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821|回复: 3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不动声色的批判和抗争——浅评《一个人的长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3-4 22: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嘶沙 于 2016-3-9 16:24 编辑

                                               不动声色的批判和抗争——浅评《一个人的长征》
                                                                 文/嘶沙

        一段硝烟弥漫战火纷飞的“长征”早已掩映于血泪斑斑的典籍,但后来者从不停下审视历史的眼睛,比如诗人李不嫁。长征真的结束了吗?未必。诗人把关切的目光投向“大队人马开走后/老乡家收养的伤员”,以伤员为意象为契合点展开那一代人被改写的命运,背景不可谓不宏大。“有的被杀,有的追上部队/大部分隐姓埋名/变成了本地的屠夫和木工”,这种白描既是写实却也不无象征的意味,更重要的是能激起读者痛感战争带来的残酷和无奈、屈辱和迫害。或者还隐含一个信息:不见战火的人心的长征才更悲怆。如何让隐含的题旨得到深化?诗人并不多说什么,只怯弱的提到一个叫杨东福的人,“只有一个叫杨东福的人/选择了原路返回,从贵州到江西/凭一条腿,一根打狗棍,把拣回的半条命送回家乡”,这种名之确凿的指认无疑将模糊的受害群体(抗争的弱势群体)转变为无比清晰和具体。由此,揭示因为形象化而获得倍增的力量,形象因为在场的呈现而深入人心,让人在不知不觉中被震撼,完成了艺术最后的升华。
        也许有人还在纠结这个杨东福的身世甚至揣摩返回的政治因素,但是诗歌就是诗歌,它是诗性的有效提取和生活的折射,并不等同于历史和事实。无论杨东福是否真有其人其事,在诗歌中都不过是一种艺术表达需要的意象,体现个体生命的顽强和悲怆,是诗人对人性终极关怀和怜悯。除此之外,掺杂或者附会过多政治的元素就反而显得读者眼睛失之清澈。
        虽然诗人写的是“长征”,但题目嵌入一个人就显得更具隐喻和巧妙,其中的能指该是仁者见仁,如果更细致的延伸开来,“内心的长征何曾结束?”,不泛具备当下的警示和教育意义。
   
附:

一个人的长征

李不嫁


大队人马开走后
老乡家收养的伤员
有的被杀,有的追上部队
大部分隐姓埋名
变成了本地的屠夫和木工
他们的命运,在长征的宏大叙事里
早已被一笔带过
只有一个叫杨东福的人
选择了原路返回,从贵州到江西
凭一条腿,一根打狗棍,把拣回的半条命送回家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6-3-4 22:43 | 只看该作者
“内心的长征何曾结束?”,不泛具备当下的警示和教育意义——问的好。问候嘶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6-3-4 22:56 | 只看该作者
有烟无火 发表于 2016-3-4 22:43
“内心的长征何曾结束?”,不泛具备当下的警示和教育意义——问的好。问候嘶哑。

一点感想,春天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6-3-4 22:58 | 只看该作者
嘶沙 发表于 2016-3-4 22:56
一点感想,春天快乐!

一定要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6-3-4 22:5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6-3-5 20:1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本诗第五行是亮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6-3-5 20:18 | 只看该作者
原路返回,…… 把拣回的半条命送回家乡

这个也很具看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6-3-5 20:19 | 只看该作者
更重要的是能激起读者痛感战争带来的残酷和无奈、屈辱和迫害。或者还隐含一个信息:不见战火的人心的长征才更悲怆。

这个不见,四沙写得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6-3-5 20:21 | 只看该作者
汤胜林 发表于 2016-3-5 20:15
本诗第五行是亮点

赞同。屠夫的意象涵括更广,木工或者指麻木不仁的人。晚上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6-3-5 20:24 | 只看该作者
子青悠然 发表于 2016-3-5 20:19
更重要的是能激起读者痛感战争带来的残酷和无奈、屈辱和迫害。或者还隐含一个信息:不见战火的人心的长征才 ...

久不写,随感。向子青老师学习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1-22 05:04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