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683|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她到我们的内心寻找一种解释(我是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0-3 16: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她到我们的内心寻找一种解释(我是谁?)  


                                                        ——读陶杰《喻体(一)》



关注过流派网里的评论,对于诗人陶杰的这首《喻体》似乎贬多于褒,这里我不想就此展开文字进行探讨。说到陶杰,他无疑是值得我关注的,由此,我也有兴趣将我的理解与大家分享一下。

就情节而言,这是一个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故事,有人因为其中掺入了某种“坏”的情节,而认为不是一个好故事。记得在前不久,我在一个回复中苦口婆心地对人说过:“艺术的目的不在于,要言某种内心情怀,而是在言说之中实现其艺术的目的。”。原因在于一般喜爱听故事的人阅历都比较少,知之不多,一般年长者会通过讲故事的方式,为其普及“知识”。而对于现代社会的现代人,特别是网络普及的今天,我们知道的东西远比故事要多得多,故事已不能满足我们的现实需要。这也意味着,我们今天读东西要的是故事之外的那种满足。

以陶杰的这首《喻体》而言,其恰恰是在做着这种努力。

“明月朦胧”。十三四岁,她的身体
刚好呈现出此病句之美

一个十三四岁的女孩,虽未发育成熟,但无疑会带有某种女性的“诱惑”,不成熟对于一个女性而言意味着某种“缺失”诗性思考自然可称为病句。但“美”正是在这种生理欲望的打断时,而走向他的艺术努力,故作者说出她的“病句之美”。

她把水弹到我的脸上,命令我
不许说话不许动。然后,
飞快地跑开。她还没长到
嘴巴让我做个木头人心里却
盼着我去追的年龄

他想到了这样的情节,面对一个活泼、成熟,一个凭着某种难以解释的资本,让一个男孩子变傻变呆的女孩子,这是那个十三四岁的女孩子不具备的。这里的描述不是白开水,其中蕴含表达了作者细微的心理变化与情绪,其积淀在于生活的经历与不同。

嗯,我不动,我静下来
听着泉水“叮叮咚咚”地从身上流过

显然,对于一个不够成熟的女孩子,一个男人应该放下的是他的生理欲望,但这却不能阻止他的“性幻想”。为此“我不动,我静下来”或者说:我放弃现实的企图,回到内心。

幻想自己被某种飞行物镇住了
如果她大一点,芒果晃动,我就会
像狗一样乱在墙上蹭痒痒


作者这里的想象“物”是被作者“整形”过的女孩,其发展变化之大,如所说女大十八变,把冲击比喻成意外的“飞行物”是新鲜独到,对于感受而言也是充分与恰当的。把爱的幻象比喻成“芒果晃动”及说出了某种“物体”状态,又写出了作者的某种内心状况。“像狗一样乱在墙上蹭痒痒”这是此诗多被人诟病的地方。这里我的理解是:把自己的某种时态表现比喻成“狗”,意味着作者对那种行为的看待与认识,我们知道把人比作狗一般而言是在骂人,一般而言中国人是不愿意做“狗”的。这里我看到的是写作者对某种“我”的刻薄与调侃,对自己够狠。而恰恰在这种自我的打量中,我们可以意识到,那个狗人与这个写作者的“我”是不在同一个位置,或者说:他是站在一个“人”的位置上,进行的这种看待,甚至是评判。

如果芒果渺茫,风吹不动它,手够不着它
我伸出舌头你能看见一片味蕾的海洋吗

前行写的非常形象生动,“风吹不动它”写的是它的年轻与勃发,“手够不着它”写的是欲望与距离。能够以如此简单形象的话语把“它”说出,体现出的是写作者的语言素养与文字力道。后一行写的是“人”的某种贪婪与欲望。

我们知道一个社会的人的兴奋点也体现着他们人群的精神层次与素养,归根结底它体现的是一种环境的人的精神需要。以下半身诗歌为例,他的写作者既是在寻求着它的广众,也同时在体现着一种看来似乎没有底线、标准的“人文关怀”。这里的问题在于,对于一些只对这方面的话题有兴趣的人,你谈别的他们能够懂或者理解吗?当然这里谈到下半身的写作,没有要把陶杰与下半身的写作联系在一起的意思,因为他的作品在展现这种青春期兴奋的同时,却也是在实现着这种谈论的另一目的,即作品语言的艺术实现。这比如:

上午我把它画成圆的,下午
改为椭圆。一会叫它“芒果”
一会叫它“梨”。直到今天
我还不能确定自己喜欢酸味还是甜味

这看似随意的描写,确实可以精确到写作者情绪的细微改变与变化的,这种文字的形象的精细化操作几乎可以确定为现代诗写的一种高层次与阶段的表现与实现,写作者也确实可以也值得为此而“兴奋”,而乐此不彼的了。

记得在前一段时间,一些国人到外国去抢马桶,去大量购物,你可以认为是,我们富裕了。但与此相反,我看到的是国人精神的空虚,过度追求物质的国人,在物质的满足面前陷入的是它的贫困,可以说:他们穷的只剩下钱了。这在根本上体现出,这些人还不能站在精神的角度上来看待与认识人的富裕,或者说(因为缺乏精神目标)他们依然是一些残缺的人。

而在这首诗里,我们看到的正是这样(作者花大量篇幅写到)的“人”,与之不同的是(或许是客观原因及其限制),这个作为文化的代表(这里写作者的主体人格不等同于其作品中所担纲的某种文化角色)在这里实现了这种由物质到精神的转变。

她还小,尚方便
转化为喻体,比作陷阱也正适合跳出跳进

这里,其中的“陷阱”恰恰与我所说的“残缺的人”有关,作为喻体而言其虽不同事,却是有着同质的考量。最后以别人在文章中引用的美国符号论美学家苏珊·朗格在《艺术问题》中的一段话作为本文的结束。“当一个诗人创作一首诗的时候,他创作出的诗句并不单纯是为了告诉人们一件什么事情,而是想用特殊的方法去谈论这件事。”



附原作:


喻体(一)

        陶杰


“明月朦胧”。十三四岁,她的身体
刚好呈现出此病句之美
她把水弹到我的脸上,命令我
不许说话不许动。然后,
飞快地跑开。她还没长到
嘴巴让我做个木头人心里却
盼着我去追的年龄
嗯,我不动,我静下来
听着泉水“叮叮咚咚”地从身上流过
幻想自己被某种飞行物镇住了
如果她大一点,芒果晃动,我就会
像狗一样乱在墙上蹭痒痒
如果芒果渺茫,风吹不动它,手够不着它
我伸出舌头你能看见一片味蕾的海洋吗
上午我把它画成圆的,下午
改为椭圆。一会叫它“芒果”
一会叫它“梨”。直到今天
我还不能确定自己喜欢酸味还是甜味
没关系……算了吧!请来一杯
白开水。要不就练习
望梅止渴。她还小,尚方便
转化为喻体,比作陷阱也正适合跳出跳进




2015.10.02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5-10-6 13:12 | 只看该作者
没人扫零吗?我当一回义工,再细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5-10-8 01:15 | 只看该作者
陶金喜 发表于 2015-10-6 13:12
没人扫零吗?我当一回义工,再细读

辛苦了,谢谢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5-10-8 01:3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新泽飞翔 于 2015-10-8 01:38 编辑

“嗯,我不动,我静下来”

“她还小,尚方便
转化为喻体,”

从以上两点,实际上能够看出,写作者没有丢掉他的理智。
也就是说:理智一直在管理着写作者的情感选择与发展。

事物想象力是人类的一种本能,是创造力的一部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5-10-8 02:06 | 只看该作者
“像狗一样乱在墙上蹭痒痒”让我想到了同样引人非议的雷平阳的“说它像一个回家奔丧的游子”
一些阅读者对它的敌视态度,让我想到了,这种句法的特殊效果,如同针刺。它带有语言的某种特殊力量。也或许这是一种极端的语言方式。其取舍与价值似乎尚难定论。但无疑它像是掀翻了某种既有的道德及其标准,其暴力性与破坏力是显而易见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8 12:22 | 只看该作者
道德关心的是行为,而艺术关注于谈论的本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1-18 08:17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