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菊岭耕夫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重阳新韵赏评 【四】

[复制链接]
31#
 楼主| 发表于 2016-4-6 16:14 | 只看该作者
生猛海鲜

酒气冲天 生猛海鲜
陪酒的娇娘妩媚
伴舞的少女妖艳
垃圾  烹调金钱

(重阳JM)


    这首诗中写的是些彻头彻尾的腐化堕落分子。在花天酒地里,红口白牙,大喝的是高级香醇美酒,大吃的是国家保护的一类珍稀禽兽和新鲜海产。陪酒的是美姿撒娇的姑娘,伴舞的是年轻妖艳的少女。这是些什么家伙?是社会的渣滓!这些行为,这些现象,就象发臭的垃圾,早该彻底清除!然而,正是这些“垃圾”却在烹炒调制着金钱,是挥霍国家的财产,吸吮人民的血汗。这怎能不引起人民的痛恨呢!难道这也算一种文明吗?
(万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
 楼主| 发表于 2016-4-10 15:56 | 只看该作者
自我演炼


诗人  爬格子的螳螂
拖着沉重的稿囊
终究爬不出 自我演炼的营房

(重阳JM)

    官人易胖,诗人肯瘦。在这饿死诗人的年代,更是如此。正如李白写给杜甫的诗句:“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诗人瘦,瘦成螳螂的模样,还在不改对诗的执著,苦思冥想地爬格子,弄那些“雕虫小技”,也太痴迷过傻气了吧!螳螂,昆虫,全身绿色或土黄色,前腿呈刀状。捕食害虫,对农业有益。有的地方叫刀螂。重阳把诗人比作“螳螂”,既形象又幽默。然而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一切幽默都含有欢笑与愁苦”。
    诗人虽然瘦若螳螂,然而却照样拖着那沉重的稿囊,爬呀爬呀,但终究爬不出自己为自己“演炼”的那个“营房”。这里巧用了“演炼”和“营房”两个特别的词语,给人一种感觉,就是不停的创作,坚守在诗歌的岗位上。
    这里倒想起了唐代别具一帜的李贺来。他穷困潦倒,终身不得志。白天骑着个如狗的小毛驴,穿着似鹑毛的破烂衣衫,背着个旧袋子,出去觅诗。得句就扔进袋子,晚上回来整理加工润色。就是他呀,十七岁白了头,二十七岁丧了生。但他却给后人留下了二百四十二首闪光的诗章,流芳不朽。
    法国大画家米勒说过:“若不是出自内心的作品,则此艺术创作无生命可言”。
    这诗正是出自重阳内心的诗。
(万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
 楼主| 发表于 2016-4-16 14:4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菊岭耕夫 于 2016-4-16 14:55 编辑

长城絮语


万里长城上的青砖
是历史沉淀的眼睛
瞅准了就不会忘记
漠视的便一无所知

万里长城上的墙垛
是中华民族不屈的牙齿
咬住了巅连青山不放
将古老的文明咀嚼

万里长城上的风火台
是跳动在五线谱上的音符
战争的乐曲是一条长河
时常涨满却酷盼干涸

(重阳JM)


    我国的万里长城,从河北的山海关起,一直绵延到甘肃的嘉峪关,全长超万里,像一条巨龙,横空出世,凌云腾飞。这是全世界古今最巨大的建筑工程。据说宇航员在宇宙飞船上,唯一能看到地球上的就是我国的万里长城。
   “万里长城上的青砖,是历史沉淀的眼睛”。几千年来,历史上的事物,绝大部分是消失无遗了,而万里长城,一代一代保留至今。那些一块块的青砖,就象沉淀下来的眼睛,阅尽了人间的云起云涌,沧桑巨变。凡是它瞅准的,就一件件地记载了下来,每一块青砖就是一篇记录。它没有看到的,也就无所知晓了。这是写人类的发展史,它本身就是一部不朽的史书。
   “万里长城上的墙垛,是中华民族不屈的牙齿”。墙垛即城墙的垛口。如到过八达岭的人,都亲眼看到过那些城墙的垛口,切切实实象牙齿一般,比喻得特别形象。而这牙齿是坚固的,也是不屈的,而且牢牢咬住了连绵不断的青山不放,横贯了中华大地的北方。我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长城是中华民族的文明象征。它在把古老的文明咀嚼,咀嚼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吗?咀嚼指南针、火药、造纸术、印刷术四大发明吗?咀嚼强秦、盛唐、大元吗?这里的动词“咀嚼”特别引人深思。还是不要一味地咀嚼为好,不要吃那些老本了。就是那些创造发明,外国人窃去运用得比中国更得意。那外强的入侵,雅片战争的失败,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火烧圆明园,八国联军攻进北京,上千个屈辱的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中国变成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家。后来日本的侵华,现在霸权主义的军事威胁和经济制裁,还在让我们吃着苦头。那么,咀嚼那些古老的文明,有什么滋味呢!
    万里长城始建于秦代,当时是为了抵御匈奴的入侵,保卫国家的安全。这实际上是一种和平的愿望。万里长城上,有许多风火台,那是当发现敌人袭来,点起大火通报消息用的。这些风火台,也真象“跳动在五线谱上的音符”。它是一种战争的产物,而谱写的这一战争的乐曲,象一条长河,源流不断,何时才能断流呢?中国历代的战争没有停止过,就人类的战争史说,二十世纪就爆发过两次世界大战,后来的海湾战争,北约轰炸南联盟……,那么,后代就能安定了吗?所以说这条河是时常涨满的,有时还洪水猛涨,何时才能干涸呢?战争给人类带来莫大的灾难,何时才能把战争彻底消灭呢?全人类在呼唤和平,和平!和平!
    这首诗共分为三节,每节四行。比喻生动形象,十分贴切。特别是遣词选字,达到了极其精当的程度。可见作者词汇的丰富和创作的功力。
    这首诗写得十分含蕴深邃,从古到今,以古托今。从中国写到全世界,甚至关系到整个人类的命运“战争与和平”的大问题,值得人们深省。
    唐代诗人杜牧说过:“苦心为诗,唯求高绝”。这首诗的题目是“长城絮语”,絮语本是唠唠叨叨的话。我们可敬的诗人啊,我们欢迎这样地唠叨!社会需要这样的唠叨!
(万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
 楼主| 发表于 2016-4-17 09:29 | 只看该作者
时代鸽子


一只鸽子落在屋脊上
不知首是惊慌还是安祥
(那时侯  我还是吮乳娃娃)
鸽子突然飞去  几声枪响
妈妈捂住我的耳朵
大地在动荡

一群鸽子在空中飞翔
一面红旗在高高飘扬
孩子们拍手歌唱
(我的歌喉又响又亮)
象花朵儿遍地开放

散乱的鸽群  低回盘旋
嘈杂的人群  激情奋昂
站着的一片倒下去
倒着的一片站起来
(我也在其中 戴着红袖章)

满天的鸽子  象一片云
(流向远方 带着我的诗行)
鞭炮齐鸣  彩旗飘扬
改革开放的大鼓  擂响

(重阳JM)



    这是一首特别的叹史诗,从诗中的内容看,是从抗日战争时代写到改革开放的年代。
    第一节,写的是抗日战争。那时只有“一只鸽子落在屋脊上”。这里的鸽子,应理解为我们常常说的“和平鸽”,象征着和平安定,繁荣昌盛。抗日战争时,只有“一只鸽子”,意味着和平的力量非常微弱。因那是一个日本军国主义侵华的年代,所以那只鸽子“是惊慌”而不是“安祥”。重阳出生于1939年,四十年代初,也正是日寇侵华最猖獗的时期,占领了东三到1944年8月14日,日本宣布无条件在投降书上签字,抗日战争取得了彻底的胜利。
    第二节,写的是新中国的建立。“一群鸽子在空中飞翔”,而不是省后,进攻中原,吞并了几乎大半个中国。那时,他也正是几岁的吃奶的娃娃,所以写到几声枪响,“鸽子飞去”。这是日寇在实行残忍的三光政策,进行大规模的扫荡,对中国人民肆无忌惮地惨无人道的大屠杀。炮火连天,震得大地动荡,所以“妈妈捂住我的耳朵”,唯恐惊吓啼哭。直“一只鸽子”了,和平的力量是强大的了。我们就象看到了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和国家领导人站在天安门城楼上,正式向全世界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并亲手升起了五星红旗,在晶蓝的天空上高高飘扬。我们也像看到了北京的上空成千成万的和平鸽展翅飞翔。全国人民欢欣鼓舞,载歌载舞,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孩子们也在拍手歌唱,像祖国的花朵遍地开放。重阳这时也已十岁了,上着小学吧?他的“歌喉又响又亮”,真是中国人民的好后代。
    第三节,写那个特殊的年代,也就是1966年全面开展的文化大革命。“散乱的鸽群,低回盘旋”。我们知首,文化大革命动乱了十年,所以鸽群也是“散乱”的,而且不能凌空高飞,只是“低空回旋”。全国性的混乱,任意地“造反”,打砸抢,到处武斗,农民进城,工厂停产。一大批国家的党政领导被打倒,一大批造反派头目夺权掌政,正是“站着的一片倒下去,倒着的一片站起来”。在当时,“红卫兵”充当了造反急先锋,戴着“红袖章”。重阳那时正是二十多岁的青年小伙子,自然也是一名戴着红袖章的红卫兵。文化大革命,确确实实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一场极大的灾难。
    第四节,写改革开放。1976年,一举粉碎了“四人帮”。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这是一次划时代的会议。从此,国家出现了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所以“满天的鸽子,象一片云”。重阳这时已到四十岁的成年人。也正是写诗成熟的时期,所以那鸽子也“流向远方,带着我的诗行”,“鞭炮齐鸣,彩旗飘扬”。改革开放的大鼓擂响了,震天动地,中国人民走向那繁荣富强的光明大道。
    这首诗,共四节,一节一部不平常的历史,而且全用鸽子来作象征,所以写得有些隐蔽。然而,恩格斯说过:“作者的见解愈隐蔽,对艺术作品来说就愈好”。另外,每一节诗里都有引号里的话语,这很重要,而且重阳的(诗中,这种情况还是很少有的。既起解释说明的作用,又将自己引入诗中,紧缩了诗句,节省了笔墨,使诗达到凝炼而宽广的境地,值得我们学习。
(万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
 楼主| 发表于 2016-4-20 14:06 | 只看该作者
我  回来了

回首百年风云
屈辱的心何曾潇洒
望乡的双眸  泪水
淹渍着呼娘的嘶哑

五星红旗  招展着万里朝霞
天安门  辉映着紫荆花
香江  欢快的浪花
向大海宣告 我 回来啦

(重阳JM)


    这是一首庆贺香港回归的诗。
    香港,被称为世界东方的一颗明珠。1842年中英鸦片战争,中国失败后,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就把香港割给了英国。百多年来,在殖民主义铁蹄的蹂躏之下,煎熬着黑暗的苦难的日月。
    上节写香港百年的不幸遭遇。回首那百年的风风雨雨,真是动荡不安。香港含着一颗被外强统治欺凌,受着屈辱的心,没有一天高兴过、潇洒过。日日夜夜望着家乡的两眼,泪水汪汪流淌不干。这是悲愁的泪水,淹没了一声声呼喊母亲的声音,甚至呼喊得声音都嘶哑了,还不能得到解救,雪尽奇耻大辱。这是悲痛的泪水,盼望回家的泪水。
    下节写香港回归祖国的情景。1949年,新中国成立,五星红旗升上天空。这面庄严的国旗,迎风招展,辉映出“万里朝霞”。香港终于在1997年7月1日回到了母亲的怀抱。这一日天喜地乐,大庆大贺。代表回归的香港区旗,同时也飘扬在天安门的上空。香港境内的那条清澈的香江,也扬起了欢乐的浪花:“向大海宣告,我,回来啦!”
    香港的回归祖国,标志着“一国两制”政策的胜利!标志着祖国的强大!标志着中国人民再也不受外国列强的侵略侮辱!
    这首诗,全用了拟人化的手法。祖国是母亲,迎接百年的游子香港回家。香江的浪花也激动万分,向大海宣告回家的喜讯,这就把全诗写活了。
    读这首诗,使人们为祖国的强大而骄傲自豪!罗曼•罗兰说过这样的话:“要散布光明到别人的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重阳的心里确实充满了阳光,所以能把这一灿烂的阳光也散布到了每一位读者的心灵里。
(万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6#
 楼主| 发表于 2016-4-25 14:30 | 只看该作者
明明白白

诗张开翅膀 飞向南去 又飞回北来
它圆了诗人的梦 也明亮了诗人的胸怀
只要与诗结缘 相识必然自在
生活轮圆了时光 飞旋着 星披月戴
从端午走到重阳  或从五月走到九月
不是谜的谜自解  岁月总是明明白白

(重阳JM)



    一个人,从小就爱诗,读诗,写诗,一般来说,到老来更加执著。没有想象就没有诗,诗本身就长着翅膀,天南地北地飞翔。
    想当一名诗人,成为诗人,就“圆了诗人的梦”。“诗言志”,自然也就“明亮了诗人的胸怀”。
    诗歌是优美的,自然的,正如李白的诗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与诗结缘,与诗相识,也就“必然自在”。
    写诗是一种辛苦的事,来自生活,高于生活。生活不是想当然地美美满满,称心如意,坎坎折折,艰艰难难,在所难免。生活就是拼搏奋斗,披星戴月,从春走到夏,从夏走到秋,从秋走到冬,就是这样,轮圆了时光,也轮圆了每一个日子。
生活,本应该不是谜,但却也象谜。尝过酸甜苦辣,才可自己知道。“岁月总是明明白白”,自己走过的路,自己最清楚。然而事情往往是糊糊涂涂。正如清代郑板桥一生的总结:“难得糊涂”。然而最好还是毛泽东说的:“大事精明些,小事糊涂些”。这,就是岁月!
据悉,重阳与他的同乡诗人刘振刚是在一本诗历中初相识的。诗历是按诗人的生日编制的,刘振刚五月生日被编在五月份,重阳是九月生日被编在九月份。重阳在诗历中发现刘振刚与自己同乡,就主动与他联系。刘在回信中问重阳是怎么了解到他的?重阳就写了这首诗回答他。可谓妙矣!

(万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7#
 楼主| 发表于 2016-4-29 09:50 | 只看该作者
上学路吟

旷野寂静秋虫鸣  晨风如水沾朱英
夜幕未开月为灯  星兄星妹伴我行

(重阳JM)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式的新韵诗。旷野是寂静的,听见秋虫在鸣叫。越寂静越听得清,愈听得清愈显得寂静。清晨的风就象凉爽的水一样沾湿了红脸蛋儿。夜幕还没有拉开,多亏明月打着灯笼,照亮了道路;并有闪闪眨着眼睛的星星,就象可爱的小兄妹,陪同一起去上学。这首形式整齐的诗,既象一首七言绝句,也似一首民歌。全诗聚集了多种意象,就今天读来,也不愧一首形象化的上乘佳作。但也看出语言的文诌,如把“红脸蛋儿”写成“朱英”。
(万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
 楼主| 发表于 2016-4-29 09:50 | 只看该作者
上学路吟

旷野寂静秋虫鸣  晨风如水沾朱英
夜幕未开月为灯  星兄星妹伴我行

(重阳JM)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式的新韵诗。旷野是寂静的,听见秋虫在鸣叫。越寂静越听得清,愈听得清愈显得寂静。清晨的风就象凉爽的水一样沾湿了红脸蛋儿。夜幕还没有拉开,多亏明月打着灯笼,照亮了道路;并有闪闪眨着眼睛的星星,就象可爱的小兄妹,陪同一起去上学。这首形式整齐的诗,既象一首七言绝句,也似一首民歌。全诗聚集了多种意象,就今天读来,也不愧一首形象化的上乘佳作。但也看出语言的文诌,如把“红脸蛋儿”写成“朱英”。
(万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9#
 楼主| 发表于 2016-4-30 10:36 | 只看该作者
上学闻笛

谁弄芦笛芬芳声  沏入秋风渡清溪
牧公挥鞭舞晨霞  吾背书包至界石

(重阳JM)

    这是1958年写的一首新韵诗,极其形象生动。第一句写出了奇异的新意,芦笛发出芬芳,声音也有了香味。这使人想起唐代想象瑰诡的诗人李贺的《李凭箜篌引》中的诗句:“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意为李凭弹箜篌的技艺高超,声音就象昆仑山的碧玉碎破,凤凰的婉转鸣啼;又如芙蓉在哭泣,兰花在欢笑。花怎样哭和笑呢?这是奇特的想象。而小重阳竟也闻到了笛音的香味,这和李贺是异曲同工的。这一句中还用了一个“弄”字,同样让人想到宋代张先《天仙子》中的名句:“云破月来花弄影”。第二句中写笛音“沏入秋风”,“沏”字用得十分精当,就象茶色茶味溶进水中一般。第三句也极形象,放牛的人扬起长鞭,挥舞着清晨的云霞,同样想象力极其丰富。就在这样的景象中,背着书包到界石上学去(界石:界石中学)。在这首诗中,也用了一些文言,如“公”、“吾”、“至”。
    象这七绝式的诗,还有《月夜游》《二月二熏虫》等,都写得不一般。
(万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
 楼主| 发表于 2016-5-1 13:41 | 只看该作者

月到中秋

明月到中秋  花落蜂蝶忧
梦游西湖远  亲人在苏州
(重阳JM)

    这是1957年写的一首五绝式的新韵诗,构思新颖奇巧。以中秋明月引出对亲人的思念。我们知道中秋节是个团圆的日子,这一晚秋高气爽,金黄的月儿显得特别圆又格外亮,所以最易想念亲人。诗以秋来鲜花败落,使得惜花的蜜蜂和恋花的蝴蝶发出忧愁,这个“忧”字极为传神。小作者不能见到亲人,好像有些愁意。而更巧妙的是用托梦的方式进一步表达了一种真切的心理活动,梦游到遥远美丽的西湖,超过了亲人居住的苏州,这正衬出了在梦中是完全可以见到亲人的。
(万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12-29 08:41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