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随意春芳 于 2016-3-6 10:32 编辑
一个人的长征
李不嫁
大队人马开走后
老乡家收养的伤员
有的被杀,有的追上部队
大部分隐姓埋名
变成了本地的屠夫和木工
他们的命运,在长征的宏大叙事里
早已被一笔带过
只有一个叫杨东福的人
选择了原路返回,从贵州到江西
凭一条腿,一根打狗棍,把捡回的半条命送回家乡
喜欢《一个人的长征》这首诗。
长征的成功与个体士兵的悲惨命运形成鲜明对比。作者一句也没议论,只把思考和反讽安置在一段小小的叙事中,可谓巧妙。这倒适合我们讨论,尽情表达自己观点。于是,我就无限延伸开去……
首先,长征的成功是谁的成功?有关它的宏大叙事都叙了什么?据史书记载,参加长征的人损失百分之九十。死的不说,活下来的也没几个得到善终。
很明显,长征也好,古今中外所有其它取得胜利的战争也好,其实质无非是“一将功成万骨枯”。所有关于胜利战役的宏大叙事叙的无非是战争发起者的文韬武略。至于士兵的伤亡,也会有记载,但那只是一个冷漠的数字,相当于下棋时计算一下被吃掉的棋子。
这首诗,题目叫《一个人的长征》,个人认为,很精彩。诗是在结尾谈到一个人的长征,读到那里,我的内心飘来一丝暖意。众人的长征只对一个领导人、一个政党有意义。唯有这一个人的回家的长征对个体生命是有价值的。回家,一次多么美好的旅行,顶着明月,思念亲人。而不是举着钢刀去砍死陌生人。这一个人的长征,消失在历史的浩渺银河,不留下一丝足迹,但我的内心却被这次回家之旅久久地感动与温暖着。 |