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菊岭耕夫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重阳新韵赏评【二】(恢复)贴

[复制链接]
21#
 楼主| 发表于 2016-3-24 08:27 | 只看该作者
秋 晨

隐隐群峰如临仙  互应对答不见面
一对黄莺撞柳帘  落了露珠飞了蝉
日出天边湿漉漉  秋田一片沉甸甸
牧笛不解天公意  横向牛背无定弦

(重阳JM)

    这是一幅秋日丰收图。远景:秋雾浓重,隐约出现的模糊的群峰,就象走近了仙人居住的地方,你高声呐喊,可以相互对答,但却不能见面。近景:一对黄莺撞进了绿柳织成的帘子,抖落了露珠,惊飞了知了。远景:天边现出了红日,浓浓的雾气象把红日都浸润得湿漉漉的;那片片农田,长满了沉甸甸的丰收果实。近景:放牛的孩童,不理解这是大自然的造化,骑在牛背上随便地吹奏,为什么不吹一曲赞颂这美丽的秋景和丰满的硕果呢?诗要形象说话,不能概念化,忌讳直白。重阳的青年诗都很形象,这首也同样。“群峰临仙”,山奇;“莺撞柳帘”,景美。一“临”一“撞”,都动作化了。红日“湿漉漉”,水气浓;秋田“沉甸甸”,丰收年。增强了表现力。结尾更出新奇:虽似埋怨牧童不会用笛声来表达这美好的金秋景致,实却反映了丰收农民的喜悦心情。
    这是一首古体新韵诗。如此写秋的诗较多,还有《秋池》四首、《感秋》、《秋夜》、《晚秋》等。这也可能因为金秋是个收获的季节而特发感慨吧!
(万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楼主| 发表于 2016-3-28 11:45 | 只看该作者
冬 渔

天撒银硝,风扬芦花。江河封固,雪掩黄沙。
走钩于持,冰穿于胛。行网趋趋,霜打下巴。
烟绕香飘,煨鱼烤虾。篝火拥襟,何处闻笳。

(重阳JM)

    这是一幅雪天捕鱼图。诗中描写了冬天风雪里,破冰捕鱼的艰辛,大家共享劳动的快乐和收获的美味。整个的环境是满天飘散着雪花,形象地用“银屑”作比,寒风吹起芦花和雪花一混飞舞。山河全被冰雪封固起来,落雪复盖了黄沙(河滩),人们拿着捕鱼的工具,急匆匆地破冰运网劳作,并将捕来的鱼虾,用篝火烧烤,香气萦绕,而且还在什么地方传来悠扬的胡笳声。写得多么贴切而又形象生动啊!
    这首古体新韵诗,象一篇小叙事诗。景物、人物、行为、情节、情感都融合在了一起。特别突出的是动词的选用:“撒”、“扬”、“封”、“掩”、“走”、“穿”、“趋”、“打”、“绕”、“飘”、“煨”、“烤”、“拥”、“闻”等,这就够成功的了。
    重阳从小就喜爱诗书画,而在中学时期,就开始创作。从以上的诗中,给人们的感觉实是“诗中有画”。读他的四季诗,就会想到东晋大画家顾恺之的《神情诗》:春水满田泽 /夏云多奇峰 /秋月扬明辉 /冬岭秀寒松。
    重阳青年时就是一位写景的能手,即便是小诗也同样引人入胜。
(万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楼主| 发表于 2016-3-31 16:51 | 只看该作者
有 情       

霞散波逝一江平  柳影云月透江明
花落水面文章布  有韵无声深春情

(重阳JM)

    天边的晚霞消散了,江中的波浪平静了,风吹柳影乱摇摆,月光洒得满江明。这是多么美好的夜景啊!那艳丽的花瓣飘落在水面上,就像情书一样排布起来。却只有心思而无声音,只有默默地想念着。这是惜青春,也是惜爱情,当是情爱的萌动吧!这里最高妙的是情全由景托出,景中饱含了情。
(万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楼主| 发表于 2016-4-1 15:28 | 只看该作者
初 恋

一吹春风逗柳丝  寸草嫩蕾月光滋
悄悄芳舟西园里  馥郁满载恋恋词

(重阳JM)

    这首古体新韵诗,可说与《有情》异曲同工。实为《有情》的续篇,却写得含而不露。
    在一个新春的夜晚,清风吹着柳丝儿摇摆,好象在逗着玩耍。一个“逗”字意境顿生。一轮皎洁的明月挂在夜空,滋润着那鲜嫩的草芽和怒放的花蕾,也悄悄地照耀着西园里的一只小船。“悄悄”二字突出了夜的寂静。小船里坐着一对热恋的情侣,也载着初恋的悄悄话。那些切切私语,和芳草鲜花一样的甜蜜芳香。这才是真正的自由恋爱,真实的幸福生活。诗写得非常形象,十分生动。
    读重阳这两首诗时,使我想到了元代大剧作家王实甫《西厢记》中的《三五明月夜》: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
(万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楼主| 发表于 2016-4-7 09:32 | 只看该作者
离 别


草嫩绿茸茸  花苞吐郁浓
鸟鸣深林里  蛙声满塘蒲
百花无心看  彩蝶何翩舞
难尽别离语  送君十里途
三送三携手  五回睹彼眸
珠泪挂红腮  滴落别君处

(重阳JM)

    这首古体新韵诗,是一首爱情诗,亦可谓是《初恋》的续篇。
    这首爱情诗真够情真意切了。嫩嫩的绿茸茸的小草蓬勃生长,艳艳的花苞吐出浓郁的芳香。鸟儿在深深的树林里鸣啼,青蛙在清清的水池中歌唱。然而,向着芳艳花草无心观,对着宛啭鸟声无意听,而且还埋怨起双双的彩蝶为什么偏偏在这个时候飞舞在眼前,更加重了心中的痛苦。这里的美景全起着衬托离愁的作用。那离别的话儿难以表达尽,这恋人上路远行,送了十里不愿分手,又送一程还不想分开,拉着手儿再送一程。多少次地回望恋人的眼睛,泪珠儿挂满了两腮,朴簌簌地洒落在与恋人分手的地方。把一对相爱的恋人别离远行时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特别是这位多情女子的心理状态,更是细腻地描绘了出来。写得有情有景,情景互衬,实属一首成功的新韵爱情诗。
(万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楼主| 发表于 2016-4-11 10:00 | 只看该作者
心 愿

透过窗口远望  风景明丽把我心引诱
山脚下的树林里  鸟声啾啾
小河流过青草地  鱼儿在游
高山切开的那片蓝天上  白云在飘流
前面那个花园口  有枝花儿探出了头
还有几只花蝴蝶  翩舞着不肯飞走       

远处隐约滚雷闪电  近处有美妙的鸟鸣
和风洗净了炊烟缕缕  暖阳下风景幽优
我在屋里早已坐够  想要走出去游游

(重阳JM)

    这首诗是诗人热爱大自然的直抒胸臆。坐在屋里,从窗口望出去,外面是一幅引人入胜的风景画。山脚下一片茂密的树林,树林里鸟儿在歌唱;一条小河从青草地流过,水中鱼儿在畅游;前面是一座花园,花枝伸出墙外好象探出了头,一个“探”字把花儿活现了,感情化了;并有蝴蝶在翩翩起舞;柔和的风把炊烟吹散好象洗净了一般,阳光温暖的照耀着;高山象把蓝天切开一样,天上还飘着白云。“切”字用得好极了!
    近处风和日丽,鸟语花香,远处却隐约传来轰雷闪电。这优美绚丽的风光,这变幻莫测的大千世界,无限景观和奥秘,怎不诱人想出去走一走,看一看,弄弄清楚,求个舒畅明白呢?
    全诗分为两节,前节12行,后节6行,一韵到底。这也可看出重阳青年有韵自由诗的多样化,亦可从中窥见他倡导“新韵”诗体的萌动。这时期的有韵自由诗,韵脚很自由,隔句韵,连句韵,连两句韵,并且多次换韵。这就大大地冲开了古典形式的束缚。而且也体现了“平仄开放,韵律改革,自然巧成,形随意合”的新韵理念。
(万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楼主| 发表于 2016-4-16 15:00 | 只看该作者
秋 池


(一)
鱼戏波  鹤戏荷  瑟瑟  苇作歌

(二)
鱼戏水  风弄波  波载舟  舟载我。

(三)
蓝天飘云  云飘水底  舟行水里  我在云里

(四)
我采菱角  鱼戏荷花  舟在脚下  我在舟下

(重阳JM)



前面的几首,完全是“诗经”味儿,而这几首又成“乐府”味了。这里无须多作解析,只要读一读汉乐府中描写青年男女采莲时的愉快心情的《江南》一歌就行了: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北/鱼戏莲叶南。
    重阳的青年诗,语言逐渐走向质朴,这是成熟的标志。整个诗的意境大大开阔了。比起少年诗博大得多,宏远得多。内容范围扩展,意境宽泛深幽,既有豪放的一面,也有婉约的一面。诗体形式增加,表现手法多样,“新韵”诗体的风格也渐趋形成。古体、新诗和民歌的综合效应已有了充分的展现。虽只能读到四年中的四十几首诗,也足以让人可喜可贺。
(万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楼主| 发表于 2016-4-16 15:00 | 只看该作者
秋 池


(一)
鱼戏波  鹤戏荷  瑟瑟  苇作歌

(二)
鱼戏水  风弄波  波载舟  舟载我。

(三)
蓝天飘云  云飘水底  舟行水里  我在云里

(四)
我采菱角  鱼戏荷花  舟在脚下  我在舟下

(重阳JM)



前面的几首,完全是“诗经”味儿,而这几首又成“乐府”味了。这里无须多作解析,只要读一读汉乐府中描写青年男女采莲时的愉快心情的《江南》一歌就行了: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北/鱼戏莲叶南。
    重阳的青年诗,语言逐渐走向质朴,这是成熟的标志。整个诗的意境大大开阔了。比起少年诗博大得多,宏远得多。内容范围扩展,意境宽泛深幽,既有豪放的一面,也有婉约的一面。诗体形式增加,表现手法多样,“新韵”诗体的风格也渐趋形成。古体、新诗和民歌的综合效应已有了充分的展现。虽只能读到四年中的四十几首诗,也足以让人可喜可贺。
(万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
 楼主| 发表于 2016-4-17 13:52 | 只看该作者
春 光

无数只小手  朝太阳抓挠
像吮乳婴儿的脸  在笑  在笑
那么俊  那么俏
哦  无边的麦田  滚浪的青苗

  (重阳JM)



     重阳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烧毁了几十册诗稿,精神上受到了沉重的打击,曾搁笔十几年。这首诗,是他重操诗笔写的第一首诗。  
     春光是温暖的,春光是具有活力的,春光是朝气蓬勃的,春光是给大地带来生机的。赞颂春光,就是赞颂生命,就是赞颂青春,就是赞颂希望,就是赞颂美好。
    “无数只小手/抓挠太阳”,这是对光明的无限热爱的表现。“抓挠”二字太传神!那动作就像偎在母亲怀里的婴儿,抓挠母亲的乳房一样,这是至爱的真情。
    “吮乳婴儿的脸/在笑  在笑/那么俊  那么俏”。这是在颂扬阳光下的可爱的小生命,活泼地笑,快乐地笑,幸福地笑,笑得多么开怀呀!重叠“笑”,增浓了语气。而且那么“俊”,那么“俏”。“俊”得让人心旷神怡,“俏”得让人心痒心跳!
    “哦/无边的麦田/滚浪的青苗”。放眼那无际的麦田,欣慰那碧绿的青苗,春风吹过来,摇摇摆摆,不正像“无数只小手”在把那阳光抓挠吗?不正是一派生机盎然激人奋发的景象吗?
    春光啊,多么明媚的春光啊!在这神奇的春光里,重阳的诗心又萌动了,激奋的手又抓起了写诗的笔。
    这首小诗,全用拟人,展开想象,语句凝炼,短语重复,一唱三叹,热烈抒怀,是一首很是感人的“新韵”新诗。
(万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
 楼主| 发表于 2016-4-20 14:48 | 只看该作者
呼 唤       

那是一架巨大的望远镜
在向古老的长城望去
一群大雁飞近眼前
引颈展翅疾风般飞去
我的心立时也张开了翅膀
带着我的新诗一起飞向天宇

群雁渐远消失在天边
我的诗沿长城散落山川
空中激荡着如潮的呼唤
象春雷唤醒了冬眠

(重阳JM)

    象一架巨大的望远镜,探望着古老的长城。长城,是伟大中华民族的象征,探望长城就是探望伟大的华夏文明。这就表达出了诗人满怀的亲情和远大的志向。这就是作者的一颗巨大的诗心。
    看那群大雁,向着眼前飞来,伸长着脖子,展开着翅膀,如疾风一样又向远处飞去。极具形象的生动地刻划出大雁的雄风英姿和高瞻远瞩。这就道出了诗人的想象,使诗人的心也象张开了翅膀翱翔。那一排排的大雁,就似一行行的诗句,那一排排大雁消失在天际,就似一行行诗句飞向了广宇。想象得多么奇特啊!同时进一步再想象,诗心探望着长城,大雁了望着长城,诗也沿着长城散落在山川。这诗,不是一般的诗,这诗在激荡,在发出“如潮的呼唤”,这呼唤,又如春雷一般,唤醒了大地的复苏,唤起了万物的生机,唤出了美好的希望。唤出了新韵的诞生,唤出了新韵时代的到来。诗,本应当就像春雷,惊心,醒世。只有这样的诗,才是真正的诗。把诗写到如此多层次,有厚度,多波折,有韵律的地步。从中可看出重阳诗艺的成熟,亦可看出“新韵”理念的成熟。(万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2-8 01:51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