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流派网

标题: 读周塬老师新诗《恐惧是一首歌》 [打印本页]

作者: 邓文星    时间: 2015-11-8 15:06
标题: 读周塬老师新诗《恐惧是一首歌》
本帖最后由 邓文星 于 2015-11-8 18:19 编辑

恐惧是一首歌

周塬

落叶不会复苏,飘下的只些感伤吧
凋零的厚度,渐渐柔软而温暖

恐惧属于孤独的那颗星辰
一只狐回眸留恋着尘世

时间无处可退,足已完成生命最后的剪影
一条河正穿越梦境带走所有的浪花

熟悉的阳光,好似天空经年衔着的烟斗
明灭里一些梦儿夭折,一些长大

再没有晨曦,我的姑娘老成枯树
忘记梳妆的胡杨,沙漠的镜子早已粗粝

天地酿一杯酒,于卷中
发酵的每个文字,只为敬献春天的泥土

再无恐惧,倾听每片落叶
空溟里捎来玲珑的回声

点评:
一、先从标题和各节内容分析
从标题《恐惧是一首歌》来看,这是一首写恐惧的诗,而且要通过歌的某种特质来写恐惧。“落叶不会复苏,飘下的只些感伤吧//凋零的厚度,渐渐柔软而温暖”这节是写秋天的落叶,尚未与恐惧发生关联,与歌也没有关系。

“恐惧属于孤独的那颗星辰//一只狐回眸留恋着尘世”开始切题,只是写星星的恐惧似不合常理。大家都见过星星,但谁见过非常恐惧、害怕的星星?而用孤独来形容星星,则是常见的,因为星星不说话,而且距离远。

“时间无处可退,足已完成生命最后的剪影//一条河正穿越梦境带走所有的浪花////熟悉的阳光,好似天空经年衔着的烟斗//明灭里一些梦儿夭折,一些长大////再没有晨曦,我的姑娘老成枯树//忘记梳妆的胡杨,沙漠的镜子早已粗粝////天地酿一杯酒,于卷中//发酵的每个文字,只为敬献春天的泥土”这四节均与恐惧无关,也与歌无关,下笔多言,离题很远。不信的读者,可以把这四个小节发到任何其它论坛、贴吧或诗群里,看看谁能够想到这是写恐惧或者说是写歌?最后又提到春天,似与前后的秋天紊乱。

“再无恐惧,倾听每片落叶//空溟里捎来玲珑的回声”这节又回到了恐惧,并且第一次提到了与歌有关的一个词“回声”。读完这节,我感觉不到恐惧,也感觉不到歌声,但写出了一种宁静,因为可以听到落叶的声音,在宁静中听到回声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静,即“鸟鸣山更幽”也。

二、从意象的角度分析
第一节出现的意象是“落叶”。
第二节出现的意象是“星星”和“狐狸”。
第三节出现的意象是 “河流”、“梦境”和“浪花”。
第四节出现的意象是“阳光”、“烟斗”和“梦”。
第五节出现的意象是“晨曦”、“姑娘”、“枯树”、“胡杨”、“沙漠”和“湖泊(镜子)”。
第六节出现的意象是“酒”、“文字”和“泥土”。
第七节出现的意象是“落叶”和“回声”。
全诗一共14句,使用的意象达到了19个(不算重复出现的落叶),而且意象之间缺乏内在的联系,给读者的感觉是在堆砌意象。

三、从主题思想分析
作为一个具有国家律师资格的高级职称的警校教师,一个创作了近百首原创歌曲(作词)的歌词作家,我真的没有办法概括这首诗的主题思想。在此,有请聪明的诗友、山城子老师、周塬老师等帮忙概括。谢谢各位!

四、语病分析
1、句式杂糅。例一,“一只狐回眸留恋着尘世”,这是两个句子糅合在一起,应更正为“一只狐回眸,留恋着尘世”。例二,“一条河正穿越梦境带走所有的浪花”, 这也是两个句子糅合在一起,有两套谓宾,应更正为“一条河正穿越梦境,带走所有的浪花”。
2、搭配不当。诗歌是常用移情、移用、通感等手法的,但也不是随便就可以组词。说星辰恐惧,这不合常理。时间是一维性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说“时间无处可退”这句非常空洞,也没有根据,而且时间是无形的,人是有形的,两者不具有可比性,用拟人的手法来修饰不合适。“熟悉的阳光,好似天空经年衔着的烟斗”,这句的简缩就是“阳光似烟斗”,这个比喻不妥,是拿无形之物来比喻有形之物,两者不具有可比性。其实,就是“熟悉的阳光”这个搭配也是有问题的,言下之意是还有一些阳光是不熟悉的,然后,事实上,我们都没有特异功能,不可能对阳光进行这类分辨。虽然诗歌允许一些特殊的表达,一些特殊的语词搭配,但也要考虑能为多数人理解和接受为宜。

综上所述,本人认为这是一首堆砌意象的晦涩诗。以上分析,仅为个见!不妥之处,欢迎各位诗友、老师批评指正!

作者: 采凤    时间: 2015-11-8 15:16
本着求实态度......
作者: 周源    时间: 2015-11-8 17:22
邓老师严谨治学的作风令人鼓舞!
作者: 大明定南朱曦    时间: 2015-11-8 17:2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邓文星    时间: 2015-11-8 17:49
采凤 发表于 2015-11-8 15:16
本着求实态度......

时下的诗作点评,基本上都是作者邀请的,碍于情面,往往都是吹嘘、赞美,无益于作者的成长和进步!很多作者之所以这么做,其实,是想通过别人对自己诗作的赞美,来宣传自己诗作的质量,好让读者相信这是一首千年一遇的佳作,以便自己能扬名获利。这是一种不良风气,与权钱交易式的发表、评奖并无二致。采凤编辑对这篇另类诗评的肯定,有利于诗坛风气的转变。当然,任何个人对某一诗作的点评,都不一定能做到准确无误。
作者: 邓文星    时间: 2015-11-8 18:00
本帖最后由 邓文星 于 2015-11-9 06:49 编辑
周源 发表于 2015-11-8 17:22
邓老师严谨治学的作风令人鼓舞!


之所以选择这首,我只想说明:这种类型的作品,属于因意象堆砌而造成晦涩之情形。周塬老师的很多诗作,在语言的运用上是有其独到之处的。如果行文前后连贯、主题突出,则还可以更上一层楼。只是个见!问好周老师!
作者: 邓文星    时间: 2015-11-8 18:09
本帖最后由 邓文星 于 2015-11-8 18:14 编辑
大明定南朱曦 发表于 2015-11-8 17:28
无病。乃连动句式也;“一只狐回眸留恋着尘世”亦然。


连动是真真实实的先后动作,并且依次进行,短语的位置顺序不能相互颠倒。例如,他爬上树摘果子。再如,她上街买菜。大家看看“一条河正穿越梦境带走所有的浪花”、“一只狐回眸留恋着尘世”这两个诗句,算是连动吗?
作者: 大明定南朱曦    时间: 2015-11-8 18:1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邓文星    时间: 2015-11-8 18:25
大明定南朱曦 发表于 2015-11-8 18:19
“一条河穿越梦境带走浪花”——解析:一条河的第一动是“穿越”,接着第二动是“带走,这是一般连动语式 ...

这世上还有谁见过河流穿越梦境,然后立即带走浪花?如果河流不穿越梦境,是不是就不能带走浪花?如果河流带走了浪花,是不是就不需要穿越梦境?
作者: 大明定南朱曦    时间: 2015-11-8 18:3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大明定南朱曦    时间: 2015-11-8 19:0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邓文星    时间: 2015-11-9 10:36
大明定南朱曦 发表于 2015-11-8 18:31
河流穿越梦境是可以的,带走浪花更没得说咯。
你梦见过河流吗?如果你梦见过,那它就已经穿越你的梦境了 ...

诗友真搞笑,梦见河流是一种动吗?
作者: 大明定南朱曦    时间: 2015-11-9 13:4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邓文星    时间: 2015-11-10 08:06
大明定南朱曦 发表于 2015-11-9 13:49
深层次底悟吧,兄弟....

连动是靠读者悟出来的吗?
作者: 邓文星    时间: 2015-11-10 23:48
大明定南朱曦 发表于 2015-11-8 19:03
邓翁,此周源非彼周塬也。


作者: 亲水悠云    时间: 2015-11-11 00:01
只些 这一词读着别扭
作者: 亲水悠云    时间: 2015-11-11 00:12
周源 发表于 2015-11-8 17:22
邓老师严谨治学的作风令人鼓舞!


,飘下的只些感伤吧 这一句 首先只些一词读着不顺口 其次把所有下面的都说的没有阅读得兴趣了 删除为好
作者: 邓文星    时间: 2015-11-11 13:17
亲水悠云 发表于 2015-11-11 00:01
只些 这一词读着别扭

是的,周塬老师的生造词很多,囿于篇幅,我没有一一列出。问好诗友!你看贴非常认真。
作者: 采凤    时间: 2015-11-12 10:37
邓文星:
四、语病分析
1、句式杂糅。例一,“一只狐回眸留恋着尘世”,这是两个句子糅合在一起,应更正为“一只狐回眸,留恋着尘世”。例二,“一条河正穿越梦境带走所有的浪花”, 这也是两个句子糅合在一起,有两套谓宾,应更正为“一条河正穿越梦境,带走所有的浪花”。
2、搭配不当。诗歌是常用移情、移用、通感等手法的,但也不是随便就可以组词。说星辰恐惧,这不合常理。时间是一维性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说“时间无处可退”这句非常空洞,也没有根据,而且时间是无形的,人是有形的,两者不具有可比性,用拟人的手法来修饰不合适。“熟悉的阳光,好似天空经年衔着的烟斗”,这句的简缩就是“阳光似烟斗”,这个比喻不妥,是拿无形之物来比喻有形之物,两者不具有可比性。其实,就是“熟悉的阳光”这个搭配也是有问题的,言下之意是还有一些阳光是不熟悉的,然后,事实上,我们都没有特异功能,不可能对阳光进行这类分辨。虽然诗歌允许一些特殊的表达,一些特殊的语词搭配,但也要考虑能为多数人理解和接受为宜。


先锋:
1、一只狐(数词+量词+名词构成主语)回眸留恋(连谓短语)着(时态助词)尘世(名宾)

语法没有问题。邓文星兄似乎语文水平还停留在高中阶段。不知道连谓短语?如上山采药(动+动)、出去闲逛(动+动)、听了高兴(动+形)、起身紧张(动+偏义复词)

“一条河正穿越梦境(直接宾语)带走所有的浪花(间接宾语)”,双宾语。如“父亲给我一块钱(直宾)去吃饭(间宾)”。“领导叫他乘飞机(宾1)去北京(宾2)出席代表大会(宾3)”例子见黄伯荣《现代汉语下册》83页。

2、星辰恐惧。(拟人手法)很常见的。随便举首古诗例子李贺《李凭箜篌引》“芙蓉泣露香兰笑”,如您所说,兰如何笑?
“时间无处可退”此乃比喻。萨特谈时间哲学常常举时间倒退“如我们在一架马车上,向后看”,此乃人与时间的对比。此也不成问题。难道萨特这样收毛主席接见、存在主义大师、诺贝尔奖获得者也文理不通?

3、“熟悉的阳光,好似天空经年衔着的烟斗”。郭小川名诗《团泊洼的秋天》开篇——“秋风象一把柔韧的梳子”也属于绕得较远的比喻。钱钟书《围城》:春天是一架轰炸机。如此看来此句也没问题。乃主观为了坑人,鸡蛋里挑骨头。

——摘自《中诗》:答邓文星 周塬先生《恐惧是一首歌》无语病,作者先锋的影子

以上仅供交流,多层面评判。无它意。
作者: 采凤    时间: 2015-11-12 10:44
恐惧是一首歌

周塬

落叶不会复苏,飘下的只些感伤吧
凋零的厚度,渐渐柔软而温暖

恐惧属于孤独的那颗星辰
一只狐回眸留恋着尘世

时间无处可退,足已完成生命最后的剪影
一条河正穿越梦境带走所有的浪花

熟悉的阳光,好似天空经年衔着的烟斗
明灭里一些梦儿夭折,一些长大

再没有晨曦,我的姑娘老成枯树
忘记梳妆的胡杨,沙漠的镜子早已粗粝

天地酿一杯酒,于卷中
发酵的每个文字,只为敬献春天的泥土

再无恐惧,倾听每片落叶
空溟里捎来玲珑的回声

采风观点:从整体把握该诗写作风格,应属于灵感迅速来时,即时之作,偏于晦涩,不值得提倡,用于个人对情感的解读倒是可以的。但用于普及的话会把很多读者拦在了外边。不过此类诗创作到极致,达到李商隐的高度未必不可。那要看造化了。
作者: 采凤    时间: 2015-11-12 10:50
对空泛的情感的把握,作者有比常人更多的敏锐度和观察力,这是值得肯定的一面。
不过用有限的文字,想把这些情感糅合得大家都能体会得到,都能有所共鸣,实在难度太高。
这或许是文字的短板所在吧,上诗借用一段舞蹈,借用画板,借用音乐的形式或许能带来同样的营造恐惧,
继而顺畅穿越恐惧,这样一段情感的经历或描述。

问好楼上诸位。
作者: 邓文星    时间: 2015-11-12 21:13
采凤 发表于 2015-11-12 10:37
邓文星:
四、语病分析
1、句式杂糅。例一,“一只狐回眸留恋着尘世”,这是两个句子糅合在一起,应更正 ...

连动是真真实实的先后动作,并且依次进行,短语的位置顺序不能相互颠倒。例如,他爬上树摘果子。再如,她上街买菜。
作者: 采凤    时间: 2015-11-12 22:22
邓文星 发表于 2015-11-12 21:13
连动是真真实实的先后动作,并且依次进行,短语的位置顺序不能相互颠倒。例如,他爬上树摘果子。再如,她 ...

问好文星
保重身体最为重要
开心才是
作者: 邓文星    时间: 2015-11-13 09:16
采凤 发表于 2015-11-12 22:22
问好文星
保重身体最为重要
开心才是

感谢采凤编辑的关心,我一直都过得很开心!上网都是玩,没有必要跟谁生气。批评作品也不会针对人,就诗论诗,畅所欲言,仅此而已!在此,也祝采凤编辑天天开心!
作者: 采凤    时间: 2015-11-14 08:36
故事二:

有一天,孔子的一个学生在门外扫地,来了一个身穿绿衣的客人问他:

〝你是谁啊?〞

他很自豪地说:

〝我是孔先生的弟子!〞

客人就说,〝那太好了,我能不能请教你一个问题?〞

学生很高兴的说:〝可以啊!〞

他心想:你大概要出什么奇怪的问题吧?

客人问:〝一年到底有几季啊?〞

学生心想,这种问题还要问吗?于是便回答道:〝春夏秋冬四季。〞

客人摇摇头说:〝不对,一年只有三季。〞

〝哎,你搞错了,四季!〞

〝三季!〞

最后两个人争执不下,就决定打赌:如果是四季,客人向学生磕三个头。如果是三季,学生向客人磕三个头。

孔子的学生心想自己这次赢定了,于是准备带客人去见老师孔子。

正巧这时孔子从屋里走出来,学生上前问道:〝老师,一年有几季啊?〞

孔子看了一眼客人,说:〝一年有三季。〞

这个学生快吓昏了,可是他不敢马上问。

客人马上说:〝磕头磕头!〞

学生没办法,只好乖乖磕了三个头。

客人走了以后,学生迫不及待地问孔子:〝老师,一年明明有四季,您怎么说三季呢?〞

孔子说:〝你没看到刚才那个人全身都是绿色的吗?他是蚂蚱,蚂蚱春天生,秋天就死了,他从来没见过冬天,你讲三季他会满意,你讲四季吵到晚上都讲不通。你吃亏,磕三个头,无所谓。〞

记住这个故事,别考究是真、是假,对我们都非常管用。

感悟:这个故事的意思是说我们不必与他人争执,每个人的境界不同,都有自己看待事物的立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道理。

曾经以为每一件事件都需要说得清清楚楚,这样才能称得上正直清明。后来渐渐地知道,其实很多事情发生在一个特定的情形下,是无法在当时说得清楚的;如果一定要想说清楚本身就是一个妄想。如果能够理解这个故事的意思,想必就容易理解为何会有〝贤人争罪,愚人争理〞。

贤人内求心境,故而能够在内求中净化心灵。愚人外求事相,故而任是非名利玷污灵魂;争罪的人,心境越来越平和宁静;争理的人,心情越来越郁闷烦躁;久而久之,争理的人心烦气躁,从心生病。而争罪的人,心境清宁,身心愉悦。
作者: 采凤    时间: 2015-11-14 08:36
附上一则小故事。
轻松片刻。
作者: 邓文星    时间: 2015-11-15 23:03
贤人争罪,愚人争理-----受教了!谢过采凤编辑!
作者: 邓文星    时间: 2015-11-17 16:56
采凤 发表于 2015-11-14 08:36
附上一则小故事。
轻松片刻。

很好的故事!
作者: 邓文星    时间: 2015-11-21 15:31
采凤 发表于 2015-11-12 10:44
恐惧是一首歌

周塬

确实晦涩
作者: 采凤    时间: 2015-11-21 21:17
邓文星 发表于 2015-11-21 15:31
确实晦涩


作者: 邓文星    时间: 2015-11-25 00:37
采凤 发表于 2015-11-21 21:17


作者: 采凤    时间: 2015-11-25 00:57
邓文星 发表于 2015-11-25 00:37


作者: 邓文星    时间: 2015-11-26 13:15
采凤 发表于 2015-11-25 00:57

感谢采编的连续支持!中午好!
作者: 邓文星    时间: 2015-12-5 15:16
大明定南朱曦 发表于 2015-11-8 19:03
邓翁,此周源非彼周塬也。

不是更好啊!!!
作者: 邓文星    时间: 2015-12-8 23:14
从语言腐败的角度来看,这诗就是一个实例




欢迎光临 中国诗歌流派网 (http://sglpw.cn/)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