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重阳新韵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重阳新韵赏析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5-12-30 08:33 | 只看该作者
应和诗

    重阳老年,广交了中外的许多诗朋好友。他应和别人的诗,别人也应和他的诗。特别是《六十抒怀》,韵和的更多。下面我们将这一组诗作一赏析。

六十抒怀
日月回旋六十春  潇洒平仄百千吟
古律旧格扰青丝  新韵又恋白发人
(重阳JM)

    这首诗可说总括了重阳几十年对诗歌孜孜不倦的追求。起句不凡,深远博大。那太阳升,月亮落,巡回旋转经历了六十个春秋了。在这几十年间,无拘无束地不断地吟咏。“平仄”这里应指代诗词。后两句直接关联到了他对中国古典诗词的看法和提倡新韵学说。那严密的“古体旧格”确实束缚人们的创作,搔断黑发拈断须地在那里瞑思苦吟,真不是滋味。那固定的形式、字数、平仄、对仗,实在够“扰乱青丝”的了。所以他提出了不拘泥平仄,不严守格律,继承传统,学习民歌,借鉴新诗,创建出一种合乎民族性的人民喜闻乐见的新诗体,这就是新韵。而这是进入老年才作出的诗歌理论的贡献。爱新韵,说新韵,写新韵,真正是“新韵又恋白发人”啊!
对于这首诗,笔者也韵和过一首《新韵》:“神州历史正逢春,时代赋于新韵吟。倡导开创好诗风,爱说有为举旗人。”(万修)

自 勉
——和戴笠翁
        
人生自有期  原本靠精神
报国甘损躯  但求主义真
善恶各有道  炎凉岂由人
功过任人评  佛主入心门

    这是一首人生感叹诗。
    人的一生,都是有美好的期待的。要实现这种愿望,原本应依靠上进的精神来努力,来达到目的,实现理想。为了国家的利益,情愿流血牺牲,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只是为了求得真正的主义。就象革命烈士夏明翰的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这才是人应有的品德和追求。
    在整个人类社会,向来就存在着善与恶,而最后得到的结果却完全两样:善得到好的结果;恶得到坏的结果。“道”在这里是指行为和应得的报应。正如毛泽东说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间不到,时间一到,一切全报。”然而,这世态的冷热又怎能全由得了人呢?对于地位不同的人,有的亲热攀附,有的冷淡疏远。但人活在世,总得应当保持自己的骨气和主见,趋炎附势是不应当的。我国大画家徐悲鸿就说:“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所以蒋介石几次请他画像,从未答应。人一生的功也罢,过也罢,任凭别人去评说。自己的主意信念,深入到自己的心中,坚定着自己的信念,这才是最可贵的。人活在世一生,本应当就是这样。
    这是一首人生的赞歌!可看出作者正确的人生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这也是重阳能得到大家的崇敬和赞扬的根本所在。

祝贺金书出版
世界第一部金书《天下奇迹创造者大全》出版,原韵奉和戴笠翁先生。

慈母寅夜痛惊梦  游子五更晓露耕
搜新猎奇思肠断  星汉觅月盼天明
弯弓射鸠打九鸟  捉剑剌虿杀万虫
一部金书光彩缚  千载英姿戴笠翁
(重阳JM)

《天下奇迹创造者大全》是世界上第一部金书。为迎接香港百年回归,于1997年7月1日出版。总编戴笠翁写了一首赞诗,副总编重阳就和了这首诗。
   “慈母寅夜痛惊梦,游子五更晓露耕。”祖国母亲,怀着沉痛的心情,夜深了,还做着梦,惊醒也在想着一件大事,就像失掉儿子一样的香港回到怀抱来。香港啊,也像游子一样在外百年,熬过沉沉黑夜,盼望天亮,披露劳作,努力奋斗。
   “搜新猎奇思肠断,星汉觅月盼天明。”编辑这样一部大书,必须搜寻古今中外全世界的奇迹。这是一件花大力气,费大心血,绞尽脑汁的事。所以说“搜新猎奇”,也必然“思肠断”那样的去下工夫。熬到深更半夜,为的是喜迎香港回归祖国。望着那条闪光的天河,寻找那轮金色的明月,该变园了。天就要亮了,到1997年7月1日凌晨,迎着东方的曙光,降下米字旗,升起五星红旗,香港就回到祖国的怀抱了。这是巧写,是托意,是诗的含蕴。
   “弯弓射鸠打九鸟,捉剑剌虿杀万虫。”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血泪史,一部斗争史。把弓弦拉得弯弯的,射击那些侵略者、霸权主义殖民主义者。鸠即斑鸠,不善筑巢,常常占据鹊巢中,这不是侵略吗?九鸟即九头鸟,古代传说中的不祥之怪鸟。周密《齐东野语》卷十九“鬼车鸟”:“鬼车,俗称九头鸟,……世传此鸟,昔有九首,为犬噬其一,至今血滴人家,能为灾启。故闻之者心叱犬取灯,以速其过。”而且还勇敢地挥舞长剑,剌杀那有毒的坏东西和无数的害人虫。虿,就是蝎子一类有毒的虫子。这里的“鸠”、“九鸟”、“虿”、“万虫”,都是指的侵略者或有害于人类的东西。这与毛泽东《满江红•和郭沫若》中的“苍蝇”、“蚂蚁”、“蚍蜉”、“害人虫”代指帝修反是异曲同工的。而且是“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这里还有用字的拆分艺趣:九鸟,是“鸠”的拆分;万虫,是“虿”的拆分。
   “一部金书光彩缚,千载英姿戴笠翁。”金书指《天下奇迹创造者大全》,共分为福、禄、寿、禧四卷。是世界上第一部不装订而成书的活页金质书。也是世界上第一部记载古今中外奇迹创造者最多、内容最丰富、跨越时间最长的奇书。重阳称其为“世界上第一部无价宝书”。所以说它是光彩覆盖,光芒四射!因为是有史以来的第一部金书,千载稀宝,并由当代十大奇人、华夏桂冠诗人、世界十大收藏大王之一的国际首届发明专利大王勋章获得者戴笠翁担任总编。所以重阳称他为“千载英姿”。
    这是一首内容丰富,思想性强,艺术性高的佳作。(万修)

试和中山君《绿荫试笔》
晨风卷帘外  红雨化香尘
闭门谢客久  著书键声频
时光夺分秒  创业仍须勤
笨鸟先飞早  无意苦争春
巧演黄粱梦  世事日日新

    这首和诗与日本中山先生的原诗是一脉相承的,可称为姊妹篇。
    清晨的风儿吹拂着,卷起了窗帘子,外面是一片暮春的景象。红艳艳的桃花飘零,连空气飞尘都芳香了。这里用了“红雨”的典故,显得更加形象。唐李贺《将进酒》:“桃花红落如红雨。”毛泽东《送瘟神》:“红雨随心翻着浪。”
    闭门谢客已多时了,因为著书撰文,忙于创作,频频传出打字的键盘声。这里的“久”不是长时间没有朋友来访,而是表达了一种心境。
    时光在流逝,光阴太宝贵,分分秒秒都需要争取,不使浪费。要创业,还需勤奋努力。志向远,决心坚,这是多么可贵的精神啊!这也正是作者老来的真实写照。
    笨鸟早学飞,诚然是一种谦虚的品质。无意在这里苦苦地争春,这是崇高的情操。这里用了宋代大词人陆游《咏梅》原句:“无意苦争春”,同时进而托出毛泽东《咏梅》:“无意苦争春,只把春来报”的高尚品德。
    我国唐代沈济的《枕中记》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卢生住在邯郸客栈里,向道士吕翁叹自己穷困不得志。这时,客栈主人正在蒸黄粱。吕翁拿个枕头给卢生,告诉他枕着睡有好处。卢生听了,果真在梦里封侯拜相,享尽荣华,醒来时黄粱还没蒸熟。在历史上,多少人在做着“黄粱美梦”,然而都破灭了。不过值得注意的是,重阳这里用了“巧演”二字,意而其反,是强调了梦的美好的,而且是完全可以实现的。请看“世事日日新”吧!历史总是在前进,世事总是在变得新鲜。新生事物总是在成长,有无限的生命力,有光明的前程!这里的活用典故,大大地增强了诗的力度。这首诗的用典是成功的,值得我们学习。
    附中山先生原诗:“午枕薰风里,飘红半是尘。柴门无客访,何处鸟声频。活计安吾分,时能诗友亲。吟诗犹懒出,执笔饯徂春。日日黄粱梦,窗前绿已新。”  (万修)

和常毅坚先生
夜阑欣吟常老诗  难眠春宵
遥思黄苍  梦绕魂牵回故乡

风霜两鬓流岁月  古稀妙笔
时代华章  奇韵溢彩遍地香
(重阳JM)

    夜已快尽了,还在兴致勃勃地吟诵着常毅坚老人的诗。蔡姬《胡笳十八拍》:“更深夜阑兮,梦汝来期。”由于心情的激动,就在这春天的夜里,简直通宵达旦地难以入睡。而且想得很远很多,感叹着人世的极大变化,并且在这睡梦中,又牵连回想起了远离的故乡来。“黄苍”即“苍黄”,本指青色和黄色。《墨子•所染》:“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后以“苍黄”比喻极大的变化。
    由于时光的流逝变迁,岁月的艰难困苦,常老的两鬓苍白了。沈伶期《游少林寺》诗:“雁塔风霜古,龙池岁月深。”而在这古稀之年,却有古稀的妙笔生花,写出了时代的华美诗章来,真称得上风韵超群,光彩照人,散发出遍地的馨香。
    这首诗,既表达了作者与常老的深厚情谊,又赞美了常老的诗词美妙,永将流芳传诵。(万修)

感 怀
——和姚义诗友

平生未曾惧雨聚  坚如磐石砥中流
烟卷云舒眉间过  日朗天晴往事休
自古邪正同时起  风吹树摇难静侯
一旦势逼另改灶  何妨作哑嗷春秋
(重阳JM)

   “平生不曾惧雨聚,坚如磐石砥中流。”生来就心正胆壮意志坚,从来就没有害怕过那些风风雨雨。经风雨,见世面,这是人生道路上的常遇。这里的“雨聚”应指世事的变故,环境的复杂,形势的严峻。正因为不惧怕狂风暴雨,所以才能做到坚如磐石,中流砥柱不动摇。“磐石”本指厚重的石头,用来比喻牢固不动,能负重任。古乐府《孔雀东南飞》:“磐石广且厚,可以卒千年。”“砥中流”即“中流砥柱”,中流指水中央的湍急处,砥柱是黄河中的石山,在三门峡东,如同砥柱一样屹立于黄河的急流之中。比喻能承担重任,支撑危局的超群人物。
   “烟卷云舒眉间过,日朗天晴往事休。”那飘忽的烟气,笼罩的云雾,都在舒展开的眉宇间过去了。太阳升起来了,天晴日朗,真是烟消云散见晴日。这里的“烟云”和“天明”同样是深涵的比喻。
   “自古邪正同时起,风吹树摇难静侯。”古往今来,邪正是同时起来的,有邪的出现,就有正的回击,有压迫就有反抗,这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也是矛盾的统一性。而统一是相对的,不统一才是绝对的。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斗争史,不斗争是不可能的。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也正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小气侯改变不了大气侯。
   “一旦势逼另改灶,何妨作哑嗷春秋。”由于形势所逼,一旦要另起“炉灶”时,也只得“而今迈步从头越”了。装装哑又有何妨呢?但也不是“哑”不作声,还得呐喊,奋斗,前进!“嗷”当作喊叫。《诗•小雅•鸿雁》:“鸿雁于飞,哀鸣嗷嗷。”岁月悠悠,迎着时代的步伐前进,当是人生的必然。
    毛泽东说过:“诗要形象思维,不能如散文那样直说,所以比兴两法不能不用的。”这首诗可说是一路比到底,明喻,暗喻,借喻,句句作比,比得真切,比得实在,比得巧妙,比得含蕴,比出了意境,比出了深意,称得上难得的佳作。(万修)

省 菊
——和吴清波韵

雪润冬枝松柏青  梅吐玉蕊冰晶凌
邳州牡丹竞争艳  佳城杨柳绿春风
文美西子清波浣  品高东岳仰珠峰
莫笑秋风黄英夺  此处唯余瘦精灵
(重阳JM)

    这是一首咏菊诗。我国对于菊,历来称颂。每年的阴历九月,是菊花盛开的时期,因此称九月为“菊”月,并且好多地方在这一月专门举办“菊花展”。用菊花酿的酒,誉为“菊花酒”,深受人们喜欢。
    古往今来,写菊的诗屡见不鲜。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就有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毛泽东也有诗句:“岁岁重阳,今又重阳,遍地黄花分外香。”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就写过两首《题菊花》的诗。其一:“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重阳这首和诗的题目为《省菊》,省当省悟,发人深省,明白的意思。
   “雪润冬枝松柏青,梅吐玉蕊冰晶凌。”白雪虽寒冷,却滋润着冬天的松柏,而且使松柏更显绿,正如陈毅诗句:“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在飞雪冰凌中,傲寒的红梅花吐出了玉蕊,用玉来形容花蕊,使其梅花更加美丽可爱。这两句是写冬,赞扬松柏和梅花。
   “邳州牡丹竞争艳,佳城杨柳绿春风。”紧接着两句写春。邳州在江苏省境内,那里的牡丹争相开放了。牡丹被称为花王,朵大色艳,赏牡丹也是古往今来的习俗。佳城即黑龙江省的佳木斯,这里的杨柳在和煦的春风里变绿了。“绿春风”即“春风绿”,宋代的王安石诗句:“春风又绿江南岸。”
   “文美西子清波浣,品高东岳仰珠峰。”西施曾在若耶溪(今淅江省绍兴)洗过衣。吴清波的诗文就象西施浣纱激起的清沏波纹那样美妙。这里自然让人们想起宋代大诗人苏东坡的诗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可谓异曲同工。重阳的用比真是特新特奇特引人。吴清波的品质高尚,高尚到象东岳泰山和仰望的珠穆朗玛峰一样。泰山被称作五岳之首,珠穆朗玛峰是世界第一高峰,又一比得新巧。
   “莫笑秋风黄英夺,此处唯余瘦精灵。”请不要笑我这里秋风吹来,把那菊的黄花夺走。“黄英夺”即“夺黄花”。而菊是坚韧的,它的“精灵”仍然存在,是不会消失的。“瘦”,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有“黄花瘦”诗句。“唯”是只的意思。“余”是剩留,只要有黄花存留的地方,永存着它的神魂精灵。这两句写秋,赞扬菊的傲风抗霜的可贵精神永存。
    这首诗调动了多种修辞手法:夸张,比喻,衬托,活用词性等。特别是赞松柏、梅花、牡丹,而反衬出菊的高洁的不屈不挠的精神。(万修)

龙江春
——和冬青韵

春雨浇绿龙江岸  彩虹天上横
笑语轻舟云里行  处处闻柳莺
寸草诚报三春晖  长风展大鹏
万水千山总关情  遇知音  心难平
(重阳JM)



    明媚的春天来到了北国,纷飞的细雨浇绿了黑龙江两岸辽阔地大地。一道七彩长虹斜横在天空,这是多么神往的景致啊!乘坐上小船,波平浪静,蓝天白云倒映水中。荡起桨,歌声笑语不断,就像在白云里行进。到处听到的是黄莺在桃红柳绿间的鸣啼,这又是多么引人入胜的风景啊!
    在这美好的春色里,阳光和煦,小草青青,诚心要报答这春晖的恩泽。唐代孟郊“游子吟”诗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三春即春三月。旧称阴历正月为孟春,二月为仲春,三月为季春,合称“三春”。寸草心,这里当指重阳的心,也是冬青的心。冬青身居西班牙,却和重阳都有一颗报答祖国的心。如何报答呢?应当立宏志,作贡献,就像那乘长风的大鹏,展翅翱翔在广袤的天空那样。《庄子•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脊,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通天之云。”毛泽东《念奴娇•鸟儿问答》:“鲲鹏展翅,九万里,翻动扶摇羊角。”
    诗友冬青身居国外的西班牙,与作者相隔千山万水,然而情谊总是息息相关的。正因遇到了知音,所以心情也就激动得很难平静。知音指知已朋友。相传古代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琴,能从伯牙的琴声听出他的心意,称之为知音。在这个世界上,知音很难得。鲁迅曾书赠矍秋白:“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这是一首真情实意的友谊篇。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情景交融,很是感人。(万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5-12-30 08:35 | 只看该作者
和陈韶华先生
艺苑飞彩祥云降,传书鱼雁伴笺唱。
鼓乐震深更,歌随晨露生。
诗坛传缪斯,双剑舞征衣。
接力育春花,丹青生奇葩。

    文学艺术界飞光流彩,降下了吉利的祥云,出现一派生气勃勃的繁荣景象。更有书信的往来。赞颂大好的形势,吟唱美妙的诗章。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汉书•苏武传》:“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后因称书信为“鱼雁”。
    击鼓奏乐,深更夜半,还在震响萦绕,一直到东方现出曙光,照样不停的歌唱。这是一个多么快乐的狂欢之夜啊!
    缪斯是希腊神话中的诗歌女神。诗坛传颂着缪斯的美丽圣洁;传承着缪斯的神圣事业。挥起双剑,舞起征衣,英姿焕发,跟着诗神,不停歌唱,奋力前进!“双剑”暗喻陈韶华父子双双同时被中国作家协会批准为会员。
    艺术总是不断地发展着,正象接力赛似的,一代一代培育着盛开的花朵,也似用鲜艳的色彩,描绘出美丽的图画。丹青:中国古代绘画时常用的颜料。《汉书•苏武传》:“竹帛所载,丹青所画。”奇葩:即奇异的花卉。司马相如《美人赋》:“奇葩逸丽,淑质艳光。”在这里指的是创作奇妙的艺术作品。
    这是一曲颂扬文学艺术繁荣昌盛,生机勃勃的赞歌。是对陈韶华父子双双同时加入中国作协的盛事的称颂。

和孙文浩韵
莫言虚度壮诗心  百鸟和鸣满园林
傲骨凛然学屈子  豁达飘逸效三秦
文采俗雅德为本  情动天地见精神
清风两袖悟诗道  剃筋刮骨铸韵魂

    不要说什么追随缪斯,诗心坚定是虚度年华。在那百花齐放的园林里,一鸟引颈,百鸟和鸣,是多么地悦耳动听啊!
    人生在世,不能有傲气,却应有傲骨。应当学习战国时的屈原,不与坏人同流合污,敢干对辱国丧权的统治者作斗争,神态凛然,让人敬仰。凛然:《宋史•李芾传》:“强力过人,自旦治事,至暮无倦色……望之凛然犹神明。”屈原忧国忧民,当楚国灭亡,流放在外,悲痛万分,沉汩罗江自尽,得到历代人民的崇敬爱戴。几千年来,每逢五月五日端午节,以赛龙舟,包粽子来纪念他。人生在世,也应仿效三秦的心胸开阔。“豁达飘逸”,潘岳《西征赋》:“观天汉高之兴也,非徒聪明神武,豁达大度而已也。”三秦,当指春秋战国时秦国的三位君主:秦襄公为开国君主;秦穆公攻灭十二国,称霸西戎;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国力强盛,成为战国七雄之一。他们三位确够豁达飘逸了。
    文采即指辞采、文风。杜甫《丹青引》:“英雄割据虽已矣,文采风流今尚存。”不论文雅还是粗俗,都应当以德为根本。内容的庸俗,风气的败坏,那是最大的可耻。诗文应以情动人,只有高尚可贵的精神,才能感天动地,流传千古。
   “清风两袖”即是“两袖清风”。元代陈基《次韵吴江道中》诗:“两袖清风身欲飘,杖黎随月步长桥。”指的是廉洁、清贫,而只有这样,才能明白顿悟出诗的发展变化的规律来。然而真正地要铸出诗魂,就得“剃筋刮骨”那样地下一番苦功,去选择出精华,排除掉糟粕。三国有关公刮骨疗伤的故事,《三国志•蜀书•关羽传》:“矢镞有毒,毒入骨,当破臂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要解决当今诗歌存在的问题,实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
    读这首诗,有读毛泽东和柳亚子先生诗句:“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之感。
    这样的诗本来很难写,最容易概念化。然而作者由于引经据典,增添了诗的深广度和形象化,这是极难得的。

迎春曲
——和林显勇韵

张灯结彩过新年  陆港百姓大团圆
京九万里长龙舞  高峡截流平湖现
泽民举旗立大地  邓公指路换新天
改革开放兴百业  致富快马更加鞭
(重阳jm)


    这首诗估计写于1998年春,题目是《迎春曲》,也是一首喜庆诗。
    作者是怀着喜悦的心情写这首诗的。1997年,是大捷接连,喜报频传的不平凡的一年。自然全国人民要祝贺胜利,迎接新春了。
    每当喜过新年,总是张灯结彩。而今年更是灯辉煌彩缤纷了。这一年,7月1日,香港回到了祖国的怀抱,陆港人民百年来得到了大团圆。北京直达九龙的火车胜利通车,象一条长龙纵穿南北,飞腾了起来。10月28日,黄河小浪底工程截流,更有11月8日,长江三峡工程截流成功,实现了毛泽东在《水调歌头•游泳》一词中预言的那样:“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
    这一年的一件件巨大胜利,是江泽民主席高举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旗帜取得的。“立大地”显现了高大不凡的形象;也是在沿着邓小平指引的正确道路不断前进,取得了改天换地的变化。改革开放的结果,使祖国的百业兴旺发达起来,而且更是快马加鞭,走向富路。
这是一首唱胜利颂改革的赞歌。(万修)

咏鹤
——和徐汉山先生

南乡翎羽北国情  丹顶一点起青汀
苍松翠竹千仞志  蓝天白云万里行
翘首射阳河畔柳  回眸松花江岸冰
鹤鸣九州唤春雨  艺苑百曲唱新风

    吟鹤的诗,古今多有。南朝齐武帝萧罅写过一首《群鹤咏》:“八风舞遥翮,九野弄清音。一摧云间志,为君苑中禽。”
   “南乡翎羽北国情,丹顶一点起青汀。”鹤的家乡在南方,却怀着深情飞到了北方来。鹤是侯鸟,冬天到南方避寒,春天回到北方产卵育雏。翎羽本指鸟的羽翅,这里引伸为鸟类,即指鹤。鹤的种类很多,而这却不是一般的鹤,是美丽可爱珍贵的丹顶鹤,它的一点红顶就足以引人惊奇的了。
   “苍松翠竹千仞志,蓝天白云万里行。”丹顶鹤就像苍松翠柏那样坚强刚毅,而且怀着高飞千仞的志向。古代八尺或七尺叫作一仞,千仞形容极高。正因为这样,所以才能展翅蓝天,穿过白云,不辞辛劳地万里飞行,这是多么感人的精神啊!
   “翘首射阳河畔柳,回眸松花江岸冰。”丹顶鹤既热爱南方的家乡,也向往北方的风光,祖国的疆土辽阔,仰起头,远望那南方,河边已柳绿,回过眼,看见北国的岸边,还结着冰。“翘首”、“回眸”的动作感鲜明强烈,显得极其形象生动。
   “鹤鸣九州唤春雨,艺苑百曲唱新风。”丹顶鹤南来北往,鸣啼不止,唤来的是春雨,也即春天。九州指全国。传说我国中上古划分为九个地理区域,后作为中国的代称。这里也指唤来了文艺界欣欣向荣的春天。“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唱出了千百的新曲调。“鹤鸣”泛指百家争鸣的文艺界,也指徐汉山主编的《鹤鸣》诗刊。“艺苑”泛指百花齐放的文学艺术界,也指重阳主编的《艺苑》文艺报。“新风”当指重阳倡导的“新韵”诗歌。
    这首诗通过咏鹤,咏赞了文学艺术的繁荣和新韵的兴起。

韵和林国富《陋室吟》
诗中自有金玉马  梅兰柳竹暂为家
龙虎不争桃源地  月走东篱看菊花

    重阳的这首诗,实为化用典故的一首特别的诗。
    第一句,金马:汉代宫殿名。“汉代征召来的人,被认为才能优异的令待诏金马门。”谢惠莲《连珠》:“登金马而名扬。”“金马”泛指珍宝,也比喻贵重、美好。这里赞扬诗,也是赞扬诗人,即最高的荣誉应当归于诗人,桂冠应当戴在诗人的头上。
    第二句,宋代诗人林逋隐居西湖孤岛,种梅养鹤以家自娱。梅香兰艳柳绿竹青,这就是诗的境地,诗人的家。
    第三句,龙虎:旧时比喻豪杰之士。李白诗句:“沙尘何茫茫,龙虎斗朝昏。”然而诗人是“相亲”的,决不是“相轻”的,是不为名利而“斗朝昏”的。桃源:东晋陶渊明《桃花源》诗,描绘了一个理想的美好世界。毛泽东有诗句:“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
    第四句,陶渊明《结庐在人境》:“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李白:“不为五斗米折腰”,陶渊明和李白同样,不肯与士族社会同流合污,并说:“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所以只做了八十多天彭泽令,就回家“躬耕自赏”,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做一位诗人,就不可趋炎附势,而甘愿清贫自乐!
    诗题《陋室吟》:唐代刘禹锡有篇出名的以韵文写的散文《陋室吟》中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里也就看出了重阳纯洁高尚的品质。

和陈禅心先生
执笔荷锄不操戈,诗《看明月》赞山河。婵娟千里共放歌。
《湄潮词抄》千古文,圣母保君百年乐。耋耄新朋多多多。

    农民出身的诗人重阳,从小扛着锄,种地务农;握着笔,吟颂诗文,出版了诗集《看明月》,热爱伟大祖国,赞颂壮丽山河。虽然与陈禅心先生远隔千里,却月夜思念,共同歌唱。婵娟指月亮。苏轼《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重阳编著有《千里共婵娟》一书。
    陈禅心先生的《湄潮词抄》简直是一部千古史诗。天主教徒称耶稣的母亲马利亚为圣母。这里竟连女神都保祜陈先生百年欢乐。陈先生虽然年已古稀,而新的朋友却越来越多,耋耄:即年老。毛传:“耋,老也,八十曰耋。”《礼记•曲礼上》:“八十、九十曰耄。”
    这首诗嵌入诗词集名,化用了古诗词句,活用了神话故事,加深了要表达的情意。

    和唐一先生
华夏春秋当回顾,通史常读,治国有帮助。
工农商学兵相辅,古为今用不泥古。
改革开放唱新谱,泽民举旗,喜邓公指路。
中华民族忠魂铸,一国两制江山固。

    华夏即中国,是我国的古称。“春秋”本指我国古代编年体史书,相传鲁国的《春秋》经过孔子修订,后来常用作史书的代称,这里代指历史。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几千年的文明史值得回顾,常读通史,对治国是极其重要的。当今的新中国,工农商学兵组成的一个大家庭,相互辅助。读史的目的是“古为今用”,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却不可死搬照抄,墨守成规,一成不变,这才是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正确观点。
    历史在前进,事物在发展,不变是相对的,变才是绝对的。所以邓小平指出走改革开放的道路是正确的。江泽民主席高举起邓小平理论的旗帜,谱写了中华历史的新篇章。“忠魂铸”即“铸忠魂”。“铸”这一动词用得极其有力。以崇高的伟大精神,实行“一国两制”,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江山更加坚固。台湾和大陆必将统一,伟大的中华民族日益繁荣昌盛,迈向世界先进之林。
    这是一首改革开放,一国两制的赞颂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15-12-30 08:36 | 只看该作者
和陈远山先生
真善美,《艺苑》作指南。
文明春风暖大地,
盛世百花映紫岚。
前景醉如酣。

北国好,冰雪掩千山。
红装素裹诗文赞,
雾凇万树意欲攀。
游人喜笑颜。

    有位学者说过这样的话,:“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是道僧佛思想的融合,或谓是道僧佛的三位一体,其本质就是真善美。”重阳主编的《艺苑》,就是以真善美为指南的刊物。只有扬真善美,斥假丑恶,社会才能文明起来。所以有诗句:“文明春风暖大地”,用“文明”修辞“春风”,这就不是自然界的风,而是社会的风。由于文明的建设,才能出现当今的盛世。就像“百花映紫岚”,这是个极新鲜的比喻。“岚”本指山林中的雾气。王维《送方尊师归嵩山》诗:“瀑布松枝常带雨,夕阳彩翠忽成岚。”“岚”前加“紫”,是代谓“紫气”,明指宝物的光气或谓详瑞之气。《晋书•张华传》:“初,笑之未灭也,斗牛之间,常有紫气。”所以有“紫气东来”的成语。百花齐放,辉映紫气,呈现出一派瑞祥的景象。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前程锦绣,简直让人如醉似酣。这里也正如高尔基说的:“真正的诗,永远是心底的诗,永远是心底的歌。”作者在这里抒发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
    毛泽东《沁园春•雪》词句:“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重阳诗下节的开头三句诗,很明显地是赞扬毛泽东的这首歌颂北国好风光的词。“雾凇万树”,美到真要惹人有攀上去之意。“雾凇”,即雾气凝结在林木上形成的雪状物。江泽民主席有诗句:“寒江雪柳日新晴,玉树琼花满目春。”即是此景象。“雾凇万树”,“玉树琼花”,怎能不使游人心旷神怡,喜笑颜开呢?这首诗上节以情喻景,下节以景喻情,写得景随情生,情随景移,情景融合,生动形象,十分感人。

和钟一先生
喜看五洲卷红旗  歌颂四海开放时
浩荡东风及时雨  百花齐放遍地诗

    第一句,写全世界的大好革命形势,五洲指全球。红旗代表了人民的革命,一个“卷”字,声势浩大。也正似毛泽东诗:“五洲四海风雷激”。
    第二句,写中国的革命。一片赞扬,歌颂改革开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四海指全国。古代以中国四境有海环绕,故用四海代指中国。
    第三句,浩荡是广阔壮大,潘岳《河阳县作》诗:“洪流何浩荡,修芒有苕绕 ”“东风”即春风。《礼记•月令》:“孟春之月……,东风解冻。”祖国大地,春风和煦,又逢上及时的好雨。杜甫《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这里的“风”和“雨”都含有一种寓意在里面。
    第四句,春天来了,春风吹拂,春雨飘洒,“百花齐放”,借自然界的百花,“万紫千红总是春”,代喻歌颂盛世的诗花。
    这首诗从国际写到国内,又以比喻象征的手法,赞颂了世界和中国革命的大好形势。

和秦瘦韵•漫溯
高崖低谷一索缆  志坚意远放心宽
胸怀广阔撑千舸  浩荡东风万里帆

   诗的题目是“漫溯”。漫,可理解为放任随意,不受拘束,也含有时间长而距离远的意思。溯,逆流而上。《水经注•江水》:“沿溯阻绝。”引伸为寻源。可见标题就十分含蕴,耐人寻味。
    一句是景:高耸的悬崖峭壁,深渊的低谷河槽,拉着纤绳逆水而上,这是多么的艰难啊!
    二句是情:正因为环境是那样的险危,必须意志坚,志向远,而且还要“放宽心”,否则将被恶境吓破胆,寸步不敢向前行。
    三句是情:人们常常用“宰相肚里能撑船”,来形容宽宏大量,而诗中写的“胸怀广阔撑千舸”,这就更加宽广了。
    四句是景:浩荡是广阔博大,只有胸怀广阔,才能战胜惊涛骇浪,不畏狂风暴雨,扬帆万里,驶向远方。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的心胸宽阔,志向远大,敢于迎风逆浪,战胜困难,向前奋进的崇高信念和不屈精神。读来给人一种极积向上的力量。
    诗宜虚忌实,太实就冲淡了诗味。这首诗情景交融,而且全是虚拟、托意,这就进入深层次,达到高境界。

和向策韵
欲采百花植艺苑  喜得玉扇展墨坛
多谢向公多培育  恩泽遍布满山川

    这首小诗,很有特色。
   “欲采百花植艺苑”,想要采得百花,栽植到艺苑中。这可说是重阳一生的追求。这里的百花,属于我党的文艺方针“百花齐放”中的“百花”,即指文学艺术之花。“艺苑”本意是文学艺术荟萃的地方,泛指文学艺术界。这里也特指重阳主编的《艺苑》文学刊物,此比喻比出了新意。
   “喜得玉扇展墨坛”,这句大概是向策挥毫写了幅扇形书法赠重阳。向策的书法给人一种龙飞凤舞的感觉。笔者也曾写过一首题向策墨意的诗《龙凤》:“看见龙飞凤舞,听到龙吟凤鸣。观赏龙形凤影,深感龙意凤情。”重阳得到的不是普通的扇,而是“玉扇”,玉是一种宝石,用“玉”来修饰“扇”,更显示扇的珍贵,内心的喜欢,也赞扬了向策的书法以独特的风格展现在墨坛上。
   “多谢向公多培育”,这是在深情地感谢向策,实现了作者第一句中“欲采”的愿望,把百花培育到了《艺苑》里来了。向策写了不少的而且质量很高的诗文发表在《艺苑》上,这是人所共知的。
    “恩泽遍布满山川”,向策对于文学艺术的贡献,对于《艺苑》刊物的发展,是有功绩的。这也可说是一种“恩泽”,而这一恩泽到处显出,简直是“遍布山川”了。
   这首诗通过比喻和夸张,对挚友向策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也表现出作者与向策的深厚情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15-12-30 08:37 | 只看该作者
致贺诗

重阳的致贺诗也不少,除国内,还涉及到国外。首先读一首致日本朋友的诗。

致中山先生
冰刀雪剑冷宇寰  和风细雨息俗尘
晨曦暮露育万物  捉笔提肘勤绘春
饥餐诗赋渴饮墨  新韵风骨见精神
喜闻东瀛新短诗  异曲同工共抚琴
天地可鉴人间美  中日友好万年春

    中日人民之间从古到今是友好的。唐代日本人晁衡,公元七一七年来中国,曾在唐朝做过官。天宝十二载乘船回国,误传途中海上遇难,李白心中极为悲痛,就写了一首悼念诗《哭晁卿衡》:“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祝蓬壶。明月不归沉碧海,江云愁色满苍梧。”
    卿是古时对友人的亲切称呼。诗中把晁衡的品质喻为明月一般的高洁,表达了诗人对晁衡的深厚友谊。
    鲁迅留学日本,对日本人民有着深厚的感情。他一生写过五十首旧体诗,而从1931年至1934年就有二十首是书赠日本友人的。就是在日本军国主义侵华的年代,两国人民同样是友好的。日本侵华政策,也给日本人民带来极大的灾难,日本人民是持反对态度的。现不妨抄录一首《送赠田涉君归国》:“扶桑正是秋光好,枫叶如丹照嫩寒。却折垂柳送归客,心随东棹忆华年。”
    在二OOO年五月十五日同一天,重阳写了一首《试和中山君<绿荫试笔>》外,还写了这首《致中山先生》的诗。
   “冰刀雪剑冷宇寰,和风细雨息俗尘。”这里看似写季节,写气侯,实为写政事。那如冰的刀,似雪的剑,寒冷笼罩了整个大地。这不正象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军国主义“刀光剑影”地对中国的侵略吗?而今天,中日关系正常化了,不正象“和风细雨”,那些不如人意的“俗尘”也已消失了。
   “晨曦暮露育万物,捉笔提肘勤绘春。”清晨的曙光多么亮丽,傍晚的露珠多么晶莹,都在滋育着万物的生长。这正是中日友好的日益增进。这怎能不握住笔提起肘描绘这美好的春光呢?“勤绘春”与前面的“冷宇寰”正好是鲜明的强烈地对照。
   “饥餐诗赋渴饮墨,新韵风骨见精神。”朋友相互在这样的热情中,自然要挥毫舞墨题辞赋诗了。自然如“饥餐”似“渴饮”那样的心诚情切,而且赋诗都是合乎重阳倡导的“新韵”的“风骨”和“精神”的。《魏书•祖莹传》:“文章须自出机杼,成一家风骨。”这里的“新韵”,不也正是重阳开一代新诗风的实质吗?
   “喜闻东瀛新短诗,异曲同工共抚琴。”“东瀛”借指日本。《史记•秦始皇本记》:“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章炳麟《狱中赠邹客》诗:“邹客吾小弟,被发下瀛洲。”重阳诗后有小注:“中山荣造(逍雀),日本当代新短诗倡导者。”中山先生倡导“新短诗”。重阳先生提倡“新韵诗”,实际上都是一致的,所以说“异曲同工”。因此就能“共抚琴”。诗体相似,心声一致,共同抒情,也就理所当然,顺理成章了。
   “天地可鉴人间美,中日友好万年馨。”天高地阔,可照出人间的美丽,也照出中日之间的新变化,中日友好将是万年牢固的。“馨”是芳香,比喻好声誉。《晋书•苻坚载记》:“垂馨千祀。”(商代称年为祀)。最后两句与开首两句相互照映,把这首诗的意蕴推向了更高的层次。
    这首诗抒发了重阳先生和中山先生的亲切交往,两人的诗道一致,情谊深厚,称得上一首中日友好歌。

贺常毅坚诗兄
    ——闻常毅坚诗兄科研成果获国家专利后,近又获美国爱因斯坦国际金奖,作此诗以祝贺。

常诗兄,真英明。
科研出成果,诗坛亦盛名。
国家专利待开发,国际金奖闪晶莹。
科技献智慧,诗词美心灵。
奇迹创造留史册,不负今人启后人!
(重阳jm)

    重阳的祝贺诗,大都是新韵旧体式,而这一首却是新韵自由体。
    诗友写出好诗词,应当庆贺之。而还能有科研成果,并可获得国家专利权,特别是荣获国际金奖,更是倍加欢欣祝贺了。
    常毅坚诗兄是英明的,表现在科研出了成果,诗坛也颇有盛名。科研获国家专利,正等待着开发生产出产品。更有那国际金杯晶莹闪光,使世人瞩目。常诗兄在科研方面献出了智慧,在诗词方面美化了心灵,这是很不简单的事情,这是奇迹!将永留史册。常诗兄既不辜负当代今人,也能启迪后世后人,怎能不欢欣庆贺呢!
这首诗将科研成果与诗词盛名融合在一起来写,表现得情真意浓。为诗友而欢欣鼓舞,为诗友而骄傲自豪!全诗通俗易懂,明白如话,一韵到底,自然流畅,毫无雕琢造作的痕迹,可说是天然而成。

为姚义诗碑而题
陇上姚义诗  王母宫中碑
气壮山河哭  胆震天地悲
瑶台笑歌舞  琼浆喜交杯
人间仙境妙  你我他是谁

   “陇上姚义诗,王母宫中碑。”陇为甘肃省的简称,姚义家居甘肃。他教学,他写诗,立起他的诗碑,为陇上争了光荣。姚义的诗碑,立在陇上,立在人民的心中。(姚义的诗碑立在甘肃省《西王母碑林园》中,碑文由书法家题写。)王母指西王母,是古代传说中的神名。
   “气壮山河哭,胆震天地悲。”姚义的诗,不是一般的诗,他的诗大气凛然,可感动得山河淌泪;他的诗,肝胆震荡,能激励得天地悲愤。真可谓“惊天地泣鬼神”了。
   “瑶台笑歌舞,琼浆喜交杯。”瑶台是古人想象中的神仙居住的地方。传说汉武帝和西王母就在瑶台一起对饮过酒。李白《清平调》:“若非群玉山头现,会向瑶台月下逢。”这里庆贺诗碑的建立,连神仙都欢歌笑语,翩翩起舞,饮美酒,互交杯,喜出望外。
   “人间仙境妙,你我他是谁?”然而,人间陇上人家,更比那仙境还要美妙。大家都在欢欣鼓舞地争读那精美的诗文,有你有我有他,还有谁呢?或者说,大家都深沉地陶醉了,飘然如仙地竟认不出你我他是谁了。
    这首诗的想象特别奇巧。天地相融,人间、仙境共通,人、神、仙一起,哭笑悲喜俱见,歌舞饮乐俱现。全诗仅仅四十个字,就包容了这么多而广的内容,真是神妙!(重阳这首诗已被书法家书赠姚义并转赠重阳。)
    重阳的老年诗,现实主义多于浪漫主义。而这首诗却极具浪漫主义色彩,可说是一首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典范。

读《春泉》
    ——致冬青诗友

渴饮春泉明到眼  玉液琼浆不稀罕
举杯邀月君知否  羞花不敢近泉源

    这是一首读了冬青的《春泉》后写给作者的一首诗。冬青远居国外西班牙。1999年10月《艺苑》登载的了她的《春泉》节选短诗三十首,这是笔者也读到过的。
    读《春泉》,就象痛饮甘泉一般的解渴,舒心明目。而饮到什么程度呢?觉得连“玉液琼浆”的上等美酒也“不稀罕”了。古代传说饮玉液琼浆能使人成仙。《楚辞•九思•疾世》:“吮玉液兮止渴,啮芝华兮疗饥。”后来就指甘美的浆汁或美酒。
    读《春泉》胜过畅饮美酒,也正如李太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那样的醉意淋漓。而且还问诗友知不知道?你的《春泉》太美了,美到了“羞花”的地步。这里用了一个典故:羞花是旧时用来形容女子的容貌比花还美。《新五代史•唐家人传》:“[明宗淑妃王氏]有美色,号‘花见羞’。”《牡丹亭•惊梦》:“不提防沉鱼落雁鸟惊喧,则怕的羞花闭月花愁颤。”正因为这样,所以简直不敢靠近那“泉源”了,更进一层增浓了《春泉》的美上加美。
    这首诗的构思特新特巧,仅有四句,句句作比。第一句以渴饮比,第二句以美酒比,第三句以酣醉比,第四句以羞花比。比得恰切,比得形象,比得惊奇,比出了新意,实属一首精短的新韵佳品。

致王老师
北国佳城教师节  满园桃李俊美才
育人律己同奋飞  德高望重紫气来
彩笔绘春啼鹃血  巨卷长篇震讲台
诗心意在诗山外  艺海豪情满胸怀

    1985年,我国决定每年的九月十日为教师节。在北国佳木斯城的教师节,重阳给王老师写了这首赞颂诗。
    王老师的学生象满园桃李,个个都是俊杰英才。桃李向来比喻所栽培的后辈或所教的学生。《资治通鉴•唐则天皇后久视六年》载:狄仁杰赏荐姚元崇等数十人,率为名臣,“或谓仁杰曰:‘天下桃李,悉在公门矣。’”
   “满园桃李俊英才”,与王老师的“育人律己”是分不开的,而且是师生“同奋飞”。因为王老师“德高望重”,所以能招引得“紫气来”。有成语“紫气东来”:传说老子出函谷关,关令严喜见有紫气从东而来,知道将有圣人过关。果然老子骑了青牛前来,喜便请他写下了《道德经》。后因以“紫气东来”表示祥瑞。
    王老师的彩笔,描绘出明媚的春光。王老师呕心沥血培育学生,就象杜鹃啼血一样。《本草纲目》引唐陈藏器《本草拾遗》:“人言此鸟(杜鹃)啼至血出乃止。”这是多么辛劳啊!也正如唐李商隐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
    王老师不是一般的老师,而是资深识广,桃李众多,创作丰硕。有“巨卷长篇震讲台”,可“诗心意在诗山外”,他迈步在桃李林,漫游到艺海里,并且“豪情满胸怀”。
    这首诗多用典故,比喻贴切,表达得情真意浓,把一位可爱可敬的教师形象高大地树立了起来。

谢画家王树和先生
松间明月照清泉  飞雪梅花不畏寒
遍地抛金枉多情  宝墨不染菊自惭

    这是一首构思新巧的诗。诗下有一段注:“画家王树和先生赠重阳先生‘松间明月’、‘飞雪梅花’两副画。重阳先生喜爱菊花,便在致谢王树和先生的复函中写了这首诗,意欲求索一幅菊画。”
   “松间明月”这幅画。很自然会想到唐代王维《山居秋螟》中的诗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重阳引用画的题目后加了“照清泉”,给画增了景致。“飞雪梅花”这幅画,也很自然会想到毛泽东《咏梅》里的词句:“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重阳同样引用了画的题目后加了“不畏寒”,给画添了精神。
    这首诗最为神韵的在后两句。我国古时侯九叫做阳数。农历的九月初九有两个九,所以就起名重阳节。重阳正好是九月初九出生的,所以起笔名重阳。重阳节正是菊花盛开的时节,所以重阳也自然特别喜爱菊花了。但王树和先生赠的两幅画,一幅是松,一幅是梅,在重阳的心里想,赠一幅菊花才更为理想。才更称心欢悦。所以才有下面的这一句诗,诗意特别含蓄又诙谐。说那黄菊花虽然“遍地抛金”,也是白费多情,千金买不来宝墨的点染,引起了菊花的惭愧。
    唉!画家先生,还是再画赠一幅菊花吧!这样既能满足重阳的心愿,也能达到读者的希望。据悉,画家王树和先生看了这首诗以后,立即挥毫连作了三幅菊画,寄给了重阳。其中有一幅,要求重阳亲自题签,算着两人的合作。
    瓦雷里说过:“思想必须隐于诗中,一如养分隐于水果中。”这首诗的神妙,也正在这里。笔者特别欣赏这首小诗。

东山日•致原草
天上星星月亮  地下河海山岗
一万年小改模样  舜间安变榆桑

金身愚昧通权  陵域英灵神伤
书山几多垃圾堆  社火不至鬼狂

    这首新韵诗共两节,上节写沧桑,下节写世道。
    天上闪着星辰,亮着明月,照耀着地下的河海山川。一万年也只是这个样子,没有多少变化。更何况“瞬间”即很短的时间里,怎能大变样呢?“榆桑”指“沧海桑田”。夏方庆《谢真人仙驾还归山》诗:“沧桑今已变,萝蔓尚堪攀。”葛洪《神仙传•麻姑》:“麻姑自云,接待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后以“沧海桑田”比喻世事变化很大。重阳这里的意思是要叫世事变,也不是很快很容易能办到的事。
   “金身”当指权贵世家。他们往往通向权贵,但也多愚昧无知,并不够聪明。重阳另有诗句:“权变钱,钱保权,钱权总相合。”“陵域”指陵园,陵墓。革命的成功是千百万烈士用鲜血换来的,他们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躺在九泉之下,英灵也在不安,也感到“神伤”。他们为什么要忧思神伤呢?因为“金身愚昧通权”。书籍如山,但真正有价值的并不多,多的是毫无意义的文化“垃圾堆”。“社火”是旧时在节日扮演各种杂戏,“民间鼓乐谓之社火”。但也不至于能让那些鬼蜮逞狂。这里也就是世道必将会向好的方面发展。正如毛泽东的诗句:“人间正道是沧桑”,革命将使社会越来越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15-12-30 08:38 | 只看该作者
贺顾钦雍《天南地北掠影》出版
“借问漓江长逝水  流来多少好篇章”
新声新韵千秋壮  地北天南百卉芳
古邑豪雄成巨制  珠玑满纸闪灵光
宏篇一旦呈祥至,常置案头钟品尝

    这首诗的前两句是引诗,是引用了顾钦雍《天南地北掠影》里的诗句。问漓江的水,流来了多少好篇章。隐喻了“好篇章”也流到了我(作者)的手中来了。漓江:水名,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江水清沏,两岸奇峰重迭,风景秀丽。特别是流经桂林一带,更出现了壮观奇景。所以有“桂林山水甲天下,漓江山水甲桂林”之说。读这两句诗,自然就会引发对这册“掠影”的美感来。
    重阳先生倡导的新声韵,是中国诗歌的前途和未来。“二十一世纪的诗坛是属于新韵的”,所以可说是千秋壮业。它将象艳丽芳香的百花一样,万紫千红地开遍天南地北。而“掠影”也正是这样的好作品。
    古邑,古老的城市,指顾钦雍所在的城市。豪雄,指“掠影”的作者。巨制,指“掠影”成了鸿篇巨制,此处皆为赞语。满纸的珠宝,闪耀出神异的光彩。珠玑:《楚辞•七漆•谬谏》:“玉与石其同匮兮,贯鱼眼与珠玑。”王逸注:“圆泽为珠,廉隅为玑。”灵光:《三国志•蜀志•先主传》:“玺,潜汉水,伏于渊泉,辉影烛耀,灵光沏天。”
    广博宏大的好篇章,一旦吉祥地呈现(隐喻“掠影”的出版),就常常放在案头,爱不释手地观赏,专心致志地研读。

书赠寒墨友
三十年前去乌苏  蜉蝣飞处鳜鱼出
抚远昔瞻岸边塔  佳城今阅寒墨书

    这是重阳先生书赠书法家寒墨先生的一首诗。我们读到重阳先生的书赠诗并不多,从这一点说,这首诗还是很珍贵的。
    诗的前两句是想起三十年前,曾去过祖国的最北端乌苏里江。江面上蜉蝣飞舞,也正是捕捞鳜鱼的季节。蜉蝣,是昆虫的一种,幼虫生于水中,成虫在水面上飞行(但不离开水面)。鳜鱼,是我国名贵的水产食用鱼类。张志和:《渔文》:“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后两句由过去进入到现在。回忆当年,漫游江边,瞻仰高塔,激情满怀。而今,只能在佳木斯的城里,欣赏朋友的书法了。
    这首怀友诗,写得简炼而具体,以景托情,韵味浓烈。因是一首书赠诗,重阳的书法又好,真是闻到了墨香。

致《芳草》文学社
无量山上植芳草  澜沧江畔育奇葩
两烟已圆金叶梦  三思又解沧源画
寻芳敢踏青龙桥  边地处处开菸花
社企联姻虎添翼  傣佤共创烟文化

   “无量山上植芳草,澜沧江畔育奇葩。”无量山位于云南西南。“芳草”既指烟草,也指《芳草》文学社及《芳草》杂志刊物。云南是我国烟草主要产地之一,烟质优良,为高级卷烟原料。澜沧江纵贯云南西部。“奇葩”既指高级香烟,也指文艺作品。这里的一“植”一“育”,两个动词用得极准确。
   “两烟已圆金叶梦,三思又解沧源画。”“云烟”驰名中外。“两烟”,指临沧地区烟草公司作出的关于发展烟草事业的两项新政策,从而实现了有关烟草开发的“金叶计划”。所以说“已圆金叶梦”。“沧源画”,澜沧江两岸的峭壁上,存留着大量的远古时代的雕刻壁画,自古以来还无人能破解其意。近年来,我国科研考古工作者终于破解了大量的画意。“三思”说明破解工作的艰难。
   “寻芳敢踏青龙桥,边地处处开菸花。”为了寻求这芳花香草,勇敢地踏过青龙桥。“青龙桥”,澜沧江上的一座高架索桥。“边地”,云南地处我国西南边疆,有很长的国界线与缅甸、老挝、越南接壤。“菸花”即烟花。
   “社企联姻虎添翼,傣佤共创烟文化。”云南是我国一个多民族的省份。由二十多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这里的“傣佤”只是众民族中的两个主要代表,他们共同创造了烟文化。可喜的是“社企联姻”。“联姻”本指两家通过婚姻关系结成亲戚,如“秦晋联姻”。这里指的是烟草企业与文化社团的相互结合。文化促进企业,企业推进文化,两相互勉,如虎添翼,共创伟大的事业。三国•蜀•诸葛亮《心书•兵机》:“将能执兵之权,操兵之势,而临群下,譬如猛虎加之羽翼,而翱翔四海。”这个典故的运用,更加突出了社企结合的深远而重大的意义。
    这首新韵诗溶文学、企业、社企结合、山河人境于一炉,显得极其厚重,又有力度,是难得的新韵佳品。

致山谷诗苑
山高亦可攀  谷深岂畏寒
诗坛共雅俗  苑中百花艳

    这首新韵诗的前两句用了衬托的手法。山再高也完全可以登上去。正如毛泽东《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句:“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那么谷深怎么能害怕严寒呢?这是一种藐视困难,战胜困难的坚强意志。
    后两句是因果关系。就诗坛来说,应当是雅俗共赏。只有这样,才能使艺苑里百花齐放,百花争艳。
    读这首诗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并要为文学艺术而不懈努力。
    这是一首巧妙的嵌字诗,将文学刊物名称《山谷诗苑》四个字分别嵌在每句的前面,也称“藏头诗”。

小河的诉说
    ——答刘振刚诗友

清晨,我家门前的小河,伴着朝霞欢舞歌唱。
清歌流韵到你家村头,闪耀着午阳的烈光。
你的家在我的诗里,我的家在向你张望。

    诗人刘振刚得知与重阳同乡,就在信中问重阳是哪个村的,重阳就写了这首诗来回答他。
    清晨起来,诗人家门前的那条小河,陪伴着天边绚丽的彩霞,一边舞蹈,一边歌唱,欢欢乐乐地奔向前方。这是拟人的手法。
    就是这条小河,带着“清歌流韵”,闪耀着灿烂的阳光,到刘诗友家的村头时,已经是中午了。说明两家相距不远,只有河水流淌半日的路程。
    后两句更是神来之笔。朋友的家在哪里呢?在诗人的诗里。重阳与刘诗友是同乡,刘诗友的家就在重阳家门前那条小河下游的对岸,可谓隔岸相望。所以重阳写的家乡诗中,自然也就有了刘诗友的家。
    这首新韵诗的构思特新特巧。借一条小河的流向,连起了两个家,巧妙地回答了朋友提出的问题。同时也表达了诗人与朋友之间的亲密关系和深厚友谊。诗的最后,又画龙点睛地抒发了对朋友的思念。同时调动了象征性,比喻性,拟人化等多种修辞手法,把全诗形象化了。

醉吟楼森诗
    新春佳节,鞭炮齐鸣,大雪飘飞,饮酒正酣时,收到楼森诗兄寄来的刚出版的《斯可轩吟稿》,当即开卷吟诵。酒兴诗兴俱佳,口占如是:

    鞭炮惊春辞旧岁  锣鼓动心填新词
    酣邀飞雪更进酒  醉吟斯可轩中诗

    这是一首口占诗。口占就是随口吟诵,不打草稿。口占的原因,在诗题下面的一段话中说得很清楚。
   “鞭炮惊春”,一个“惊”字,道出了时间过得真快啊,不知不觉又是一年,辞去旧岁,迎来新春。
    在新春佳节,锣鼓喧天,动人心弦的喜庆日子里,收到了诗友楼森刚刚出版的诗集,在我国的诗歌界又填了新词,增了光辉,这就更喜上加喜了。
    大雪粉飞兆丰年,饮酒迎春更进酒,酒邀飞雪飘,飞雪增酒兴,沉浸在明媚的春光里,这是多么美好的时刻啊!
    醉意浓浓,吟诗欣欣,醉中吟朋友的诗,诗意酒意醉意,诗兴酒兴齐发,自然就随口吟出了这首诗。
    这是一首春、酒、诗交融出来的即兴新韵诗,激情诗,思念诗,友谊诗,表达了重阳与诗人楼森之间的深情厚意。

读彭学文《凝思集》
世象杂咀美丑恶  红尘百味苦辣甜
生活随感冷热暖  学海泛舟万里帆

   “世象”:世代。《周礼•秋官•大行人》:“世相朝也。”世世代代,眼多咀杂,说长道短,称扬美善,贬斥丑恶。
   “红尘”:佛家认为的人世间谓“红尘”。《红楼梦》第一回:“原来是无才补天,幻形入世,被那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携入红尘,引登彼岸的一块顽石。”人生在这个世界上,必须体味酸甜苦辣百样滋味,实是不容易。
    每个人都得从事各种活动,谋求生存,随时随地都要受到冷热和温暖,完全的称心如意是不可能的。
   “学海”是学问汇集的地方。常比喻学术界。崔珏《哭李商隐》:“词林枝叶三春尽,学海波澜一夜干。”当在学海里航行,就必须不畏风浪,勇往直前,扬帆万里。
    这首新韵诗的题目是“读彭学文《凝思集》”,妙就妙在句句紧扣“凝思”二字,真是传神之作。

月光下的紫丁香
    ——读肖阳新诗集

    …… (略)

    这是一首读诗集的诗。
    这是一首新韵自由体诗。在重阳的诗作中,可算少见的长诗。
    这首诗的题目是“月光下的紫丁香”,紫丁香花艳花香,开放在皎洁的月光下,那就更美了。从题目就已经赞颂了这部诗集。
    这是一首内容丰富的诗,涉及到了历史地理,天文日月,人生情谊,花草果木等。因诗较长,择些句子:

   “黑土地上的野玫瑰,挽着婆婆丁与达紫瓣,”
   “秋风里盛开的菊花,与月光下的紫丁香一起,”
   “琴手放飞生命的旋律,追求生命的微笑,”
   “故乡的小河,是一条彩色的希望,”
   “那些无字的雨花石,才是走进历史的纪念碑,”
   “在倒记时的漏壶前,又变成了凝结的民族泪,”
   “太阳、月亮、星星、还有流动的云朵,”
   “遐思断想,最终难忘天鹅姑娘的传说。”
    ……

    这是一首表现力度很强、艺术性很高的新韵自由诗。
    这首诗简直象三棱镜,折射出七彩的光色。也如万花筒,可将万紫千红呈现在人们的眼前。
    这首诗很巧妙地用非常简约的诗句,把“诗集”的内容极其概括地介绍了出来。读了这首诗便大体知道了“诗集”的基本内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15-12-30 08:39 | 只看该作者
诗人诗

重阳写了不少有关诗人的新韵诗,篇篇耐读,引人深思。

叹顾城
昨天  优美的诗
妆扮着生活  如彩霞般美丽

今天  仰天长啸
戕妻自缢  也是一种美丽

诗人和死囚  同样诱惑上帝
    (重阳jm)

    顾城也有一首《给一位诗人》:“群星象长了翅膀/拥挤地飞进我的窗//只见闪闪烁烁/一齐落在桌上//二十年不见你的诗了/寂寞的岁月真长//星星和诗在一起/我分不清哪个最亮。”
    这首诗好象是写给艾青的,因艾青错划右派后,变哑了二十三年,平反重回诗坛,歌唱不止,出现了老年的创作高峰。
    顾城是一位出名的青年朦胧诗人,在美国夏威夷岛杀妻自缢。这件事震惊了整个诗界,自然也震惊了重阳这位老诗人的心,于是就写下了这首诗。
    顾城的死,当然不是“留取丹心照汉青”。但死总是有因的。我们的诗人不至于无缘无故的轻率自己和爱妻的宝贵生命吧!
    这首新韵诗写得不同寻常,溶进了重阳的赞赏和叹惜的复杂心境。诗人的诗将生活妆扮得十分美丽,美得就象彩霞一般。而在这个世界的著名岛屿上,阳光是美的,云朵是美的,风景是美的,浪花是美的,海岛是美的……。就在这美的里面,我们的诗人昂首望着老天,发出愤怒的悲吼,杀死了心爱的妻子,缢死了自己的青春,这也是一种美丽!
    诗人挥笔感动着上帝,舞刀引诱着上帝,举绳迷惑着上帝……,上帝啊,上帝!
    新西兰的激流岛,大洋巨掌托起的一颗耀眼的明珠,而诗人难道只能用自己和爱妻的生命来窥视背后的“文明”吗?难道真的象美国大诗人惠特曼的诗句:“生命是伟大的”,“死亡是伟大的”吗?
    我们年轻的朦胧诗人啊,生活是朦胧的,爱情是朦胧的,文明是朦胧的,生命是朦胧的,杀人是朦胧的,死亡也是朦胧的……。(万修)

诗 缘
汶水涟涟  浮萍芊芊
叶相连  根相牵
无休止地漫延到黑水边
心心相印  注定诗缘
        
黑水岸  风雪天
君身冷  吾心寒
忠贞的诗稿不值钱
岁月依然  漂泊依然

    据悉,这是重阳写给山东诗人王展的一首新韵诗。汶水:汶河,在山东省。汶河的流水啊,泛起微波;水中的浮萍啊,生长繁盛。浮萍:一年生草本植物,浮生在河渠、池塘中,叶子扁平,下面生有根须。看那碧绿的叶片,相连在一起,还有下面的根须,互相牵连在一起。就是这些水草,没完没了地漫延到黑水边上。我们的诗人,不也正象浮萍,从山东漂浮到北大荒。诗人看到了浮萍,诗人的心就和浮萍的心相印在一起了,诗人因诗而结缘,这就结下了诗的缘份,这才写出了这样优美的诗篇来。
    就在这黑水岸上,刮起清风,飘着雪花。你感到全身的冰冷,我觉得满心的严寒。就在这样的环境里,写出了真情实感的诗,但这样的诗却不值钱。就在这样的境况下,年年艰辛照旧,岁岁漂泊照旧。这就是我们的诗人,这就是诗人的诗。
    这首新韵诗以浮萍托意,托出诗人的痛苦煎敖。也是诗人艰难岁月的真实写照。

诗 心
东西南北诗浪  情令艺岸心动
水肥马瘦  雁飞星流
唯有夕阳最懂

盼望的消息  伴着渴口传递
沉思的眼神  凭着潇洒充饥
(重阳JM)

    东西南北即全国方圆,必将兴起澎湃的诗浪。只有真情实意的诗,才可驶向艺术的彼岸,也才能使心地激动。这也正如高尔基说的:“真正的诗,永远是心底的诗,永远是灵魂的歌。”水肥美,马青瘦,雁飞急,星光流……,这一切的一切,唯有那轮又红又圆又大的无限好的夕阳,才能懂得其中奥秘,才能懂得这位老诗人的心情。“不愿江边叹夕阳”,而要迈步从头越,搏击在诗的浪头,做一名诗歌的弄潮儿。
    诗人在盼望得到极好的消息,这就是诗的期待。诗人虽然口干舌燥,也要放开嗓门,把诗的信息传递出去。他倡导“新韵”,为“新韵”鼓与呼,这是他的最大愿望。诗人在凝聚的目光中闪现出深沉的思虑。诗在冷落,诗在西化,诗在困惑,诗在饥荒。只有靠着大度的胸怀,洒脱的气质,来填充诗的饥肠刮肚。诗人在这里是渴诗,饿诗,盼望能饮诗的圣水,食诗的美餐。这就是那颗炽热的诗心吧!
    司空图说过:“辨于味,而后可以言诗。”这首诗写得含而不露,却很有滋味。溶象征、比拟、衬托等手法于一炉,给全诗增添了浓缩度和色彩象,一点也不概念化抽象化,这才是真诗,这才是好诗。

诗人的家园
反反复复地翻阅农田
终于读懂了稻谷的芬芳
时光的风 岁月的雨
轮圆了农田里的草帽
大地布满了绿色诗行

最繁忙的季节过去了
那把镰刀挂在了天河边上
在乡亲们沉醉的日了里
抛撒着安谧的银光
诗人的心无比激荡
(重阳JM)
  
    他是一位诗人,也是一位勤劳的种田人。他耕作一片片农田,就像翻阅一页页诗稿。成年累月地翻阅,终于读懂了稻谷为什么那么芳香,而且稻谷就是美丽的诗篇。时光的风在吹,岁月的雨在洒,那遮阳挡风防雨的圆圆的草帽,在农田里飘荡,也在诗苑里飘荡。这就是种田的农民,也是农民的诗人。他的精神是饱满的,心情是愉悦的。因为用自己的双手和汗水,使大地布满了绿色的秧苗,这一排排生气蓬勃的秧苗,也就是一行行用心血浇灌的诗行。这是务农,也是务诗。诗和大地连在了一起,诗和庄稼共同丰收。在这里,我们看到了诗人在北大荒是怎样将田园和诗歌融合在一起的。
    最忙碌的季节,就是秋天,因为这是丰收的季节,也是喜庆的季节。既收到丰硕的稻谷,也收获闪光的诗歌。到了冬天,那就是贮藏的季节了,也该是清闲的时侯了,更是到享乐的时间了。于是就“把镰刀挂在了天河边上”。这是奇妙的想象,也是大胆的夸张。诗人将天上的一弯明月比喻成农民手中的镰刀。而且与农民们一起用打下的粮食,舂米做饭,发酵酿酒,和乡亲们一起尽情享用,一起沉醉。既沉醉在丰收的欢乐里,又沉醉在如酒的诗意中。特别是夜深人静,望着自己那把挂在天河边上的镰刀,抛撒着安谧的银辉,更让诗人心情激荡。或许他正体味着《看明月》出版后的慰悦;或许他正吟咏着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吧!
    歌德说过:“我一向瞧不起空中楼阁的诗。”这是一首劳动中产生的新韵诗,田园里长出的诗,稻谷里成熟的诗。重阳的一生很艰辛,诗也是不幸的。从这首诗可看到他的那股欢乐劲儿,使读者也兴奋了起来。这也可说是重阳的一首最快乐的诗!(颂扬)

灵光  远在前方
诗人的梦  披着晨光
起步童稚  踏着希望
沿着四水五岳  历经七碍八障
跋涉  再跋涉
终于到达诗山尖上
可是什么也没有
灵光  远在前方
(重阳JM)

    这首诗的题目是《灵光,远在前方》,。灵光,即神异的光彩。而这光彩总是远在前方。
    诗人做着美好的梦,梦醒来,披着曙光,迎接光明。作为一位诗人,从小的时侯就认真地读诗,苦心地写诗。胸怀伟大的理想,迈步走向前方,不辞辛苦地渡过一条条河,越过一座座山。“四水”泛指许多的河。“五岳”本是我国历史上的五大名山: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这里泛指很多的山。诗人要向前行进,必经历无数的阻挡,须闯过许多的障碍。跋涉啊,不停地跋涉,最后才能到达诗山的顶尖上。然而放眼一望,没有别的,而那灵光还是在远远的前方。这也正如地平线一样,走到哪里,又有新的地平线出现。地平线没有止境,诗的灵光也没有止尽:诗经的灵光——楚辞的灵光——汉赋的灵光——唐诗的灵光——宋词的灵光——元曲的灵光——新韵的灵光……,这就是整个诗歌无止尽的光辉的发展史!
    法国象征派诗人马拉矣说过:“作诗只能说到七分,其余三分应该由读者自己去补充,分享创作之乐,才能了解诗的真味。”这首新韵诗的象征性非常鲜明,值得我们认真的细致地去玩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15-12-30 08:41 | 只看该作者
桃林吟子
岳阳楼下  汩罗江畔
来自桃林的痴迷少年
怀抱竖琴  背着寻梦的行囊
沿着范仲淹的笔尖
挽着屈原拉断的琴弦
不畏清贫  不怕孤单
毅然漂泊  诗野浪尖
踏响了一串串  龙舟鼓点

    这首新韵诗写了一位桃林吟子,是继承了屈原、范仲淹的哀民思想的人民诗人。
    岳阳楼:在今湖南省岳阳市西南,面临洞庭湖。至唐以来,即负盛名。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曾推行改革,遭到旧势力的反对被贬职后,写了一篇著名的散文《岳阳楼记》。文中有句千古传颂的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是一位哀民诗人,他的《江上渔者》:“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就反映出渔民的艰辛劳动和表达了诗人对渔民的深切同情。
    屈原:战国时楚国人。也是我国第一位爱国主义和浪漫主义诗人。“象一颗巨星一样出现在当时的文坛和政治舞台上”。他爱祖国,爱人民,在代表作《离骚》中写道:“路漫漫其修远兮,要上下而求索。”“长叹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他几次被昏君流放,最后一次听到楚国灭亡的消息,悲痛之极。农历五月五日走到长沙东边的汩罗江,投江自杀。人民热爱他,缅怀他,就在每年的端阳节这一天,吃粽子,赛龙舟来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
    这位来自桃林的少年,痴迷诗歌。他“怀抱竖琴”。竖琴是一种弦乐器,在直立的三角形架上安着四十六根弦。这竖琴当是屈原弹奏过的吗?那琴弦已经崩断了,他将要挽起来。“上下而求索”,“哀民生之多艰”,继续弹奏下去吧!他“背着寻梦的行囊”。梦是好的,而那“行囊”是范仲淹使过的吗?他要挥起范仲淹的那支笔,“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地同样吟唱下去吧!
    这位少年吟子,从小就不畏惧贫困,不害怕孤单,只身漂泊在诗路上,奋斗搏击,就象赛龙舟那样,“踏响了一串串龙舟鼓点”。这是向前,这是奋进,这是争先恐后的可贵精神。
    重阳的几十年经历,和这位吟子是十分吻合的。他不仅在人生的道路上求索,而且在诗歌的道路上探索。他抒人民之情,他的诗歌就是人民的心声。他是人民的诗人。

诗人的脚步
诗人的脚步  蹒跚
在大漠  巨川
在荒原  高山
听  小鸟歌唱
看  蝴蝶蹁跹
林里  蟋蟀弹琴
空中  轰鸣雷电

诗人的脚步  轻盈
未来飞跃  史前纵横
跨出国界  访美
越过海洋  旅英
踩着眼神  走进心灵
(重阳jm)

    诗人的脚步,是沉重的,缓慢的。他的足迹,可涉及到浩瀚的沙漠,宽阔的大川,辽远的荒原,巍峨的高山。既可倾听小鸟的娓婉歌唱,也能观赏彩蝶的蹁跹起舞。在茂密的森林欣赏蟋蟀的弹琴,可听到广袤的天空远处,有轰鸣的雷电……。
    诗人的脚步,也是灵便轻盈的。他的足迹,可纵横历史,飞跃未来。能不受国界的限制,去走访美国,也可跨过重洋,旅行英国。还可“踩着眼神,走进心灵”。诗啊,就应当透过心灵,反映精神世界。
    这首新韵诗既写诗人的脚步,踏遍大地升到天空,从国内到国外,以至整个世界。也是指诗的触角,可以从大地触及到天上,能从国内触及到国外,以至全球。正如刘勰《文心雕龙•神思》说的:“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既是实写,也是虚拟,虚实结合。既是实在的意境,也是象征的神韵。这就是诗,这就是缪斯的神秘所在。
    这首新韵诗语言上的最大特点是:全用短语组成,一字语,二字语,三字语,四字语,最长也不过五字语。读起来跳跳荡荡,活活脱脱,潇潇洒洒,普普通通,明明白白,极有韵味。正是涅克拉索夫的话:“诗句,如象钱币一样,要铸造得精确、清晰、真实。”同时,大多是一短语,一意象,而且每一个意象都引人神往。好诗,就应当这样。

缪斯呻吟
象新生的小马  沿着雄狮的足迹走着
返璞归真的青春  又多了几分思索

象寻梦的女孩  走过家乡的小木桥
在风雨季节  跌落圣河
做一滴有生命的水珠  滋养着诗歌

象冰晶的女神  打着冷颤的心
雪上加霜  张开僵冻的臂膀
挽回塞外诗魂  东山再起  另造辉煌

    诗歌的女神缪斯,她本来是歌咏的,而却为什么要呻吟呢?重阳本是缪斯的骄子,他从小就写诗,进入青年、成年也在写诗,到老年还在写诗。可惜几十本诗稿被焚之一炬。这就不得不使缪斯叹息了,呻吟了。然而在这里,更有诗的冷落,让缪斯悲哀了,使缪斯呻吟了。
    象一只活泼的小马,这只可爱的小马,可不是一般的马,而是伯乐相出的“千里驹”。所以不是走着羊肠小道,而是“沿着雄狮的足迹”走着,道路是宽广的。正因为这样,“返璞归真的青春”,引起了更多更美好的思索。也正象李贺《马诗》中写的:“何当金络脑,飞走踏清秋”。这也就是为国为民干一番大事业。“返璞归真”:谓去其外饰,还其本真。《国策•齐策四》:“归真返璞,则终身不辱。”
    象一个天真烂漫、寻求美梦的女孩子。热爱着歌唱着家乡的山山水水,兴致勃勃地走过家乡的小木桥。不管风吹雨淋,总是那样地执著。跌落在了圣河,就“做一滴有生命的水珠”,去滋养诗歌的产生、发展。跌落圣河,自然也就融进了圣水,圣水可用来降妖、驱鬼、治病,还可使枯死的花草树木复活,自然也能够滋育诗歌的复兴成长了。
    象一位冰晶的女神。冰晶:即冰清玉洁,喻人的情操清白。这位诗歌女神是纯洁的,神圣的,但心却是冰冷的,甚至打着寒颤。这是为什么呢?大概因为诗歌的冷漠、低落引起的吧!无限的自由,任意的朦胧,甚至走向西化,这真是“雪上加霜”了。雪上加霜: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师云:‘汝只解瞻前,不解顾后。’伊云:‘雪上加霜’。”原来用以比喻再遭受灾难,损失愈加严重。这里看起来是一种诗的衰败。伏契克说过:“没有歌声就没有生活,就如地球上没有太阳一样。”重阳曾一度离开诗坛,进入老年, 又重新回到了诗界。有诗“月儿弯弯我的船,星海银河再启航。”起航在诗歌的大海里。他即使是已经冻僵的臂膀,也要重新展开拥抱诗歌,目的在于挽回诗魂。女神缪斯必将扶他东山再起,再造辉煌。“东山再起”:“晋书•谢安传”:“东晋时,谢安曾辞官隐居会稽东山,后来又出山做了大官。后因此称失势复起为‘东山再起’。”重阳老年不仅创作丰盛,更是倡导了“新韵”,开创了一代诗风,确确实实地可说是“再造辉煌”。“新韵的兴起是历史的必然”,新韵是中国诗歌的未来,所以也就是整个中国诗歌必将走向“再造辉煌”的前程!
    这首诗全以比喻、拟人来写诗人,来写诗歌。这样,就把诗写活了,也就是清代沈德潜说的:“弦外音,味外味”了。

缪斯变态
古代缪斯  不食人间烟火的裸女
她说  诗是灵感的珍珠
闪光在高雅艺术大殿

现代缪斯  吃粗茶淡饭的大汉
他说  诗是灵魂的衣裳
必须自己做自己穿

    这是一首很有味道的诗,读得让人含笑深思。
    全诗共两部分。就形式和内容而言,前部分和后部分基本上是对称的,可以对照来读。现拟列表如下:

缪斯:
古代        现代
不食人间烟火        吃粗茶淡饭
裸女        大汉
诗是灵魂的珍珠        诗是灵魂的衣裳
闪光在高雅艺术大殿        自己做自己穿

    缪斯,在古代希腊神话中,是主管诗歌的女神。古代的缪斯,远离人民大众,不食人间烟火,而食什么呢?食山间野果吗?当然不能,大概是食琼浆玉露,天地精气吧!因为她是神,是一位不穿衣服的美女。所以她说:“诗是灵魂的珍珠”,晶莹明亮,高贵至极,也只能“闪光在高雅艺术大殿”。这也就是在古代,诗是“贵族文学”,属于统治阶级。事实也正是如此,在古代,写诗的绝大多数是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当官做老爷的人。
    诗歌本来是劳动人民创造的,理应归于劳动人民。但在古代,基本可以说诗不属于劳动人民。历史在前进,社会在变化,受压迫的劳动人民起义反抗,推翻了统治阶级,劳动人民当家作了主人。在这样的新时代,诗也真正回到了劳动人民的手中。所以说,缪斯变成了“吃粗茶淡饭的大汉”。诗也是归劳动人民所有,为劳动人民服务。抒发劳动人民的情感,变成了劳动人民不可缺少的“衣裳”。正因为是这样,所以也有了自己歌唱自己的歌了。也正象有首民歌:“上了民校三十天,也要大胆写诗篇。虽然白菜豆腐粉,粗茶淡饭味儿鲜。”这大概就是那位缪斯大汉吧!
    罗丹说过:“拙劣的艺术家永远戴别人的眼镜。”重阳是戴着自己的眼镜看待缪斯的。所以才能这样巧妙地比,比得恰切,比出了新意。

带着诗美人流浪
带着诗美人流浪
龙江岸边诗野荒凉
诗美人乘着漩涡远航
瞠目一片涌动的黑浪
虚幻的夜晚不能入眠
数着星星查点胸膛
炽烈的肝火熔化了肺叶
只剩下一颗冰冷的心脏
闪光的诗句无人拾捡
生锈的铜板灸热手掌
寒酸吟子在诗野踉跄
乞食缪斯化笔作杖
不屈的信念拧成一股缆绳
维系着欲倾的往日的辉煌
(重阳jm)


    诗对重阳来说,是美人,是绝代佳人。重阳从小就爱诗、背诗、写诗,与诗就象青梅竹马。然而他的几十年经历,是带着这位诚爱的美人流浪颠簸,辛酸不堪。从老家山东,流浪到北大荒;又从北大荒流浪到佳木斯。这里不只是地区的流浪,而从具体的诗中,可以看出实际的流浪。
    重阳深深感到,在那黑龙江的岸边,地僻野荒,诗也荒芜。把诗美人卷进那“漩涡”里,但照样远航,这是多么地艰难困苦啊!目瞠口呆地望着那“黑浪”,这是多么地惊心怵目啊!这里的“漩涡”“黑浪”当是一种象征,即诗的“假大空”,诗的“朦胧”,诗的“洋化”等等。
    就在这虚虚实实、浮想联翩中,沏夜不能入眠。指数着窗外天空的星星,查点着胸中积郁的块垒,愤激气恼得竞到了“炽烈的肝火熔化了肺叶”的程度。正因为这样,也不过仅仅“只剩下一颗冰冷的心脏。”这是多么地痛苦难熬啊!
    诗人在愁苦,诗美人也在遭难。因为“闪光的诗句无人拾捡”。而那“生锈的铜板烫热手掌”。“黄金潮”涌来,把光辉的诗歌冲向低谷,这是一个令人伤心的现实啊!
    诗人穷困、寒酸,只有在这深漠的寂静里踉踉跄跄地移步,连诗神缪斯也变成了乞丐,只好把那支神笔化作了拄杖。支撑着前行。
    诗人带着诗美人在流浪,然而对诗的信念却一点儿也不改变,并且不屈不挠地把这一信念“拧成一股缆绳”,把那将要倾倒的过去的辉煌紧紧地拉住不放,而且还要再造辉煌。这就是重阳诗精神的体现。他老年倡导“新韵”,举旗奋进,开一代诗风,这不正是再造辉煌吗?
    沧浪的诗人啊,可爱的诗美人啊!谢谢对诗的钟情,对诗的向往,对诗的伟大贡献!
    毕加索说过:“艺术诞生于悲苦。”重阳实实在在地是在磨难中带着诗美人流浪的。
    这是一首被人们称赞的厚重大气的好诗。特别是用了一些奇异的比喻。美国文学家王尔德曾这样讲:“第一个用花比美人的是天才,第二个再用的是庸才,第三个就是蠢才了。”苏东坡以西施比西湖,历代称为新鲜。重阳用美人比诗,也够别出心裁了。(万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15-12-30 08:42 | 只看该作者
诗论诗

    诗论诗,我国古今很少。唐代杜甫写过《戏为六绝句》的六首诗论诗。其一:“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窃攀屈宋宜方驾,恐与齐梁作后尘。”这首诗中对文艺评论和创作问题提出了很有价值的见解。既不轻视今人的创作,又爱慕古人的创作。古今的文学创作必须要继承和衔接。教人追慕着屈原和宋玉,力争并驾齐驱,而对南北朝的齐梁文学,还得在后边跟随,不可脱开。
    唐代贾岛,也就是“鸟雀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的推敲者,有一首《题诗后》:“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丘。”
    清代史学家,文学家赵翼写过五首《论诗》诗,提出诗歌创作的见解。其一:“李杜诗篇万古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这首诗主张诗歌创作要符合时代精神,有所创新,不可千秋万代都“诗必盛唐”。由于立意精辟,问世后广为流传。李白、杜甫的诗篇万人同诵,千古流传,到今天失去了新意,诗歌创新已是刻不容缓。每个时代都会有杰出的人才出现,一味师法古人,怎能会有创见呢?独占鳌头也不过是几百年的事,不可能总是那样固守下去,一成不变。应是长江后浪推前浪那样,诗才能向前发展。
    重阳也写了不少的诗论诗。在他的诗人诗里就有论诗的成份。而更有一些专门论诗的诗。沈德潜说:“人谓诗主性情,不主议论,似也而亦不尽然……。但议论须带情韵而行。”重阳的诗论诗可说就是“带情韵而行”的。

诗 道
文明华夏五千年  华语诗词相映红
诗骨韵魂意衣裳  汉唐宋明继祖宗
几度风雨几潮汹  千脉百流任繁荣
密码符号牛马风  东影西形唯朦胧
(重阳JM)

   “文明华夏五千年,华语诗词相映红。”我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而且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华夏是我国的古称,已经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中华民族的汉语言,是世界上最丰富多彩的语言,特别是诗词相互辉映,光照千秋,在世界文艺宝库中闪耀着璀灿的光彩。
   “诗骨意魂韵衣裳,汉唐宋明继祖宗。”就诗来说,形式是骨,没有诗的形式,也就不成为诗。“韵”是诗的命根子,没了韵就没了命,就没了魂,就不是诗了。即所谓“无韵不成诗”。思想内容是衣服,千变万化,千奇百怪,不所不括。无意则不知所云,毫无意义。清代王夫之说的:“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衣是遮羞之物,是文明人类的标志。即所谓 “无衣不成人”。这里连用了比喻,而且比得十分形象。从《诗经》到《楚辞》,再到汉赋、唐诗、宋词、元曲,都是一脉相承的,都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每一种新的形式的出现,都没能离开老祖宗。这是规律,也是必然。
   “几度风雨几潮汹,千脉百流任繁荣。”从诗的发展史看,当然是曲曲折折,风风雨雨的,不可能一就而成。一种新诗体的产生,须经几百年的时间。“千脉百流”,几经沧桑,繁荣倡盛。从产生、发展、成熟、衰败,又有新的诗体的诞生。就五四新文化运动产生的白话自由诗而言,近一个世界来,自由体,新格律,新古体诗,朦胧诗,新韵诗,反反复复,起起落落,事实不正是这样吗?
   “密码符号牛马风,东影西形唯朦胧。”东方悠久的文化,汉语言的诗词,具有着中华民族性。那些外国的密码一样的符号,与汉语言的方块字实在是“牛头不对马嘴”,根本不相符合。有些人死搬外国,照抄外国,甚至搞全盘西化,那是绝对行不通的。七八十年代兴起的朦胧诗运动,更给中国的诗歌带来了莫大的灾难,这也是人所共知的事实。
这首有关论诗的诗,涉及了中国整个的诗史。从中到外,从古至今,特别是对当今诗界的现实状况和存在的严重问题,运用了形象化的比喻,作了有力的批判。(万修)

诗 魂
平平仄仄千百年  几多痴顽夜难眠
涓涓细水润大地  隆隆春雷震九天
极目五洲风云卷  胸怀四海波浪宽
高堂大雅侧颜过  布衣草履遍山川

   “平平仄仄千百年,几多痴顽夜难眠。”在我国的诗歌史上,唐朝为黄金时代,特别是形成了律绝,有严格的平仄要求。直到今天,人们还在写律绝,也不可能抛开平仄。这平平仄仄,实实地束缚了“千百年”。既然要写律绝,就不可能不讲究平仄。若不合乎平仄,当然就不算律绝。不知道有多少痴迷诗歌的人们,为合一个平仄,苦思螟想,甚至夜不能眠,仍难免出现“因声害意”的现象。因此重阳倡导新韵,提出不必再固守平仄了。他在《和声对韵》中说:“‘新韵’注重‘和声对韵’,实现平仄开放。‘和声对韵’自然包含了平仄,但只是作为修辞方法之一的活的平仄,而不拘泥死的平仄。即所谓‘自然巧成’。”
   “涓涓细水润大地,隆隆春雷震九天。”重阳倡导的“新韵”,冲开了平仄、对仗、固定的行数字数等等的束缚,就象那涓涓的细水,滋润着诗歌的大地。细流润大地,自然能使草木生,出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也即象征了诗歌园地的繁荣倡盛。重阳倡导的新韵,也象隆隆的春雷,震响了九天。清代张维屏有一首《新客》:“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万紫千红安排着,只待春雷第一声。”春雷一响,带来的是生机。这两句以大自然的景象来比喻、象征新韵的兴起和光辉前程。
   “极目五洲风云卷,胸怀四海波浪宽。”做一位诗人,千万不可脱离社会,逃避现实,钻在象牙塔里喜欢“自我”。而应当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发时代之声,唱时代之歌。毛泽东有诗句:“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五洲四海即指全世界。古以中国四境有海环绕,四海指全中国,今亦可指全世界。当今的世界,人民的革命势力风起云卷,应当为人类而歌。伟大的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正在向着世界先进之林迈进,人民的热情也如波翻浪涌,前程宽广锦绣。这些不正应当用诗的语言来歌唱赞颂吗?
   “高堂大雅侧颜过,布衣草履遍山川。”高堂,指高大的厅堂,即贵族阶级的豪华居住。大雅,宏大雅正。我国《诗经》分“风”、“雅”、“颂”,风是民歌,颂是祭祀歌,雅是贵族阶级的歌。对于那些达官贵人,是不必正眼看他们的,实该侧脸而过了。应面向劳动大众,面向平民百姓,面向人民。“布衣草履”,即平民百姓。《史记•李斯列传》:“夫斯乃上蔡布衣,闾巷之黔首。”天下的平民百姓,往往受剥削和压迫,但他们却是“遍布山川”的天下的主人,历史的主人,只有他们才是推动历史车轮滚滚向前的真正的力量。正如毛泽东说的:“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诗应属于人民,诗应该抒人民之情,诗人应为人民鼓与呼。这才是诗人的职责,这样才可成为深受人民爱戴的人民诗人。
    这首新韵诗写得博大、深邃、含蕴。采用了比喻、象征等手法,极其形象化地表达了重阳先生的诗论或诗观,这样以诗的形式深刻地说诗论道,实属难得。

诗 芽
诗芽  从诗韵里生诞
锐利的锋芒  剌透承袭的词片
稚嫩的心尖  点破了千古诗卷
浓缩了浩瀚书海  咀嚼遥远的昨天
跨越平仄的阶梯  攀上意念的塔尖
扯下朦胧的旗帜  昭示灿烂的明天
把今天织成花环  装进神秘的花篮

    这是个小芽,不是别的芽,而是个“诗芽”;不是任意的地方都可以长出来的芽,是在“诗韵”这块肥美的土质里养育出来的“诗芽”。实际上,这个“芽”指的就是重阳倡导的“新韵”。他说:“‘新韵’是传统诗词萌发的‘芽’,长成的‘秧’,结出的‘籽’。”这里特别应当注重那个“韵”字,正如重阳说的:“无韵不成诗”,“韵是中华诗词的根”。
   “新韵”这个芽,不是一般的芽,从它孕育出来,就具有“锐利的锋芒”,它可“剌透承袭的词片”,这是重阳说的新韵要继承传统诗词,而且是“要继承和发扬,还要创新和发展,再造辉煌。”也就是“中华诗词的升华”。所以说是“穿透承袭”,茁壮成长。
    这个“稚嫩的心尖”,是指它刚刚露头。但却具有力量,能够“点破”“千古诗卷”。这既肯定了我国古典诗词的辉煌,又指出了当今诗词的继承、吸收和创新。“点破”二字用得极具力量而传神。
    正因为这样,所以在这个“芽”上,“浓缩了浩瀚书海”。从远古的歌谣起,五千年的文明史,五千年的诗歌海洋,诗论波澜,都可在这个“芽”上显现。正可谓“咀嚼遥远的昨天”。
    到了今天,要“跨越平仄的阶梯”。古代格律诗词的“平仄”,应当冲开了。实现重阳说的“平仄开放,韵律改革,自然巧成,形随意合。”正如重阳提出的用“和声对韵”来“跨越”:“古人讲平仄,只是在诗词写作中,为了充分发挥声韵效果而特别注重的修辞方法之一而已,何故被奉为清规戒律,宛若天条而不可触犯呢?”“触犯”就是“跨越”。又说:“‘新韵’注重和声对韵,实现平仄开放。‘和声对韵’是中国诗传统的真正的精髓。”而只要“跨越”了“平仄的阶梯”,就可“攀上意念的塔尖”,这个“塔尖”,不就是“新韵”的成长和“成峰”吗?
    我们必须承认,朦胧诗潮把诗歌引向了歧途,给诗歌造成了灾难。“新韵”将要把这面灰色的旗帜扯下来。只有这样,才能“昭示灿烂的明天”,即诗的辉煌,也就是“二十一世纪是属于新韵的”。
    诗的最后两句特别形象,极其新颖,极具新意。用今天的新韵诗,编织成彩色的花环,装饰在这个神秘的瑰丽的诗国的花篮里。这个花篮,是个艺术的聚宝盆,在这个聚宝盆里,又增添了艳美的新韵,开放出诗歌的奇葩!这是对新韵形象化的赞歌!
    清代吴乔说过:“诗意大抵出侧面。”这首诗通过赞颂一个“诗芽”,真正预测到了新韵的产生、深远的意义、强大的生命力和光辉灿烂的前程。这就是巧妙,这就是诗的极高境界!

依样葫芦叹
可叹人言乱飞鸿  又创文字传西东
击节而歌成古律  诗词曲赋巧玲珑
赞先贤  破臼笼  各创新牌促兴隆
试问今人何所为  依样葫芦不变通

    这首诗开言就赞叹人类的继声和唱。叹:《荀子•礼论》:“《清夜》之歌,一唱而三叹也。”又创造出文字,书来信往,到处传播。鸿是飞鸟,有鸿雁传书之说。《礼记•月令》:“<季秋三月>鸿雁来宾。”后用来喻书信。
    我们的祖先,击打器物,或拍掌作为节拍,唱出了古时的韵律。击节:节,一种乐器,也指调节乐曲。左思《蜀都赋》:“巴姬弹弦,汉女击节。”后以形容对别人的诗文或艺术等的赞美。《桃花扇•侦戏》:“点头听,击节赏,停杯看。”那些古律,从春秋数起,就有《诗经》、《楚辞》、《汉赋》、《乐府》、唐诗、宋词、元曲,而且都是那样精巧玲珑。《玲珑》这里有两重含义:形式的灵巧美妙。李白《玉阶怨》:“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也指声音的清越动听。班固《东都赋》:“凤盖棼丽,和銮玲珑。”
    敬佩称赞有德有才的先辈们,一代一代都能够在继承民族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吸取其精华,剔除其糟粕,冲破固守僵式的束缚,创造出各种不同的新体新牌,促进了诗业的兴隆发达,繁荣昌盛。
    请问今天的诗怎么办呢?诗人们应该写出怎样的作品呢?自由散乱的不成样子,或循规蹈矩,依样画葫芦地还在写旧体诗,不变通,无创新那怎么行呢?
    这首诗涉及了我国整个诗史,既赞扬了古代诗歌,又指出了当今诗的问题,应该怎么办?走向哪里?在这样的局势面前,重阳提出了“新韵说”的理论。正是他说的:“‘新韵’诗体是当代中国多功能的新诗体。”新韵创造出了新诗体,新韵就是中国诗歌的前途和出路。
    这首诗的标题是“依样葫芦叹”,即“叹依样画葫芦”。这是化用了一句“依葫芦画瓢—-照样”的歇后语。歇后语是人民群众在生活实践中创造出的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一般由两部分组成。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后半部分是解释,十分自然贴切。重阳巧妙地将原歇后语反其义而化出新义,给全诗增添了色彩,显得十分形象生动而有力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15-12-30 08:43 | 只看该作者
新 韵
旧律旧格旧时宜  新声新韵写新词
春风化雨润桃李  秋实如硕连理枝
形随意合诗文美  自然巧成绝妙辞
盛世盛诗韵律改  新韵大业始于斯
(重阳JM)


    重阳1997年11月在《推广使用新声韵》一文中提出了“新声韵”。1998年2月《新韵的兴起是历史的必然》中正式命名为“新韵”。在他的领导下,1999年1月成立了“中华新韵学会”。2000年1月主编出版了《新韵》一书,收集了他的较为系统的有关“新韵”理论。《新韵说》的创立,是一个划时代的创举。他是“新韵”的举旗人,并将开创一代新诗风。
   “旧律旧格旧时宜,新声新韵写新词。”旧的格律诗词,那是旧的产物,适宜于旧的时代。而当今的新声韵,是诗词随着时代演化的结果,也就是新时代的产物。这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唯物辩证法。重阳倡导的“新韵”:“就是采用普通话韵母四声韵的中华传统诗词(含民歌)与自由新诗相结合而产生的新诗体。”这也可说是历史的必然。
   “春风化雨润桃李,秋实如硕连理枝。”重阳倡导的新韵,正如“好雨知时节”,在和煦的春风吹拂下,甜蜜细雨的滋润下,培育着茁壮成长的桃李。桃李,《韩诗外传》:“夫春树桃李者,夏得荫其下,秋得其实;春树蒺藜者,夏不可采其叶,秋得其剌焉。”后以弟子及所荐士为“桃李”者。而这里的桃李当喻诗人和新韵诗歌。到秋天,果实累累,丰盛硕大,即诗人辈出,珍品不尽。“连理”本指不同的草木,其枝杆连在一起,这里可理解为新韵理论和新韵创作不可分离,就象搭成的连理枝。
   “形随意合诗文美,自然巧成绝妙辞。”重阳新韵理论主张:“平仄开放,韵律改革,自然巧成,形随意合。”只有这样的诗,才是新韵,才能称得上“诗文美”、“绝妙辞”。一个“绝”字,肯定无疑了。
   “盛世盛诗韵律改,新韵大业始于斯。”时逢盛世,诗必兴盛。诗要兴盛,韵律必须改革开放,不可固守陈规,死搬教条。倡导新韵,开创诗风,这是前所未有的大业。这样的大业,就在今天开始了,而且跟随着时代前进的步伐,必然走向胜利!(万修)

新韵劲如弦
泉城杨柳妄婆娑  百泉清音何嗟哦
新韵细如丝  陈词满篓箩
洗耳恭听唯小鬼  高僧大儒念大佛
瘦驴屙硬屎  肥牛嚼唾沫
一鸟入林百羽喑  一曲高歌万人和
新韵劲如弦  时代强音拨
(重阳jm)

    据悉,山东济南正举行全国诗歌研讨会,重阳写了这首诗寄给了研讨会。重阳出生于山东省。山东济南市的泉水全国闻名,所以济南又称“泉城”。据记载济南有名泉七十二眼,趵突泉最为有名。所以这里开篇就想到了泉城和泉水。春天来了,气象万千,泉城的杨柳扭曲歪邪,空费力气地飘荡摇摆。还有那百泉的清朗流淌声,把美好的时光白白地虚度了过去。这是感叹,在感叹中联想到了诗句,联想到了新韵,这是妙合。
    重阳先生刚刚倡导新韵时,共识的人并不多,微小得就象细丝一般。而那些远离时代性、民族性、人民性的陈词滥调,却充塞着诗界,可说是“满篓箩”。
    好的合乎时代的诗音太少了,那些鬼使神差的吟吟哦哦,还有那些自称高深学识的所谓“名僧大儒”们的虚玄妙音,也只能洗耳恭听了。“洗耳恭听”这一成语的本意是恭恭敬敬地倾听。周叔《秋霁》:“酒醒谁鼓《松风操》,炷罢炉鱼洗耳听。”这里却有轻蔑之意。
    无论小鬼的吟哦,还是高僧大儒的玄经,也不过是“瘦驴屙硬屎—-瞎逞能”;“肥牛嚼唾沫——自品味”,没有什么新花样,鲜味道。这里连用了两个歇后语。歇后语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浓郁的生活气息,幽默风趣,耐人寻味,广为人民大从喜闻乐见。歇后语入诗,很少见,重阳巧妙地嵌入,使诗更形象生动,诙谐有趣。
    有句成语:“一鸟入林,百鸟哑音。”比喻威势压倒众人。重阳倡导的新韵,将要形成“一鸟入林百羽喑,一曲高歌万人和”的势态。他说过:“新韵的兴起是历史的必然”。“二十一世纪的诗坛是新声韵的”。新韵,已经得到了诗界的认可,同仁同道们的拥护,人民的喜爱。自从1998年热烈展开讨论,几年来,在《艺苑》上刊载了有关新韵的研讨文章百余篇,发表新韵诗作千首以上,这些都说明了“万人和”的现实。
    新韵刚刚开始时,“细如丝”;而后来就“劲如弦”了。因为最后肯定了新韵的前途光明远大,必然胜利!正如重阳高呼的那样:“新韵万岁!”(万修)

新韵吟
师法自然启心志  迷恋陈规闷胸臆
旧律充饥堪笑止  新韵果腹哭无期
(重阳jm)

    诗歌要学习效法自然的流露,正如李白诗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不可矫揉造作。只有这样,才能开心启志,创作出不朽的作品来。
    迷恋那些陈规旧套,甚至当作金科玉律,不可越雷池半步,实在让人心胸沉闷,愁肠烦郁。胸臆:心胸。陆机《文赋》:“思风发于胸臆,言泉流于唇齿。”杜甫《别赞上人》:“异县逢旧友,初欣写胸臆。”
    我国的诗词,明、清再没有新的诗体产生,只是沿袭了过去的体式。“五•四”新文化运动,产生了白话自由体,但那是泊来品,背离传统,失掉民族性,根本不合乎人民的口味。后来又兴起了朦胧诗,晦暗艰涩,以至西化。出现了诗没落,闹起了诗饥荒。所以不少老诗人,甚至年轻的诗人也都写起了旧体诗词来充饥。这种难以思议的怪现象,实在让人可笑。而这样的可笑,早就应该停止了。
    重阳先生提出了新韵说,就是来解决这场诗“饥荒”。“果腹”就是“果然”,就是吃饱肚子。语出《庄子•逍遥游》:“适莽苍者,三食而反,腹犹果然。”又柳宗元《憎王孙文》:“充唼果腹兮,骄傲欢欣。”哭是一种流泪,新韵能解决诗饥饿,就会不由自主地热泪而流了。但这是一件须要长年累月,艰辛努力,遥遥无期的事业。
    这首诗形式虽短小,容量却很大。比喻新奇而恰切,极具形象化。特别是动词的调谴,增强了全诗的表现力度。如:“师法”、“启”、“迷恋”、“闷”、“充”、“笑”、“哭”等。
    这是一曲新韵的赞歌!(万修)

虚拟的情歌
蝴蝶姑娘  翻动着轻盈的翅膀
在野花丛中  悠闲地舞蹈
学唱阳春白雪  高雅情调

浮萍妹妹  伸展纤柔玉腕
轻轻掀开薄荷一角
倾听  下里巴人  蛙鸦鼓噪

夜风  穿着亮丽的花袍
踏破季节的大门  走向山坳
唱着那首虚拟的情歌
披着月光  扑进吟子怀抱
愈合了  因诗而流血的伤口
撞翻了  积淤心底的古老歌谣

    这是一首非常奇妙的、新鲜的、别开生面的新韵诗。读得人轻松、愉悦、有滋有味。真是在嚼着橄榄,越嚼越有味。实如司空图说的话:“辨于味,而后可以言诗。”
    这是一首“情歌”,是虚拟的,也就是说不是“实事儿”。既然是“情歌”,就应以抒情为主,就应有“情人”。诗中的“情人”是谁呢?是“蝴蝶姑娘”、“浮萍妹妹”,还有“夜风”。而热恋的对象又是谁呢?是诗,是歌。所以全诗必然是拟人化的,比喻式的,象征性的。
    蝴蝶姑娘,是一个活泼开朗的姑娘,能歌善舞。你看她,“翻动着轻盈的翅膀,在野花丛中,悠闲地舞蹈。”一边起舞,一边还唱着“阳春白雪,高雅情调。”典故之一:“阳春白雪”,“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这是高雅的歌曲,全国只有几十人懂得这种音乐。后比喻高深的,不为大多数人能接受的文艺作品。看来,蝴蝶姑娘是懂得这种高深的音乐,爱唱的是“高雅的情调”。
    浮萍妹妹,既喜欢装饰,又温柔漂亮,多情善感。看她“伸展纤柔玉腕,轻轻掀开薄荷一角”。她在干什么?“倾听下里巴人,蛙鸦鼓噪”。典故之二:“下里巴人”,“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这是楚国的民间歌曲。后用来比喻能为较多人所接受的通俗文艺作品。浮萍妹妹却喜爱这“蛙鸦鼓噪”。
    夜风,象一位自由放荡、潇洒不羁的英俊少年。他同样爱好吟诗,喜欢歌唱。他“穿着亮丽的花袍”,打扮得十分时髦。“踏破季节大门”不管春夏秋冬,都阻挡不住。“走向山坳”。他,“披着月光,扑进吟子怀抱”。诗人摊开双臂,热情迎接他,他高兴万分。因为,为了诗歌而造成的“流血的伤口”得到了“愈合”,把那“积淤心底的古老歌谣”也给“撞翻了”。他不愿唱那老掉牙的古调旧腔了,而要快乐地唱合乎时代的新歌了。这是历史的进展,也是诗歌的变化,那就唱一曲新兴起的“新韵”吧!
   “下里巴人”要唱,是普及;“阳春白雪”也要唱,是提高。歌是虚拟的,情是真切的。这正如沙士比亚说的:“最真的诗是最假的诗”。这是一首假诗,也是一首真诗和好诗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2015-12-30 08:44 | 只看该作者
赞颂诗

周恩来诞辰百年祭
日月星辰巡百年  梅兰竹菊均称贤
周公盛名震华夏  浩然正气冲九天
武震南昌征腐恶  文惊渝州保延安
开国总理天下事  创业伟绩铸史篇

    周恩来的一生,是伟大的一生。读这首新韵诗,使我们不由得想起1976年1月8日的哀思。那十里长街送总理,人人泪流满面,个个泣不成声的悲痛场面。也不由得让我们记起1976年4月4日(丙辰清明节),百万革命群众汇集在天安门广场,深切悲悼敬爱的周总理的情景。当时的天安门广场,组成花的海洋,涌起诗的波浪。人们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献花圈,在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石栏上张贴诗词,抄写诗词。“人民的总理人民爱,人民的总理爱人民。总理和人民同甘苦,人民和总理心连心。”这充分说明,周总理永远活在人民的心里。
   “日月星辰巡百年,梅兰竹菊均称贤。”日升月移星辰旋转,巡回运行一百年,我们敬爱的周总理诞辰整一百周年的纪念日,怎能不缅怀这位人民的好总理呢?他是一位有德行有才能的人,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作出了伟大贡献的人。他的一生,竟连迎春的红梅,芳馨的翠兰,刚韧的青竹,傲寒的金菊都在敬仰称颂。
   “周公盛名震华夏,浩然正气冲九天。”周总理是全世界出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外具有盛名,震撼了整个中华。华夏,是我国的古称。他的正大刚直的精神,光明磊落的作风,简直冲上了九天云霄。九天,指最高的天。古代曾将天分为九层。浩然正气,《孟子•公孙丑上》:“吾善养浩然之气”。杨继盛《临刑诗》:“浩气还太虚,丹心照万古。”
   “武震南昌征腐恶,文惊渝州保延安。”大革命失败后,他赤胆忠心,领导了一九二七年八月一日的“南昌武装起义”,惩治那些腐臭罪恶,这里指的是罪恶的国民党军阀。
    毛泽东《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词句:“六月天兵惩腐恶”。震惊中外的武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的革命武装起义,也是进行武装斗争的开始。周总理文武双全。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不顾全国人民的反战呼声,妄想发动内战。周总理驻中共重庆办事处,与蒋介石展开了斗智斗勇。特别是在他的辅佐下,为了实现和平、民主、团结,1945年8月毛泽东从延安抵达重庆,与国民党举行“重庆谈判”,迫使蒋介石签订了《双十协定》,保卫了党中央和所在地延安。渝州即重庆,毛泽东《七律•和柳亚子先生》诗句:“索句渝州叶正黄”。
   “开国总理天下事,创业伟绩铸史篇”。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周恩来担当了总理重任,一直到76年逝世。他辛苦操劳了一生,被人民誉为“红管家”。他昼夜繁忙,处理国内外的大事。大搞外交活动,出国访问,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参加国际上的重大会议,实实是奔波天下事。他为中国革命和世界人民立下了丰功伟绩。他公而忘私,品德高尚,胸怀坦荡,平易近人,关心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光辉的一生,确确实实是谱写了宏伟的史篇。他将千秋永垂,万古不朽!
    华兹华斯说过:“所有的好诗,都是从强烈的感情中自然地溢出的”。这首诗正是这样。

东方巨星永不落
生于青山秀水地  成长灵气欧亚天
盛名盛绩战火中  改革开放和平先
三起三落志气锐  一国两制定江山
东方巨星永不落  光辉普照宇宙间

   “生于青山秀水地,成长灵气欧亚天。”邓小平出生于四川省,四川历来被称为我国的“天府之国”。他的家乡气候宜人,山青水秀,风光优美,也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出人才的地方。他从青年时代就奔波革命,为寻求救国的真理,去欧洲的法国勤工俭学。在周恩来建立的国际支部入了党。回国后,一直从事革命事业,并成为党中央的高级领导人。所以说“成长灵气欧亚天”。灵气:古谓一种玄妙而细致的精气。《管子•内业》:“灵气在心,一来一逝,其细无内,其大无外”。这里的灵气指马列主义的灵魂。
   “盛名盛绩战火中,改革开放和平先”。他领导了驰名的“百色起义”,特别是在解放战争中,和刘伯承领导下的“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战斗在中原,为新中国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他的“盛名盛绩”,就是在战争的炮火中取得的。更有后来的,他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的伟大理论,并制定出改革开放的政策,使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广阔大道。而搞好建设,还必须在世界和平的大气侯下,有个安定团结的大好环境。
   “三起三落志气锐,一国两制定江山”。邓小平的三起三落,这是人所共知的。从小参加革命,新中国建立,成为国家的主要领导人之一。1966年,文化大革命中被打倒。1975年,毛泽东重新起用,并夸奖他“政治性强”、“才难得”。1976年“四•五”天安门事件后又被免职。粉碎四人邦后,于1977年再次评反。1978年三中全会后,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二代主要领导人,到1989年退休。他的意志坚强,心胸开阔,能上能下,中外驰名,真正地显示出了一生的“志气锐”。他构想的“一国两制”,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也就是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而对于香港、澳门、台湾回归祖国后,照样保存资本主义制度。在这一方针的指引下,香港、澳门已顺利回归祖国。相信台湾也会回到祖国的怀抱,实现中华民族的大统一。
   “东方巨星永不落,光辉普照宇宙间”。邓小平就象一颗不落的巨星,永远升起在世界的东方,这当然是比喻,但比得形象中肯。他的光辉思想是灿烂的,永存的,不仅照亮了中国革命的道路,而且对全世界人民的革命同样做出了伟大的贡献,所以说,他的光辉普照宇宙间。
    邓小平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他将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

小平  走好
气笛鸣沏长空  哀乐天涯海角
泪撒五洲大地  痛沉四海惊涛
九天银河明烛烧  马恩列斯招手邀
小平  走好  小平  走好 ……

    这是一首悼念诗。悼念诗古今比比皆是。但写得这样深广博大,还是少见的。
    邓小平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为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开辟了一条光辉灿烂的道路。同时也是一国两制的构想者,为祖国的统一做出了极大的贡献。这位二十世纪的世纪伟人,高龄九十多岁。在他离开人世后,诗人怀着极其沉痛的心情写下了这首诗,情真意浓,感人肺腑。
    在原野,在厂矿,在大海,汽笛沉声长鸣,震响天空,向小平致哀!哀乐响沏整个大地,泪水洒遍全世界,连同四海的惊涛巨浪都沉浸在悲痛中。
    邓小平是一位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是仙界老祖马恩列斯邀他上天的。人间汽笛鸣,哀乐遍响,惊涛沉痛,五洲洒泪,送他归天。天上,连同银河的每一颗星辰都是点起的明灯,照亮着道路,迎他归天。他将要和马克思热烈拥抱,将要和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等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坐在一起,谈论人类社会的发展,关注人间的每件事。
    诗的最后,感情达到了极高的升华,用最普通,最亲切,最感人的语言表达了最真挚的祝愿:小平,走好!小平,走好!……
    这首新韵诗,构思新,想象奇,思想性强,艺术性高。可说不是一般的悼念诗,非大手笔是写不出来的。

战洪魔
洪魔出  沧海怒
天哭地哭人未哭
同舟共济  禹王谋

万里长堤红旗舞  军号响彻迷彩服
党政军民齐努力  洪魔伏

    1998年,长江出现了我国历史上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人们还记忆犹新。这次洪水,在党的领导下,“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终于战胜了洪水,保证了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全诗共分上下两节。第一节写洪水,第二节写战胜洪水。
   “洪魔出,沧海怒”。诗中把这次洪水比喻成“魔”,魔指专做破坏活动的魔鬼。这魔妄想吞没田园,卷走房屋,“人或为鱼鳖”。这个比喻十分贴切。洪魔的出现,猖獗至极,竟让大海都发怒了。
   “天哭地哭人未哭”,这是难得的佳句。洪魔竟使天哭了,地哭了,然而人却没有哭。这就形象地表现了人的意志,人的精神,人定胜天的伟大力量。
   “同舟共济,禹王谋”。同舟共济,《孙子•九地篇》:“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共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比喻在困难的环境中,同心协力,共度难关。当时的全国人民为了战胜洪水,正是这样的。我国古代大禹治水的故事,可说家喻户晓,人人皆知。那时,只有一个大禹,而当今呢?遍地尽大禹,有谋略,有智慧,更能够把洪水治服住。
    诗的下一节直抒胸臆地表现了战洪魔的宏大场面。在那万里长堤上,到处飘扬着红旗,到处是守堤的英雄。特别是几十万最可爱的人民解放军,参加了战斗。军号响彻,迷彩服耀眼,军队是抗洪的强大主力军。在党政军民的共同努力下,终于把“洪魔”征服了。田园保住了,人民的生命财产保住了,抗洪彻底胜利了。
    这首新韵诗,直接赞颂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11-22 17:44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