行诗,是诗人昌耀的一个器皿,它盛纳着那个时代的,诗人的一生。

                                2015.07.23,于流派诗歌网

               (发表于 中国诗歌流派-论坛-诗歌评论,2015-7-23 00:38)



7、《斯人》赏析

               吴谨


       昌耀的《斯人》,内文32字,6个标点符号,系三行现代微诗。然此三行体式微小的诗歌,却是一首熔艺术与人生于一炉的大诗。
       昌耀其人,经历特殊、际遇坎坷;曾从军负伤,战东域而拘西土、生南国却驻北疆;21岁被划为右派,12年的艰苦磨砺,让他的生命意志变得坚韧而顽强。他49岁写的这首《斯人》,如大寺洪钟的发声,浑厚、沉闷、惊人。它集动静、远近、孤独与热闹、厚德载物与大音希声的艺术魅力与人生感嘘于一体,让人浮想联翩,爱不是卷……
       一、动与静的互衬与对比
       静极。二字言诗人处境之寂极,语句短促,达意精准、简洁。
       ——谁的叹嘘?承上发问。一声静极之境的叹嘘,以有声衬无声,静显得更静。动与静的互衬与对比,更反应出一种大地般承重的偶发呼吐之势,释放、叹惋皆在其中。且,以主为客的书写,让己非己,使自己成为一类人,即斯人。范文正公《岳阳楼记》有句:“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句中的“斯人”,就是那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古之仁人。而夲诗中的“斯人”,可以理解为有此寄托的诗人本人。当然,以客为主的写法,古文人早已使用,《五柳先生传》中陶渊明就以这样写:先生不知何许人也,门前有五柳树……
       动与静的互衬与对比,除了前两句,诗之转合的后两句仍然是动静互衬对比,且与前文也形成这种艺术关系。静极的地球这壁,一人无语独坐,与风雨攀缘而走的密西西比河的地球那壁,无声寂然与风雨大作形成对比的张力之势,且结构与开头和谐呼应,不但传承了古律绝起承转合的传统章法,而且深刻反映了诗人的大沉重与大关照。可以说:动静互衬与对比的艺术,让《斯人》的艺术色彩更加靓丽。
      二、远与近的艺术联想与对比
      我们知道,地球是个实体球,体积之大,隔绝人类目力。然,人之联想,仍可将地球另一极的事物信息笼于一时,挫于笔端,置于尺纸之内。但这种联想,并不奇特,也不超越前人。《斯人》联想的不同之处在于将地球东西两种极端的情况——寂静的斯人与风雨的密西西比河进行对比,呈现了诗人对人类的大关照。此诗,诗人只留下了年份,并未留下具体日月,这为解读此诗留下困难。然按照一般情况,诗歌大多不留时间,若留时间,应该是诗人特意而为。那么1985年的美国发生了什么令诗人叹嘘之事呢?亦或与美国之事对比,中国有何让斯人叹嘘之事呢?不得确知。但我们可以由此洞悉,诗人对两国之事的关照应当是一定的。
       三、孤独与热闹的对比
       静极、叹嘘、一人独坐无语,从这些词语中,我们可以看出诗人处在一种大孤独中。他叹嘘什么?是对自己人生的一口吁气,还是对自己人生际遇不平的一声慨叹,亦或是对他物、他事、他人的一种怅然呼嘘,我看,这些皆有可能。如果密西西比河此刻风雨为自然或人类灾难导致的叹嘘,它自不关热闹一说。如果风雨另有所指,这种风雨通常是一种热烈的变革力量,它与斯人的孤独寂然形成一种对比关系。
       四、厚德载物与大音希声
       昌耀的际遇,让他的人生数倍沉重于常人。但这种沉重,由于作者胸怀的厚阔,又让他真正成为一个厚德大爱的担当之人。这一点,在他的诸如《慈航》等诗篇中能够得到应证。由于基于“在善恶的角力中/爱的繁衍与生殖/比死亡的戕残更古老/更勇武百倍”的认识,昌耀才得以甘愿领受苦难,且愈挫愈奋,让其为人与作品呈现出一种生命的抗争与悲壮之美。因此,他总能以德报怨,以苦难修身,勇于领受并担当。他似乎要以承受并超越苦难来证明生命的高贵,他以超越常人的忍受,让人们体悟生命像大地般承重、青铜般厚朴的力量。
       我读此诗,自然想到的词语是厚德载物与大音希声,因为昌耀其为人的胸怀之担当,作品之厚朴、之简洁。
       我喜欢昌耀的诗歌,不只是因为他的诗歌艺术上乘,更因为他的大地般的承当与遇挫愈奋精神力量之高贵,为身处困厄中的人们提供了坚持下去的精神营养。
       姑且以此文,再次缅怀诗人并向诗人致以崇高敬意!

       (发表于 中国诗歌流派-论坛-诗歌评论,2015-8-4 21:12)



8、生命极至的体验
——简评《斯人》

                    冯计生


地球这壁,青海茫茫戈壁。
地球那边,密西西比河流。
一人无语独坐者,斯人昌耀。
因人的参入意识,从地势上的极大反差,在空间上也形成一种极大的跨越 ,以动静相悖来感受到生命的密度和宽度。
在青海茫茫戈壁沉寂的夜里,大自然正在已它极度的宁静抚慰一颗苦难的心灵。它让一个生命从静的深处进入到虚空,溶入虚无。让生命在一片澄澈明净之中映现高贵的灵魂。
静极的虚无乃一颗伟大心灵深处的隐秘。
而在那边,密西西比河水的湍急,在风雨中,在两岸复杂险峻的环境中穿行,在巨大的落差拓展生命长度的同时展现出其磅礴气势和百折不挠的意志。
苦难总是把诗人托举上生命最高的峰巅,任风雨肆虐,供后世观瞻。
对极度虚无的美好体验和对汹湧激流极限的凶险体验,都不过一声叹嘘而已。它就像神秘的造物主一个丰富的表情,几分惊艳,几分悲壮。

       (发表于 中国诗歌流派-论坛-诗歌评论,2015-7-30 07:24)



9、有我与无我之境共建孤绝
  ——试谈《斯人》

                          皿成千


        接触这首诗很早,被众多人提高了分贝的一首诗。我一直不以为然。前期我重读再重读,甚至我认为第一句就是相当好的,朋友却说是最差的。这让我很不服气,我还是读,仍然认为是相当好的。这是一个爆破点。我不妨试谈一下全诗。
       题目斯人可以理解为“斯世”也可以理解为“小我”。
       先说“斯世”,有我之境。在极静的环境中,诗人体验到的是动态的,这种静被诗人主观化,认为是一种叹嘘。为什么是叹嘘?后面说,虽然这里是静的,但在世界的另一头可不是这么回事。叹嘘说的也就是静的相对性和局限性,后面进一步证实,因为人的存在,世界之大,许多不为人力所能及。唯独人的感召是相通的,从密西西比河这个地点让人认识到诗人所言及的是蝴蝶效应。静者不静。
      再说 “小我”之境,小我可作无我,与万物无关。而我又是万物。从这点看,静与我无关,与谁有关呢?谁反观静而叹嘘。当一只蝴蝶的翅膀扇动原理存在,地球万物都有其自身的平衡律,人的缈小不值一提,还有什么好说的呢?而我即无我,我为万物之物。
       全诗由静与叹的主观介入引发对宇宙格局的思考,构成了“我”之于世界的有无之境共存,突显出“我”的孤绝感!
                            2015-08-02

       (发表于 中国诗歌流派-论坛-诗歌评论,2015-8-2 12:33)




    昌耀(1936-2000)本名王昌耀,湖南桃源人。1949年秋,考入桃源县立中学读书;1950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任师文工团宣传队员;1951年赴朝鲜参加抗美援朝,1953年受未央影响写诗,在朝鲜战场元山战役中负伤,伤愈后转入河北省荣军学校读书,1954年开始发表诗作;1955年调青海省文联,后参与《 青海湖》文学期刊的创刊工作并担任编辑。
      1957 年在《青海湖》发表《林中试笛》被划为右派,由“大地的士兵”变成“大山的囚徒”。1967 年摘掉“右派”帽子,依然被发配到新哲农场等青海垦区的多处流放地,1979年平反;1985 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1988 年在省作家协会第三次代表会上,被选为青海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1993 年被省文联评聘为一级作家。出版有《昌耀抒情诗集》、《命运之书》、《一个挑战的旅行者步行在上帝的沙盘》、《昌耀的诗》、《中国当代名诗人选集—昌耀卷》、《昌耀诗文总集》等。
      2000年3月23日,他从医院三楼的阳台纵身而下,留下他的诗文中惟一的一句表现了他俗念的话:“祈愿仁慈的上帝不要将我遗弃!”
      《斯人》在2012年由江苏省作家协会主办的纪念“新诗百年”活动中被评为“新诗十九首”之一。

——欢迎各位“重读”,应征作品请发至“诗歌评论”栏目,勿在此跟帖。截稿日期:2015年8月20日。

附:《斯人》

              昌耀

       静极——谁的叹嘘?
  密西西比河此刻风雨,在那边攀援而走。
  地球这壁,一人无语独坐。

                                1985


相关研究信息(选):

      1、昌耀是不可替代的,如青铜般凝重而朴拙的生命化石,如神话般高邈而深邃的天空,我们深深感谢他留给诗坛一个博大而神奇的认知天空。
                              ——被授予1998—1999年度中国诗人奖时授奖词

      2、其一,天人合一造就的悲壮美。其二,一波三折造就的跌宕美。其三,时空转换造就的空灵美。其四,动静交错造就的壮阔美。
                                      ——寒山石

      3、《斯人》所揭示的,首先是他在面对宏大的世界,看到了伟大性、整体性与永恒性,也通过这宏大世界的具体细微事物,看到了与人相同的渺小与卑微。其次,他通过这细小的事物让眼光更犀利、冷静和独特,从一个截面、一个角度窥见了整个宇宙的存在。第三,他将客观与主观、宏大与渺小进行了转换,只有当人认识到灾难与悲剧只是整个事物的核心存在,而不只是外在的命运与内心的活动。第四,他通过自省、自醒与自觉的方式,去承载这万物给予的一切,不再以任何形式上的反抗与内心纠结,以一种释然的静默为承受。
                                        ——杨林

      4、生命(或者说人类生活)给予我的感受总是偏于沉重,而生命(或者说人类生活)又总是愈挫愈奋。我希望自己的作品呈示的是人类的这种高贵的抗争与悲壮的美感。
                                        ——昌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5-7-19 20:04 | 只看该作者
斯人已去,唯念昌耀。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5-7-19 20:1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初见 于 2015-7-19 20:14 编辑

斯人
[sī rén]
斯人就是此人的意思,此外斯人还指人民,百姓。
亦有天将降大难于斯人也。
中文名:斯人
拼音:sī rén
解释:此人
属于:词汇
分享
sī rén ㄙㄧ ㄖㄣˊ
斯人
(1).此人。《论语·雍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唐 杜甫 《殿中杨监见示张旭草书图》诗:“斯人已云亡,草圣秘难得。” 明 刘基 《郁离子·虞孚》:“饮食之人,则人贱之。斯人之谓也。” 李劼人 《天魔舞》第十三章:“说来说去,大有斯人不出如苍生何之概。”
(2).犹斯民。指人民,百姓。 唐 元结 《与瀼溪邻里》诗:“斯人转贫弱,力役非无怨。” 太平天囯 汪吉人 等《<军次实录>序》:“小官等佩读之馀,知足以破斯世之迷途,启斯人之聋瞶。”
(3)斯人还指昌耀先生写的诗
我百度来的评
流派网张无为教授主持的《经典重读》。
(4)他不说,也不看,更不聆听。
嘻嘻,这我写的评,张老师多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5-7-19 20:41 | 只看该作者
呵呵上午刚提及此诗,也是一种孤绝。这首诗我读了十几年,近期才领悟到其中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5-7-20 08:33 | 只看该作者
好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5-7-20 09:05 | 只看该作者
耐人寻味的一首绝佳的诗。怎么发挥均可找到理想中的立足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5-7-20 09:39 | 只看该作者
昌耀的诗风格独特且成熟,写出了西北感觉和苍凉中的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5-7-21 00:51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5-7-21 01:02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5-7-21 01:07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1-3 17:14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