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铁与火的抒情
文/戴永成
一剪寒梅,迎风而站,舞雪而开。怒放的梅,在银白世界里含雪抒情,站立成古典的绝唱。梅,铁枝铁戟,铁质的瘦骨敲打沧桑的岁月,铁性的双手举起灵魂的火焰。
梅这一生只喜欢三种色彩:白色的雪与白昼的白,黑色的铁与黑夜的黑,红色的火与红心的红。
梅说:让天堂干净的雪,一直穿透肋骨,坦荡胸怀,抵达内心。
梅知道:雪能让灵魂如雪纯净,让骨头如铁铿锵,让血液如火炽热。
雪与梅。铁与火。
梅,是雪的知己?情人?伴侣?火,是铁的炼狱?磨砺?熔炉?
梅,傲骨铮铮,只因骨髓里含着铁。
梅,不争不屈,只因灵魂里含着火。
梅,只信仰铁与火。
铁之骨,让人刻骨铭心。火之情,让心三弄梅花。
梅成为梅:是一种苦寒磨砺的过程。
苦寒,也是抗争命运的路标。无苦怎能甜?无寒怎能暖?无火怎能铁?
磨砺,也是打造铁质的信念。梅用铁性敲打骨头,刺痛寒冷的时光。梅用血性点燃血液,澎湃报春的灵魂。
雪的思想,铁的品质,火的性格,或许这就是梅让我们动感的原因。
这是与雪生死在一起的梅。这是与铁一起敲打命运的梅。这是与火一起烈烈燃烧的梅。
梅,一弄就是五千年沧桑的历史,二弄就是铁与火抒情的现实,三弄就是中国梦升腾的未来。
梅,是什么?
一首诗?一幅画?一把火?一块铁?一滴血?一颗心?一面旗?一条路?一个冬?一个春?一种思想?一种精神?一种力量?一种信仰?
问雪,雪无语。问梅,梅无语。问诗,诗以铁与火的方式抒情梅的高洁、清瘦与不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