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大鹏瞰海 于 2016-2-11 22:47 编辑
好诗如铜钉,楔入读者心
文/大鹏瞰海
友:请问于老师,在您的心目中,好诗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我:好诗如铜钉,楔入读者心。小诗与微诗,尤其是如此。
友:“好诗如铜钉”,说得真好!那么请问,您可不可以结合具体的例子,展开谈一下呢?
我:当然可以。能否“如铜钉”,关键在三个方面:力道、厚度、神采。三者皆备,就是一首完美的诗了。三者能占一二,也不失为一首较好的诗,尽管有所欠缺。
下面文字,是我谈话的梗概。
诗的力道
古典小诗,是笔者写作的渊源之一,因此,就先从古诗说起。
刘邦《大风歌》、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之类家喻户晓的名作就不举了,只看卢纶的《塞下曲》(六首之三):
月黑雁飞高,
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
大雪满弓刀。
五言四句,区区二十字,却写得雄浑悲壮,读之,令人形神俱凛!
再看笔者的小汉俳《大鹏赋》:
海澜阔
划然金翅擘
莫咋舌
大鹏,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大鸟。按照《庄子·逍遥游》中的说法,系由鲲鱼变化而来。鲲的本意是鱼子。《尔雅·释鱼》:“鲲,鱼子。”而在庄子笔下,则成了“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的大鱼;接着,又化为“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的大鸟,扶摇直上......其中蕴含的道理,值得小诗的作者及读者一思。
佛经中也有大鹏,全名金翅大鹏雕,并有此鸟“金翅擘海”的传说。南宋诗论家严羽在《沧浪诗话》中借来评价李白杜甫诗。这里兼用二义,既喻人生境界,又喻诗歌境界。
汉俳脱胎于日本俳句,风格上有典雅与俚俗之别。小汉俳衍生于汉俳,也不例外。笔者这一首,属典雅一路。十一个字,可归类于微诗。篇幅虽短,而真力弥满,气韵沉雄!
如果觉得这一首不够通俗,不妨换一首,且看微诗《九月菊花香》:
我把滔滔的花香屯住
只等狐妹妹一声娇语
“别逗了,哥哥,开闸吧”
题目落了俗套,但这是命题诗,所以只得如此。
杜甫《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有云:“咫尺应须论万里。”说的是画,前人拿来谈诗(参王夫之《姜斋诗话》卷二)。以此论之,则《九月》一诗当之无愧!
再看笔者的一首小诗:
双 鱼
一双鱼在屋脊上
搁浅、打挺
海呵海
就在他们的头顶
波平如镜
笔力遒劲,意境阔大,小诗不小!
——这,就是诗的力道!
说一个小插曲。
诗友一拂烟云写过一首微诗《夏花,或者秋叶》:
含苞为你
开花为你
凋落依然为你
诗是不错的,只是力道不够。笔者妄为人师,润色如下:
为你含苞
为你怒放
为你 飘 零
令人欣慰的是,烟云接受了我的修改。
当然,对于力道二字,不可作皮相的理解。《周易·系辞》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 诗写之道,无外乎此。力发于外,可谓之“阳”。气蕴于内,可谓之“阴”。而就力道言之,实为同工异曲!
举例说明。陶弘景《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
山中何所有?
岭上多白云。
只可自怡悦,
不堪持赠君。
小诗雍容淡雅,耐人回味。能令读者在涵泳之际,相浃俱化,不能不谓之有力道!
再看笔者的微诗《长途》:
又累又渴
向路边的白玉兰
寻一杯水喝
在漫漫的“长途”中,倘若没有了这有形的、无形的“白玉兰”,人生,就真的成为一段不折不扣的苦旅了......
苏轼在评价僧智永的书法时说:“如观陶彭泽诗,初若散缓不收,反复不已,乃识其奇趣。”要读出这类冲淡的诗中氤氲的“奇趣”,非“反复不已”才可。而要“反复不已”,没有一个虚涵空灵的心境,是断乎不能的。
从这个角度讲,余秀华一“睡”成名,实非偶然。“文变染乎世情。”(刘勰《文心雕龙·时序》)当下国人的胃口,更适合麻辣烫!联想到余秀华刚崛起时,有好心人建议将“睡”字改为“爱”字——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爱你——不禁一笑。雅倒是雅了,可力道呢?一首诗,纯洁得像个太监,又有什么意思呢?
苏轼在一首《浣溪沙》词中说:“人间有味是清欢。”能够享受“清欢”的“素心人”,总归是有的,所差只在数量的多少而已。这就是第二类有力道的诗得以生存的土壤吧。
瓦雷里说:“我的诗,宁愿让一个人读一千遍,也不愿让一千个人读一遍。”“让一个人读一千遍”,是一种力道;“让一千个人读一遍”,是一种力道。如果能“让一千个人读一千遍”,当然是最好不过;但在二者难以得兼的情况下,诗歌何为,那就看诗人们自己的选择了。只是不要患得患失才好。
诗的厚度
所谓“厚”,不等于“深刻”。许多古典的好诗,乍看之下,甚至是很清浅的。然而,却经得起反复的咀嚼。“耐品”,是“厚”字最好的注脚。
沙叶新先生曾回忆自己1958年在旷野朗读郭沫若的名诗《天狗》时的情形:
“读其诗,我的血液也在沸腾,我的神经也在燃烧,思绪如海潮,豪情如狂飙,真是血脉贲张,‘烟冒七窍’,手舞足蹈,仰天长啸,疯魔了一般。”
然而,沙先生接着说道:
“其实从这首诗中我懂得了什么?我悟到了什么?我又激动个什么?真是天晓得!”
我们的大诗人,无意之间,与马三立的相声殊途同归,上演了另一种形式的《逗你玩》!
不禁又想起了无名氏的那首《题壁》诗:
一团茅草乱蓬蓬,蓦地烧天蓦地空。
争似满炉煨榾柮,漫腾腾地暖烘烘。
应该肯定的是,郭沫若早期的一些诗,是有力道的,诗中所缺少的,是一个“厚”字。
就这一点来说,确实不如古诗。
仍来看一首五绝,李商隐的《乐游原》:
向晚意不适,
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
最后两句,被前人誉为 “消息甚大”(管世铭《读雪山房唐诗》卷二十七)。
一样是“反映时代”,表现竟如此不同。
当然,这是晚唐的作品。那么,再来一首初唐的。王勃《于易水送人》:
此地别燕丹,
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
今日水犹寒。
英气勃发,而又内涵深厚,令人叹服。同属“咆哮”体,区别仍然很大。
下面看笔者自己的作品:
写 照
一片脱水的土地
一朵含泪的云
微诗虽微,不虚伪地说,当得起一个“厚”字。
来一首小诗:
废 河
废河里突然水满了
废河已多年没见过洪水
老哥俩热烈地拥抱着
浑浊的泪水流出来
废河里突然水满了
河底的庄稼不认识洪水
等他们从颤栗中回过神来
才知道已经跑不掉了
桥上的农人是探监的老母
眼望着水牢中自己的孩子
一句话也没有讲
由于诗友漪澜-陌的推荐,本篇发于《诗刊》“E首诗”栏目。
推荐语是:“对自然的认同,对生命的悲悯,对劳作者的怜惜,交融在一起,共同构成了一个浑浩苍茫的境界......”
金代周昂对他的外甥王若虚说:“文章工于外而拙于内者,可以惊四筵而不可以适独坐,可以取口称而不可以得首肯。”(《金史·文艺传·周昂传》)古人所说的“文章”,包括“诗”在内。
如今这个时代,“取口称”还是容易的,“惊四筵”就困难得多了,因而出现了各种花样儿,涌现了各类英雄。有人说:“诗歌一直在以另类方式走红。”是大实话。
但我仍固执地企望盼着更多能够“适独坐”、“得首肯”的作品问世。就像当年一些老艺人说的:“不求你一时高兴乱拍手,但愿你事后回味暗点头。”
而要达到“适独坐”、“得首肯”、“事后回味暗点头”的效果,没有“厚”字做底,是万万不能的。
人厚、艺厚,这才是笔者对一些老艺人拳拳服膺的地方!
诗的神采
好诗是有神采的。
这神采,或熠耀于佳句,或光润于全篇。
前者如屈原的“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王维的“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冬晚对雪忆胡处士家》),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司空曙的“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喜外弟卢纶见宿》),白居易的“回眸一笑百媚生”(《长恨歌》),李贺的“石破天惊逗秋雨”(《李凭箜篌引》),李商隐的“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锦瑟》),艾青的“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我爱这土地》),余光中的“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寻李白》),北岛的“以太阳的名义/黑暗在公开地掠夺”(《结局或开始——献给遇罗克》)......
后者如屈原的《山鬼》,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王维的《竹里馆》,李白的《玉阶怨》,杜甫的《登高》,李端的《拜新月》,白居易的《问刘十九》,李商隐的《嫦娥》,卞之琳的《断章》,北岛的《宣告——献给遇罗克》),顾城的《鬼进城》第一节......
还有顾城的《一代人》,既是好句,也是佳篇。
不可讳言的是,古诗,尤其是律诗,有句无篇的现象是很严重的。这是常识,不必赘言。只说一下新诗。
余光中的《寻李白》、艾青的《我爱这土地》,就整体而言,均不够成功。一个拖沓,一个芜秽,都不如北岛的《结局或开始》洗炼、劲健而又浑成。只因其中闪光的句子,楔入了读者的灵府。相学上有所谓“一贵抵九贱”的说法,借来评价这两首诗,尤其是艾青先生的这一首,应该是大致不差的。而“神采”之重要,也即此可见了。
笔者是以写小诗为主的,在此,也不揣冒昧,晒几首自己的短诗:
深 冬
竖起耳朵
就看见妹妹立在门外
手里拎着 一兜阳光
这是几年前写的诗了,由诗友们的反应看,还是有“神采”的。
风 中
尽管双翅
已蜕化成臂膀
我的胸腔
仍跳着
鸟的心脏
记得一位同行读到这首诗后,立马就发到他的QQ里去了。而那时我还没有QQ。
来一首纤秾的:
夜 澜
卸却白昼
直至一丝不挂
调试月光
不太暗
也不太亮
熄灭所有星星
然后,入水
在你讶异的轻呼中
蝶泳一场
大家的反响也不错。
陆机说:“石韫玉而山晖,水怀珠而川媚。”(《文赋》)苏轼说:”“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和董传留别》)这“晖”、“华”、“媚”都属于“神采”,可以用来说人,也可以用来说诗。内涵是一样的,前提也应该是一样的吧。
不久前读到一篇诗论,文章在列举了两位著名诗人的一些诗句之后,给出了高度评价,誉之为,对惯常思维的撞击,对人类智力的开掘与提升。平心而论,这是一种偏嗜,也是一种偏执。“作诗但求好句,已落下乘。”(王夫之《姜斋诗话》卷二)何况这些诗句是否称得上“好句”,还有待商榷呢。“厌饫刍豢,反思螺蛤”(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卷二十。这是苏轼对其恩师欧阳修的委婉批评),诗人和理论家自身的口味日益刁钻,这倒可以理解;但也仅此而已,先锋是谈不上的。写诗,毕竟不等于修辞练习。外表的藻饰,装点不出内在的神采!
好诗如铜钉,楔入读者心。
一首诗,倘若具备了力道、厚度与神采,估计也就差不多了,按照古人的说法,那就是:“其庶几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