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964|回复: 18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5年度子青悠然诗歌自选20首 (诚谢:陈克老师、陶金喜、曼步莲华点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9 12: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子青悠然 于 2016-3-17 19:54 编辑

陈克老师说:

    通观子青悠然的大部分诗歌,基本是理性和情感的混合交织体。无法确知日常现实层面的子青有着怎样的性情,但读她的诗,始终会触碰到一种犹疑又坚执,对峙又和解的精神质素。她的多思达至理智,让她的诗摆脱了一般女性诗人小情调小体验的狭小心灵场景,而获得了敞明、沉实的诗性力量。她的诗语也多以书面语性质入诗,惯以意象营造,转入诸多隐喻,来指代、推演其诗意象征。端庄,透显理性力量,是子青诗歌的最显著特征和魅力所在。意象加以隐喻,是借以扩充诗歌语言张力的重要手法,也是诗人精神世界纵揽又犹疑多变,难以透显的悄然的应对。子青由此所作的努力是值得肯定的。倘要论及不足,子青在保持多思的前提下,仍可适度放下一些思想包袱,让语言从有时过于受理性的牵制下,解脱出来,并由书面语向口语有所过渡,恢复语言的自然流畅性,另外再增加和纳入一些个人性的体验和经验,以便增强个人的情感识别度。



[原创分享]002期之子青悠然

理性的奔放与节制                 
                 ——读子青悠然的诗
                      文/陶金喜


【诗作原文】

2015年自选二十首(节选9首)
                 子青悠然(中国)

1、并非草的礼赞
深入、陷进,它长势不明
一根茅草在地头上抻直脖颈
只身对抗,又仿佛悔悟

那个手拿镰刀、肩背箩筐的人
不经意读到一根草的倔强
他看出一把镰刀霍霍
箩筐空荡,提示一个人并非仅仅路过

现在,一根草的绿
不再是最初无知和招摇的鲜翠
它刻骨铭心的焦枯零落中
暗糅苔痕表情
渐被掏空的躯体内,还残留出生的胎记
而一把镰刀所能索取的无非是
肉眼记号

那个肩背箩筐的人,手搭凉棚状
极目远眺冬天的苍黄
2015.1.21 ~ 1.22

2、红樱桃
1.
风吞咽下自己,将夜的舍利子
一颗颗挂上枝头
像捻燃灯芯,又像发出秘密信号
等着那个露水打湿布鞋的人
赶过来,解除一场危机

2.
曝光心的底片
再一次重叠并错影
缝隙间拾取风擦过黒眸的痕迹
东椋鸟每啼一声
紫丁香花蕊,就惊醒一遍

3.
与其隐藏,不如赤裸裸
挑开一朵朵火焰
半夏的气息中毁灭或者重生
叫“红”的,洗不尽血液的蛊毒
嚼上一口,就一辈子望向山里的云雀
2015.5.18 ~ 5.22


3、下午茶
球拍很久没摸了
只是初伏下午闷得厉害
西风躲进山洞中,仿佛酝酿一场雨
又仿佛要送来我不想拆开的信封

你不在,其实和在也没有太多区别
红房子矗立我们疯过的旷野
看一眼,隐疾一回
转过五里巷弄,如血残阳低垂头颅

恍惚的城池
被一只白色小球,虚空击打

4、输入法
我喊你时,你必须得答应
声音要响响的,让天空也俯下身来
这样,我就不戚惶
就不会害怕黑黢黢的夜晚
一个人行走

就能够安心打开伍尔芙的《到灯塔去》
这之前,我们的争论
此处应该有了结论
现在,“风停树静,整个世界松弛地摇晃着
躺下来安睡了……”①

没有十字架
此刻,你想输入什么,就是什么
而我必定,也如此
2015.8.17

注:①风停树静,整个世界松弛地摇晃着躺下来安睡了……引自
——弗吉尼亚•伍尔芙 《到灯塔去》

5、喊山
寂静、清;透明、鲜;湿润、净
大峡谷,我在大峡谷底穿行

我想很坏,想很疯
对着峡谷使劲喊
我喊了,喊了很多声
每喊一次,旧年荆棘就矮一分
每喊一次,峡谷里溪水、流瀑、湖泊
高高低低就奔向我的身体,灌溉我
体内每一根血管
驱逐沉积颗粒,以及那些不被轻易察觉的
盐渍和痂痕

我喊了,对着峡谷疯狂地喊
我就坏了,我就疯了
就一次,可不可以
2015.8.26


6、月亮镜子

等着刮痧的人
并不知道月亮秋夕落水

那么近,那么亲,那么不可分割
站在镜子前的人错以为
镜子里恍惚遗忘,没有归来的元神
它们吻合,相似,不可告解的
符码,就应该是另一半
另一个自己,必须合二为一

事实上,移走一面镜子
你还是你,空还是空
而镜子,不过廉价道具
那个不小心站在镜子前的人,仅仅走了神
2015.9.28


7、铁匠的目光
捂了一夜的判词,在那只红狐到来之前
用秋水认真搓洗三遍
将火种的火埋伏冰瓷内

如果红狐不老实,就让锋利的瓷片
划开她眸子里的玫瑰
长长的火钳摄取出一星妖,三钱媚,五钱
惴惴不安的渴望

统统丢进熔炉,冶炼一周七个昼夜
再放入盛满老旧雪水的器皿
狠狠淬几次火

假如,老猎人来寻找他
心爱的红狐
请指给他眺望,一缕炊烟挟裹山岚的
降落
2015.10.6


8、给自己的影子拍个照
一天雨水,一地镜子捉狭
秋桂树倒伏
无数绳索的根须生长,再生长

像要捆绑什么,又像长成苍绿扶梯
探向竖立的一口深渊
爱德华•布巴偶然经过这个剧情

他拿下尚未标识的影子
拿下跟随白月光舞蹈的浪游魂
转身忠告:镜子中我们不谈血色,不谈肉躯
只说:黑白,且有节制的
2015.11.7

备注:爱德华•布巴(Edouard Boubat) (1923-1999)
爱德华•布巴被法国诗人雅克•普维称为“和平的摄影师”,他是拿着照相机的诗人。他的作品是法国摄影历史上杰出的一部分,其中还包括布拉塞、布列松和杜瓦诺等大师。他曾说过:“我最爱的照片往往是我拍摄的那最后一张。”


9、烟火生
十月,在豆荚中
卑微而又自足
听秋从这朵云彩跑向那座山头
她,始终霸占你的眼瞳

我们不宏大,也不敢宏大
我们仅耽于幻想
一锅刀削面快活地像鱼儿
一条一条游进彼此
命名的大海
2015.12.11 ~ 12.12


注:原文选自中国诗歌流派网原创诗歌版块
http://www.zgsglp.com/forum.php? ... 0%CC%D5%BD%F0%CF%B2





【金喜赏析】

第一部分:炉子和炉火

大约是1991年的冬天,天空很高,星星却很近。一个小男孩在离堂屋不远的院子里帮助奶奶生炉火。可能是南方天气的关系,黑黑的煤球始终点不着,情急之下便拿来一叠废纸,准备引燃,但就是在某个天造的瞬间,小男孩突然看到一张废纸上歪歪扭扭的写着取名为《星星》的小诗。小男孩惊奇的发现:由于父亲爱好文学的关系,自幼便在一堆文字中游弋,居然找到了一首五岁左右写的小诗。

后来,《星星》成了点燃煤球的火种,催生了火焰,而火焰成了炉子下的热量,烧沸了一壶水。

而再后来,嗯,应该是后来的后来,小男孩长大,间断的写着,直到遭遇现实问题,弃笔十余载,学着方正的心,滚圆的角去挣扎、斗争、彷徨或堕落。直到有一天,在暴风雨似的家族往事过后躺在病床上去静想——

我们想得到什么?我们又失去过什么?

于是,又开始动笔写诗。突然明白:这冥冥之中注定的“星星”的梦想虽然已熄灭人间多年,但始终难以死去。

就这样,读子青悠然的诗,又让我想起这样的事——

《星星》成了点燃煤球的火种,催生了火焰,而火焰成了炉子下的热量,烧沸了一壶水。

这亦是一种隐喻:在燃料、氧气、炉子、水的物质之间有深刻的物性的逻辑关系,而在点燃、火焰和沸腾之间又存在微妙的线性关系。

于是一开始,我便是这么透过诗作去理解子青悠然的。简言概之,大概就是:理性的奔放和节制。


第二部分:深度诗歌创作所需要的理性

有人说,诗歌是精神中的贵族。的确如此。即便大众化,你也可以发现,它是一种高度精神化而又自由化的入境,而只是表达方式可能更亲和罢了。诗,通过诗化,借由外界一切的物质属性抵达精神层面(如果你是唯物论的话完全可以理解),产生诗的本质(目前尚有诸多争论),再借由隐喻这种充满魔力磁性的语言向外界输送。它的基本特性是“花属花”的审美,进一层是“花的感知”,而再进一层便会进化为“花的愉悦”。当然,随着“花”在多重时空经纬度方面的交错,会继续发生着随着时代发酵的影响。这样说的意思便是,真正的诗歌不应停留在基础的物性上面,它应当更加宽广和纵深的精神纬度根茎。我们可以试着通过子青悠然的部分诗作去体验这种深度的轨迹。

比如,《并非是草的葬礼》。草的物性为:“深入、陷进,它长势不明”、“草的绿”、“焦枯零落”、“暗糅苔痕”、“苍黄”……这被大部分熟知,也是写诗的规则,我们不能随意挑出这些物性臆造。接下来,便是“草的感知”。通过这些物性,我们想通过诗作本身表达什么?喻示“生命”,看来也实属正常,没有什么值得惊起的地方。而关键的是第三层意思:“深入、陷进,它长势不明”,使得“草”暗示的“命运”本身突然有了一道精神的激流,就像撕开一个蕴藏丰富体验的能量的口子,让你明白,生命的诞生、成长和动荡的随机性。既符合常理又有了广度和纵深的体验。那么,这样说的意思,理性到了第三层便完结了吗?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因为我们所处世界的复杂性(虽然它是由简单性组成的),我们不能抛弃物性之间的关系和物性之间的反应和影响。这时,引入“人”的物性,无疑是顺其自然的事。因为同属“生命”共有的喻体,则对于“只身对抗,又仿佛悔悟”、“一根草的倔强”、“渐被掏空的躯体内,还残留出生的胎记/而一把镰刀所能索取的无非是/肉眼记号”有了仿佛共震的感悟和体验,而“草”的静、安于天命和“人”的动、奔波其实在物性通抵精神层面的关系上瞬间具备了灵魂的冲突和张力。这时,再去读“苍黄”,其实我们的精神已经从“草”内部的天空滑行了很远。

同理的,如果你愿意自然的顺着子青悠然的诗作去体验这样的深度诗歌创作的理性,你便会发现很多这样的痕迹,而金喜则是刚好说出我能说出的话。

第三部分:“奔放”是顺其自然的欲指

我讨厌“死诗”,是诗就应充满灵性的颤动,充满生命的张力。也就是说相较于诗作的“所指”和“能指”,我更看重“欲指”。它反应着精神层面本真的光,一旦失去了这个基础,一切犹如水中花。而我想强调的是,“欲指”的层次差异决定了诗人的创作境界。例如,我们拿“爱”来比较。“我爱你”是最初的意思,但是这种“欲指”不能通过简单嘴巴去说,它要经过心脏里血液的回流;有了走心的“爱”,显然欲指表达的就更为强烈;但是这还远远不够,它还应加入“恨”的佐料,有冲突有矛盾才更有意思,才更丰富;有了“恨”,有了得失,还是决定去“爱”,这就是“欲指”的纵深;如果再由“爱”一个人,到对于生命的敬畏和礼赞,到对于土地和国家的“欲指”,就会显得相当耀眼。这时,我是不是应该推荐大家去读巴勒斯坦诗人迈哈穆德•达尔维什的《丽塔和枪》?

在这种层面去解读子青悠然的诗作,你会发现在她的很多诗作里面,充满着理性的奔放。《并非草的赞礼》是的,《红樱桃》是的,《下午茶》和《输入法》也是的……

再回到我们在第二部分提到的诗歌深度创作的理性,有一个关键的问题的是?为什么我们要坚持理性的奔放这个方向?这个问题就好像在问,你认为幸福是来源于一瞬间情绪的愉悦,还是深度思考自己是谁,自己需要什么而获得的长久的精神愉悦更持久?

子青悠然对上述的问题显然有她自己的答案,因为诗作就明明白白的袒露在那里,不能隐藏也无需隐藏。

第四部分:“节制”来自更深的理性

让理性继续奔放着,进化着,发酵着,像酒,但是在子青悠然统一的创作理念下,像蓄电池,吸收能量,释放能量,理性的保护在于节制的必要。

这个世界上,所有事物的发展都遵循“知止而后进”的原则,因为不懂克制的东西通常都过快的毁灭了。所以“节制”其实是更深的理性。《烟火生》在这个层面上具有代表性。“我们不宏大,也不敢宏大/我们仅耽于幻想/一锅刀削面快活地像鱼儿/一条一条游进彼此/命名的大海”,如此自然而又如此节制,实属难得。换一个角度,永恒充满不确定,而遵循精神延续不是最合适的选择吗。只是,值得注意的是,在调和“奔放”和“节制”的过程中,也意味着危险和丧失。历史自有明证,金喜无需多说。

第五部分:再回到炉子和炉火

再回到炉子和炉火,我又要把一句重要的话讲一遍:

《星星》成了点燃煤球的火种,催生了火焰,而火焰成了炉子下的热量,烧沸了一壶水。

对于子青悠然和她的诗,我当然还可以再详细的继续解读下去,但眼下我更想说的是:理性的奔放和节制是对的,贵在坚持,你所要做的便是——

用你的心,制造更大的炉子,制造更大的火焰,然后制造更大的

沸腾!

是为浅析,还应有后文,暂告段落。祝好!

二零一六年三月八日晚上九时。



2015年度子青悠然诗歌自选20首


❀°并非草的礼赞

深入、陷进,它长势不明
一根茅草在地头上抻直脖颈
只身对抗,又仿佛悔悟

那个手拿镰刀、肩背箩筐的人
不经意读到一根草的倔强
他看出一把镰刀霍霍
箩筐空荡,提示一个人并非仅仅路过

现在,一根草的绿
不再是最初无知和招摇的鲜翠
它刻骨铭心的焦枯零落中
暗糅苔痕表情
渐被掏空的躯体内,还残留出生的胎记
而一把镰刀所能索取的无非是
肉眼记号

那个肩背箩筐的人,手搭凉棚状
极目远眺冬天的苍黄

2015.1.21 ~ 1.22


曼步莲华点评:这首诗用一个极具概括力的开头与层层深入的节奏感,带给人一种坚持,倔强的意象。这的确是对生命的赞歌,但是同时也写到了生命间的敌对性,矛盾性,并试图探寻某种本源性。它刻骨“铭心的焦枯零落中/暗糅苔痕表情/渐被掏空的躯体内,还残留出生的胎记/”这是一种多么复杂而深刻的经历,与之前的“深入、陷进,它长势不明”,形成了很好的呼应。最后一节,更富有苍凉意味,较好地归束了主题。



❀°把自己种成一棵树

泥土以上部分是天空的,也可以是你的
如果你心情不好,有泪也流不出
你慢下来,或者坐下来
我的苍绿全给你
你闭上眼睛,听听风中叶子的歌吟

可我现在什么也没有
我被坚硬裹挟,泥腥的暗死死拦阻
而你,不能束手待毙
你仰望天空吧,天空的蓝
天空的白,天空的星星

假使都茫茫,仅剩天空分辨不清的灰
一定要相信我既已承诺
一棵树长成
根系的盘踞,越持久越沉默
就越为接近天空,以及天空下的你

2015.3.12 ~ 3.13  

曼步莲华点评:表达的是一种深沉的爱,承诺。人生往往要许诺自己或他人,挟裹理想的名义,行施拼搏之权。最伟大的爱,在于持之以恒的给予,更在于虚空造物般地创生奇迹。不管对方是否相信,但这份心思,已经值得肯定。


❀°红樱桃

1.

风吞咽下自己,将夜的舍利子
一颗颗挂上枝头
像捻燃灯芯,又像发出秘密信号
等着那个露水打湿布鞋的人
赶过来,解除一场危机

2.

曝光心的底片
再一次重叠并错影
缝隙间拾取风擦过黒眸的痕迹
东椋鸟每啼一声
紫丁香花蕊,就惊醒一遍

3.

与其隐藏,不如赤裸裸
挑开一朵朵火焰
半夏的气息中毁灭或者重生
叫“红”的,洗不尽血液的蛊毒
嚼上一口,就一辈子望向山里的云雀

2015.5.18 ~ 5.22


曼步莲华点评:这是一首茂盛的诗,又是一首孤独的诗。红樱桃与心相似,茂盛地结满一树,代表赤裸裸二代欲望,欲望可以消解,融化,这是个“露水打湿布鞋的人”的使命,但是真正地倾听心的声音,却又另有他人。生与死的轮回间,“叫“红”的,洗不尽血液的蛊毒”,望向深山,也是一种漫长的等待。



❀°下午茶

球拍很久没摸了
只是初伏下午闷得厉害
西风躲进山洞中,仿佛酝酿一场雨
又仿佛要送来我不想拆开的信封

你不在,其实和在也没有太多区别
红房子矗立我们疯过的旷野
看一眼,隐疾一回
转过五里巷弄,如血残阳低垂头颅

恍惚的城池
被一只白色小球,虚空击打

2015.7.15  


曼步莲华点评:这一首很久之前读过了,不做多评。



❀°结同谋

是心象战争,还是杏坛下论道
又或者某位哲思家隶书的“子非鱼”
偶然对望一眼
从此“与你说话”,咸一句、淡一句

聊从前,从前的山,从前的海
从前彼此经意、不经意的观照

风吹白月亮,也刮痛石缝里的小草
他是精通医术的
却无策于没有诉清症候的病人

我原本不想记录虚设情境
但忽然彻悟,自己就是不折不扣的病人
那位穿白大褂的哲思家刚刚好

吻合剧情拯救的需要
并且保持一首诗的距离,开出一张高附加值的
处方

2015.7.23 ~  7.31


曼步莲华点评:
这是一首密集的诗,各种物象密集地结成同谋,像是一座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奇门法阵,开、休、生、死、惊、伤、杜、景,八门,究竟该从哪一门而入,恐怕难以预料。恍然彻悟之下,解铃还须系铃人,也许正是救赎之道。


❀°等你,在雨中

我想走天涯的
但所有计划赶不上一场设计
而我从没怀疑你的泅渡术

有些隐喻,无须纠正补遗
月色了然每一颗露珠的光临
嗨,我说橡皮人你好
其实并没有坦白奶奶一直管我叫刺猬

手术出来,单人病房内我不记得自己几岁
只管一个劲儿说痛,一个劲儿说难受
一个劲儿指甲掐入你的肌肤,仿佛这样伤口就不再是
自己的伤口

现在,我先行一步
坐在普罗旺斯的雨中
我还没有想好怎么惩罚你
就像从没有想过如何惩罚糟糕的自己

2015.8.4 ~ 8.5


曼步莲华点评:纠结的情绪跃然纸上,有点像一些跟私奔,不离不弃有关的狗血剧情,加上一些奇诡变幻的少女心思,用一些不咸不淡的疤痕揉搓成愈加显眼的淤血,似乎以此来证明自己的觉悟。少女的心事真难猜,总的来说,这首诗的风格还是轻松活泼的。


❀°输入法

我喊你时,你必须得答应
声音要响响的,让天空也俯下身来
这样,我就不戚惶
就不会害怕黑黢黢的夜晚
一个人行走

就能够安心打开伍尔芙的《到灯塔去》
这之前,我们的争论
此处应该有了结论
现在,“风停树静,整个世界松弛地摇晃着
躺下来安睡了……”①

没有十字架
此刻,你想输入什么,就是什么
而我必定,也如此

2015.8.17

注:①风停树静,整个世界松弛地摇晃着躺下来安睡了……引自
——弗吉尼亚•伍尔芙 《到灯塔去》

曼步莲华点评:输入法,可以大众化,也可以私密化,这里明显讲的是私密化。这首诗试图表现的是一种言出法随的语言传递效果,要是都用这种方法的话,想必巴别塔也就不存在了。


❀°喊山

寂静、清;透明、鲜;湿润、净
大峡谷,我在大峡谷底穿行

我想很坏,想很疯
对着峡谷使劲喊
我喊了,喊了很多声
每喊一次,旧年荆棘就矮一分
每喊一次,峡谷里溪水、流瀑、湖泊
高高低低就奔向我的身体,灌溉我
体内每一根血管
驱逐沉积颗粒,以及那些不被轻易察觉的
盐渍和痂痕

我喊了,对着峡谷疯狂地喊
我就坏了,我就疯了
就一次,可不可以

2015.8.26


曼步莲华点评:开头两行多么准确而巧妙地表现出峡谷之美,几种感觉的叠加,好像这美景不仅在眼中,在睫毛中,也到了舌尖上。这样的感受不能不使人疯狂,就像舌尖上的味蕾吸收美味一般吸收着山间的美色,荆棘变矮,溪水、流瀑、湖泊,都奔涌而来成了自己的一部分,这是多么的美妙。这是在俗世中难以体会的,难怪那么多的人喜欢去山中。天人合一的境界,哪怕只有一次,足矣。



❀°大阅兵式

钟摆滴、答,滴、答
1945到2015
沉重而又轻巧,回荡朱红墙壁上的空
清晰远,和清晰近
我细细辨认碧透碧透的蓝
好像擦净了红
缝合之口未曾泄露一点锥刺的风
熔炉的火苗窜得老高老高
很顽强,很冷静

一个声音响亮:“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头顶”
“裁军三十万”
我注目白鸽振翅的方位
115、120、百团,一串深了又深的数字

2015.9.3 ~ 9.4

曼步莲华点评:量化的历史,抽象化的历史,历史始终是历史,就像钟表一样回荡在我们心中。


❀°月亮镜子

等着刮痧的人
并不知道月亮秋夕落水

那么近,那么亲,那么不可分割
站在镜子前的人错以为
镜子里恍惚遗忘,没有归来的元神
它们吻合,相似,不可告解的
符码,就应该是另一半
另一个自己,必须合二为一

事实上,移走一面镜子
你还是你,空还是空
而镜子,不过廉价道具
那个不小心站在镜子前的人,仅仅走了神

2015.9.28


曼步莲华点评:这首诗表达的是“第二自我”“虚实之境”,颇有哲理。

❀°铁匠的目光

捂了一夜的判词,在那只红狐到来之前
用秋水认真搓洗三遍
将火种的火埋伏冰瓷内

如果红狐不老实,就让锋利的瓷片
划开她眸子里的玫瑰
长长的火钳摄取出一星妖,三钱媚,五钱
惴惴不安的渴望

统统丢进熔炉,冶炼一周七个昼夜
再放入盛满老旧雪水的器皿
狠狠淬几次火

假如,老猎人来寻找他
心爱的红狐
请指给他眺望,一缕炊烟挟裹山岚的
降落

2015.10.6


曼步莲华点评:铁匠看上了猎人的狐狸,心中不安分起来。佛家说要“降服内心”,去掉心魔之后剩下的只是虚无缥缈的山岚。


❀°卡布奇诺小镇

他们的雪草屋
我在金色下午走过金色梧桐
让我有了金色的冲动

能否拥满凡高的向日葵
我不要那么细密的,半只括号样的
涡流,仿佛火舌的吞噬

要恰恰好的一杯卡布奇诺
这样,我走动的时候
不至于被修士神情吓倒,还能偶尔
舔下蜜甜的奶酪

那些泛滥的臆想泡沫若再次漫漶
我就安静打开你邮来的
五彩棉花籽
我们的小镇,我刚刚想好一个名字

亲爱,我要种下那些
棉花籽

2015.10.12 ~ 10.15


曼步莲华点评:浪漫而又躁动的时刻,需要甘甜的镇压,心中的魔,已经不需要修士来灭除。棉花子,带着未来的温暖,开始生根。


❀°给自己的影子拍个照

一天雨水,一地镜子捉狭
秋桂树倒伏
无数绳索的根须生长,再生长

像要捆绑什么,又像长成苍绿扶梯
探向竖立的一口深渊
爱德华•布巴偶然经过这个剧情

他拿下尚未标识的影子
拿下跟随白月光舞蹈的浪游魂
转身忠告:镜子中我们不谈血色,不谈肉躯
只说:黑白,且有节制的

2015.11.7


备注:爱德华•布巴(Edouard Boubat) (1923-1999)
爱德华•布巴被法国诗人雅克•普维称为“和平的摄影师”,他是拿着照相机的诗人。他的作品是法国摄影历史上杰出的一部分,其中还包括布拉塞、布列松和杜瓦诺等大师。他曾说过:“我最爱的照片往往是我拍摄的那最后一张。”


曼步莲华点评:影中的自己,也是自己的一部分,没有血肉,却有灵魂,当不经意间发现另一半灵魂的时候,也许会觉得触目惊心,但是不要害怕,那也属于真实的自己。黑白,对立统一。



❀°掌心中的味蕾

继续阴沉沉,但事实上天气
并非你我想象的糟糕
从湖边穿行
几个外地汉子逗留湖畔雕塑

我熟悉那尊“母与子”
默诵过无数遍发丝缠绕中的安详
汉子们手机不停动作,我不得不慢下来
为了更清楚倾听
冒出土得掉渣的“艺术”一词

暮晚临湖,他们灰赭色衣裳毫无型款
而我这一刻,多么想靠近一群土褐色的人
我城市湖边的“母与子”
因为一次异乡口音,突然复活

2015.11.13


曼步莲华点评:这是由偶然经过某个场景而引发的记忆的复活,生活不缺少美,却缺少发现,很多你熟视无睹的东西,当静下心来细细品味之时,也许会别有一番感受。


❀°一只鸟落在我的头顶

那棵写满金的银杏最先透露讯息
半边街拐角左侧第二扇窗
他走了很久,刚歇下
一小朵一小朵烟圈儿故事
飘向半空

曼特宁咖啡,他从不加方糖
每次来,他都带上发黄封页《虚构的家谱》
“我来到世间定有些缘由/ 我的手脚是以谁的手脚为原型?”①
我心里默念

再看见他,我确定自己应该走进那扇门
没等我开口
服务生笑容可掬迎上
还有,服务生递给我淡蓝信笺

我讶异发现,他呆过的那扇窗此刻斜过
金色投影
信封右下角行楷:老约翰绘本馆•卡布

2015.11.15

注①: “我来到世间定有些缘由   /我的手脚是以谁的手脚为原型? /一只鸟落在我的头顶,以为我是岩石……”—— 引自 西川诗歌《虚构的家谱》


曼步莲华点评:很生活化的场景,如童话故事般地暗示,这首诗也是花费了不少心思,尽管我没怎么读懂。


❀°守缺

1.

落叶是大鸟
行道路上青桐挺拔
初冬细雨中,碧青枝干
越发矫情

2.

重复,再重复
“敷衍”影子一样尾随
即将倒下的自己
无着落,以及我认为错误的
戚惶
吸血虫般盘踞

3.

夜的小爪撑开罂粟
侧、平、转
听令白制服,信任它们
一只探头隐秘侦察,光滑度、厚度
间隙,那些物理数据
像极了夜来香

4.

吞咽另一半,调整好风轻云淡
遥赏,银杏黄,木患子的金和枫树的
红,不涉及浆果

周末狂欢,沐浴
或什么也不做,不再谈及赖以委身
种种,练习ATM支取模态

5.

醋溜白菜,干煸红辣椒
雾霾遍布城镇,遍地补丁
让坐标附加存在元素
允许直感触及,且反馈出可视
承受和隐忍部分
冷静表述为海明威式高贵

6.

开始习惯晨起瞄下智能天气预报
絮状云朵长出半片射线
雀跃有了根据地
曾经一遍又一遍寄予确认的某张标签
不再翘首回执
按图索骥,晚餐来份金枪鱼三明治

7.

它自然的降临
要怎样默然凋谢
“我一开口,便虚空”
可我却无法围剿谷底的
潮声

2015.11.20 ~ 11.21


曼步莲华点评:这首比较长啊,略显罗嗦,感觉不如之前的那些精悍。反映出作者宏观叙述不如微观游刃有余。



❀°微了醉

飞进阳台,她扑进你的烟火
我在初冬转角惊异一只白蝴蝶出现

没假思索写下:你好
对她说,也像对我说,你故意省略
一座城的定语

2015.12.3


曼步莲华点评:初冬,烟火,蝴蝶,又像是童话或科幻故事的场面,我宁愿把这当成科幻,蝴蝶有了抗冻的基因,因此可以在冬天出没,这也能解释习以为常的写下“你好”。一座城市的定语是什么呢?未来?高科技?转基因?思索中……



❀°雪轻寒

雪,一定在途中
赶上或者没有赶上,我温习中国圣经

大雪,似有若无透散理性
打坐和端坐
我明了,也不明了

小镇,你说
如果发芽,会不会一河水都长满
白月光

2015.12.7


曼步莲华点评:比较喜欢这样三个字的题目,有古典意味。诗中带着若有若无的禅意,雪轻寒,其重在于何处?


❀°烟火生

十月,在豆荚中
卑微而又自足
听秋从这朵云彩跑向那座山头
她,始终霸占你的眼瞳

我们不宏大,也不敢宏大
我们仅耽于幻想
一锅刀削面快活地像鱼儿
一条一条游进彼此
命名的大海

2015.12.11 ~ 12.12


曼步莲华点评:在烟火气息中感受诗意,小情调,小滋润,能够自在地生活,就是一种美满。


❀°忍冬

无人说出背后隐喻
你的别名,他们大呼小叫
故意让我置身事外,认不出你

从此疏离鲜活蔓青
任由车流、脚步碾压白与黑
无法替换的我,不再生动

只能徒步一个人走,使劲走
直到走空自己

2015.12.20 ~ 12.21



曼步莲华点评:“名”与“实”,其实我很喜欢名家的诡辩术“白马非马”,“鸡三足”,似是而非,也很有哲学意味。这首诗说的是“得意忘形”,但有时候,人也应该“返璞归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9 12:04 | 只看该作者
惊喜沙发
静候刀砍
子青敬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9 12:05 | 只看该作者
板凳曼妙
您的板斧呢?
子青奉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5-12-29 12:07 | 只看该作者
给妹妹先献上祝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5-12-29 12:07 | 只看该作者
盖个虚拟的萝卜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5-12-29 12:07 | 只看该作者
先收藏细品,再静观刀客砍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5-12-29 12:09 | 只看该作者
真要命。可怜的小喜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5-12-29 12:10 | 只看该作者
哈,拜读子青老师佳作,问好!我替你多叫几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5-12-29 12:33 | 只看该作者
真cool,唯子青妹妹得天独厚的笔触, 还要细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5-12-29 12:49 | 只看该作者
金喜快来 子青摆好大餐,收获满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5-31 10:04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