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81|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汉诗鉴赏】波趵诗派诗性思维的呈现及其诗艺语言派生的意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2-18 00: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钟波诗集《孤独的茂盛》并序
                                                                                    文/西木

       什么是诗歌?“以集中思维,跳跃性思维(发散思维)并用,采取泼墨和写意的方法,交响乐的方式,表达感情,表达感觉和意识,表达事物刺激形成的反应以及思考(精神)的思维过程和情绪。激活和引爆约定俗成的词汇,派生出新的词义。”这是钟波先生对于诗歌的认知。在他对现代诗歌的探索研究中,形成了自己独到的见地,如果要名其名的话,正如他自己所说,就叫“波趵诗”(南方关乳房叫“波”)吧。这似乎是一种诗歌流派,并且他对这种定义的内涵与外延,似乎也有着独到的见解。
       这里,他提到了诗歌创作的主要思维方法:集中思维和发散思维。也提到诗歌创作的主要技法:即泼墨和写意。同时提到诗歌最终的创作意义:即是诗人情感、感觉、意识、反应、思考和情绪等的表达。也提出了诗歌语言的诗意功能,即通过”激活和引爆词语”达到“派生词义”的效果。我们姑且不论这种提法的泛难和准确度,只就这样一种探知的精神向度,可以肯定的说,他是真正意义上对诗歌具有发言权的诗人之一。也有幸与先生就从这四个方面,在结合他的诗歌文本的前提下,与其商榷——
                                    
                                             以双向思维的背逆性创作诗意思维

       “集中思维”和“发散思维”实质上就是基础逻辑思维的一种。基础思维多种类型:抽象与概括、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求同异对比,因果推理等等,我们感到“集中与发散”的思维实质上就是“综合与分析”的思维。思维方法是由诸层次、诸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归根结底是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和规律的反映。逻辑思维的表现形式,是从概念出发,通过分析、比较、判断、推理等 形式而得出合乎逻辑的结论。但诗歌思维必然是一种创新思维,它一般没有固定的程序,其思维方式大多都是直观、联想和灵感等。诗歌思维更是诗人的一种猜测、想象和顿悟。是从猜测、想象出发,没有固定的思维方式,也不完全依赖知识和经验,达到并不甚合乎常理的多向性和新颖性的目的
       在诗歌创作的诸层次、诸要素中,意象的选取和运用,是首当其冲的,诗人必然是最会集中运用名词以达到创造意象之目的的人,因为名词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客观的,不管它是形象的还是抽象的,他一定能承载着各自不同的内涵。而要让不同内涵的一组名词完成统一意境的创造,诗人必须通过集中思维,完成一组意象的分析、比较、判断、筛选,而后打通一个词语的通道,让它们遥相辉映,相得益彰。
    思维的过度集中,往往对思维的跳跃形成反制。诗人在集中创造意象的同时,要么同类型意象极尽铺排而造成筑墙垒砖式的密不透风,疲于张力,要么苦于意象之间关系的打不通,造成行文的不连贯;或者说行文层次的转承突兀,让读者看来一头雾水;或者说诗人最终是否能跳出意象的包围圈,而达到柳暗花明和“图穷而匕首见”的惊人效果。这绝非简单之事。所以优秀诗人说诗歌不好写,越写越难,越写越不敢下笔的原因就在于这里。
       因为,我们从他诗歌的实践中,可以证明他倡导和追求的是后一种境界,而不是前一种现象。来看钟波的一个断章:
        
       什么声音?从斜晖纷呈的远山
       一如钟磬,迢递而来
       整饬的粹美,带着式微的辛酸

       我在园中突兀,一团比乌云还病笃的
       阴私,使曲陌渐染参差的魔怔
       迷离落花,犹似坠楼之人
                                 ——钟波《祭梅》之一
       这首短诗里,有一个“集中的意象”,就是“梅”。而围绕这一意象有一组“发散的意象”,是“一如钟磬”的声音、“我突兀”的阴私、“犹似坠楼人”的落花......还有一些造势铺排的次意象:远山、乌云、曲陌魔怔等。从层次上来看,先由听觉,后是视觉,从远而近的推进,其实就是遵循了对“祭梅”情感从弱到强烈的过程,那种“粹美辛酸"的情感,最终达到“犹似坠楼人”的断人心肠,艺术感染力真的很强。整个《祭梅》九章,就是诗人对“梅格”的赞叹,也是对人生价值和生命轮回的思考,诗人努力追求着自己倡导的诗歌风格,自然在思维的运用上也就非常的讲究,致使行文运笔极其节俭净美。

                                                   以泼墨和写意的画技创造诗歌的空灵

        唐人泼墨纸素,脚蹴手抹,随形随意,神巧淋漓。据构思,体味意象,随激情浓淡,尽在画面;写意之法,融书画、诗、印一体,“形质毕肖,则无气韵;彩色异具,则无笔法”,笔断意连,意断神连,意境绝佳,张力十足。此二则,皆为绘画技艺,成功与诗学兼容,首推唐王维“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的佳境。钟波先生在“波趵诗派”中提出,自然不在先例,但从此二法中,得之诗学感悟与要领,朝向形质绝佳的诗品,自然也难得。他将诗歌与书画、哲学兼容,提出“我之为诗,乃‘道’。所作无形,即为‘空’。道者---灵也。触事物而肝颤,敏于外而谨于心,以思为基,行于想之列。洞蚁微而顾晴雨,察风向而虑世界,瞰天地万物似宏而渺,又些小如握之沙砾,言一叶而蕴四季,说一雹而藉史变,含万年于蓓蕾绽凋,蓄千里于一木枯荣,弃钻营而鉴卑微,纳浣樵而借鸿儒。快意恩仇,泯情淡爱,纳谏释蛊,在胸万象释然,成诗似是而非。”
       这里有两个目标:一个是诗艺的问题,他首推破墨法与写意之法;二是诗歌达到的高度,自然以“道”为要,以“空”为妙。所谓道,即自然也,它是一切事物运行变化的轨迹和场所,万物有道,万事有法,道法自然。“道可道,非常道”。诗道亦如此,钟波提出诗之“道空”,我想自然也是追求那种“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空灵净美的境界。柳河东诗中有画,画中无物,胜似有物,千山无鸟,万径无人,诗之无物中有物,无我中有我,实乃“人性有隔,殆天所赋”(苏轼语),妙不可及的禀性呀!
       “空不遣有,有不离空,空中摄有,有内存空”,实质上,“空”为一种儒释道始终追求的境界,也是哲学的一种思想,而要在诗学中达此境界,前有古人,后有来者。但诗道殊途,各有千秋,谁能达此绝境,似乎均在半路。钟波先生的探索自然也是难能可贵。下面也还是从他的一个断章,来领略他对这种诗歌风格的追求吧——
       当我的枪挑开你瓮城里
       一帘幽梦
       云蒸霞蔚
       雾绕斑斓
       突入你的浴魂苑
       却是两仙对弈
       于虬松盘根之上的石桌
       或是观音缥缈
       于紫幼荏弱的虚竹之间
       我如在峭壁悬阁之上挽着飘云忽悠
       在三山五岳上来回穿梭
       我的马虚脱了
       枪折了
       一如气球的沙眼泄漏
       剩下一副软瘫的皮囊
                                 ——钟波《漏泄春光》之六
       ——这样的诗意真的空灵缥缈,大有诗风道骨的风范,时光易逝,春光不再,岁月荏苒,倏忽蹴失,人生感悟,不落俗套,意象选取,飘忽开阔。

                                             诗性表达的终极意义及语言派生的诗意

       “诗性是由诗人的情绪、思想、精神的动机和生存状态的感知所决定,每个肉体和灵魂的流动状态,构成生命二元论立场相一致的精神实体。只是这种实体,有人总是以对世间生存索取一般的报酬和冷暖为幻灭感和成就感;而诗人却以遵循于以上常态的生存追求外,更多的把生命个体完全奉献给物质的获取和精神的探险。前者是自然常态下的生存哲学,后者却不单单是一个新生命哲学的产生,它往往是生命价值的再生、在变、再度用一种新的方式体验世界使心灵获得真实的安放和栖息。这就是荷尔德林的诗意的栖居——诗性所在。”(西木•从《东方谣》看诗人更多的诗性绽放)——这是我在评论著名诗人金迪先生的《东方谣》里讲过的一段话,似乎表达了诗人创作的动机和意义。这个观点同样适用于钟波先生的诗歌创作,“波趵诗派”的动机,自然在于朝向生命价值的再生、在变、再度用一种新的方式体验世界,使心灵获得真实的安放和栖息。而在这样一种诗意追求中,诗人情感、感觉、意识、反应、思考和情绪等的表达,自然不是一个个体行为的成就感和幻灭感为终极目的的,能否上升到人类集体无意识精神价值的探究,这是诗歌创作的一个高度。“要是只能表达自己那一点点主观感情,他是不配称为诗人的;只有当他驾驭世界和表达世界的时候,他才是个诗人。这样,他就是永不衰竭的。”(歌德语)我想:钟波及其倡导的“波趵诗派”,也是朝着这样一个目标在努力。
    信息主义的哲理派认为:作为诗歌,他的命题结构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接受常规逻辑的假设和论证。语言只是一种信息,它只不过有序无序的演绎诗人内心的思想情感。诗歌的创作也就是这种信息的运用操作,以实现从外延到内涵的艺术或者再创造的具体行为,其目的是将诗歌中潜在的负熵转变为现实的负熵,并向人的精神主体输出最有意义的信息负熵。我们姑且对信息主义哲理派以信息论的观点,来替代意象说的认识,是否认同,但从“其目的是将诗歌中潜在的负熵转变为现实的负熵,并向人的精神主体输出最有意义的信息负熵”的观点来看,在表达情感的尺度上,还是一致的。钟波倡导“波趵诗派”诗歌要“表达感情,表达感觉和意识,表达事物刺激形成的反应以及思考(精神)的思维过程和情绪。激活和引爆约定俗成的词汇,派生出新的词义。”这与“将诗歌中潜在的负熵转变为现实的负熵”有着同共之趣。
       作为诗歌,命题结构和语言结构同样不应该受到常规逻辑的假设和论证,也不应该以语法逻辑来约束其语言的排序。诗歌通向诗化情调的最好途径:一曰想象力,一曰寓言性。想象力自然超出了常规逻辑的时空排序,使诗歌的语言插上飞翔的翅膀;“想象力的凝聚体就是寓言化”,“寓言化的基本结构就是象征和隐喻”(余秋雨语)。而象征和隐喻,正是“激活和引爆约定俗称词汇”的主要手段。钟波在诗歌创作中,大量的想象和隐喻,创造了更多更灵活的语境,这就像燃放的烟花爆竹,我们很难想象,外貌不扬且基本千篇一律的烟花筒,升空以后却是火树银花,玲琅满目。钟波许多的诗之语言,已经具备了升空绽放的璀璨,这在他的组诗《短诗》《诗交之寄LL》《厝稗》《荷》等中反应明显,读来令人回味,不再赘述。
       部分诗歌网络化的泛义消遣,也是导致诗歌全民性变坏的理由。拒绝诗歌的价值取向,淡化诗歌的精神意义,实质上也是拒绝了诗歌语言的尺度,也是忽视了诗歌词汇选取意义的分配均衡,更是忽视了词汇传递过程中枢纽、流程的作用,追求为语言而语言的标准,导致只有诗句,没有诗章的新汉诗处境。歌特弗里特•贝恩说:“语言的效果大于信息和内容,它一方面是精神,另一方面却包含了自然中事物本质的和模棱两可的东西。”“语言的效果大于信息和内容”的说法,也还是在强调语言的效果意义,那就是语言触及的精神灵魂,当然“包含了自然中事物本质的和模棱两可的东西。”钟波在其相关的诗论中,他清楚的批驳了有诗句而无诗意的当代诗风,他说:“常人总是千方百计打造惊人的句子,从而阻碍了性情的释放,更不必说让天性流淌了。放眼望去,欣赏诗的人大多只会欣赏字句,能懂得欣赏性情的人太少了,懂得欣赏天性的更是少之又少。”(钟波《有形中无形》之27)。显然,钟波诗集《茂盛的孤独》中,自然收录了他对“波趵诗派”的理论论述和许多的感悟,也是一种从实践到理论的验证,还在继续——
       波趵诗派,纳其要害,慎谈此言,视为交差,与共商榷!
       是为序。
              
                                                                                       2016年春节于玛依塔克 修改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6-2-18 15:20 | 只看该作者
波趵诗派诗性思维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6-2-18 21:47 | 只看该作者
张无为 发表于 2016-2-18 15:20
波趵诗派诗性思维问好!

问好张老师,谢谢鼓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6-2-23 16:41 | 只看该作者
顶起。请大家再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6-3-31 12:15 | 只看该作者
张无为 发表于 2016-2-18 15:20
波趵诗派诗性思维问好!

谢谢!问好张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6-8-6 23:27 | 只看该作者
顶起来,请大家指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7-2-6 09:2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1-4 16:15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