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74|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顾城的自由梦是如何破灭的:解读顾城诗歌《鬼进城》(已解读到星期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8-10 11: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围围 于 2015-8-16 13:39 编辑

顾城的自由梦是如何破灭的
      解读顾城诗歌《鬼进城》


       在解读这首诗歌之前,我想说几句题外话。对于诗歌,我喜欢从阅读效果对它进行分类,我把它分为三种:第一种是指向心脏的诗歌,第二种是指向脑袋的诗歌,第三种是指向灵魂的诗歌。指向心脏的诗歌的阅读效果是令人感动,指向脑袋的诗歌阅读效果是引人思索,指向灵魂的诗歌的阅读效果是让人的心脏与脑袋有羽化之感。
       在解读这首诗之前,我还要谈一下我个人对这首诗标题的看法:有的版本是《鬼进城》(八首),有的版本是《鬼进城》(九首),都是错误的。正确的标题应该是:《鬼进城》,因为这本身就是完整的一首诗。如果硬是把它拆分为八首或九首,我想,如果我们只读过其中一首,根本没有读过其余几首,试问:谁能读懂这首诗?何况作为整首诗来读都让人望而却步。



鬼进城

       ○点
  的鬼
走路非常小心
它害怕摔跟头
  变成
       了人



解读:
0.00读完这一段近乎小说楔子的文字,我们不禁要问:○点的鬼是什么样的鬼?是饿死鬼?是吊死鬼?是还情鬼?是冤鬼还是孤魂野鬼?为什么鬼要进城?这是什么样的城?这个城属于鬼还是属于人?为什么鬼在进城的路上要非常小心?为什么鬼一摔跟斗就会变成人?为什么鬼怕重新做人?
0.10值得指出的是,诗人在诗中使用了两个符号:一个是○,它是城市的象征:封闭、空洞;另一个则是诗人有意将诗歌排列成上下瘦中间胖的这种有意味的形式:为什么这样排列?绝非偶然,诗人是为了强化“它害怕摔跟头/变成/了人” 的表现效果。
0.20○点是什么意思?是圈点?非也。是钦点?非也?我个人的理解是:是那个“城”点名(要这些鬼进去)的意思,是不可抗拒的意思,是宿命与使命兼而有之的意思。
0.30如果联系到文革,联系到上山下乡,我们似乎可以这样给诗中的鬼做个界定:他们是文革中上山下乡文革结束后返城的青年。
0.40如果联系到上个世纪末那场著名的历史风波,我们似乎有必要进行补充:他们中有的是文革中上山下乡文革结束后返城的青年,有的是各地赴京声援反腐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
0.50如果我们把自己置身于千年后,单纯地面对文本,我们又会怎样认为呢?且让我们继续读诗吧。



(星期一)
鬼是些好人
他们睡觉 醒了
就看布告 游泳
那么高的在水边站着
在地下游出一片金子
翻鱼 翻跟斗 吹哭过的酒瓶子
他们喜欢看上边的东西
一把抓住金黄的
           树叶


鬼有时也会读:“毕竟他们原来认识”
然后把手放在文件下边
“这棵水边的老玫瑰”
他们齐声 吐出一片大烟雾
傍晚的人说
“该回家了”

他们一路灯影朦朦
鬼不说话 一路吹风
站上 写吃草 脸发青
一阵风吹得雾气翻滚




解读:
1.01鬼是些好人 :诗人在正文第一行就回答了我们——所谓的鬼不是鬼,是人;归之所以叫做鬼,是那些所谓的人强加的称谓,或者说,是某种阶级的划分。如果结合着当时的历史事件来看,是小资产阶级或者资产阶级。如果撇开历史来解读,是那些与所谓的人对立的一些人。
1.02他们睡觉/醒了/就看布告:诗人说——这些所谓的鬼,他们过着简单而且毫无乐趣的日子——睡觉、看布告——除了睡觉,便是关注政府的行政指令——进一步讲:他们过的是一种只有集体生活(或者是政治运动)没有个人生活的生活。
1.03游泳/那么高的在水边站着:诗人接说——这些所谓的鬼看着所谓的人游泳,自己却在水边站着。这样说,我们可以领会到两层意思:一是从主观来理解——他们感觉到游泳的危险,不愿游泳——那么高的水边,这一个高字,便是在强调其危险性——因此从客观的角度思考,他们不愿游泳,事实上把自己当成了局外人。那么,游泳是指什么呢?结合诗人当时所处的历史环境看,是指人为的政治运动;撇开历史来看,是指诗人厌倦的生活。
1.04在地下游出一片金子:既然这些所谓的鬼厌倦当时那种集体生活,既然当时的集体生活是历史发展决定的,不可改变的——自然而然,他们就会去追求自己的个人生活——所谓的地下生活,去做他们认为有意义有价值的事。
1.05翻鱼/翻跟斗/吹哭过的酒瓶子:那么这些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是什么呢?诗人回答了:首先是反思(即“翻鱼”)——在这里,“鱼”是指那些所谓的人,那些游泳的人,那些热衷某种政治运动的人——只有对它们进行彻底否定(“翻鱼”的更深一层的意思是打倒他们),才能获得心灵上的自由(翻跟斗),才能做到:快乐地回忆起过往那些苦难日子(吹哭过的酒瓶子)。
1.06他们喜欢看上边的东西/一把抓住金黄的/树叶:这些所谓的鬼长期过着地下生活,虽然地下生活是有价值的,但是他们的内心是不甘的——他们极度渴望正大光明地活着(这是“他们喜欢看上边的东西”包含的寓意)。正是如此,他们不惜冒险,不惜从地下生活中站出来,希望自己以后的日子是在阳光的照耀下过着的,并且被阳光照耀得金碧辉煌(这是“一把抓住金黄的/树叶”包含的寓意)。
1.07鬼有时也会读:“毕竟他们原来认识” :诗人在此做了一个特别说明——这些所谓的鬼和这些所谓的人其实相互并不陌生,相互都是认识的——相互都清楚:谁是真正的资产阶级,或者说谁是被资产阶级腐蚀了的无产阶级,或者说谁是打着无产阶级旗号暗地里行资产阶级之苟且的官僚阶级极其附庸。
1.08然后把手放在文件下边/“这棵水边的老玫瑰” :这些所谓的鬼深深知道——历史是曲折的,不可能呈直线前进——当时的政治形势决定了自己无法出头,怎么办呢——暂时不要纠缠这些大事(然后把手放在文件下边),去找寻一点美好的东西,比如爱情(玫瑰),可是在这样的时代连爱情也过时了(老玫瑰),可是连爱情也被政治运动所迷惑(“这棵水边的老玫瑰”,这里的“水边”即“那么高的在水边站着 ”中的“水边”)。意思是说:在那样的时代,爱情不仅是过时的,而且在渐渐变质。
1.09他们齐声 吐出一片大烟雾 :在这些鬼的眼中,理想是迷失的,爱情是迷茫的。他们无所适从,只有叹息。“他们齐声”强调的是那个时代的一代“鬼”的感触。
1.10傍晚的人说/“该回家了” :既然理想迷失,爱情迷茫,还和时代搅在一起干嘛,还有什么值得追求呢?还是过命中注定的地下生活吧。
1.11他们一路灯影朦朦/鬼不说话 一路吹风/站上/写吃草/脸发青/一阵风吹得雾气翻滚 :这一小节不难理解,是一种氛围渲染,进一步突出迷失与迷茫(他们一路灯影朦朦)、沉默与感概(鬼不说话/一路吹风)痛苦与挣扎(站上/写吃草/脸发青)、无可奈何(一阵风吹得雾气翻滚)的心境。

小结:这部分写鬼进城前鬼的生存状态、心理状态、思想状态。





(星期二)

鬼闭眼睛
就看见了人 睁开
就看不见了
一只嬉笑的风筝
在梦里有时看它。
现在沿着阳台的栏杆
它往下跌 鬼小心地上来
满走廊都是嘻嘻哈哈的
风筝


“人家一半你也一半”
他打开一件衣服
看里边没人 又打开一件
有一个短蓝的裙子
“第  病  的  螈浸在水里”
五  室  蝾
他吃了一惊
他看见一条大红鱼对他看着
鱼在生病牌子上写
鱼从一边慢慢打他发热的手掌




解读:
2.01鬼闭眼睛/就看见了人/睁开/就看不见了:这两句诗在这一小节中有着提纲的作用,也可以说是本小节的段落大意或者说中心思想。这中心思想就是:要认识这些所谓的人的本质,用眼睛是不行的,必须用心看,用脑子看(鬼闭眼睛/就看见了人);相反,只能观其表象,不能入其内里,永远看不到他们的丑陋、自私、虚伪、野蛮、专制、残忍(/睁开/就看不见了)。
2.02一只嬉笑的风筝/在梦里有时看它:“风筝”象征的是飞翔吗?是,但不尽然——“风筝”象征的是被控制着的飞翔——再往深处想,诗人借“风筝”是说那些操纵在别人手里实现别人的愿望达到别人的目的工具。换句话说,“风筝”是带有悲剧色彩的。那么“嬉笑的风筝”则是指那些上演着悲剧角色却以为上演着喜剧角色的人——感情上没心没肺、心理上稀里糊涂、思想上盲目随从、政治上左右摇摆地活着的人。为什么他们会变成这样?鬼百思不得其解,甚至到了做梦都在思考这个问题(在梦里有时看它)。结合着当时的历史事实,我们可以这样认为:那些像“风筝”一样的人之所以变成风筝,其原因是极其复杂的——有阴晴不定的政治环境影响,有人与人之间的紧张关系,有几千年遗留的奴性意识和自身的拜神意识。
2.03现在沿着阳台的栏杆/它往下跌:在诗人眼中,风筝的命运便是工具的命运——利用时它有价值,不利用时它则被遗弃——所以风筝的结局必然是跌入低谷或深渊——请注意:这里的“它”是指那“一只嬉笑的风筝”,是单数,不是复数。设身处地地想,不难想到,这单数的“风筝”应该是诗人熟悉的某一个具体的人。
2.04鬼小心地上来/满走廊都是嘻嘻哈哈的/风筝:这里写的是复数的“风筝”,说明当时整个社会大多数人都是感情上没心没肺、心理上稀里糊涂、思想上盲目随从、政治上左右摇摆,都是悲剧角色,都获得像阿Q一样。正是如此,鬼接近他们时,理所当然会小心翼翼。可以设想,诗人写到这里内心一定是痛恨的:痛并恨着。
2.05“人家一半你也一半” :诗人认为——人是由身体和灵魂两部分组成的,但是,“现在”人们的灵魂都被蹂躏都被抛弃了(人家一半),只剩一副空皮囊;“你” (诗中的“鬼”)呢?“你”还能洁身自好吗?“你”也保不住灵魂,必将和他们一样空留一副皮囊在人间(你也一半)。
2.06他打开一件衣服/看里边没人//又打开一件/有一个短蓝的裙子:鬼开始解剖人——鬼剥开一个人的表象,看不到他的人性,摸不透他的本质;鬼再剥开另一个人的表象,结果依旧如此。尽管人们都丧失了人性,但在诗人心中仍然存有一份美好。遗憾的是:这种美好已然失去活力,就象一个活生生的少女消弭殆尽,徒留一件“短蓝的裙子”。
2.07“第五病室的蝾螈浸在水里” :我认为这是这一小节里最难理解的一句。之所以难理解,就是蝾螈的象征意义似乎很难确定。大家知道,蝾螈属于水生性和陆生性两栖动物。按理讲,蝾螈在水里再正常不过了。可诗人说蝾螈是病在水里,何故?原来,此处的“水”便是“星期一”中的“水”,是“人造水”——是那些“所谓的人”游过泳并且正在游着的水,是他们弄脏了的水——抽象地说是人造水,准确地说是一波又一波湮没人性的政治风浪——蝾螈喝了脏水自然生病。奇怪的是:被脏水染上病,却要到脏水里去医治,为何?这正是诗人字里行间想要表达的:当时的社会生活就是制造病毒,就是强迫你染上病毒——然后强制性医治你——而所谓的医治不过是:让你染上更多的病毒、更严重的病毒,直到你不可救药。现在,还是让我们再回过头来想想蝾螈究竟象征什么吧。蝾螈有娃娃鱼的叫法,既然叫它娃娃鱼,说明在人们心中它是幼小的、可爱的、善良的。我个人倾向于诗人是以蝾螈象征少年,说白一点就是指当时的红小兵。至此,再读一遍“第五病室的蝾螈浸在水里” ,我感到诗人在此特别控诉了文化大革命对幼小心灵的污染、扭曲、摧残。最后,我还得说一说这一行诗为什么硬要排列成错落的两行,我想诗人无外乎是在形象化地指出:那个时代人人的人格都是分裂的,连少年也难以幸免。
“第  病  的  螈浸在水里”
五  室  蝾
2.08他吃了一惊:连少年都在丧失人性了,当然吃惊——更吃惊的还在后头——
2.09他看见一条大红鱼对他看着:此处的“大红鱼”暗喻红卫兵。“对他看着”——啥意思?初读的确有些莫名其妙哈。是“朝他看着”的笔误吗?当然不是,我不相信像顾城这样的诗人在这样重要的诗篇中会出现小儿科似的语法错误。说到语法错误,我想说:的确是。但这时诗人故意错的,并非笔误。因为诗人在此要表达的是看住、看管的意思,而且这样表达显得含蓄,符合诗歌“文贵曲”的要求。这一句是说鬼根本没有自由、处处被红卫兵看管着。对此,鬼感到吃惊。
2.10鱼在生病牌子上写:在那个人性缺席的时代,在那个“革命无罪,造反有理”的时代,在那个颠覆真相和真理的时代,在那个你斗我我斗你的时代,在那个“与人斗,其乐无穷”的时代,说你有罪你就有罪,要你死你就不能活。为了自保,相互攻击,相互诽谤,相互残害,已然是一种正常的社会现象了。是的,那是一个在思想上完全处于病态的时代——一个视病入膏肓为健康的时代:制造瘟疫、发明瘟疫、推广瘟疫,谁不会被传染,谁不会疾病缠身——只要是“人”,就是病人——这种病,是自己病了不以为病反以为健康所以便把病强加给别人(在生病牌子上写)。对此,鬼感到吃惊。说明一下:这里的鱼即“大红鱼”也就是红卫兵。
2.11鱼从一边慢慢打他发热的手掌:这一句好理解——说的是红卫兵很猖狂,到处以野蛮的方式反复打击别人、反复处罚别人、反复像老师一样教训别人(慢慢打他发热的手掌)。对此,鬼感到吃惊。是的,鬼无时无刻不感到吃惊,可是除了感到惊心以外,又能怎么样呢?这便是这一小节诗人写到这里嘎然而止的原因。一般来说,写到这里似乎应该发发议论,但诗人突然收笔,更引人扼腕叹息,更使人遐思迩想。

小结:这部分写鬼进城前“城外人”的的生存状态、心理状态、思想状态以及鬼与“城外人”之间的紧张关系。




(星期三)
星期三进城
鬼想了半天
踩了自己的影子
“砰” 的一下
鬼发现自己破了个大洞
米花直往下流
大人五分小孩三分
再小的两分
鬼赶紧蹲下来补自己的衣服
又把马路补好
“砰”的一下
人也破了个洞
歌声直往上涌
再也没听过景春春的消息

到处爆发了游行
皇子开始收他冬天的衣物
你在桥上站着
汽车动处火车停
“相思主义的定义是
本来我早就想打了”
*小孩*
四面八方扔瓶子




解读:
3.01星期三进城:(略)
3.02鬼想了半天/踩了自己的影子:一进城就发现自己开始变得阴暗起来(影子),可要消除这阴暗(踩自己的影子),之前是要经历一番思想斗争的(鬼想了半天)。其实诗人要表达的是:进城,就会被城改变,就会彷徨。值得思考的是:为什么一进城就变阴暗?(1)是当时极不健康的政治气候?(2)是当时阴森可怕的人际关系?(3)是自己缺乏保持清白的勇气?我想,应该是兼而有之,但是(1)最主要的原因。
3.03“砰” 的一下/鬼发现自己破了个大洞:的确,大气候变了,小气候不得不变。小气候真要对抗大气候,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但是刚进城的鬼还是单纯的,根本不明白这一点,因此内心是逆反的。然而逆反的结果是:自己受伤了,而且伤得很深(鬼发现自己破了个大洞)。
3.04米花直往下流/大人五分小孩三分/再小的两分:进城后,不但有变阴暗的感觉,还有一种被瓜分的感觉——间接指出“城里人”比“城外人”更变本加厉。
3.05鬼赶紧蹲下来补自己的衣服/又把马路补好:这里写的是鬼出于本能的自我保护。
3.06“砰”的一下/人也破了个洞:在城里,受伤害不仅仅是鬼,“城里人”照样会受到伤害。其实,诗人想这样说:“城里人”在伤害进城的鬼的同时也会伤害到他们自己。
3.07歌声直往上涌/再也没听过景春春的消息:在这样一个相互伤害的“城”里,“人”是很容易苍老的自然,鬼在“城”里感受不到一丝丝青春气息。
3.08到处爆发了游行:鬼在失望到几近绝望之际,终于有了一丝欣慰:很多“人”都觉醒了,他们有组织有秩序地进行抗议和示威,并且希望以此唤醒更多沉睡的“人”。
3.09皇子开始收他冬天的衣物:(1)“皇子”:象征封建集权——很有意思,诗人在此不用“皇上”而用“皇子”一词,这就是说:游行者不反对“皇上”,只反对皇子。可是,为什么呢?请读者诸君谅解,围围不能在此直言。(2)“冬天”:说明在发生上世纪末那场著名历史事件前一年甚至更早,已经出现了集体反腐的现象,并且规模不小,不然,“皇子开始收他冬天的衣物”准备开溜干嘛呢?
3.10你在桥上站着:“你”深知他们为什么游行,深知“皇子”为什么准备开溜,但是“你”不动声色,并不想介入这场即将成熟的政治风波。“你”——诗人自己,或者说是诗人设置的替身。
3.11汽车动处火车停:这是直接呈现示威游行造成交通阻塞的客观现象。
3.12“相思主义的定义是/本来我早就想打了”:这句话很有味道——实际上,它暗含的潜台词是:一些人迫不及待地想把贪官拉下马了,而有权有势的贪官也早想找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把这些反腐者给除掉。
   我想解释一下:为什么皇子都准备开溜而贪官们根本不怕居然继续留在京城而且准备镇压反腐者?很简单——他们看得很清楚:反腐,反腐,怎么也反不到皇上头上,皇权是不会动摇的。皇子也只是准备出京暂避祸事而已,这些小毛头根本不是他们的对手。
3.13*小孩*/四面八方扔瓶子:山雨欲来风满楼,连小孩也跟着起哄。诗人这是在告诉我们:在那场反腐运动中,少不了有人暗中搅局、煽风点火,希望利用反腐浪潮达到他们不可告人的目的。请允许我自作聪明一下:两个*在“小孩”左右,意思是:那些别有用心的人左右着相当一部分懵懵懂懂的学生娃。由此,让我们看到其复杂性。


小结:写鬼初进城时自己的心理变化以及城里的动乱时局。





(星期四)
鬼审 圆珠笔
绕花
开一朵要三分
圆珠笔绕过一些成人
把他们缠住滚一个球
把他们吃掉
她改名 不留痕迹
圆珠笔芯把一个字吃掉再写
姓 未婚
名 厚嘴唇
火山冷 从北方来的
光靠磨嘴皮子是不行的
一个人吐一个人 谁高谁说
“还有三分钟花就开了”
谁问空气逐渐透明
一个人在书房里搭衣
服垛子 放领
笔画越来越少越
一个人画 鬼就少好几根头发




解读:
4.01鬼审:“审”为何意?结合整小节来看,是审慎之意。
4.02圆珠笔/绕花/开一朵要三分:鬼为何要审慎? 原来生活就是把完整的美好事物(“花”)弄得不完整(“开一朵要三分”)。在此,诗人隐隐约约地感叹着自己和谢烨、英儿之间破碎的三角恋。解释一下:(1)“圆珠笔”:是借代手法,指使用圆珠笔的人;(2)“绕花”:河北地区一种民俗活动,为了方便读者诸君阅读,我从百度搜索到它的准确解释并粘贴在此:几个民间艺人用一根钢丝绳子,将一个装满铁屑、木炭、焦炭的圆柱状铁丝笼子捆绑在一根2米高的硬木花杆顶部,将花笼内的燃料点燃后,由八个身穿黄绸衣的艺人协力摇动,花笼围绕花杆快速旋转,越转越快,花笼内的木炭、焦炭急速燃烧,化铁为水,飞溅而出,甩向场地四周。一开始只是零星的火花飞溅出来,形成零星的火线,很快火花越“开”越大,最终形成直径达60米左右的缤纷耀眼的火瀑金花,如同天女散花,又如同流星飞瀑,使人恍惚置身仙境。
4.03圆珠笔绕过一些成人/把他们缠住滚一个球/把他们吃掉:鬼为了维护美好事物的完整性不被破坏,他想像“绕花”一样缠住那些破坏美好事物完整性的“城里人”直到消灭他们(“把他们吃掉 ”)。诗人在这里采用了阿Q的精神胜利法——企图逃避现实,逃到诗歌中去,企图通过诗歌战胜现实。
4.04她改名/不留痕迹/圆珠笔芯把一个字吃掉再写/姓/未婚/名/厚嘴唇:鬼的恋人(“她”)跑了,隐姓埋名杳无音信了(“不留痕迹”),鬼想忘掉爱情却不能,只有写诗思念“她”——鬼以为如此即可把“她”留在诗歌里(“/姓/未婚/名/厚嘴唇”)。诗人在这里继续采用了阿Q的精神胜利法——当诗人看清诗歌战胜不了现实,便逃到爱情里去,企图通过爱情战胜现实。
4.05火山冷/从北方来的/光靠磨嘴皮子是不行的:还想“她”干什么呢?她都已经心灰意冷了(“火山冷/”),她都逃回北方去了(“从北方来的”——冷从北方来,即说人已回北方去了)——说明甜言蜜语的爱情最终被现实打败了(“光靠磨嘴皮子是不行的”)。诗人在这里似乎透露出了“英儿”失踪的消息,并且也流露出一种态度:他认为“英儿”背叛了他们之间的爱。说到这里,我还想提示一下:星期四的“城”已然不是星期三的“城”了。这一点,我们在阅读时要特别注意。
4.06一个人吐一个人 谁高谁说:英儿失踪后,诗人与谢烨之间的矛盾从日益显现到不断升级。站在文本角度,则应该理解到另一层意思:“鬼”与现实之间的不相容。
4.07“还有三分钟花就开了” 谁问空气逐渐透明: 美梦即将成真,忍忍吧。其实诗人深知现实残酷,深知他和谢烨之间的矛盾并不仅仅是他们双方的问题——关键的问题在于现实——但他还是不甘于眼巴巴看着梦想破灭,所以,诗人便寻求自我安慰.。
4.08一个人在书房里搭衣/服垛子/放领/笔画越来越少越/ 一个人画/鬼就少好几根头发:这几句写的是——诗人为了保护自己的自由梦,不得不向现实妥协,退守蜗居,尽管孤独无人排解,尽管会加速苍老。而“垛子”一词的出现,使这种妥协、防御、困守的氛围更为浓郁。


小结:这一部分写的是鬼进城后“抗争→挣扎→妥协→防御→困守”的心理历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5-8-16 12:22 | 只看该作者
分析细微。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5-8-13 13:37 | 只看该作者
谢谢看山忘水兄点亮,有你鼓励,看来我只有硬着头皮把星期四到清明节解读完了。如有望文生义之处,请热烈批判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5-8-11 23:42 | 只看该作者
冯计生 发表于 2015-8-11 06:50
鬼进城干什么去了?

等我写完了就知道了。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5-8-11 06:5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鬼进城干什么去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5-8-10 22:58 | 只看该作者
冯计生 发表于 2015-8-10 18:10
《鬼进城 》
文   顾城

与冯兄探讨:


似可如此解读。
然,我推测顾城绝不是如此想的。
一来这种十字架排列法在当时已经很烂了,顾城不可能追求它;再者,即便要排成十字架形式,为什么不可以简单排成以下这般:

                                           0
                                          点
                                      的
                                          鬼
                           走路非常小心它害怕摔跟头
                                          变
                                          成
                                          了
                                          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5-8-10 22:51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朱曦先生肯定,那我就继续打肿脸充胖子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5-8-10 18:1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鬼进城 》
文   顾城

       0点
  的鬼
走路非常小心
它害怕摔跟头
  变成
       了人

简评:此首诗在形式结构上用文字排列出一个十字,从这种结构中我们可以联想到红十字,十字架,十字路口。鬼是在夜里才可以出现的,由此可以想象一个鬼游荡在深夜里城市中的十字路口,非常小心地选择自己要去的方向。“它害怕摔跟头/变成/了人/”这是一种面对选择的忐忑和恐惧,这种恐惧成为生命的一种潜意识。0点,人在这个城里死去,鬼在这个城里托生。在经过这个城的十字路口的时候,谁也排解不掉这种对另一个世界的恐惧。
我感觉诗人在用诗性的手法,让我们去体验那句俗语:“人怕死去,鬼怕托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5-8-10 13:43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1-3 08:00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