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惹子喊3 n0 L& ?% ]# O; }- R) S
2 k) _8 ^0 t( ~吉连成拉给我寄赠的诗集《城市的过客》签收已久。一直想抽空好好地拜读,忙于事物忙于应酬,直到跨了年后的2015年初才开始拜读。让吉连成拉兄弟久等了!我想从《城市的过客》的封面、序言和诗歌,来谈谈我的感受。
; M. G$ e- W C- v! p! r, z一、《城市的过客》的封面
/ H* G! r# f' h( ?# @6 j/ T/ [在《城市的过客》的封面,戴着毛巾头帕,穿着擦尔瓦,肩上用简易的扁担挑着倒挂着的许多鸡的男性过客,他的族别和身份显而易见,他是大山里的彝人。在我的想象中,实属不易,也不符常规。说“实属不易”吧,一个过客,不说沉重的扁担,连最轻巧的东西,走的路长了,也会显得特别的沉重,也会把肩勒红勒酸勒肿勒痛;说“不符常规”吧,过客匆匆,倒挂着的鸡,容易脑充血,近路无妨,远路就会带来生意的亏本。但是作为一种诗意的象征,苦难最能磨炼意志和精神,打破常规是一种突破和创新。, g+ N' O7 H4 Y8 L
二、《城市的过客》的自序1 _, u" J. N# F* }
吉连成拉的《城市的过客》中的自序,是一篇充满诗意和激情的美文。从中能够让读者快速地了解和感受到青年诗人吉连成拉的人生经历、所思所想和心路历程。一个不能重生就宁可毁灭的人,一个把坎坷和苦难的人生经验看作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的人,一个一无所有但别无所求的人。他的勇气是如此的非凡,他的性格是如此的刚烈,他的意志是如此的坚强,他的思想是如此的深刻,他的智慧是如此的聪慧,他的境界是如此的霍达。他把诗作为孤独的伴侣,他把诗作为寂寞的欢乐,他把诗作为痛苦的良药,他把诗作为囚禁中的自由,他把诗作为精神食粮中最为醇香的美酒。在精神的大地和世界上,他在种植,他在培育,他在收割,他在酝酿。序言是一部作品的概括,序言是一部作品的引领,循着序言的概括和引领之路,一起进入吉连成拉的诗的世界吧。3 ~: Z( w5 l* H0 h# E& s& p9 \
三、《城市过客》中的诗
& [ C" {7 q* k4 D7 ^7 b% B吉连成拉的《城市的过客》中的诗,多数的诗以抒情的形式、并置复沓的意象和质朴透明的诗语,抒写游子在异乡的心酸疼痛的心灵感受和一心执着努力从不退缩和放弃的意志精神;抒写游子对族人、父母和恋人及易逝的青春岁月的呢喃咏叹和缠绵悱恻的真情。
6 s, |. _7 G: E1 z" Z/ [; T6 E如《异乡的日子》和《明天》,就是抒写游子在异乡的心酸疼痛的心灵感受和一心执着努力从不退缩和放弃的意志精神:0 o" w4 s4 U8 J- L
一杯接一杯喝的是异乡的泪
6 f+ V, j: u# U8 p" |9 K, Q( j2 G m一滴又一滴淌的是故乡的血
* T g! \/ b: a, h9 y3 m% p3 \+ J吐出的烟圈萦绕在天花板' O" G1 Y3 P7 n9 L, d9 l
就像父母的嘱咐久久散不去) d, N9 s' V! a. _4 {# c
当黑夜轻轻地吻上燃烧的梦
5 g) P; U, z _# T荡漾的心儿也破茧成蝶 [4 p1 L: F4 \1 w
却在异乡迂回的路上干涸
9 s5 D( h% Z2 H! i; ?每当思念像波浪卷起忧伤. T+ V' l; N1 t3 a: K/ X% E
层层荡向残旧的海岸 K% c9 Y7 @$ M* j7 w! J q
一切关于春的袒露臆想
0 V' b F" U; G" v就在久旱甘霖后敲醒而立之年/ d* ?. W: W' V) _9 L8 {
又在现实干烈的欲望中溺亡
* t, i g" x' P只有一晃如梦的往日旧梦) n \# ^5 H# P& S
犹如少女隆起的丰满酥胸
. t6 b8 d G- j3 ^$ |总能让人一次次发迷烧
! b8 e0 Z9 a& C3 o. w3 B——《异乡的日子》6 ^9 Q* ~& u0 `# k6 p
从这首诗中,可以让人深深地感受到漂泊在异乡的游子在梦想进程上所受到的坎坷、挫折、艰难、忧伤和思乡之情是如此的心酸与痛苦,在心酸与痛苦中醒悟,又在醒悟中又被现实中干烈的欲望所溺亡,现实是如此的无情和残酷,可是在残酷无情的现实中,旧梦不死,旧梦在一次次的燃烧!这不仅是诗人的写照,更是城市里面打工者的写照。这样的诗也就有了现实的意义。1 P4 f& H8 h" x
明天
# D4 T* p% t' R是河岸妙龄的少女
, y* C2 ?" v8 K# ^; G0 k3 y! b J如水的眼波
6 P) `. W$ A9 M9 i0 q+ p- L6 g如酒的笑颜
: H, D) G5 t9 n. e惊醒往昔沉睡的渴望
! _) K+ S, c, b& R) R春风雨露吻酮体4 ]8 z% s9 p+ _9 A: [* B( E7 T
让人忘了眼前是滔滔江水' n: U4 [- I5 X$ ]6 \1 F, s! p
# ?- Q" A( g S; u: A2 h, B
明天" @' `/ S+ C* M! r
是一份决定命运的答卷
) x3 u: i6 A9 w# y, L3 k7 b等待的悸动如水般澎湃
, M! |0 ^; W/ m$ O/ p让人忘了昨天的付出- e, @+ k4 \. H7 H' W
与今天的泪水和汗水/ c5 u+ `$ [/ v! q) w* @
, C' B. c; N- {0 k8 B6 r8 f# e
明天, ]& N$ n8 a g' H; p8 ]) \
我将忘情地奔向你7 ^6 k7 s- O7 K/ V, F
与你重逢在温馨的季节
: G( P5 T/ z2 i' A+ x曾经吹熄的梦只为你重燃$ }# S) p) |* {5 J; `
曾经冰封的爱只为你缠绵
7 r7 p5 i0 e; B+ I; d4 ]6 F——《明天》+ \) u1 F1 K5 K1 \% M( h& W- a ^
这首诗的第一和第二节里,把“明天”比喻成“少女”,比喻成“答卷”,把抽象的时间转化成具体的少女和答卷,很新鲜,很新颖。并且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使明天更加形象生动。到最后的一节诗里,诗人把“明天”转化成人称的“你”,直接与明天旁白,产生一种戏剧性的审美效果,使“明天”具有了立体多感的象征意义,走向明天就是走向希望和美好。
% w2 b& ?& }" W- Y& F如《我是彝人》《父爱无声》《致母亲》《泪的遐想》《初恋》就是抒写游子对族人、父母和恋人及易逝的青春岁月的呢喃咏叹和缠绵悱恻的真情:
# }$ t% H3 }3 Q2 b8 ?( \我不懂什么是陌生& U; Q/ y1 S- v- k! A0 y, ~
即使是指腹为婚
. X S3 o/ I. h* p U' l! n我也能耕耘成誓死相守的爱人
/ m% P7 J! g7 e2 V% H8 T& x我不懂什么是饥饿
, E v h _! E5 x6 F7 J3 c8 m即使是荒郊野外7 g0 s6 p* \6 H2 w$ u+ s9 A
牛羊啃食过后的草根是美食
! V' J( A' X9 F我不懂什么是寒冷
5 X' S: d) g' U1 x即使是冰冻三尺- x0 p) `' ~3 ? s+ u3 {$ j$ ^9 }* s
那屋檐下悬挂的羊皮也暖过貂绒 P. E) r$ ~4 y0 N, @# H& _9 |
我不懂什么是生存7 d6 ?% K& q5 E0 \# f# d
即使是深山老林
+ P( w6 \' ? R! I我也能锯木成楼 砸石成房
- E( c% ^0 }' g1 k% m9 b8 s+ G3 f) r, i9 s
只是那传承千年的丧葬
) [/ W( ^% J* p- ]/ R和骑在时代浪潮的婚礼
4 `6 [; L9 j0 R. ~) ]/ Y8 l8 v犹如母亲腹中的羊水
! _$ E9 n9 u+ I7 g不破 我不能诞生
; q; o/ S8 I# m3 ] J/ k9 y$ _破了 会疼痛母亲
+ ^ A9 W. j" _ K% E F. y; U——《我是彝人》节选) N% L v, D1 G6 s/ C1 ~3 c& r- d
3 N7 s1 J( z/ X4 A
从第一节诗里,诗人对自己的民族是如此的深爱坚守,甚至达到了固执地深爱和坚守。但是诗人不是盲目的去深受与坚守,在第二节诗里,把“丧葬”和“婚礼”比喻成“羊水”,这是个远璧喻,这是生成陌生化效果的创作技巧之一,使读者产生一种新鲜感。英国现代诗人奥登说:“一个平庸诗人与杰出诗人不同的是:前者只能唤起我们对许多事物既有的感觉;而后者则能使我们如梦初醒地发现从未经验过的感觉。”奥登所说的“如梦初醒地发现从未经验过的感觉”,就是陌生化的效果。诗人在矛盾之中思考自己的民族,但是没有直接作出回答,其实一切都在不言之中,哪个母亲为了疼痛而不诞生婴儿?婴儿就是发展,婴儿就是突破,婴儿就是创新。艺术的生命力就在于创新。
# x, D1 d r/ @& P; p9 t- b- P& |% P让我再一次握您的手
0 q+ p( l. W! {, m我那日渐消瘦的父亲
% U. e/ z- O. T, v让我再一次看看您的脸
3 ]) Y$ M6 b7 ?$ O8 {1 M# `我那渐渐老去的父亲
5 Q2 Q6 `+ q2 o8 A您告别的昨天远去的使命# ]# x" m4 b, H% s
多想用天边的彩虹来丈量
" z" N0 C5 N. k3 @/ l- p! C6 [您从生命的两岸看岁月流逝1 T6 h' f3 E8 ^ C% U) N, X
默默拾起我挥洒在风中的梦5 g7 ~9 b+ v. U1 y- J
您把多少脚印和血汗
. l0 Q o G: E. N8 }溶入我稚嫩的生命里灌溉4 Y" ?" p k- Q- u% L) A! Q
每当我与美梦和诗歌对话
+ l8 _9 l1 [" J: i8 J' G! `$ D您就会在风中和沉默对视
6 S0 A& W6 I# ~/ R% h此时我才明白+ O" T* e# r9 _% u% o, P2 P
我应该与风浪牵手' y1 w( y0 J* ?. y, P' Q
今夜就让我靠近您的胸膛6 u, l/ Y- x1 F4 h, y2 A! {( _
聆听您苦苦隐藏的心事6 E( S7 Q; {7 k. E$ j/ o
让顺着脸庞滑下的爱泛滥一次3 |! Z/ U. q F" E. q
——《父爱无声》
( e/ j0 u9 H$ R% O) ^+ c一个儿子,再一次想握握老去的父亲的手,再一次想看看老去的父亲的脸。从中一种热烈的情感,一种急促的爱意,会使人产生一种,老树长在山崖上,也许暮立朝倒的感伤。再一次,能有多少个再一次!等明白无声的父爱时,只有借助风浪为牵手,想聆听父亲隐藏的心事。“让顺着脸庞滑下的爱”是什么样的爱?这里诗人应用的是替代的意象,替代和转借意象,最能增加文本的厚度,应该是有形而无声的流泪满面的爱吧。这是一种血肉的爱,理解的爱,感恩的爱。; J* e5 Z5 g! S8 b4 z* m/ H( J7 `
路已经启程就不叫远方& N3 x0 O( p$ z2 {2 u5 ?6 u
遗憾的是我从未成熟过
8 q1 L8 l, j1 n0 ~' ]( `7 Y放任您如雨的倾诉1 V. t) Y* D- D3 N6 n5 |
当旅途洒满烟雨时
( r' i! G$ s5 W4 `& c就连他乡的炊烟都是你的身影
1 T1 f% N: K1 p- f此刻多想在您怀里安然睡去3 A6 J t# q/ N) |- B
用午夜的梦呓擦亮您的双眼% E8 |, `* m; V; n( |5 c
您是我生命沸腾的血液
" B" ]& R- @1 f1 X一旦停止我就会腐烂: B2 @3 ?& T& }
忘不了曾经是您乳间的宝贝" Q) v" a* L' I! G2 I3 H
原谅我从未给您长大后的拥抱
3 D. j5 H4 @* ?" A7 U5 U. Y请您做一回我掌心的婴儿吧
, I) a+ e- `, U( G2 \9 q6 ]- \: z我愿是您此生最爱的玩具
+ B% u* X2 i. A2 o: c! Z5 m+ E& L) c再也不会是您心头那根蠕动的刺6 I) a- x, J! F8 r4 E5 ?
——《致母亲》
2 Y- U5 ?* [7 `- c" x' t这首写给母亲的诗,诗的首句“路已经启程就不叫远方”显得突兀,富有哲理。从“当旅途洒满烟雨时/就连他乡的炊烟都是你的身影”句中,“烟雨”不再是烟雨的本身,“烟雨”已经成为了一种象征,“烟雨”产生了多意,可能表达的是一种迷茫,也有可能表达的是一种艰辛。人们往往在远离他乡,孤独寂寞,或是失落无助之时,最容易产生思乡之情。此时也就最容易让人浮想联翩,充满想象。诗人把他乡的“炊烟”想象成了母亲的“身影”,朝朝暮暮,炊烟袅绕,深情绵绵!这首诗中,最出彩的地方是诗的最后,“请您做一回我掌心的婴儿吧/我愿是您此生最爱的玩具”,通过母子对换互位的思维,想象奇特,童趣横生,使人读后,产生一种天真浪漫的美感。童年的思维是诗之最为宝贵的思维模式,儿童的思维和原始人的思维很相同。原始人的思维,法国人类学家布留尔在《原始思维》一书中指出,原始人的思维表现为“客观的东西和主观的东西的混淆。”诗歌的意象正是主观情绪投射在客观物象上形成的复合物。因此,俄国作家帕乌斯托夫斯基在谈创作经验的《金蔷薇》中说:“对生活,对我们周围一切的诗意的理解,是童年时代给我们的最伟大的馈赠。如果一个人在悠长而严肃的岁月中,没失去这个馈赠,那他就是诗人。”
2 S% Q: j! W. T7 k" }* A6 s* L, Y0 i你给的爱是迷宫" o1 g. l8 c4 x) I9 O/ y% r! q# I
一旦踏进就迷失方向
% m! ]3 P& k# F3 K! \# K S6 h你给的情是沼泽# I$ i+ N6 ]9 o1 j. n9 U+ J
一旦陷入就别想挣脱+ P. b# Q! p7 Y
你给的思恋是黑夜
0 l; v4 Z1 U( `. D4 U/ f/ P$ I; m o2 p墨染我的天空
; n2 ~2 Q, `( a9 O; i) N5 Y你给的回忆是死海
: G. X; L2 \9 Y让人不能沉下* [1 h2 b& _6 Q+ s& e- M% q" |
也不能浮起
! t( m5 P5 q5 Z6 H4 G( l难道初恋的甜蜜2 Z; \9 ?- S0 o' a# ^8 K8 ^. f
注定要用伤痛来医治' R# J! M. B6 k4 C3 C8 {( f: d
——《初恋》& d6 ^; u& J9 O! h$ H3 y
《初恋》这首诗,诗人通过“迷宫”、“沼泽”、“黑夜”、“死海”等陷井式的意象,以并置复沓的形式,通过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抒写出了初恋的羞涩、朦胧和含蓄的特性所带来的甜蜜而痛苦的纯真的恋情。诗的最后两句,以反问的句式,通过“甜蜜”和“伤痛”这两个语意看似矛盾的词语突显出了情感的内在张力,让人读后意犹未尽。
! l. W7 f* s. q0 `, [1 n四、最后的寄语9 v; F" }0 \. w
在我写诗的过程中,我最渴望资深的诗人,结合我的诗作,给我作出具体的指教。但是这种具体的指教寥寥无几,除了俄尼牧莎、发星、海上、孙谦和阿索拉毅外,别无他人了!吉连成拉在QQ上请我对他的诗多作批评。说不上批评,但是作为一个诗评者,应该以诗评者所应有的态度,以寄语的方式提出两点希望:' k) w# M6 |& ?7 S* ]
(一)、希望吉连成拉在诗歌意象上从并置意象,向比较意象、替代意象和转借意象的方向努力,这是从低到高、从浅到深、从薄到厚、从简单到复杂,从淡味到浓味的提升的方向和过程。5 n0 C0 L8 s1 z, l/ Y9 M6 R
(二)、希望吉连成拉在你所擅长的以抒情的形式抒写生活和爱情的诗歌中多加进一些戏剧性的元素,艾略特说:“现代最佳的抒情诗都是戏剧性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