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 重 阳 “新 诗 标 准 谈” 有 感
• 王荣祖
不读新诗有多年了,因花样百出的现代新诗缺乏诗味,读来令人扫兴!今见重阳先生文,方知《诗刊》曾就“新诗标准”作一问题而发报讨论,不禁吃惊地迷糊起来:怎么时代进入二十一世纪,中国文学步向空前发展阶段,竟然新诗会失落标准呢?
本人学浅才疏,说不上新诗的标准究竟该是什么。但知道从最早的“诗言志”到唐代的元(续)白(居易)通讯,关于诗的基本理论和标准讲得明明白白。虽然那是指旧体格律诗而言,可新诗总不能脱离传统,根总应扎在中华广博的土壤中。无论形式变化,语言口语化,诗的魂和基本标准总该一致。正如同不用标点符号,断句节奏应自然;不死守历代韵书多少辙,语句应求抑扬顿挫的音节美感,韵脚大体相近押合,才能称为韵文,有别于散文。否则,日常说话以文字记录、分行排列都成诗,还讲求什么标准?
中国新诗产生于“五四”时期,曾涌现许多典范作品,后在抗日战争中,解放战争中,以及社会主义建设中都有发展,都有辉煌成就。到今天,总结研究其标准昭然可见。毛泽东和陈毅等革命先辈既有不朽之诗作,又有明确简单的论述,能说它不合所谓新诗标准?不是没有标准,实为被一些胡奏瞎编的冒牌货搅乱了,“鱼目混球”。只要拿真珠出来对照鱼目,标准自明。所以,愚主张对青少年学子宜多宣讲祖国的文化遗产,优秀论述,少传播似是而非的“迷魂阵”,以免增加混乱,干扰视听。
2003.1.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