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诗技臆》之《中国诗歌演绎》分享续十
文革时期,毛主席的几次讲话对诗歌创作主体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1966年7月,在《对中央首长讲话》中说:“凡是镇压学生的都没有好下场。”
1966年8月5日《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让两个阶级(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两条路线(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斗争,最后形成一种声音。诗歌的题材也局限到“反映阶级斗争与生产斗争。”
进入文化大革命后,林彪那句语录,基本上成为了文革主力军红卫兵们行动主导思想。
五四时写新诗的郭沫若也写旧诗词了。1966年8月19日(上海百万人大游行庆祝文化大革命)水调歌头---郭沫若)
大鼓云霄震,火炬雨中红。
千万人群潮涌,上海为之空。
昨日天安门外,主席亲临检阅。今夕一般同。
若问何为者?领袖在心中!
颂公报,歌决定,庆成功。
寰球共仰,八届新开十一中。
改造上层建筑,扫荡蛇神牛鬼,一切害人虫。
深入新阶段,革命展雄风。
同年9月5日,郭沫若再次调寄水调歌头(读毛主席的第一张大字报’炮打司令部)
一分总为二,司令部成双。
右者必须炮打,哪怕是铜墙!
首要分清敌友,不许鱼龙混杂,长箭射天狼。
恶紫夺朱者,风雨起苍黄。
触灵魂,革思想,换武装。
光芒万丈,纲领煌煌十六章。
一斗二批三改,四海五湖小将,皓皓映朝阳。
捍卫毛主席,捍卫党中央
“1966年下半年的天安门广场上,毛泽东连续8次接见红卫兵小将达1100多万人。”这一行动更加激发了青年人的激情和创作热情。
同年11月《红旗》载文称:“马克思主义的道路千条万绪,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造反有理。”
1967年12月在《毛主席论教育革命》中说:“从古以来,发明家创立学派的,在开始时,都是年轻的,学问较少的,被人看不起的,被压迫的……举这么多例子,目的就是要说明年轻人要胜过老年人,学问少的可以打倒学问多的人。不要被权威名人吓倒,不要被大学问家吓倒,要敢想敢说敢做。劳动人民要知识化,知识分子要劳动化。卑贱者最聪明,高贵者最愚蠢。”1969年10月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胜利万岁》中说:“打倒閻王,解放小鬼。”在1970年11月《卑贱者最聪明》中说:“不是西风压倒东风,而是东风压倒西风……看起来是坏事,其实是好事。穷则思变,要干,要革命。一张白纸,没有负担,好写最美的字,好画最美的图画。”
这些充满鼓励的讲话,壮大了年轻人的勇气。
毛泽东偏爱古体诗,针对古体诗创作他说:“诗难,不易学。经历者如鱼饮水,冷暖自知,不足为外人道也。” 又说:“形式是根据内容需要而形成的,形式又是为内容服务的,老瓶装新酒,旧的形式可以容纳新的时代内容。”
按照毛主席的指示,在毛主席的“形式是民歌,内容应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对立统一。”青年人的诗歌创作中便出现了一种新的诗歌体裁。非古典的旧诗或民歌的形式,以阶级斗争或生产斗争为指导思想创作的诗歌。(诗歌实例见注2)
“建国后十七年,终于完全确立了‘我们体’的核心地位。文革时期,政治凌驾于一切生活领域之上。”文革诗歌在题材上受到限制,在表现形式上甚至回到了五四以前。他们用了古典及民歌的形式,但不讲平仄,又追求不规范的韵脚,为了适应革命青年的创作,还按鲁迅那种对韵的要求,新编出《现代诗韵》。
在表达形式上,这一时期“李瑛创造一种‘对话体’,诗歌形式。与‘社论体’诗歌的独断霸权语式形成鲜明的对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