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诗的发展曾经出现过朦胧诗,但朦胧诗最早是产生在文革时期的“地下诗歌”,在当时看来是具有反社会性的,之所以朦胧,是为了逃避当局的打击。1980.9.12,北京市公安局查封了朦胧诗派的核心刊物《今天》。1981年,为朦胧诗代言的诗刊《崛起的一代》,在出版第3期后也被封禁。朦胧诗在文革时反社会有积极意义,但在文革过后继续反社会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1994年,朦胧诗代表人物北岛曾经返回中国,在北京入境时被扣留,遣送回美国,这也说明了某些问题。顾城逃到了海外,并客死他乡。食指装疯,得以在国内存活。举个诗例:朦胧派诗人食指在1968年写的《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我的心骤然一阵疼痛,一定是/ 妈妈缀扣子的针线穿透了心胸/ 这时,我的心变成了一只风筝/ 风筝的线绳就在母亲的手中……”这诗中的“妈妈”绝对不是指作者的生母。诗在后面也指明了“妈妈”就是“北京”,但也是以部分指代全部,北京是祖国的政治中心,实指祖国。自古“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在游子离家时对母爱的感受往往都催人泪下,怎么可能变成了穿透孩子心胸、让孩子无比痛苦的针线呢?回想文革时推行过的一段愚民政策,让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作者写作这诗之时,正座在离开北京,去山西下乡的列车上,前途未卜,感觉自己被祖国抛弃了。祖国就像操控风筝一样,把自己完全控制了。要想抗拒知青下乡的政策,是不可能的。作者爱国,但报国无门,所以心中骤然疼痛。
顾城的名篇《一代人》作于1979年4月,发表于《星星》1980年第3期。全诗就两半句:“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这里的“黑夜”是指文革时的黑暗社会。“寻找光明”,是指作者渴望光明社会。“一代人”显然就是指深受文革之害的一代人。全诗代表了当时人民群众心里的呼声,所以,传颂很广。当然,作者也是胆小的,《一代人》是在我党拨乱反正、粉碎“四人帮”以后,才敢写敢发。
这类诗带有政治性,但司法机关要追究作者之法律责任时又非常困难,因为写得很朦胧。朦胧诗在当时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它能呼唤人性,引人进行理性思考。
随着文革过后,我们党实现了拨乱反正,推行依法治国和改革开放,尽管朦胧诗还延续了一段时间,但已经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了。可惜的是,时至今日,还有大量所谓的诗人刻意模仿,把诗写得比朦胧诗还难懂,以为这样就可以实现高深莫测或自成一派了,希望也能像众多朦胧诗作者一样,可以出名。其实,难懂不等于水平高,好懂不等于没水平。真正的好诗,应该是既写得好懂,又富有诗意。这才是最难写出来的。
梨花诗其实并无诗意,也无水平,但至少好懂、言之有物。较之难懂的晦涩诗来说,更受读者欢迎!
如今的意象诗,在一定程度上,其实是对朦胧诗的一种模仿,而且有过之而无不及,作品朦胧得已经没有主题、没有逻辑,更没有传统文学作品中常见的起承转合、卒章显志等文学创作基本手法的影子。当然,意象诗已经不敢反社会了,只是因过分张扬朦胧而显得高深莫测,让人不知所云。
没有主题,枉称为文;没有诗意,枉称为诗。只要作品有主题、有逻辑,通过朦胧、意象之类的手法,让作品的表达更为含蓄,意蕴更为丰富,更有美感和余味,这是一种高质量的标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