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大漠风沙王峰 于 2016-2-25 19:41 编辑
谈立意
我们讲: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看得远才能走得远,走得远才能到达心想的地点。那么也可以说:思想的高度决定立意的高度,思想的深度决定立意的深度,思想的厚度决定立意的厚度。
人的思想境界决定立意的高远深浅,立意的高远深浅,决定了作品的高远深浅。摘引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粘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与白居易的《新制布裘》“……安得万里裘,盖裹周四垠。稳暖皆如我,天下无寒人。”又《新制绫袄成》“……宴安往往叹侵夜,卧稳昏昏睡到明。百姓多寒无可救,一身独暖亦何情。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争得大裘千万丈,与君都盖洛阳城!”作比较,从立意上看,杜诗似乎低于白诗。杜甫在自己居住的屋子里,被凌冽的秋风吹跑覆盖的茅草后,自然屋漏又淋雨,此时的屋子只不过是四周有墙的院子,但他身在恶劣的环境中,想到的是天下的寒士,同情之心,怜悯之意,舍己取义,油然而生。而白居易在做好棉衣后,想到的是他行政辖区的百姓,而杜甫身处恶劣的环境,冷暖温饱自知,还能够想到天下的寒士,自然境界高远;而白居易玉食锦衣,笙箫宴饮,能够想到治下的百姓,不能不说立意不高,境界不高,但很勉强,总是如鲠在喉,有丝丝做作之感。让我不能说好,不能说白诗高于杜诗。二者相比,杜诗在前,白诗在后,杜诗从立意,从内容,从艺术成就来看,均高于白诗。白诗没有超越杜诗,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以下感悟:1、同一题材,或相近的题材,由于立意的不同,角度的不同,会分出高下。2、作品的思想性是否高远,同作者的学识、经验、遭遇密切相关;同作者对生活贴切的,真实的感受密切相关,同作者的人格、操守乃至气节密切相关。3、立意是否高远,决定内容是否高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