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胡蝶 于 2016-1-19 12:12 编辑
一个脑瘫患者、一个偏远山区的农妇,一举成名。她用真情和血泪写出的诗篇,包括她本人,差点被唾沫淹死。
这不是诗歌的悲剧,这是时代的悲剧,这是人性的悲剧。
中国的诟病,早已是洪水猛兽。
弱者的行列中难道就不能出诗人?难道社会的平民就不能跻身诗歌的贵族?
诗人刘年在北京接待女诗人余秀华母女时深有感触地说:“那个晚上,那里是整个世界的核心。”
我理解诗人心中的痛与夸张的理由以及“核心”的内含。他是在纠正这个世界的误区,他是在同情、强调和尊重这个世界的本质。
余秀华出来的时候,是有争议的,主要是她颠覆了传统。。。不过她出名了,她却把中国女诗人列为不堪境地。。。就好比,你还在风花雪月,为爱情铺设浪漫的氛围,她走过来,以一个农妇的口吻说:“爱,就是穿越大半个中国去睡他”。。。不过时代在发展,诗歌在进步,我个人赞成百花齐放。。。个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